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5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公主朱芷若继续道:“二妹听令,本公主命你招募雪人守城!”

    “是!”二公主朱芷薇也无奈的应了一声,显然有些不情愿。

    忽然看到父皇和太子前来,朱芷若忽然喊道:“敌军攻来了,准备战斗!”

    说完,她举着木剑冲了过来。

    谁知脚下一划,朱芷若当场摔了个四仰八叉,手里的木剑都不知飞哪去了。

    只见太子朱和陛忽然挣脱开朱慈烺的手,跑了过去,捡起木剑指着雪地里的大公主,大笑道:“你被本太子俘虏了!”

    朱芷若不服,爬起来就要夺剑反抗,却被朱慈烺上前一手提了过来。

    朱慈烺在她的头上轻轻敲了一下,笑道:“当俘虏了还不老实!”

    朱芷若挣扎了几下,大叫道:“本公主绝不当俘虏!”

    朱慈烺笑道:“为什么不当俘虏?你要老实投降了,会有很多好吃的。”

    太子朱和陛也在一旁应和着:“本太子答应你,只要你愿降我,保准吃香的喝甜的,顿顿都有雪酥糕!”

    闻言,朱芷若下意识的砸了咂嘴,但仍然倔强着小脸道:“不降!大明只有战死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

    闻言,朱慈烺讶然,放开她,认真询问道:“告诉父皇,这是谁教你的?”

    朱芷若不再调皮,认真回答道:“回父皇,这是刘师傅教我的!”

    朱慈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大公主所说的刘师傅,正是定国公周遇吉的夫人刘英昭。

    刘英昭一心致力于培养一位女将军,甚至连挑选儿媳妇,都要求必须是将门之后。

    最终,刘英昭如愿了,去年之时,她的儿子周胄娶了黄得功的独女。

    。

 第773章 家宴与联姻

    大明官场上相互关系错综复杂,相互联姻的更是不少。

    比如黄得功的义子李钰,娶了李廷表的女儿。

    李廷表的儿子李护,娶了周遇吉的女儿。

    曹变蛟的儿子曹明皓,娶了杨廷麟的小女儿。

    朱慈烺的小舅子、皇后徐晨芸的弟弟徐博瀚,娶了浙江巡抚方以智的女儿方御。

    此时最讲究门当户对,无论是军中还是官场上,都在相互联姻。

    作为帝党成员,大明的新贵族,跟着朱慈烺打天下的文武官员对门当户对看得更重,在以朱慈烺为首的圈子里联姻,形成一个颇为坚固的利益团体。

    这种政治联姻,并非结党,便如怀远侯常延龄和魏国公家相互结亲。

    即便如此,在关键时刻,怀远侯也没去帮主动走向绝路的魏国公徐弘基,最多在徐家被抄家时,出钱买了点套餐,救下几个人。

    朱慈烺陪着子女们在雪地里玩了一会儿,他亲自下场堆了几个雪人,然后由皇子皇女们给雪人添加耳鼻、帽子等物。

    直到接近宴会时间,朱慈烺这才牵着皇太子朱和陛的小手,前往乾清宫。

    皇后徐晨芸则是带着后妃们前往柔仪殿。

    金碧辉煌的乾清宫,殿外站着威武森严的御林军,殿内则是成群结队的太监宫女。

    殿内一片花团锦簇的摆设,还有一碟碟、一碗碗看着眼花缭乱的御宴佳肴。

    “陛下驾到!”

    早已在殿中等待的勋贵重臣们齐齐行礼朝贺。

    朱慈烺放眼一看,看见了孙应元、李廷表、黄得功、周遇吉、曹变蛟、杨廷麟、杨士聪、李岩等人,都是曾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老臣们。

    “平身!”

    朱慈烺坐下之后,又扫了一眼众人,却不见财政部尚书程国祥。

    他询问吴忠道:“程阁老怎么没来?”

    吴忠道:“回皇爷的话,程阁老病了,说怕冲了皇上的喜气。。。。。。”

    朱慈烺微微点头,道:“去太医院传话,让太医院院使和院判亲自去一趟程阁老府上。”

    院使和院判是太医院的正副院长,也是医术最高的。

    朱慈烺每年在乾清宫举行类似家宴的宴会,是为了将老臣们叫到一块儿,一起叙叙旧,聊聊天,说说家常话。

    随着大明占据的地方越来越大,一些老将需要镇守边陲,几年都不一定回来一趟,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还有的垂垂老矣,便如程国祥,已经是七十多岁了,去年就开始频繁告假,上书请辞。

    朝廷等级森严,皇帝有着绝对的权威,各人对朱慈烺更是又敬又畏,只有在每年皇宫家宴中,才显得轻松一些。

    今年,是朱慈烺第一次携皇太子朱和陛参加家宴。

    应他的要求,勋贵们也带来了各家的长子、长孙,四岁以上能说会走,懂事的。

    其中有孙应元的儿子孙致远(十岁),徐盛的儿子徐展鹏(七岁),朱成功的长子朱经(郑经),李廷表的长孙李征(六岁)。。。。。。

    各人落座以后,朱慈烺高兴的看着几个孩子,最后他将目光定格在孙应元身边坐着的孩子身上。

    这孩子十来岁,相貌堂堂,其他几个孩子多少有些紧张,他却平静如水,脸上无一丝怯意。

    朱慈烺笑着问:“秦国公,这是你儿子吗?叫什么名字?”

    孙应元起身回道:“正是臣的长子,名唤孙致远。”

    朱慈烺对孙致远招了招手,道:“过来,到朕身边,让朕好好瞧瞧!”

    “是!”

    孙致远笔直的起身,微微垂首,走到朱慈烺面前。

    朱慈烺温和的询问道:“是在官学读书吗?”

    孙致远朗声说道:“回陛下的话,学生在讲武堂读书!”

    所谓的讲武堂,是朱慈烺单独设置,专门供将门子弟读书,启蒙军事的,平时也学习一些文化知识。

    因为皇明军校的招生年龄是十六岁,很多将门子弟想要子承父业从军,不愿入普通的官学。

    朱慈烺笑道:“为何自称学生?”

    只见孙致远敬了个军礼,朗声道:“回禀陛下,讲武堂属皇明军校,而您是皇明军校校长,凡是皇明军校和讲武堂的学员,都是天子门生!”

    朱慈烺颇为惊讶,这孩子小小年纪就如他父亲一般,沉稳安静,口齿还这般伶俐。

    随后,朱慈烺对孙致远进行了简单的军事常识考较。

    结果这孩子回答的都很标准,甚至在一些问题上还做出了拓展说明。

    在场众人也是讶然,暗道老孙不知不觉中,竟把儿子培养的这么优秀,不得了啊,自己也得抓紧好好培养后人了!

    果然,朱慈烺哈哈一笑,对孙致远赞叹有加,并说道:“这孩子朕喜欢,过两年等太子出阁读书,让他进宫给太子当伴读吧!”

    孙应元不由得心中一阵狂喜,连忙离座行礼:“陪太子读书,是犬子天大的造化,臣敬谢陛下天恩!”

    忽然,朱慈烺身边的太子朱和陛开口说话了:“父皇,皇儿能否再选一位伴读?”

    朱慈烺讶然,没想到小家伙还主动提要求了,他好奇道:“你想要选谁?”

    朱和陛将目光投向徐盛那边,道:“皇儿想要徐展鹏当伴读!”

    徐展鹏是徐盛的长子,今年七岁了,因为这孩子的母亲是朱慈烺以前的贴身宫女,所以时常出入宫中。

    朱慈烺早就有意让这徐盛的儿子充当伴读,不过他还是问了一下理由:“皇儿为何选他?”

    只见太子朱和陛忽然笑了,回道:“他很听话,上次我让他去摸宫女的屁股,他真去摸了。。。。。。”

    宴会众人先是一怔,接着哈哈大笑。

    朱慈烺一阵无语,不过看着众人欢笑的样子,也就没有继续问下去,开始转移话题,边吃边聊。

    不知不觉,宴会的话题说到了结亲。

    期间,有几个勋贵,有意无意的试探,希望能与帝室联姻,子女嫁给皇子,或者迎娶公主。

    明初,勋贵和皇室的联姻很常见,洪武朝时,功臣子女与皇子皇女的联姻占了皇室婚姻的八成,其中勋贵之家占六成。

    永乐朝时,勋贵与皇室婚姻常态化,明成祖朱棣的子女与勋贵联姻比例达到了百分之百。

    如此高的比例,与“靖难之役”有很大关系,朱棣既要靠靖难功臣们维护四方秩序,还要拉拢洪武旧臣维护朝堂稳定,。

    直到永乐十二年出台了新的宗室婚宴制度,为了制约藩王,规定皇族宗室只能娶平民之女,公主、郡主只能嫁平民驸马。

    到了仁宗和宣宗时期,已经没有了重要的功臣之家与皇室联姻的情况,功臣与皇室联姻逐渐消失。

    对于勋贵和帝室联姻这个问题,朱慈烺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回复说:“以后公主择婿,可以选择勋贵子弟。”

    公主不像皇子,后代还能续几辈的爵位,亲王的女儿称郡主,郡王的女儿称县主。

    公主嫁人后随夫家,子女是没有爵位的,除非皇帝赐封。

    朱慈烺放开公主择婿的条件,也是为了让她们的后代多点保障,不影响政治格局。

    至于皇子迎娶勋贵之后的政治联姻,还是算了吧。

    。。。。。。

    。

 第774章 币制改革

    历史上的盛世,往往出现在乱世之后,而且基本都在朝代建立之初,中兴或者之治不算盛世。

    其实很多盛世含金量很低,只是战后经济恢复,国力上升的表现。

    所谓的盛世,基本是建立在前朝人口减少,和本朝的土地再分配的基础上的,说建立在老百姓的血和泪的基础上一点也不为过。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目前天武帝治理下的大明,虽然执政时间不长,却比一些假盛世要强多了,无论国内繁荣昌盛,还是文治武功,都到达了一定的水平。

    因为,天武朝是目前历史上唯一一个将国库的收入,大多是用在民间基础设施建设上、促进国家发展的政权,用钱推动经济复苏!

    现在的大明,对内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对外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力大!

    通过摊丁入亩的农税、海贸关税、商铺商税等一系列税收新政,大明国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