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说他是门徒中最虔诚追随神的,那个人就是最虔诚追随莫语的。
“因为老大要替我们赎罪。”
一个精气十足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犹大浑身凌乱,眼中闪烁着精光,大步跨过门栏,走入了神殿,奈菲儿紧跟在他的身后。
——
当玛利亚从昏迷中醒来的时候,四周已经空无一人,只有几个仆人在外面打扫。
她从床上坐了起来,揉了揉有些眩晕的脑袋,昏厥前的一幕幕不断的涌入她的脑海。
“先生!”
她恍然惊觉,立刻从床上坐了起来,冲出了屋门。
门外的仆人有些惊讶的看着她冲出来,“玛利亚夫人,怎么了?”
“先生呢?先生怎么样了?”
玛利亚抓住了仆人的肩膀,低吼着。
“先生···”仆人明显被她吓到,他颤巍巍的说道,“先生被罗马人判处了死刑,现在正在骷髅地那儿行刑。”
“什么?!”
玛利亚一愣,手上的力道不由得加大了一些。
“啊!”
仆人痛的交出了声。
“抱歉。”
玛利亚松开了仆人,让自己冷静下来,不显得那么狂躁,她准备立刻离开去骷髅地。
也就在这时,她突然意识到周围空无一人,于是扭过头来问道,“其他的门徒呢?他们也去骷髅地了?”
“他们去传福音了。”
仆人被刚刚玛利亚的动作吓得够呛,有些胆怯的回答到。
“传福音?”
——
所谓福音,字面意思,就是有利于教徒的好消息。
对于彼得和犹大等十二个门徒来说,他们要传播的福音很简单,就是‘赎罪’。
现在是逾越节前的白天,这个日子很重要,犹太人会宰杀羔羊替自己赎罪。犹太人相信上帝本来要在逾越节这一天杀死所有埃及人的长子,而犹太人因为宰杀羔羊将血抹在门楣上而幸免。
所以羔羊相当于替了犹太人的罪。
这就不得不牵扯到一个在犹太教派里根深蒂固的概念,犹太教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带有从先祖那里传来的原罪,所以人会生老病死,所以他们要虔诚的侍奉上帝以给自己赎罪。
只要他们能完美的遵循神的律法,他们就能得到永生。
除此之外,犹太人在亡国之后还有一个传说,在末世到来的时候,上帝会指使一名受膏者(弥赛亚),前来拯救犹太人。
这个弥赛亚会重新建立一个繁荣强大的犹太人国度,然后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所有人都会在这个世界里得到永恒的和平与繁荣。
如果把这些传说以及莫语今日的主动就擒被杀联系在一起,就能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莫语真的是传说中的弥赛亚,那么他这个行为其实是是在为所有的人‘赎罪’,如同赎罪的羔羊一般,献祭了自己,祈求神免去了人们的原罪。
先知是万民的羔羊。
按照经典中的教义,没有原罪以后的人们是可以永生的。
犹大并不相信永生,但是他觉得这是最佳的,最有利于安定整个新教派信徒们的解释了。
不然他们无法解释为什么先知这么容易就束手就擒了,为什么先知会这么容易就被罗马人杀死。
新教派现在的规模本就是短时间快速扩张的结果,在这个节骨眼上莫语被抓被杀,一个处理不好,就可能会导致刚刚建立的教派分崩离析。
不过犹大虽然不相信莫语的死能让所有人赎罪,也不相信永生,但是他觉得莫语这个赎罪的计划应该是真的。
经过和妻子讨论之后,他也意识到莫语留给了他大量的暗示,这些暗示都在指向一个答案——这一切都是莫语计划好的。
特别是他回想起莫语在最后的晚餐上说的话语,莫语将饼作为肉体,葡萄汁作为鲜血,他将肉和血都分给了在场的众人,某种意义上就预示着献祭。
与犹大夹杂着一点怀疑不同,彼得深信这一种献祭的解释,并且坚定的认为莫语在牺牲自己为人们赎罪,在这之后,所有人都将得到永生。
于是他马不停蹄的就召集所有的门徒,安排他们去各地传播这件‘福音’。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将进一步刺激新教派的扩张。
整个队伍里颓唐的气势一扫而空。
虽然这个解释明显还有些漏洞,但是彼得如此风风火火,犹大也无法阻止,只能跟随了而去。
——
当玛利亚赶到骷髅地的时候,天色已经将暗,那些围绕的人群已经散去了多半,虽然先知死了,但是他们的日子依旧要照过。
只有少数承了莫语恩的人仍旧在方为他送别。
有了约瑟夫的先例,玛利亚顺利的走到了莫语身前。
她到来时,莫语因为一天的曝晒,嘴唇已经干涸了。于是她急忙拿出水壶,喂到莫语嘴边。
莫语喝了一些水,恢复了些许意识,影子的力量已经被那枚银色的长钉磨去,他知道自己快死了,他看不清物体,于是虚弱的喊道,“玛利亚啊,你来了吗?”
“是我,我来了,先生。”
玛利亚端着水壶,带着哭腔应道。
“啊,你来了,”莫语想扭动一下头颅,却发现自己丝毫没有了力气,于是他只能沙哑的说道,“不要哭,不要哭,孩子,你为我做一件事。”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切会好起来的母亲
“先生,你说···”
玛利亚梗咽的说道。
“让的喃喃自语,“我会在天上注视着你们。”
“先生···”玛利亚还想再说什么,但是莫语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是呆呆的看着她,“先生,我去,我去。”
玛利亚旋即下了山坡,走到人群中,向他们述说莫语的话语。
人群中传来了一整整恸哭,有一些人坚定的不想离开,玛利亚只能一个个劝说他们。
“这是真正的犹太人之王啊。”
朗基努斯看着这一幕,叹息道。
可惜犹太人之王注定是罗马的敌人。
这些犹太人并不是因为一个先知的名号而追随莫语,而是因为受了莫语的恩,并坚定的认为莫语能带领他们走向更好的生活。
这就是一个领袖的人格魅力。
即使是远在罗马的提比略,也震惊于莫语的影响和力量。
所以他才会不折手段的要除掉莫语。
等到日落西山,天色完全昏黑,逾越节已然开始的时候,下方的人们才完全离去。
玛利亚注视着最后一个人的身影隐没在漆黑的夜色里,才转过身,向着骷髅地的山坡上走去。
一个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干枯尸体在漆黑的夜风中摇晃着,宛如怨愤的魂灵。
玛利亚穿行在这些尸体之间,终于走到了莫语所在的地方。
此刻士兵们已然点燃了火把,而钉住莫语的十字架就被簇拥在这些火把之间。
跳动的火焰印照在他的身躯上,宛如虔诚的仆从侍奉自己的君主。
即便到了这个境地,他也依旧维持着从容和平静,这让他不像一个行刑的犯人,倒像是这些罗马士兵的领袖。
玛利亚穿过这些罗马士兵的包围圈,走到了莫语身前,“先生,他们都离去了。”
莫语眼神的迷茫的看着她,他已经几乎看不清东西了,大脑也无法思考。
他露出一个笑容,轻声说道,“好···谢···”
他的最后一个词汇并没有说完,便只化作一道淡淡的出气声。
他的头重重的垂下去,再也没有起来。
“先生···先生!”
玛利亚痛苦的趴在莫语的身上,鲜血濡湿了她的衣裙。
约瑟夫也站了起来,“约书亚大哥,你不要吓我啊,你醒醒!你醒醒!”
在两人的恸哭中,朗基努斯把视线移向莫语的脚背位置,原本那颗银色的长钉已然不知在何时消失,这意味着受刑人的灵魂已经完全消散。
留在这里的,只是一具死亡的躯壳。
莫语被洞穿的双脚从十字架和银钉的禁锢下释放,无力的在夜风中摇摆着,拍打着十字架的木柱。
“嗯——”
朗基努斯给身旁的半神使了一个眼色,一个半神走了上去,擒住了约瑟夫和玛利亚,把他们两个向后拖开。
“你们要干什么?”
澎湃的金色力量从约瑟夫的身上涌动而出,让他差点挣脱那个半神的束缚。
“不要急,”朗基努斯讶异的看了一眼约瑟夫,约瑟夫的表现让他有些惊讶,但是也不是特别惊讶,罗马帝国这么大,他见过许多比约瑟夫更优秀的天才。
天赋并不一定能让一个人走到最后,有时候运气也很重要,
“我需要检查一下他到底死了没有,如果他真的死了,你们就带他去安葬了吧。”
听到朗基努斯的话语,约瑟夫安静了下来,显得有些颓唐,他抓住了母亲的手,试图在母亲这里得到一些安慰。
玛利亚紧紧的握住了他的手。
朗基努斯并没有再关注约瑟夫和玛利亚,他走到莫语的尸骸前,拿出手中的长枪。
这其实也是一把神兵,是帝国专门为朗基努斯打造的神兵,异常坚固锐利,并且能给刺入的人造成极大的痛苦。
朗基努斯一枪刺入莫语的侧身,鲜红的血水顿时流了下来,浸润了枪身,一滴血水飞溅出来,没入了朗基努斯的眼睛。
朗基努斯揉了揉眼睛,发现没有任何的异常,这似乎只是一滴普通的血水,于是他抬起头,直视着莫语。
没有任何反应,这个人的确是已经死了。
朗基努斯叹息一声,他其实很敬佩莫语,但是敌人就是敌人。
如果莫语施展全力,他们是根本抓不住莫语的,但是十三位半神在耶路撒冷战斗,意味着整个整个耶路撒冷城都会被摧毁大半,无数人会死在逾越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