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文一听也似乎是这么回事,自己媳妇在来的路上寻短见的时候就是要跳车。还不急说话这神婆又说到:“你家住的那点以前是个坟地,有些还没迁走的还在那点埋起的,你这个床位不对哈,要换个位置。”
说完这神婆就自己进屋去了,拿了些东西就出来。说着:“去你家有点远,我今天就不去了,你先带人回家去把香烛纸钱的准备好,还要一些彩色的纸张,几种颜色的都要。”说着又拿出些东西“东西你拿回去放在枕头下面,路远了今天去也来不及,明天你们早点来接我。”
说完就挥手示意离开的样子,这蒋外婆也不说什么带着闺女、女婿就回了仓更老家。
到了老家,把这东西放到黄连英晚上睡的屋子中的枕头下面。又去张罗着买香烛纸钱、彩色纸张、大大小小准备差不多了,又去街上买了一只大公鸡这才算是齐活了。
到了这晚上黄连英也算是睡得安稳的一天,第二天一早的时候为了敢第一趟班车就起了个大早也就大概5点多的样子。这仓更到兴义的路途不短,得小70公里左右的距离,本来直线距离并不长,但是这山路崎岖蜿蜒,也就弄出这么多的路程出来。
到了泥凼的时候下了车,才赶去这神婆家接人,那神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出来在门口等着了。如此这般,就直接到了路口等车。不多一会就来了一辆从泥凼到兴义的班车,上了车就赶着往城里去了。
到了城里的家中,神婆是先后看看屋子又看看床,又云要买什么东西蒋文又记下来赶紧的上街去买。
当天晚上,蒋文一家被神婆安排到了里屋,也就是卧室的那间屋子。神婆一个人在客厅的屋子中布置,花花绿绿的小灯到处都是。而后又是敲又是打的念叨起来,持续的时间很长。到了这晚上11点多才算是一个结束,神婆又交代了一些事情,拿着大公鸡就要出去。虽然是城里的小房子,但是却只有两间屋子一个厨房,也没有一个安放多余床位的地方。于是就安排到了旅社中,交了钱。这蒋外婆也住在旅社陪着这个神婆,明天还送神婆回去。
法事折腾完了,人似乎也安静了下来。至于神婆交代的事情也不知是记下了还是没有记下来,总只算是安稳了几天。
第十二章 反病
这神婆交代的事情,黄连英也是听着了,蒋文也听着的。但是等着这第二天醒过来,却是不知道为什么两人都记不全了。也算是没有将这些事情过于放在心上。
这没过几天黄连英就发现有些不对劲了,手爪着也开不了口说话。走路都要人搀扶着,蒋文见事情不对,无奈也只能够快速的回到了鲁镇找了蒋奶奶蒋爷爷上来帮忙,前后3个小时的功夫蒋文就带着蒋爷爷和蒋奶奶到了城里的家中,这黄连英是咬着嘴也装不开,手也弯着。三人都试着掰开手和嘴,奈何都没有办法,就询问道是怎么回事。
“前几天,小英有点不正常,半夜就掐我,问他也不讲话,第二天我就打电话给她妈,她妈就找人看,说是撞磕到了。我们就去这个泥凼找到那个神婆来送,后面找来送就好了几天,今天早上就是这种了,我就赶紧跑回家去找你们。”
“那就等那样,在整起人去那个神婆那点看哈,是什么情况。”蒋奶奶说着,蒋文和蒋爷爷就搀扶着人一起走。上了这仓更的班车就去了黄连英的娘家,到了娘家把蒋征交给他外婆安顿好了之后,又继续坐车反回去到了这神婆家,到地方的时候,已经下午4点多些了。
说这神婆也是厉害得紧,人还没到院子,这神婆就从屋里出来了。到了这院子边上,就说到:“妹呀!你是没听话哈,得罪神了哈,喊你做的事情你不做,你不懂们嘴巴会问了嘛,神罚你呀。罚你有嘴不说话,有手不做事情哈。”
这蒋奶奶一听这话,就知道什么原因了。这蒋文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东西是买了些,但是都忘记要怎么做。
到了地方神婆就说到:“我再帮你解,回去你这个要做的事情还是要做好,不然我是帮不到你了哈。”
蒋奶奶是连忙的附和着,又是一阵念叨和传统的道家仪式。送完交代清楚事情。4人就赶着末班车回到了这仓更的外婆家。
蒋征这时也算是一岁多3个多月的样子,蒋外婆喂着一些不带辣椒的剪粉,小家伙也算是不娇气,喂了也吃,虽然平时也给些许米饭,但是米饭也没有这剪粉好消化,一天在外婆这呆着也没有多闹腾的样子。小胳膊上倒是被蚊子叮了不少疙瘩。他幺舅也算是快初中毕业了,中午回来就见自己侄儿在家一个人在沙发上玩着,逗了一会。又接着去上课了,下午回来也就陪着小侄儿玩着。
“妈。”正在剪剪粉的蒋外婆听见有人叫,就抬头看看。就见得亲家和女儿女婿都回来了。才问道:“今天又怎么了。上次不是看好了嘛。”
也不待蒋文和黄连英回答,蒋奶奶就答道:“人家说的事情,你家姑娘又没做到,今天才会这种。”说着就进屋子,坐下接着说“人家让她好了,去买点香烛纸钱的去供一下,她也不讲又不做。才会这样死咬着自己嘴巴,手还爪。”
蒋外婆听着也不太高兴,索性就不说话,打了几碗剪粉就端过去给他们吃,看着闺女能吃东西,也就不说什么了。
这种事情的出现本来就尴尬,两家人在诡异的气氛中度过一天之后。第二天一早蒋爷爷、蒋奶奶以及蒋文一家人就离开了,到了城中的家中。小家伙蒋征已经开始学步了,扶着这柜子移动脚步,在几个长辈的注视下也算是受重视了,在鼓励下试着放开了柜子,一个小跑就开始了没人搀扶下的第一段旅程。
没有那么多的磋磨,时间依然一天天的过去,不想的是二胎以外小产了,为此半年的幸苦又是白忙活,前后的事情折腾后,这93年的日子并不多平静,值得喜庆的是黄连英大哥家生了个小鸡宝宝。
黄连鹏毕业之后就去参加了部队招兵,个子本就高的他就得到招兵办的认可,一去就需要3年的时间才能够回来。
孩子没了就没了,身体养好了还能再要,但是日子还是要继续下去。光靠着一个人找生活的日子也拖沓不下去了。黄连英一个人回娘家了,她想着借点钱自己卖点什么,蒋文的这个收入不稳定,也不是什么办法。来来去去的也花了不少的钱。无奈之下,黄连英还是会娘家了。
一去就是几天的时间,儿子蒋征算是能够走路了,大部分的时候还是停留在屋子里。一台不算大的电视,算是给这儿子的童年增加了些许的乐趣。不过才会走路的小孩,电视的吸引力似乎没有那么明显,动画片的出现算是将小家伙的眼球拉住了。
猫和老鼠,那种无语言的动画情节,和无厘头的情节,让父子二人这几天都似乎忘记了还有一个人的存在。电视画面是彩色的,在93年能够看彩色电视也能说是不错的小日子了。
过了几天这黄连英才算是回家来,后面电视就没了。无它没有借到钱,还被数落了一顿。没有办法,就卖了电视开始做些小生意,买了个小背篓和一个簸箕,赶早就买了生花生自己在家煮盐水花生。煮好了又背着花生和儿子出门在供电局缴费处的附近开始摆着小地摊,也就是盘江路供电局那一小片区域。哪里靠近车站来往的人也多,生意还算过得去,第一天就赚了些钱,就是没有称有些不太方便,每次都借着附近人卖菜的称用着。
儿子背在前面,后面背着花生。到了地方就放着花生,把儿子也放一边的角落里让他不能够跑出去,这一天的生意就算是开始了。至于蒋文,黄连英中午回家的时候也没见着,煮一次也就基本够卖个上午或者下午。一天湿花生一口袋也得100斤左右些,本来没那么重。可是这花生上的泥也不算少。算是农村卖花生的一种恶趣味,地里摘下来随意抖抖就装了口袋,也不会刻意的去洗洗连着泥巴一起卖掉。
收花生的也算是吃个哑巴亏,一天跑掉的水汽和在车上抖落下来的泥巴也有个小200斤左右的。尤其是那种小楼高的大卡车,有这些泥在也不算什么了。因此收的也算便宜,可是到了地头怎么也要涨价个几毛钱。
这黄连英每日早上5点多就赶着去丰源市场去进花生,回来带着百十斤花生回来,自己淘洗在上锅煮好怎么也要折腾1个来小时,加上赶路的时间能背着出去卖的时候也是上午快9点的时间了。
上午好卖些,进城的回乡的都想着赶个早,办完事还能再回来。幸苦了小半年算是多少有点赚头了,这蒋文也是东弄点西弄点也就基本够些自己开销的,黄连英没想到的是自己那么努力却把丈夫给养懒了。
这不,这一日黄连英去进花生才发现钱不对了,少了大半。自己幸苦着不帮忙也就算了,还偷着拿钱。到了家丈夫也不在,今日买花生也没买着多少也就约莫40来斤的样子,只够卖个上午的。
傍晚回家的时候就问起钱的事,就开始吵架。索性把儿子拉着关到门外边,殊不知这门框上有个洞,两口子拿着椅子就是互轮,儿子看见了1岁多的儿子对这个事情印象深刻。
也没折腾多久,前后不到5分钟,两人都血淋淋的出来。蒋征不知道自己那天是怎么睡着的,只模糊记得后面就没见过自己母亲卖花生。
第十三章 小家度日
这生意的本钱没了,蒋文夫妻也打了一架。生意是做不下去了。又过上了这靠着一人赚钱的日子。
还庆幸这下半年的活计不算太少,水电安装和修理的人不算太少,日子也算是能够凑合过下去,只是拮据一点罢了。小家度日就需要细水长流,在保持固定生活节奏的情况下,存些钱才能够有些储蓄慢慢的改善生活水平。
这蒋文的工作确不能够满足这样的条件,原本该是带孩子的黄连英,这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