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这篇文章里的内容验证过了么?”看完之后,毕国雄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我和省里最有名的蘑菇研究专家徐勇教授刚才已经进行过实验了!烘干保存技术是切实可行的,秸秆种植双孢菇验证需要的时间较长,还没来得及开始,不过从理论上而言,这篇文章里讲的技术也是很合理的!”
“好好好!”毕国雄高兴地连连拍手,“这才是真正能给老百姓带来切实好处的好项目啊!”
他想得很清楚,要是搞果树种植的话,桃三李四杏五年,想吃核桃不见面,最短也得三年时间,见效实在是太慢了。
就算他现在开始动手操作,最快也得三年后才能见到成果,且不说中间会不会出什么岔子,到那时候省里还会不会重视经济作物种植项目都不好说。
很有可能花了极大地力气,最后却得不到预期的收获,对这种项目,毕国雄自然兴趣不大。
可双孢菇种植就不一样了,人家论文上都写了,从配基料、撒菌种一直到出菇收获,一个来月时间足够了。
这种见效快的项目对他来说就再合适不过了,要是大力推广的话,趁着省里的重视还没过去就能拿出成果来。
要是做得出彩,自己马上就能在省里的领导面前大大露一把脸,那还用得着为自己的前途发愁么?
“范教授,我还有几个问题想问下。”毕国雄在农业厅干了这么久,类似的文章也看得多了,马上就问出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从论文上来看,种植户已经扩大到六十多家,而且也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好处,这说明这项技术推广的难度不大”范中明一一作答。
毕国雄越听越高兴,既然独山村连推广种植的环节都完成了,那我这边就多了,可以直接进行更大范围内的推广,树立一个样本起来。
“范教授,照这么说,咱们自己验证估计得个把月时间?这就有点太慢了!干脆我打个电话给温洞县,就这几天抽个时间,咱们一起过去看看吧!”说着毕国雄就拿起电话,给温洞县农业局打了过去。
第111章?? 去县里(落叶情思89盟主加更9/10)
“你好,我是盖长华,请问你哪位?”温洞县农业局局长盖长华接起了电话。
“老盖,我毕国雄啊!我想问你点事,”毕国雄也自报家门。
盖长华一向不喜欢人叫他老盖,因为谐音不吉利,不过听到是毕国雄的电话,他不敢有丝毫不慢,立刻笑着回应,“毕处您好,您有什么指示?”
毕国雄可是省厅的实职正处,俗话说得好,省厅下来一条狗,那也比下面的人强,更何况人家还是实权人物。
“我刚收到天南大学农学专家范中明教授送过来的一篇论文,你们温洞县的经济作物种植项目搞得好啊!我想这几天就过去看看,到时候还要劳烦你们帮忙带路啊!”毕国雄笑呵呵说道。
啥?我们县最近搞出了什么项目?竟然被省厅给看上了,我咋不知道?盖长华是一脸懵逼。
但人家省厅的大领导都这么讲了,他总不能说自己啥也不知道吧,于是含糊着应对,“都是毕处你们领导的好,我们才能做出一点儿微不足道的成绩!非常欢迎毕处能来温洞县考察,我一定做好全力做好配合工作。”
“哈哈,谦虚了,谦虚了,那就说好了,我先看看我这边的时间安排,确定了再和你联系,然后咱们一起去黄平镇独山村,看他们的双孢菇种植项目;就算最迟,后天也能过去!”毕国雄恨不得马上就动身。
“我现在就开始准备,恭候毕处大驾光临!”挂了电话,盖长华坐在椅子上皱眉苦思,又让他的亲信、办公室主任尤昌平把各个乡镇报上来的项目翻了一遍,死活也没发现毕国雄所说的那个项目。
“不应该啊,毕处都说了,那就证明独山村确实做出成绩了,我身为农业局长,怎么可能不知道啊?”盖长华急坏了。
温洞县经济落后,啥时候得过省厅的青睐?现在还不容易遇上了,要是能在毕国雄面前出点彩,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可要是自己啥也不知道,人家考察的时候一问三不知,那他这个局长也就当到头了。
“局长,你是说独山村?”尤昌平听到这个名字,似乎想到了点什么。
“是啊,省厅经济作物处的毕处长说要去独山村考察双孢菇种植项目,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个项目?”在亲信面前,盖长华也没隐瞒。
“额,这个事情我倒是知道一点儿,前一阵儿,独山村向黄平镇申请了两笔贷款,用的就是种植双孢菇的名义,只是资料没有送到咱们这边来!”当办公室主任的都消息灵通,尤昌平马上想起来了。
“这种项目就该农业局管,为啥不报给我们?”盖长华不高兴了。
“这其实是有原因的!”尤昌平走到门口,伸出脑袋看了看,再把门关上,这才小心翼翼地说道。
“现在省里面不是有政策么,搞经济作物种植都有补贴,但是咱们县里有人不想让他们拿这个补贴,所以就没给我们送过来,直接让黄平镇信用社给发的贷款!”补贴是白拿,贷款可是要还的。
“这里面还有门道?”盖长华立刻意识到不对劲了。
“是,这个独山村的村长您肯定也听过,就是今年才分到咱们县的大学生冉江。”尤昌平神神秘秘地说道。
“哦,是他啊!”这下盖长华明白了,当初冉江和吴方远家闺女的事儿可是在温洞县城传遍了。
这下一切都能解释清楚了,吴方远把冉江发配到了偏远的独山村,但是冉江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独山村搞起了经济作物种植,又不知道是通过什么渠道,被毕国雄个看上了,还打算搞成样板工程。
盖长华一下就把事情猜了个七七八八,但是很快又皱起了眉头,这么讲的话,似乎又有点说不通啊。
既然他要打压冉江,为啥又会给他贷款呢?黄平镇负责农业的副镇长张水生似乎和吴方远走得比较近吧?盖长华对县里面的人际关系很清楚。
算了,来不及琢磨这些事情了,省里面的领导马上就要下来了,我得做好准备啊!他赶紧给黄平镇的熟人打电话,确认了独山村确实又搞双孢菇种植,而且搞得不错的消息。
这里面有门道啊,不过对我来说似乎是个好机会,盖长华想了想,挥手把尤昌平赶走,拿起电话给秦茂业打了过去。
他和吴方远以前就有些不对付,所以自打秦茂业来了之后,很快就投了过去,这样的情况自然是要给秦茂业汇报的。
经过秘书的转接,盖长华很快联系到了秦茂业,问候过后,盖长华把事情说了一遍,“事情就是这样,刚才毕处长又打来电话,说大概会在后天中午抵达温洞县,我们到底该怎么接待?”
“经济作物种植是省里近期的重点工作,毕处长肯来,我们肯定要好好接待!具体的工作我安排人和你配合!”俩人电话里没有多谈冉江,只是讨论了接待的级别和流程,秦茂业就把电话给挂了。
然后又打了几个电话,总算是把冉江和吴方远之间的事情打听了个七七八八,然后秦茂业忍不住笑了。
哈哈,吴方远你不是能得很么?没想到被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弄成这样,这回怕是有你好看的了。
“小向,你去独山村一趟,把冉江带到县里来。”秦茂业把自己的秘书向朝阳喊过来,细细叮嘱一番。
然后向朝阳马上出了办公楼,没去小车班找车,而是到盖少华那里,借了农业局的车,和尤昌平一起直奔独山村。
到了山脚下,车就开不上去了,这下向朝阳和尤昌平可就受罪了,吭哧吭哧爬了半天山路,才抵达独山村。
尤昌平一路上看着各家各户门口的双孢菇种植棚,不由得感慨,怪不得毕处要过来,这独山村搞得真不错啊。
到了村办公室,见到冉江,俩人表明了身份,然后向朝阳说道,“冉村长,秦书记想见下你,咱们赶紧动身吧!”
第112章?? 不卑不亢
“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处的毕国雄处长马上就要来温洞县考察咱们独山村的双孢菇种植项目了!这对独山村乃至温洞县都是一件大好事,所以县里必须要做好接待工作,你是独山村的村长,肯定要帮忙出谋划策。”向朝阳说道。
“小冉啊,毕处长很看好这个项目,将来说不定还能被树立成样板工程,这对独山村还有你个人,都是好事。”尤昌平也在一边帮腔,“时间紧迫,赶紧走吧!”
毕国雄后天就要过来了,他们现在还不清楚独山村的情况呢,的确需要抓紧时间。
“好,这也是我的责任!”冉江辛辛苦苦写论文,等得不就是这个吗?自然不会犹豫。
他在准备论文的时候特意研究过,知道范中明是农业厅的顾问才把文章投给了天南农业杂志,要知道天南的农业期刊可不止这一本,要不是这层关系,说不定冉江就投给其它杂志了。
没想到的是,范中明和农业厅的反应这么迅速,自己还没有收到天南农业的回信呢,这边就要下来考察了。
“稍等下,我回去收拾下资料!”这次过去肯定要汇报情况,所以冉江把前期整理的资料也带上了。
除了这些,还有几袋双孢菇,鲜菇和蘑菇干都有,先给向朝阳和尤昌平一人塞过去一份,“请两位领导帮我们的双孢菇多提提意见。”
“哈哈,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嗯,这是个懂事的,向朝阳和尤昌平对冉江的做法很是满意,东西可能不值什么钱,关键的是态度。
只是这样以来,他俩就有些纳闷了,照这么看,冉江不像是愣头青啊,为啥当初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吧吴方远的闺女儿闹得下不来台呢?
估计是吴方远太娇惯自家闺女儿,说话太过分了吧?既然感觉问题不是出在冉江身上,那自然就是吴方远闺女儿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