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语无奈的看着这青牛奔跑了过来,躲在他的身后,他看向多宝,“以后不要这么玩了。”
多宝身为神话,跑的比青牛快多了,他并不是非要骑青牛,就是玩,这小子虽然在截教的师弟师妹们面前装得很靠谱的样子,但是实际上一直玩心很大。
“嘿嘿,”多宝憨憨一笑,快步向着莫语这里走来,“老师,你这些天都在干什么啊。”
然后他抬头看了一眼莫语头顶的大树,“这里怎么这么大一颗菩提树。”
莫语看着他胖乎乎的身影,突然心念一动,他的身影缓缓变化,洁白的长衫变成了褴褛的破衣,俊美的面容化作了瘦削的老人。
这正是刚刚那个老人的模样。
他身后干瘦的青牛则长高了一些,变成了一头挺拔俊朗的白牛。
“老师?”多宝疑惑的看着莫语,“你这是。”
莫语笑着摇摇头,老人通过将佛道转交给莫语,让莫语代为传道的方法,实现了自身小乘佛道的圆满。
翻译一下就是,原本老人要在完全修己身和传教之间选,他的道就无法圆满,然后他把传教丢给了莫语,自己可以专心修己身了,通过这种取巧的方式达到了自身道的圆满。
但他圆满以后并没有如同三清一样保留自我意识,而是完全融入了道中,这也是他这种取巧方式的弊端,他如果不放弃自我意识,就无法把佛道转交给莫语,他也无法圆满,他为了圆满,放弃了自我意识。
但是老人这种做法也将自身的命运与莫语化为一体,在命运线条中,老人的处境就有点像未合一之前的三清,在未融合前,他和莫语是互相独立的,但是融合之后,莫语就是他。
当然,莫语并没有获得他的情感和记忆,只是拥有了他的命运。
从此以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莫语就是老人,他拥有了老人的命运,也拥有了老人的名字,
乔达摩·悉达多。
在这个凡有言必被知的世界,今后所有提到这个名字的仪式,都会指向莫语。
第五百八十四章 波斯帝国
南亚细亚次大陆最为广泛流行的教派,叫做吠陀教。
吠陀教并不是次大陆原生的宗教,而是来源于征服者,大概在夏王朝统治时期,一支北方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进入了次大陆,他们通过征服土著居民,建立了现在的次大陆的政治结构。
雅利安人肤色偏白,属于白种人,而原住民肤色偏黑。
为了使土著居民心甘情愿的被征服,他们魔改了当时传播的阐截二教的理念体系,只保留了部分修行的方法,然后创造了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从上到下依次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代表祭司阶级,掌握着最多最全的修行方法,刹帝利代表权贵阶级,是国王和大臣,也掌握着部分修行方法,吠舍是平民,商人和工匠,首陀罗是奴隶。
其中婆罗门和刹帝利以及吠舍都是雅利安人,征服者,首陀罗是原住民,被征服者。
雅利安人通过吠陀教宣扬轮回的概念,宣扬平民和奴隶这辈子好好做平民和奴隶,对贵族和主子全心全意的侍奉,下辈子就能转身成为婆罗门或者刹帝利,通过这种宗教洗脑,维护自己的殖民统治。
这四种种姓在这个时代并没有完全的定下,在各个地区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亚种姓’制度,但是归根究底,就是一个区分阶级,维护统治者利益的制度。
莫语自然是不喜欢吠陀教和种姓制度的。
所以他在传教的时候,给佛教订立的基础教义里就有,
第一,众生平等,无论什么种姓,所有人都可以通过修行达到觉悟超脱,
第二,反对个人崇拜,禁止弟子给他塑像立庙。
事实上,佛教一种无神教,佛教并不信奉任何神明,在佛道之中,任何修行者都可以通过自我的修行达到‘觉悟’也就是‘佛’的境界。
莫语不鼓励弟子通过绝食,止息(主动止住呼吸到濒死)这种苦修的方式修行,当然,他也不鼓励纵欲享乐。
弟子可不可以吃肉?可以吃,只要不是为他所杀的肉都可以吃。
莫语自己也吃肉。
莫语并不是第一次传教了,一切操作都很熟练,而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的概念吸引了大量的低种姓以及对种姓有异议的贵族加入,在很短的时间里,佛教就迅速传播开来。
佛教与道教不同,道教需要感悟天地,修行术法,而佛教只需要修炼自己,但是二者获得的超凡能力都是实打实的。
在武力的支撑下,佛教进入了快速扩张期。
莫语的大乘佛教理念其实是在老人的小乘佛教的基础上融入了部分他自己的道,在出世之中又宣扬入世,鼓励弟子将修行方法传播出去,鼓励所有人修行。
有教无类,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修行自身获得超凡力量。
莫语在次大陆传教四十六年,直到每一个邦国都布满了佛教的教徒。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大乘佛道也渐渐圆满。
于是他在末罗国停下了脚步。
此刻的多宝已经是一个胖胖的佛教徒的打扮,莫语并没有对多宝传教,但是多宝自己很喜欢佛法,于是莫语便度他入了佛教,改名弥勒。
弥勒,其实就是慈悲的意思。
多宝的佛道天分很高,仅仅四十六年就完成了佛道修行,觉悟成佛,成为了除莫语以外的佛教第一尊佛。
佛教的佛其实就是神话存在,弥勒道佛两教都入了神话,实力堪比没有一气化三清前的莫语。
此刻弥勒正在南方传教,莫语停下以后,就召回了弥勒。
——
三天后,在末罗国都城,莫语见到了弥勒。
面对这次召回,弥勒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他一走进屋子,就恭恭敬敬的对莫语行了一个佛礼,
“世尊。”
作为佛教的传教者和创建者,莫语被教徒称为‘世尊’,意为此世之尊。
因为他用的是乔达摩·悉达多的身份传教,而乔达摩·悉达多原本是释迦族的王子,所以他又被称为‘释迦摩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莫语欣慰的看着眼前的弥勒,此刻的弥勒没有了曾经的胡闹和任性,他面容虽然依然憨厚可喜,但是气质沉稳内敛,已经是一个合格的领袖了。
于是莫语没有废话,而是直接说道,
“我要走了。”
“老师···”
弥勒一时失言。
“嗯?”
莫语平静的注视着他。
“世尊,”在莫语的注视中,弥勒深吸了一口气,缓声说道,“道未传明。”
“道已传明。”
莫语轻轻叹息一声,他知道弥勒是舍不得他,但是雏鹰终究需要自己翱翔于天空,“我走后,你便是佛教的领袖,你要继续传播教派,让更多人明白佛道的理念,直到你认为已经不需要传教为止。”
弥勒沉默了一下,他犹豫了许久,缓缓抬起头,对着莫语再行了一礼,“是。”
莫语欣慰的点点头,“召集教徒吧,我要当着他们的面离开。”
“是。”
弥勒轻轻点头,随后,他又想起了什么,轻声说道,“世尊,南方有一些邦国在立你的塑像,把你当做神明崇拜,要让他们拆除吗?”
莫语曾经严令禁止佛教徒立像,严禁个人崇拜,这些人其实在违背佛教的基础教义。
“拆除吧,不过不必强迫他们。”
但对于这些违背教义的人,莫语却很宽容,然后他在弥勒迷茫的眼神中,缓缓补充道,
“修行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世上的大多数人都无法隔绝欲望,他们入教,所期望的只是有一个人可以保佑他们,当他们遇见危险,或者束手无策的时候,会有一个心灵的寄托。
这个人可以是神,也可以是佛。我还在时,可以不断告诫他们,让他们修行自身,我走了,不能说话了,就必然会被他们塑像立在庙宇里。
他们拜的不是我,是他们心中的‘寄托’,而那些佛教徒也会冠冕堂皇的出现在庙宇里,借助信徒的跪拜收刮财富。
如果有一天,佛教发展成这样,你就离开吧,弥勒。”
“世尊。”
弥勒欲言又止。
“这是人性,你不必阻止,”莫语摇摇头,轻笑道,“毁我教者,乃穿我衣人。”
“去吧,”他挥挥手,“去组织教徒吧。”
——
弥勒仅仅花费了半天的时间,就组织好了所有在附近的高级教徒。
莫语坐在高台上,开始了最后一次说法,这一次说法持续了三天三夜,他从无到有,再次详细剖析了一遍佛道的根源。
最后,他侧卧在高台上,注视着台下众人,
“我走之后,你们不必以我为明灯,不必以我为归一处,要以你们自己为明灯,以你们自己为归一处,以法为明灯,以法为归一处。
佛法的本源,其实就在于修行自身。”
说罢,他的身体内部涌出一团金色的光辉,将他的整个身体覆盖。
台下的众弟子并不知道莫语早要在今天圆寂,陷入了错愕当中,就在他们正不知如何反应时,一声微弱的诵经声从角落里传来。
紧接着,这微弱的声音就如同墨滴跌入了清水当中,缓缓的将所有人都感染,所有人都心有灵犀的跟着诵起经来。
很快,这微弱的声音便变成了洪亮盛大的诵经声,响彻整个城市。
而莫语的身体,也顺着这洪亮的声音缓缓消失,溶解在光辉里。
佛陀圆寂的消息在很短的时间里传遍了整个次大陆,无数佛教徒发自内心的哀悼这位传法的‘释迦摩尼’。
一尊尊属于佛陀的塑像被塑造出来。
末罗国的都城也因此改名为拘尸那迦,意为佛陀圆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