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垂文十分意外,相处这些时日,他早已看出鲲鹏定然不是他的本名,他也不单单是秦氏族中之子,一身穿着打扮与盛琰他们无异,这样的家世竟然有这样开明的母亲,真是难得。
“你也可以如此。”白景天打算今日弄个明白。
“鲲鹏学弟说笑了,婚姻大事,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王垂文说道。
“哦?那你真是个大孝子。”白景天就这样结束了对话。
放了学,就直奔右院,进了书房就说道:“祖母,他说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若舒摇摇头,这样没头没脑,幸亏她能明白说的是王垂文。“辛苦你了。”
“那祖母打算什么时候去提亲?”白景天接着问道。
若舒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在昆城长大的白景天眼里,婚姻之事,男女主动皆可。
“我不过是乐君的外祖母,这婚姻大事还得新阳侯府决定。你的差事已然办妥,以后不要再提,免得尴尬。”若舒说道。
“祖母,新宅里为何不动热食?”白景天突然问道。
“为何?”若舒顺口接道。
第四百六十五章 遇袭
“前次在新宅,盛琰和秦叔他们都不允许动火,却没解释原因。”白景天说道。
若舒突然明白过来,“想是因你八姑姑,她以前喜欢在新宅渡日,尤其喜欢烤灸各种食物。”
“是我疏忽了。”见白景天懊恼地神情,若舒安慰道:“你八姑姑的性子你应当知晓,她不会在意的。”
“八姑姑在昆城时,我每日跟她混在一处,我俩可好了。”白景天被勾起了回忆。
若舒却不愿多谈,“在京城可还习惯?”
白景天答道:“其他都好,就是轻易不能出府。”
若舒问道:“他们是禁足,你又没有,为何不能出府?”
白景天说道:“他们不能去,我一个人去哪都没劲。”
若舒想了想,说道:“待我与你祖父商议一下,今年津城和青州的祭扫就由你们负责,如何?”
白景天听了,毫不掩饰自己的高兴,“真的?祖母你可一定要说动祖父。”
晚间,秦道川听了,“只要辰良说动了新阳侯夫人,我当这个媒人也不是不可。至于去祭扫之事,你是想让娴珂见他们一面?”
“盛琰似乎十分在意婉珍进宫之事,若他知道娴珂只是出宫,说不定会放下芥蒂,我不想他因此对父母有了不好的想法。”若舒说道。
“如此也好,因不想再起纷争,整日将他们困在府内,也不是办法,不如让他们外出跑跑,见识一下风土人情也好。”秦道川说道。
准备停当之后,私塾中除王垂文外,皆请假外出了。信阳夫子只给他们留了一道题目,归来时,写一篇游记,要附上自己的感悟。
几个人加上他们的随从,国公府的侍卫,几十人浩浩荡荡准备先去津城祭祖,再去青州。都是十几岁的热血男儿,一路上的热闹可想而知。颖泉和颖江因为如愿以偿得以同行,更是高兴得不行。
他们前脚走,后脚皇宫里的人就到了,看来皇上是打算好好教养这个新娶的皇后,宫里的嬷嬷一来,便严格按照宫规训练着婉珍,令她叫苦不迭。
赵辰良也终于说动了新阳侯夫人,秦道川接了差事,选了个吉日就上门去做了媒人。王兆昇和杜若娴自然是高兴的,独王垂文说了一句,“新阳侯府不怕受我们府里连累么?”
秦道川接道:“如今祝相势大,贵府是怕受国公府连累么?”
王兆昇说道:“国公爷哪里话,左右早已分清,东岸不惧西岸风,辰良与我同僚数年,他的人品我最为欣赏,他教养出的儿女必定不会错。选定了吉日,我夫妻二人便带着垂文上门提亲。”
秦道川见事已办成,自然功成身退。
两家结亲之后,自然引起京城议论,王兆昇在翰林院时也有人询问,他便回道:“是那小子自己的福气,文章得了人家的青眼。”王垂文文彩出众的风声便传开了。
盛琰他们在津城祭祖之后,立刻前往青州。一路上打尖时就在附近的山林中猎些野物或烤或煮了吃,好不惬意。住宿时自然有人接待周到,想想都乐不思蜀。
尤其是盛琰这几年一直在亲卫营里,就算也随他们前去北地换防,但军纪森严,哪里能如此随性。一行人又都是同龄,喜好多有相同,知道青州之行,是祖母想让他们放松之行,并无时间限制,于是,并不急着赶路,遇到有美景之处,便停留下来,驻足观赏。
几个人都没忘夫子的要求,得空时还会画上一几笔,写上一番。
随同的侍卫们也不催促,几位公子并不生事,也不喜欢在城内花销,却都喜欢满山林地猎物和游山玩水,让他们这些同行的人也跟着潇洒了一番。
这日盛珪正在盯着一只獐子,这些时日尽猎些免子等物,早已吃腻,若今日得手,还不得让他们俯首承认自己打猎的本事。正因为此,整整一柱香的时间都聚精会神地盯着目标,连呼吸都是压抑的。
正准备出手,却听到有异样的声音呼啸而来,下意识循声望去,就看到一支箭径直朝自己而来,来不及反应,那支箭却堪堪擦过自己,射到了不远处的树上。
盛珪吓出一声冷汗,赶紧喊道:“有刺客!”
一时间,树林里的人都反应起来,一阵搜寻,却是无果。
府里的侍卫从盛珪手中接过射向他的那支箭,箭头泛着蓝光,“有毒。”一试之后,果然如此。
盛珪咬牙说道:“定是那小子。”
白景天说道:“回京我就替你灭了他,还保证不会与你有关。”
出了这档子事,大家再无游玩的兴致,毕竟暗箭难防,决定直奔青州。
待他们的马蹄声再也听不到,树林的另一处,一直被按在地上动弹不得的人才被人松了开来。身为杀手的自觉,他依旧闭着眼睛,一动不动。
“留不留?”有人问道。
“拿回去,我不喜拷问,让喜欢的人做去。”有人答道。
杀手因为嘴里的棉布塞得极紧,就连牙关的药都咬不烂,只得任他们将自己绑成粽子一样,由两人扛着,极快地穿梭在山林间,最后丢进了草垛,整个人都被埋了起来,然后听到一阵牛的鼻息声,然后是赶车人的吆喝声,牛车慢慢悠悠朝前走去。
杀手绝望地想到,就算他的同伙回转,也只会去追那帮小子。恐怕擦肩而过,都不会想到自己正躺在牛车中的草垛中。
晚间投宿时,盛琰说道:“如此也好,我这几年练兵,都是空练,从没遇过实战,此次就当正儿八经练会兵。”
白景天也说道:“我也是,除了猎些野兽,都从未沾过人血。”
几个人商议了一番,决定由盛琰当先锋,白景天负责殿后,盛珪和颖泉、疑江负责左右护卫。分好工后,又仔细商量了一番,如何引蛇出洞,如何声东击西,定要将来的人活捉,才算本事。
在随从的侍卫看来,只要几位公子无恙,其余的就由着他们。
第二日,一行人再无了昨日的紧张戒备,依旧像往日那样轻松骑行,只是,再不落单。
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战
盛琰的坐骑是那年元宵节灯笼赛中得来的乌云踏雪,十分吸睛。一身釉蓝色的衣衫,紧身窄袖,黑色的箭靴。再加之他那副生人勿近的模样,总能让人无法忽视,又不敢靠近。
白景天则比他和气得多,千牛紫的衣衫,同色系的靴子,尤其是头发上绑着的紫色飘带,上面镶着一块紫色的玉石。总是一脸的笑谑,望向一本正经的盛琰。
盛珪嫌弃他俩太过亮眼,但凡人多的时候就避向了颖泉和颖江那边,颖江则说道:“你躲什么?高眉大眼的,躲到哪里都会被人注意的。”
盛珪瞪着大眼睛,假意恐吓道:“胡说什么?我分明肖像祖父好吧。”
颖泉笑着摇头,“景天表兄有六分肖像外祖父,盛琰表兄有五分肖像外祖父,你嘛,最多——”说完伸出了三根手指,而后还收回了一根。
颖江则乐得哈哈直笑。
可惜一路上,无论盛珪有意无意落单,再无人出手。
今日来到的这处镇子正值赶集,集市上十分热闹,要去投宿的客栈必须穿过这处集市,盛琰微皱着眉头,看着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头攒动,骑在马上说道:“别处赶集都早上,怎么这里是傍晚?”
白景天接道:“鬼市吧?”
盛珪一听,乐了,“是吗?我还从未逛过鬼市,那还不赶紧下马?”
颖泉在一旁解释道:“有什么稀奇的,这叫晚市,以前跟随父亲外任的时候,也有见过。”
盛珪早已翻身下了马,“且不管旁的,先进去祭了五脏庙吧?”
盛琰赶紧下马拉住他,“别忘了正事。”
盛珪说道:“不这样怕还引不出来。”
白景天也下了马,笑着说道:“说得有理。”
五个人朝人多的地方挤去,白景天还回头招呼了一声,“大家各自去寻想买的东西吧,不用挤在一处,太招摇了。”
五个人都带了随从,还有国公府的侍卫,二十几号人,又都打扮得十分干练,出现在这种乡野小镇,实在打眼得很。
盛珪一直在北地长大,虽然来了京城,还没上过几次街就因为与祝丞相孙子斗殴被禁了足,现在看什么都是稀奇的。
白景天和盛琰其实与他也差不多,对这一切都十分新奇,但像他那样在大街上买了吃食就直接开吃,还是做不出来,只得不动声色地稍稍站远了些。
可是看他一连吃了几样,皆吃得津津有味,白景天没忍住,看到一家有些像样的店家,说道:“进去打尖吧。”
已经吃得半饱的盛珪,嗓门最大,还没坐下就直呼道:“店家,将你们的拿手菜都做一份出来。”
盛琰待他坐下,有些无奈地说道:“不必如此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