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巩却是劝道:“不过和尚,你天资过人,读书事半功倍,应该趁着年轻多读一些书才是,年纪渐长,记忆力、精力就会大不如前,你这个时候读书越多,以后就受益越大,真不该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欧阳辩只是嘿嘿敷衍,曾巩只能摇头叹息。

    得知太学学风松弛,欧阳辩开开心心的和欧阳发启程。

    太学在南熏门附近,接近陈州门,欧阳家住在御街附近,马车往外一拐就到了御街一路往外走,出了内城,再到外城门口,距离虽然不近,但好在路好走,也不算奔波。

    太学早从国子监独立出来,庆历四年的时候将辽国使节招待所锡庆院改造成太学,以锡庆院的后堂和两边廊庑为校舍,后来以东的朝集院也划归太学所有。

    锡庆院位于国子监以东,最初除了接待辽国使节外,还常用于举办皇家宴席。皇帝在此宴请宗室和百官,其乐融融的旖旎之象常有。

    因为是招待所改造成的学校,太学颇为豪华,让欧阳辩都有些咂舌。

    占地颇广不说,里面的建筑更是古色古香,树木成荫,倒是很有后世古老学园的清幽和沉淀。

    大门处一派古老槐树遮天蔽日,从大门进入,一路绿树成荫,到达深处,竹林成荫,这才算是找到胡瑗的办公所在。

    一路走来,欧阳辩还算是比较淡定,他在路上没有见到多少学生,所以曾巩所言应该是真的。

    只是胡瑗将课时册与校规给他的时候,欧阳辩瞬间不淡定了。

    “不是说太学校规不严、可以自由安排时间么,怎么这些校规是怎么回事,言行不严谨,讲诵不熟,功课不做,无故外出,请假超时,跟同学闹别扭都是犯规,还得录入档案?

    还有,这每日的课时,经义,策论,刑律,诗词,医学、武学、算学、道学、书学和画学……这么多门课是认真的么,是选修还是必修?”

    欧阳辩目瞪口呆。

    胡瑗目光炯炯地盯着欧阳辩:“是谁和你说太学校规不严,还可以自由安排时间的?”

    “曾巩曾子固啊,他可是曾经的太学生!”

    欧阳辩失声道。

    胡瑗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你这个糊涂蛋,曾子固在太学都是多少年的事情了,那都是老黄历了!”

    等等,好像是哪里不对。

    是了,曾巩二十岁的时候差不多是宝元二年,而太学在庆历四年单独建校后,由当时胡瑷领导教学。

    胡瑷将自己在苏州、湖州等地的办学经验用在太学的管理上,所以现在的太学和曾巩所说的太学根本不是一回事!

    欧阳辩愣在了原地,张大了嘴巴犹如被雷劈了的蛤蟆一般,让胡瑗忍不住发笑。

    特么的!

    曾巩误我!

    王安石误我!

    欧阳修误我!

    欧阳辩面如死灰。

    所以,自由的生活已经没有了,自由的欧阳辩已经死去,现在的欧阳辩只剩下一副行尸走肉!

    啊!

    世间再无自由之精神,世间再无精神独立之欧阳辩!

    得知残酷真相的欧阳辩陷入了灵魂的拷问之中。

    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罢了,胡瑗给欧阳辩带来了一个更坏的消息。

    “小和尚,今年的省试就要开始了,介甫和我说你的学识其实颇为扎实,可以试一试参加一下,就算是体验一下积累经验,你记得准备一下。”

    欧阳辩从神游之中醒了过来,急道:“等等,什么省试,我没有参加过乡试,为什么能够参加省试!”

    欧阳发提醒道:“太学生可以直接参加省试……”

    欧阳辩:“……”

 第九十四章 坑爹常见坑儿子不常见

    欧阳辩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太学生。

    是不是史上年纪最小的太学生不知道,但他肯定是目前太学年纪最小的太学生。

    欧阳辩的到来成了太学的新闻。

    太学里的人不多,但也不少了,至少也是三四百人的规模。

    不过若是比起汉唐时候,此时的太学还是小家子气了。

    汉代的太学有240房,千八百余室,学生三万人,而唐京师有1200间学舍,学生更多。

    不过也怪不得大宋小家子气,主要是办学费钱啊!

    太学是最高等级的学府,能在那儿念书的学生都不简单,要么是官二代。

    要么学问出众,成绩优异,在县学、州学等地方大学出类拔萃,才能被送进太学。

    进了太学,不用交学费,也不用交杂费,吃住费用都由朝廷承包,每月还能领到几百文到一千文不等的助学金。

    还得延请大儒执教,加上日常维护之类的费用,所需的钱财也不算少了。

    欧阳辩在三四百人之中,不仅是年纪最小的一个,有可能还是名气最大的一个。

    最近中秋节太学的中秋词都没有人敢作,太学旁边的清风楼的小姐姐们每日都要唱唱水调歌头,而陆采薇也是太学生们每日里津津乐道的话题。

    关于欧阳辩和陆采薇的风流韵事也经常被传播,虽然也知道一个九岁的小孩也做不了什么,但也忍不住他们的羡慕啊!

    当然这是私下里的,这位欧阳学士的小公子在太学的老师口中出现的频率也颇高。

    原因自然是因为那一本在太学生口中的旁门左道的邪书《富国论》了,但读的人偏偏不少,他们每日里都偷偷传着手抄本相互借阅,美其名曰要批判这种不正思想。

    但也有对欧阳辩相当赞赏的人,不过欧阳辩来到太学,却感受到了一种若有若无的排斥。

    欧阳辩是个颇为敏感的人,那些太学生看到他脸色都有些不善,也不上来说话,时而交头接耳,然后看着他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声。

    欧阳发跟着胡瑗倒是不知道这些情况,欧阳辩原本就年纪小,又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在这种情况下明显被孤立了。

    欧阳辩也不在意,一开始他以为是因为自己年纪小的原因,后来不经意听到真正的原因,原来这帮人是对他老子欧阳修不满。

    欧阳修这阵时间在学习外交礼仪的时候也没闲着,天天炮轰所谓的太学体,欧阳辩忙于自己的生意,也没有怎么关注欧阳修,没想到又搞出这一出。

    “这样的老子要来不知道有何用!”

    欧阳辩愤愤不平。

    你都在搞太学生了,还将我送到太学来,这是拿我当质子还是拿来当炮灰?

    没见过哪家老子是这么不靠谱的。

    中国人擅长考试,也擅长迎合考官,所以一旦考官有所倾向,学风就会有些倾斜。

    之前科举场中,流行骈俪雕琢的西昆体,后来欧阳修的同年好友石介竭力反对西昆体。

    庆历二年,他因杜衍之荐,任国子监直讲;

    庆历四年设太学后,他又任博士,对太学的发展曾起到关键的作用。

    因石介“酷愤时文之弊,力振古道”,力求复古,然后又养出了一个怪胎,也就是所谓的“太学体”。

    早在景祐年间,欧阳修就曾对他这一倾向提出过批评,无奈石介自许太高,根本不能接受。

    在石介的影响下,太学诸生好新好奇,竟致怪诞诋讪、流荡猥琐,有的写出“狼子豹孙,林林逐逐”的僻涩之语,有的自诩“周公伻图,禹操畚锸,傅说负版筑,来筑太平之基”的怪诞之说。

    欧阳修对这种情况早就看不顺眼了,也抨击了许多年,但这半年他可能是压力大,或者是某些方面没有得到满足,反正隔几天就写文章骂一骂太学体,让这群太学生颇为气愤。

    太学生气愤,但又不敢和欧阳学士对骂,欧阳辩在这个时候进入太学,就遭受到他们的排斥了。

    人家儿子坑爹,自家这老子,坑儿子啊!

    欧阳辩突然想起了还在四川眉山的三苏,也不知道三苏上路了没有。

    说到坑儿子、坑弟弟,苏轼才是专业户。

    一般都是苏轼在前面浪,苏辙在后面擦屁股。

    真应了他们的名字,一个是战车的扶手,一个是车轮的印子。

    东坡一路被贬,子由一路擦屁股!

    这是真正的好兄弟。

    用现在的话来说,苏辙,就是扶兄魔。

    苏东坡:老弟,救我!哥哥又被贬了;老弟,打钱!哥哥快吃土了。

    n遍之后,苏辙,也只有一句,好的,哥哥!

    (我终于有书评可以抄了!开心!)

    对于王安石让他参与省试的事情,欧阳辩只当是个笑话,他就读了几本书,就没有怎么学过写策论,怎么可能考得上,不过见识一下也未尝不可?

    太学的学习进度还是颇为紧张的,不过对于欧阳辩来说其实也算是轻松。

    必修课是经义,策论,诗词,而其他的是选修课,虽然也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选修几门,但考试要求不高。

    三门必修课,经义课对欧阳辩来说难度不大,因为他的基础在欧阳修和王安石的教导下打得很好,基本跟得上进度。

    诗词对他来说也不难。

    所谓学诗词,最难得不是赏析,而是作诗作词,赏析只要系统的学习就能学会,但自己上么,就不是靠学习就能够学会的了。

    对于存了一肚子后世诗词的欧阳辩,随时抄一抄便是,也没有什么难的。

    其实策论也不难,无非就是议论文嘛,对于欧阳辩来说,难的是策论的格式与忌讳,在思维和眼界方面,还有谁比欧阳辩看得更深更远?

    欧阳辩反而对选修课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律学课和军事课。

    倒不是他想去当诉棍或者从军。

    他是个生意人嘛,学法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门税法,以后他要做的生意要大得多,届时若是不熟悉要吃大亏的。

    至于军事课就更加纯粹了,他前世就是个军事迷,对历朝历代的军事都相当感兴趣,但隔的时间越长,流失的东西就越多,有这个机会考考古也是很有趣的事情嘛。

 第九十五章 居心叵测

    如果没有这些太学生若有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