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看作者栏温洞县黄平镇独山村冉江。
第109章??? 他是农学院的学生(落叶情思89盟主加更7/10)
范中明对曲黄莺的能力还是信得过的,听到她如此赞赏这篇章自然重视起来,结果后飞快地看了起来。
冉江的论并不长,范中明很快就看完了,并击掌赞道,“确实是好章,逻辑清晰、数据详实、配图也不错,质量非常高!”
“更难得是,他还有较大规模推广后的数据展示,这就证明了,用玉米秸秆种植双孢菇是可以进行大规模推广的,这正是咱们需要的章啊!”
有细节、有数据,实验过程严密,推广后的效果清晰,要是冉江写得都是真的话,那么这种技术就能立刻拿来进行推广应用。
省里如今号召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最迫切需要的可不是那些还在实验室里进行验证的项目。
当然,这些项目也很重要,只要实验成功,再通过推广实验就可以进行推广了;但冉江却已经完成了推广实验的环节,可以直接拿来用,在时效性上要比那些实验室里的项目好得多。
“我给老徐打个电话,让他过来一趟帮忙看看稿子,要是技术上没有问题的话,就发表在下一期上吧!”范中明拿起电话拨了出去。
他虽然是农业专家,却不太了解蘑菇种植,所以只能从格式、逻辑等方面来分析这篇章,专业上的事情还得让审稿人帮忙。
好在天南大学农学院就有研究蘑菇的专家,徐勇教授在该领域浸淫多年,让他来审稿就再合适不过了。
徐勇就在楼上办公,接到电话后马上就下来了,认真地研究了一番后感慨道,“双孢菇一直是经济价值很高的经济作物,不仅味道鲜美,同时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只是由于种植技术比较复杂的原因,一直没能得到大规模推广。”
“这个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成本,以前咱们种植双孢菇必须用木材做基料,不仅成本高,而且大规模推广还会破坏林业资源!”
“现在改成用玉米秸秆做基料,这两个问题就都解决了,在农村,玉米秸秆几乎没有成本,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更不需要砍伐树木破坏林地。”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双孢菇水分含量比其它蘑菇高,无法采取自然晾干的方式进行保存,在采摘下来后必须在极短时间内销售出去。”
“一旦销售环节出了问题,这些蘑菇就只能烂掉,种植风险较高,只有靠近大城市、接近消费市场区域并且拥有成熟销售渠道的种植户才敢尝试。”
“种植规模自然就很难提高了,现在有了用烘干机将鲜双孢菇加工成蘑菇片的技术,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双孢菇的营养价值,不过口味却提上去了,而且还能进行更长时间的保存,大大降低了种植风险。”
“这样的技术真是解决了大问题啊!”徐勇对冉江的章也是赞不绝口,“这篇章不仅没问题,而且质量还非常高,说实话发在天南农业上甚至有点可惜了,配得上更好的杂志。”
“我说老徐,你可是咱们天南大学的老师,不能吃里扒外!”范中明赶紧把章抢了过去,我让你来是帮忙审稿的,你把章推荐给其它期刊算咋回事?
“我就这么一说,你要是发的话,下一期给个封面章吧!”徐勇帮忙争取道,对一本期刊杂志来说,每一期的封面章自然是最重要的。
“那是肯定的,我不光准备让他上封面,还计划推荐给省农业厅,好歹我也在里面当了个顾问,怎么也得做点工作不是?”范中明说道。
天南省号召利用种植经济作物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可不是只提口号而已,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办法,来实施这一目标。
其中邀请省内的知名农学专家担任顾问,推荐适合推广的经济作物种植项目就是其中的手段之一,范中明身为天南最高学府的农学教授,自然名列其中。
“原本我想推荐我做的项目来着,不过项目进度还没到,现在又遇到了更合适的,给他个机会也无妨!”范中明很是大度。
因为一旦项目获得农业厅的认可,省里面就会进行表彰,并且下发专门的资金进行推广,这对项目所有人可是有很大好处的。
“对了,这个冉江是那个学校农学院的学生?我怎么没听说过啊?”徐勇好奇起来,他是天南省首屈一指的蘑菇研究专家,省里面那些人在蘑菇领域有研究,他基本都清楚,但想了半天,对冉江这个名字还是没啥印象。
“应该不是我们学校的,不然我肯定听过!对了,他的单位地址写的是清州市温洞县黄平镇独山村。”
“这就有点奇怪了,温洞县那么远,谁会把实验基地放在那里?而且要是实验基地的话,也该把自己的单位名字写上啊。”徐勇就更迷糊了。
“范老师,徐老师,那这篇章还能发么?”曲黄莺有点小紧张,她好不容易挖掘出一篇好章来,可不想因为作者身份的问题失去发表的机会。
“这倒是不影响!只要章质量过硬,就肯定能发!”范中明毫不犹豫说道。
人们经常在网上看到某某民科有重大科研成果,却得不到机会发表的新闻,然而这些人的成果得不到认可,纯粹是他们的章质量不行,基本都是胡说八道。
要是遇到真正高水平的论,作者的身份并不是问题,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陆家曦,此前只是一个普通中学老师而已。
甚至爱因斯坦在开创狭义相对论的时候,也只是伯尔尼专利局的一名员工而已,并不是全职专业科研人员,期刊刊登了他们的论。
冉江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发过论,熟悉论的写法,现在又用了凌一农教授的研究成果,论质量虽然不能同陆家曦、爱因斯坦相比,却同样有一定价值,天南农业自然没有理由拒绝。
第110章?? 省里要来考察了(落叶情思89盟主加更8/10)
“玉米秸秆种植双孢菇,原理没有问题,至于烘干保存,我现在就可以去按照他写的办法进行试验!很快就能完成,要是真有他说得那么好,刊登就更没问题了!”徐勇说着就准备起身去做实验。
要是经过了实验的验证,那冉江这篇文章就更保险了,见他起身,范中明也一起跟了上去,凌一农的水平自不用说,所以这可是天南农业近期收到的质量最高的论文,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需要帮什么忙,我给你打下手!”进到实验室里,范中明主动担任徐勇助手,准备尽快完成实验。
“这里面没说烘干机的全部细节,不过我按照他的理论做一个简单的验证设备还是没问题的!”徐勇马上开始动手。
先让人去买些鲜双孢菇,然后让助手弄了一些铁皮之类的材料,做了一个小型的烘干实验设备。
设备准备完毕,实验用的鲜双孢菇买回来后,他们就马上动手,对照冉江的论文进行实验,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富含水分的鲜双孢菇经过烘干就变成了蘑菇干片,身为蘑菇领域的专家,需用自然清楚,蘑菇干能保存多长时间。
这还只是散装,要是采取真空包装的话,保存的时间肯定会更长,如此以来,双孢菇不耐存放的问题就解决了。
“好好好,单凭这项技术,也值得省里大力推广啊!我先给他写封回信,然后就去找省里汇报!”范中明拿着实验数据兴冲冲地回去了。
回到天南农业杂志社,马上拿起笔给冉江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告诉他论文被录用,并且自己还会把他的成果推荐给农业厅的好消息。
“黄莺,帮我把这封信寄出去,用加急挂号信。”为了让冉江早点收到消息,并且避免邮递员邮寄过程中出什么意外,他还用了挂号信的方式。
和平信相比,挂号信有许多好处,在邮局内部处理和传递过程中都要逐件地进行登记;并且在未收到时,可以拿收据到原来的邮局办理查询手续,进行查询;要是由于邮局的责任发生丢失损毁时,还好规定进行赔偿。
所以邮局对挂号信都很重视,轻易不会出现遗失的情况,就算万一有遗失,范中明也能知道情况,然后赶紧再寄一封。
“哎,信上也没留个电话什么的,要是有就方便多了。”范中明恨不得马上就能联系到冉江。
曲黄莺带着信件离开了,范中明喊来一个农学院的学生,帮忙把论文誊抄了两遍,然后带着原稿直奔天南省农业厅。
论文刊登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可他的工作还没有结束,他还想把这个项目推荐给农业厅的领导呢。
他找到了负责经济作物种植推广项目的经济作物处处长毕国雄,“毕处长,这篇文章你可得好好看看!”
“呦,范教授来了啊,快请坐!快请坐!”毕国雄把范中明拉到沙发边坐下,又亲手给他泡了一杯茶。
这才拿起论文,边看边问道,“范教授你终于过来给我推荐项目了,我可是盼了好久啊!”
这次省里号召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引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对他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只要做得好,升职指日可待。
现在省里有数的农业专家范中明拿着这样一篇论文过来,那就说明他看好这个项目,所以毕国雄也是充满了期待。
“毕处,双孢菇具有极好的经济效益,只是以前由于种植成本还有不耐保存的问题,很难进行大范围的推广,现在这篇论文恰好解决了这两个难题!双孢菇大规模种植指日可待啊!”
范中明一边喝茶一边帮毕国雄解释着,毕国雄听了连连点头,结合范中明的话,他也意识到了这篇文章的重要性。
“那么,这篇文章里的内容验证过了么?”看完之后,毕国雄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我和省里最有名的蘑菇研究专家徐勇教授刚才已经进行过实验了!烘干保存技术是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