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八人离开,悦娘来到自己儿子的身边小声的问道:“儿子两千四百根呀,能卖掉吗?”
看了看自己担心的娘亲,李战则是显得信心十足的笑道:“娘你就放心吧一定不够卖。”
长安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
贞观九年的长安,足有百万人,那个时候欧洲的一些所谓大国家,还是一个小土城。
岑参的《秋夜闻笛》:“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吹夜笛。”韩愈的《出门》:“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元稹的《遣兴十首》:“城中百万家,冤哀杂丝管。”
都说到了长安的人数,不过,这个人数并不是直接说的长安中的百姓人数。
长安的话,市民数:约50万。参照京兆府户均54人计算,城区普通百姓约486万人;参照唐朝全国的户均人口统计,最多6人户,则城区市民约54万人;折中计算,城区市民约50万。
然后贵族及其奴仆:10万。作为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居住着大量的功臣和贵族,所谓王公多如狗、侯伯满地走,这些人底下有大量的奴隶、家仆和部曲。假定长安有王安贵族1000户,平均每户100人(包括家仆和奴隶),则有10万人。
军队:10万人。长安是大唐都城,有拱卫京师的军队约10万。
其它:约10万。宗教人士,2至3万;皇宫,3至4万;外国人、科举者、驻京办等,2至3万;无业游民,1至2万人;汇总起来,8至12万,取中值10万。
这里就有八十万了,唐诗所述的百万人口也包括郊区。实际上,长安城外的郊区也有大量的百姓,也就是说,李战的冰棍,根本就不用进入长安,在外围就有二十万人的庞大人群。
二十万人消费区区2400根冰棍还不行,这就是李战一点都不担心的原因。
当然了,李战的自信是完全正确的第一人多,第二物稀,第三价廉。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组成了李战满满的自信。
李大福李胜两人推着独轮车,才走了不到五里就遇到了大生意,只见前面烟尘滚滚,李大福立即对身边的自己二儿子道:“呀闪一边,军队来了。”
“军队来了?”李胜有些后知后觉。
不过,很快,一支约有三百人的骑兵就风尘滚滚的奔了过来,要知道唐朝的骑兵是很强的,所以训练的强度也很大,这一支骑兵的首领正是程咬金的长子程处默。
这次的训练是长途奔袭。
“啊真的是太热了!”程处默慢慢的放慢了马匹,擦了擦自己头上的汗水喊道:“兄弟们,我们前面树荫下休息一会。”
就这样,程处默的三百骑兵,来到了李大福和李胜的站立的地方。
程处默这个人虽然是武将,但是和他爹一样,蔫坏,这蔫坏的人呀,情商高,没有那种趾高气扬的劲,对人呀,也比较和蔼。
等他来到李大福和李胜的身边,嘴角也是带着笑容道:“你们不用担心,我乃是大唐左卫中郎将,今天来此地训练,天气太热了,所以也和你们一样,在这树荫下歇一歇,不打扰吧。”
“啊不打扰不打扰!”李大福连连的表示没有关系,毕竟人家当官的都和你这么客气了,那自己一个小百姓,还能说什么。
就在李大福看到三百骑兵都下马休息,跟着李大福准备带着自己的儿子李胜赶路前往前面的村子的时候。
突然李大福都听到了士兵们的对话。
“哎呀这个鬼天气真的要热死人了,将军,水壶的水都是热的,这还才是早上呀。”
“就是呀将军我们还要奔袭多长的路呀。”
“我要中暑了,对了今天我们回去会有冰吗?”
“做梦吧我们的冰至少要到七月,现在还早呢。”
“哎呦这鬼天气!”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本来准备走的李大福停止了脚步,然后推着独轮车来到了程处默的身边小心翼翼的问道:“将军我这边有一种新出来的解暑利器,你们要不要买来吃吃看?”
“解暑利器?”程处默看了看李大福,跟着又看了看李大福独轮车上的大木箱露出一丝惊喜的道:“冷酒!”
“呵呵。”李大福笑着摇头道:“将军说笑了,我们怎么可能敢私自酿酒,我木箱中的解暑利器是冰棒。”
“冰棒?”程处默一个讶异:“那是啥玩意,我怎么没听说过。”
看到程处默讶异,李大福马上对身后的李胜道:“胜子快点拿一根出来给将军尝尝。”
“知道了,爹!”
李胜连忙打开木箱,只见木箱中先是一个丝绸的绒被,跟着李胜层层打开,拿出一根用油纸包的冰棒,跟着小心翼翼的揭开油纸。
“冰块!”所有骑兵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哎呀呀!”程处默也是惊讶不已的道:“你居然有冰块还真的是解暑利器呀。”
跟着程处默接过了冰棒直接,‘咕砸’一声咬了一口,接着就惊喜的道:“还是甜的不错呀这位大叔贵姓?”
程处默看着李大福问道。
“啊将军,我叫李大福,你叫我大福就可以了。”李大福恭敬的道。
“我比你小,你是我长辈,可不能叫你大福,这样吧我们亲切一点,就叫你大福叔!”说完,程处默嘿嘿一笑。
李大福连称不敢,但是接受了程处默的称呼,毕竟被一位将军叫叔,那感觉让李大福有些飘飘然。
大唐第一长子
第十七章 半个时辰600文
一句大福叔,就让李大福有些飘飘然,这是为什么?
还是因为大唐严重的等级制度平等即使是在开放大唐,也是一种奢望,其实说白了,古代就没有所谓真正的平等。
自从有人开始,就已经没有了所谓的平等。
特别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司马懿同学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提出了一个名叫九品中正制的玩意,彻底的将底层百姓的晋升之路切断,跟着还凸显自己世家的尊贵,将世家分为了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但是其中可没有寒门。
这种将人直接分成三六九等的制度,最后居然被接受了,存活了近四百多年,这四百多年的沉淀,让寒门对世家越来越害怕,也越来越敬畏。
寒门全部认命自己的下贱,他们已经清楚的知道,自己是无法和贵族相提并论的,这就是愚民的成功,也是李大福被叫了一声大福术飘飘然的原因,对方可是官员,是贵族呀,对自己如此,那就是一种光荣。
当然了我们的程处默叫一声李大福大福叔,主要是程处默狡猾的表现,虽然他们家对寒门和平民友好,但是也不至于上来就对一个不认识的叫叔叔这一声叔叔当然是我们程处默小公爷的讨好话语。
为什么要讨好,当然是为了冰棒了,要知道长安城的冰块那可是紧俏的物资,因为夏天的冰非常珍贵,所以,皇帝会对喜爱的大臣的防暑降温赏赐是按等级发“冰票”。大臣可以凭票领冰。
可是这冰票有的时候,就是有你也领不到冰块。
因为长安的冰块一天多少块是定量的,你去晚了,比如十块冰领完了,你就是有票也不行。
程处默对这些太清楚了,所以他很清楚的知道,这冰块的价值,李大福的冰块,又甜又解暑,程处默认为价格一定会很昂贵,所以这个和自己老爹一样蔫坏的家伙,率先喊了一声叔就是为了后面好商量能不能便宜一点的拿下所有的冰棒。
这可是好东西,程处默绝对不想放过。
只是让程处默有点惊骇的是,当他问了李大福,这冰棒要多少铜钱的时候。
李大福的一句:“将军冰棒一文钱一根!”
“什么?”程处默是真的一点都没有反应过来。
不过,他后面那些自己的兄弟们则是反应过来了,一听一文钱一根,我的吗呀,立即黑压压的蜂拥
挤了过来,其中有士兵问道:“大福叔你刚才是说错了,还是我听错了,这冰棒多少文一根?”
这个时候,李大福再次拱手笑道:“请各位听好了,一文钱一根,童叟无欺。”
刚刚说完,就见那位喊话的士兵,连忙的扣出自己的钱袋喊道:“来来来大福叔,我来十根。”
见这边要来十根,另外一边也喊道:“我也要十根!”
“我要二十根!”
“我要三十根!”
士兵是争先恐后的付钱,就像害怕李大福不收铜钱一样,就差直接将铜钱塞进李大福的手中了,这一文钱就能吃到冰我靠哪里来的好事情,这还不快着点。
你是没看到,那拥挤的模样,程处默都快被挤出去了,这个时候你中郎将也给我靠边站。
“哎哟!”程处默被人群挤了一个大屁敦好在被自己的亲兵给扶了起来,连忙将自己的头盔给正了正,程处默无语的喊道:“你们这些兔崽子,有好东西,连你们将军都不要,真的是六亲不认的混蛋们!哎呦我的屁股呀。”
臭骂的声音,士兵们就像没有听到一样,让程处默哭笑不得,不过,他也没有办法,虽然自己名义上是这群骑兵的将军,但是实际上,这群骑兵可不简单,他们手上个个都有十几条人命。
比他程处默可是强多了。
“各位各位大家稍微停一下,听大福叔我说一句。”
就在场面要失控的时候,李大福大声的喊了起来:“各位军爷你们为国征战辛苦了,我这里有六百根的冰棒,我算了算,你们大概有三百人这样吧大家不要挤,也不要抢,一人准备两个铜钱,一人两根,大家都能吃到,好不好呀!”
你还别说,这李大福还是有急智的,刚刚这个提议非常好,等提议说完,所有的士兵都安静了,各自的点点头,也都同意了李大福的提议。
后来,秩序也很快变好了,排着队伍,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