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斌接触到的很多音乐人里,哪怕平时也自己编曲的,但一旦把编曲的活交到他手里,就一副“交给您我就放心了”的架势。
只有曲子,其他没做任何处理。
这样做固然对邓斌来说,操作肯定是方便的,因为有些人的编曲水平实在不敢恭维,或者和他的想法合不上。
可是很多时候,这样做也没有惊喜,基本上就相当于给他一副简笔画,然后自己在上面修修改改一点后,就准备上色。
最后,色彩都是比较固定的风格。
所有听到叶青说deo上有这个,那他还是先听吧:
“我来看看啊”
邓斌接过电脑,上面贴着“内部资料,禁止联网”的标签。然后咔咔输了三层密码,才终于见到文件,点击播放
先是一个低沉且听起来就年长的男音,念了这两段悼词。
古典吉他和弦乐遥相呼应,配合着木贝斯的低音,然后木管组交替弦乐,加入竖琴作为陪衬光是这一段,邓斌就体会到了,当年王凯兴脑子不够用的感觉
光是听前奏,就感觉像是某个大片开场。
哪怕他是第一次听。
“等一下,等一下,我缓缓”
毕竟是第一次合作,没想到还没等叶青担心和对方的磨合不顺,对方就先出了毛病。
所以隔了一阵,邓斌才继续按了播放:
男声再次开始祷告,而伴随着的,出现了女高音的吟唱,配合弦乐长线条的颤弓惊得他一阵头皮发麻。
不安的感觉,似乎有危险来袭。
而男声似乎也被前奏的不安所感染,祷告的速度加快,再加快。
然后就出现了一股空间感极强的片段——这是通过对打击乐的部分做了滤波处理,过滤之后,加强了选定方向的强度;又通过清音吉他分解和弦的大量混响,把这个方向往四面八方衍生,都变得很强。
简单来说,就是从技术层面给没有音乐底子的人,也能感受到这种空间感。
“”这已经完全是属于编曲得相当精美的范畴了,你管这叫deo?
邓斌不由得黑线:即使以最严苛的标准,起码也百分之八十以上了吧
并且这种细节配合的惊艳感,画面感,空间感:就真的不只是需要配合想象,对他来说,简直是已经把这个画面再脑海里画了出来。
真好啊,不过我也不是没见过
邓斌尽量保持着格调。
不过还没等他想完,耳机里就传来两声像是“驾!”“驾!”的声音,伴随着一阵军鼓节奏的底鼓,一阵刺耳的声音直接触击他的大脑皮层:
“啊~~~~”
“啊~~~~”
“啊~~~~”
“啊~~~~”
这段loop循环,直接让他当场抖了一下。
“够了,我得等一阵了!”
邓斌一下子摁住暂停键,整个人已经止不住地往外出气。
虽然知道叶青的歌前奏就很厉害,很抓耳的那种,但是这次的《以父之名》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前奏。并且,同为黑暗风格,完全不是走的《夜七》的路子,而是专属于它自己的。
更关键的是,要素过多:
除了完全是一幅电影配乐的感觉的音乐,接下来的歌词还有黑帮,宗教,救赎
“怎么了?”
叶青有些不明所以,他以前还真没见过这种情况。虽然自己的制作人也有在第一次看到曲子,就各种暂停,惊叹,
但基本上也都是一次性听完:
邓斌这样子,看样子今天是要停在这?
“我觉得今天,至少现在先停在这。”
邓斌还真不是别的,他有自己的理由,所以很快解释道:“我觉得我对歌词里很多东西都不是很了解,这样,你让我先至少重新看一遍教父系列,然后了解一些宗教的典故,再补充下知识,然后才能充分地欣赏”
就像是电影,第二次第三次看可能也很有感觉,但是一般来说最有感觉的,是第一次。
邓斌很清楚:
面对一首完成度已经不低于百分之80的歌曲,叶青需要的,是他的灵感。而第一次听的时候,往往思绪碰撞得最激烈,灵感爆发也更多。
那还不好好地做准备?
“也行。”
叶青想想,王凯兴本身就很熟悉福尔摩斯系列,当初磨灵感,也是磨了好久。
“那我们改天吧,明天一天的时间你够么”
“够了够了!”邓斌立马点头。
他其实今晚就打算把教父看完,然后再搜集资料,巴拉巴拉。
毕竟说实话,谁又能忍住看个好电影,好书,好歌,到一半的时候就戛然而止呢?也就是他要坚持自己的专业素养了。
所以,尽早完成也是必须的。
不过,教父系列时间很长的,加上计划查资料的时间。坚持和忍耐这种东西,有时候,真的是很难的事情
在《复联3》上映之后,那么多人都化成了飞灰。所以看了这么样的前置剧情,到了新作上映的时间,很多粉丝简直是迫不及待地第一时间就去看《复联4》。
邓斌的心思,其实也差不多。
并且他还发现,自己完全看不进去电影。
这美国好莱坞电影中教科般书的存在,无论是剧情,服装,摄影,人物,都让无数电影人争相模仿,各种歌颂
邓斌自己也觉得很厉害,不过嘛,这会他就看不进去了。
第一部,第二部看了一阵
他默默地点开b站,搜“教父2解说”,排除了第一名的30分钟时长解说,选择了一个10分钟左右的。
然后教父3也照样处理。
“肯定到时候要结合着一起看,所以暂时不用看那么细”
夜晚10点,邓斌的心已经火热到不行。
今天他本来还有个饭局的,有个老友约他出去吃饭,离得也很近,走过几条街都到了。然而这时候,邓斌的选择却是:
“喂?老朱啊,我今儿来不了了。”
“不是,我就是今天突然身体有点不舒服,要休息一下。”
“对,改天吧。”
到了他这个年纪,身体如果不舒服的话,肯定还是要注意的。所以老友也就没多说,而邓斌也就放下电话:
出于保密协议,他撒了个不算完全的谎。
因为他确实有点不舒服:
心绪激荡,热血上头,胡思乱想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他打开电脑,找到作品,点击播放:
如他所料,这首歌的deo完成度本身就非常高。很少有人拿着一首简单的曲子,就能把这些老油条经纪人给惊艳四座。
但这首歌可不简单。
就好比三分钟的时候,一段钢琴渐入,那段惊悚的女声又出现,插入,那种压抑与黑色的感觉,与干净的背景音乐形成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到一阵不安。
“Pie Jesu
Qui tollis peata
Dona eis requie”
再次出现的意大利歌剧加重了这种感觉,尤其是这一段,是女声唱的。
节奏愈发舒缓。
邓斌却憋着一口气整个身子绷紧了,因为这一段有一种山雨欲来
“砰!砰!砰!砰!砰!”
五声枪响,清晰而急促。
每一声,都像是击在了他的心上,并且反复击中同一个点。然后整个人不自觉随着这几声枪响,整个人瘫倒在椅子上:
他起码有那么零点几秒
完全地有一种自己正在亲历现场的错觉。
第二百九十七章 前往
叶青第二天见到邓斌的时候,有点吃惊。
因为他眼圈有点黑,眼睛里也有些血丝,精神也不是很好的样子。
他和助理对视一眼:
叶青:我去,昨晚他不是和老朋友聚餐去了么?怎么感觉像是彻夜蹦迪,或者去酒吧了
助理:ohird,h,还是elents啊?
好在人家也很快给了原因。
说是昨天晚上熬夜看了《教父》,又搜集资料什么的,一不小心就到天亮了才睡下。所以这会儿,精神有点不好。
“这样啊,那你也不用这么急,正常节奏工作就行。”
“没事没事,我们开始讨论吧。”
邓斌立刻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自己昨天晚上光听歌就听了好多遍,深感压力巨大。
于是为了能在他面前表现出长辈的姿态,也显得不负自己知名制作人的名头吧,真的是熬夜开始干活,并且大半夜就开始骚扰自己的朋友。
其实熬夜干活也还好,他们很多时候做事情就是熬夜。
可能是晚上安静吧。
但是有很多东西也是他涉猎范围之外的,所以做的时候也是慢慢来,慢慢摸索。一不小心,天就亮了。
这才刚刚理出来个框架。
所以虽然他已经有些累了,但毫无疑问地,他选择继续肝。这么一来,就到了上午11点才就在这边睡了一会,叶青来的时候,他才睡了三个多小时吧。
但讲真的,这帮有经验的人要愿意爆肝,效率真的很高。
由于《以父之名》的题材、内容,和编曲都不是好相与的——尤其是编曲,看起来叶青已经做了百分之八十,剩下的只需要做百分之二十了。
但实际上呢,这百分之二十是最难的。
好在两人这会可以交流碰撞一些东西,也可以让相互沟通。当然了,目前阶段还是叶青给出解答为主。
他做音乐这几年,自己也有点底子了。
反倒是意大利那边还出了点小问题,这次要去取景的地点一个是罗马,一个是佛罗伦萨,也就是之前拍那个花店综艺的地方。
不过,也基本上顺利解决,大家也就启程出发。
“哇塞,快看我和我朋友在机场合拍的照片里,背后的是不是叶青?”
“好像还真是!楼主你在国外?”
“我记得见过楼主发帖,她在意呆利吧。叶青去那边蛮正常的,估计是拍摄广告之类的”
12月12日,叶青奔赴罗马开启拍摄行程。
他这会去意大利拍摄,有个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