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忠与徐盛心中暗笑,这不就是在占人家小女孩的便宜吗?
再者,二人看着眼前这两位冒牌货互相套路,心中皆是暗暗鄙视。
余晨到是没有多想,作揖道:“朱大哥。”
朱慈烺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贤弟,前面有个酒楼,不如我们进去喝杯茶歇一会儿,你看如何?”
“甚好。”
余晨恢复如初,一派富家公子的做派,多次的女扮男装,让她习的了几分模样。
几人进了一家普通酒楼之后,朱慈烺与余晨单独一桌,徐盛、吴忠和那丫鬟三人一桌,大眼瞪小眼。
这位男装小姐主动问道:“不知朱大哥如何看待今日之事?”
朱慈烺认真道:“愚兄观今日宋公子之事感慨良多,自古以来,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都离不开权贵豪强的无法无天,我大明需要革新的事情还有很多!”
男人认真做事说话的样子最迷人,眼下,忧国忧民的朱一帅便是如此。
目光呆滞了一瞬间,余晨立马醒悟,深表赞同道:“朱大哥说的不错,老百姓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迟早会加倍还给他们,一旦百姓忍无可忍,民怨彻底爆发,恐怕也就是这些贪官污吏、权贵豪强的末日了!”
朱慈烺微笑着说道:“听闻当今圣上法度森严,相信他会对大明律法和司法做出完善的,所以贤弟也不用过于担心。”
余晨微微点头,道:“希望如此吧。”
朱慈烺打量了她一番,忽然道:“贤弟很喜欢论政?”
余晨摇了摇头,道:“不怎么喜欢,不过吾辈身为读书人,理应忧国忧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那贤弟于国于民,可有建言?”
朱慈烺直言问道,如果眼前这位无一有实质性的建言,那就如同一般满嘴跑火车的书生没什么两样,自己将毫不啰嗦的起身告辞,管她贤弟不贤弟的。
去听余晨道:“当今天子,只知武力征伐,却忽略了文化征服,愚弟以为,只有通过文化改造和思想改造而达到的征服,才是永久的征服!”
此番言论,让朱慈烺非常惊讶,这姑娘厉害啊!这么先进的观念都提出来了?
二人开始深入交谈,畅谈文化传承,朱慈烺惊讶的发现,这姑娘的学识很高,也并不蒙昧,甚至对西方的历史文化也有研究。
同样的,余晨也觉得自己遇到了对手,眼前这位朱公子的知识储备太恐怖了,汉唐历史,名着典籍,国际形势,海外生活,西洋文化,无不信手拈来,关键的是他不自负、不做作,说话既到位又好听!
开心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两个时辰过去了,如果不是吴忠包下了这一片,估计酒楼老板就会带打手过来赶人了。
“贤弟,时间不早了,愚兄要回去了,咱们有缘再见。”
朱慈烺起身与她告别,二人互相作揖,依依不舍的分了手。
看着离开了酒楼,转眼之间消失在茫茫人海中的朱慈烺,余晨心中不觉生出一丝的不安与不舍。
她愣愣的站在酒楼窗前,眼睛还有些迷离的看着前方那道已经不见踪影的背影。
同样扮着男装的丫鬟扑哧一声笑出猪声,小声说道:“小姐你的脸都红了,是否动了春心?”
闻言,余晨俏脸被羞臊象红布一样,嗔怒道:“我看是你的春心动了,想要嫁人我与娘亲说说,将你嫁出去算了!”
小丫鬟赶紧讨饶,主仆二人向着自家的府邸而去。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666章 中华神坛
回宫之后,天色渐渐变暗,朱慈烺再一次投入到忙碌的正事之中。
从这次微服出宫中,他想到有好几件事情要做。
首先便是询问了媚香楼的事情,应天府是如何处置那个家世显赫的宋公子的。
早在朱慈烺与余晨在畅谈之时,吴忠就派人去打听。
此时听的询问,他立时回道:“应天府的巡丁们将他抓走审问,姓宋的仗着自己的家世很傲气,被应天府尹冯大人下令打了几十个板子,屁股都裂开了。”
朱慈烺点点头,冯英还是比较秉公执法的,他还是刑部尚书,当年连内阁首辅温体仁都不惧,宋尚天跟他耍横,不是牛入屠户家,找死吗?
只听吴忠又道:“那宋尚天被关进了应天府大牢,当天晚上就被都察院的人保释了。”
“都察院的人保释?”
朱慈烺有些好奇了,问道:“都察院中的谁?”
吴忠道:“都察院左都御史高斗光,与河南布政使宋权有旧。”
朱慈烺微微点头:“知道了,既然应天府秉公办理了,这事就这样吧,不过最好派人去趟河南,调查一下这个姓宋的,有劣迹的话按律处置,不枉我们与他相识一场。。。。。。”
朱慈烺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实在没空理会宋尚天这个小角色,将此事放到了一边。
首先便是孔家之事,外界议论的士子颇多,朱慈烺有必要给大家一个交代,摆明自己和朝廷的立场。
他按照历史拟定孔子尊号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再次强调孔圣的地位不变,孔圣后人非圣人。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朱慈烺默默念着这句话,朱熹评价孔子的这句赞语,不知演化出多少网络小说的巅峰名句。
朱慈烺负手踱步,至乾清宫御阶前,仰天长望散发着朦胧月光的夜空。
良久,他沉声自语道:“天不生我朱慈烺,皇道万古长如夜!”
“皇爷霸气!”吴忠连忙拍了句马屁。
御阶旁,御林军小将朱成功也连忙赞曰:“吾皇好文采!若是能避讳,改为天武帝三字,必能让后人流芳百世,一直传颂吟咏。”
“天不生我天武帝,皇道万古长如夜。。。。。。。”
朱慈烺默念了一句,瞥了一眼朱成功道:“其实论装逼,朕不如你!”
朱成功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连忙道:“不敢当,不敢当。。。。。。”
没有跟他继续扯闲篇,朱慈烺忽然想到,登基后还没有给朱大典追封。。。。。。
再度回到乾清宫,朱慈烺埋头案边,整理了一番追封名单:
其中再次追封朱大典为沛国公。
为薛国观平反,追封其为忠平侯。
将孙承宗的谥号由“文忠”提升文臣最高谥号“文正”。
追封去年逝世的毕懋康为正二品资德大夫,毕懋良为正二品资政大夫。
毕懋康在火器方面研究颇深,是中国最早介绍燧发枪的官员,并提出将燧发枪列装明军。
朱慈烺南京监国后,单独召见过已经七十高龄的毕懋康,并将他安排在皇家科学院。
毕懋良是毕懋康的族兄,曾任南京府尹,二人被称“二毕”,享有清誉,竟先后在同一年逝世,令人唏嘘。
除了这些,朱慈烺着重追封了那些战死的文武官员,为侯爵或是伯爵。
如骂贼而死的陕西三边总督汪乔年,西安城破时自缢的总兵刘国能和李万庆,在辽东战场上殉国的沈阳副将饶勋等人。
林林总总,追谥追封的人极多,还有流贼攻入北京城殉节的那些大臣们。
镇远侯顾肇迹、英国公张世泽、新乐侯刘文炳(崇祯表弟)、监察御史王章、左副都御使施邦曜、大理寺卿凌义渠、太常寺卿吴麟征、左中允刘理顺等数十人。
由于当时北京城混乱,吏部和礼部的官员从南京前往北京,走访调查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直到前段时间才完成整理。
处理完所有人的追谥封赏,朱慈烺思索良久,决定修一座中华神坛。
这座中华神坛将供奉中华五千年来所有的帝王、人杰,包括那些为国尽忠的文臣武将!
中华神坛将选址在正阳门西南的山川坛旁,与东面的天坛相对应。
神坛中设七大神殿,分别为帝王殿、文曲殿、武曲殿、忠烈殿、奇智殿、神医殿。
帝王殿,供奉三皇五帝以及各朝的杰出帝王,如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祖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等。
文曲殿,供奉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等学术大家,以及各个朝代的忠臣名臣,如王安石、张居正等等。
李白、杜甫、王羲之等文学书画大家有待商榷。
武曲殿,供奉孙武、孙膑、李靖等兵法大家,以及各朝的名将,如霍去病、卫青、岳飞、戚继光等等。
忠烈殿,供奉文天祥、孙承宗、杨国柱、金国凤、张秉文、宋学朱等,抗击外族殉国的文臣武将!
奇智殿,供奉张衡、蔡伦、毕昇、祖冲之、沈括、徐光启等杰出的发明家、科学家、数学家。
神医殿,供奉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为中国的医学作出贡献的名医。
中华神坛将供奉这些中华先辈们的人杰,记录他们的生平事迹,出书立传,流芳百世!
通过与余晨的交谈,朱慈烺深刻的意识到一件事,那便是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心!
民族自信心是一个民族的肯定的、积极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认识到自己对整个人类发展的崇高价值。
自己的文化都不自信,谈何影响别人?
自己的民众都不自信,谈何征服别人?
若想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影响别人,那必须让国民自信,对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产生光辉灿烂的自信!
中华神坛的地位等同于天坛和山川坛,为最高的国家祭祀等级,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威望和地位!
这座中华神坛供奉之人不仅限于此,后人有杰出者、符合要求的都可以进入神坛供后人供奉,以此激励国民!
当天,朱慈烺拟定旨意,下达内阁去办理。
敕建中华神坛,英雄从此不寂寞!
朱慈烺还下旨给内阁,通令全国各府州县都要建立祠堂,由当地官员每年组织祭祀当地的英雄,包括殉国的将士们。
营造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