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月12日,叶青奔赴罗马开启拍摄行程。
他这会去意大利拍摄,有个优势:
因为叶青去欧洲的国家,算是经常去意大利了——别忘了,他依旧是rada的全球代言人。所以每年都会有几次拍摄行程,需要他飞到米兰去完成拍摄。
一来二去,对这边熟悉了很多不说,到时候被问起《以父之名》的灵感什么的也有得说。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
这会过来拍摄,反倒成了他最好的掩护。
而相对之前《夜的第七章》绝对聚焦在侦探身上,解谜性质复杂的剧情,这次《以父之名》的v相对来说要好上很多,但是并不代表这次就更轻松了。
反倒更甚。
因为之前就说了,这首歌里要素过多,很多东西都是要经过精心考察和设计的。
否则拍的时候可能自己觉得没问题。
拍完了,放出来,说不定还会被各种吐槽,因为有一些细节的方面并不符合。
就好比他们拍《你好李焕英》的时候,还是国内的戏呢,人家布置完之后,贾玲都能指出钢笔问题和鞋垫问题。叶青不指望尽善尽美,但起码别出多少篓子。
所以准备阶段,就做的很细。
再说回剧情方面,大概讲的是男主小时候目睹一家被黑帮杀害,他又被黑帮收养。
而小孩子的记忆没有那么清晰。
所以他正常地在黑帮长大,交了黑手党女朋友,做了成功的杀手,渐渐做到帮派老二的位置,也是为了报杀父之仇。
但长大后,再次回想起童年记忆的他,想起了自己的杀父仇人。
这样的情况下,男主只能酝酿了对当年凶手的复仇。但对方又是养育自己长大的,等一切结束的时候,还是逃不开心理上的磨难,只能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是的,《以父之名》里前面有5声枪响,后面有一声枪响,代表的就是左轮手枪里的六颗子弹。
所以剧情和歌词联系依旧很紧密。
但是相对来说,更多是意境上的联系,整体的联系。
至于拍摄的时间,叶青规划了差不多四天。这样做,是因为有不少素材其实是在他来之前就已经拍完了。
之前说的小问题,也就是在这边拍摄的小问题:这么些日子过去了,意呆利依旧是偷王之国不说,剧组都已经习惯了;关键是这次拍摄,需要用到大量的意呆利本地人。
而某些意呆利本地人,很多其实蛮懒的
夜,酒店。
叶青拿着手里的面包,有一搭没一搭地吃着。
而今天的拍摄呢,因为当地某些工作人员的懒惰,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他拍完回来,只能自己看看素材里哪些地方出现了穿帮,或者说别的问题:“这里没有就好,没问题。”
“这里应该是有一个地方不对了,有游客入境,还在玩手机”
“这没问题,幸好。”
他抿着嘴,大概看完了一段。然后又开始查看起下一段,力争没有问题。
其实这事可以交给工作人员的。
但是因为叶青自己很重视这个事情,工作量呢,又不是很大,所以干脆自己上手了。
“嗯,还成还成。”
又是一段后,检查完毕,没有重要场景出问题。
话说这次的取景地相对于上次《夜的第七章》来说,规格要下降一些。
主要原因除了叶青还是必须得小心,别真跟黑帮沾上关系——可以在歌词或者故事里有这种,但是真要在现实里搞这种东西,叶青还不想这么作死。
而且确实,人家这边也赶不上英国那么出名。
所以基本上重点场景少了很多,不会出现“今天预约的时间只有两小时,拍不完也得走”的情况。
事实上,他们联系的时候,很多时候都非常顺利。只要价钱给到位了,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本来一切也差不多了,不料今天出这个幺蛾子。
也还算幸运,不是大问题。顶多让他们单独补拍,然后把素材混剪一下,把有问题的地方舍去,就可以正常完成。
“行,那就这样吧。”
抬起头才发现,不知不觉,已经很晚了。
叶青是真的有点累了,所以洗漱一下就准备睡觉,结果还没上床呢,手机就响了。点击接听,里面是王卓的声音:“小叶啊,在干什么呢?”
“没干什么,有什么事情吗?王总。”叶青笑道。
这个王总,是之前聚会的时候认识的一个,也是搞影视行业的。
“没事,就是找你聊聊天。”
“啊?你们公司的戏不是刚开机么,这段时间这么清闲啊?”叶青撇撇嘴,才不信。
“哎哟,你这么说当然是忙了。”
王卓尴尬地咳了几声,道:“最近也都忙疯了,基本上能用的资源都用上了,头疼。”
“好吧,辛苦辛苦。”
叶青撇撇嘴,只能客气两句。
“不过说起这个,我们还真有点事情找你。”
王卓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所以顺势道:“就是我们的戏,资金有点不够。”
“才开机就不够?”
“没,主要是因为临时跑了个投资方,他那边公司出问题了。”
“嗯,行吧,你们那个本子还是不错的。诶,对了,拍几个月啊?”
“不多,两个月就成!”
“行,我在国外呢,你联系我职工就行。我们公司最近场地不够,现在负责投资的部门试行在家办公,你直接打电话就是”
第二百九十八章 山雨欲来
12月的青叶文化是安静的。
首先大老板叶青似乎忙着在国外各种跑来跑去,在意大利拍完了v的素材之后,又跑到米国去沟通一阵,然后短暂回国,现在转去霓虹那边干什么事情
总之估摸着年底也不一定能回来,说是既然出国,干脆一趟做了。
叶青还真不是那种在国外活动寥寥的明星。
人家真要论起来国际知名度,不能说多强,起码是正经有认知度的。光是这一点就足以有一定的活儿了,该跑就得跑。
然后是一部分人出去跑活了,经常不在。
毕竟是公司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发行一部春节档电影,今年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不用多说,所以哪怕有人指挥该怎么做——但是有些事情做起来人家花10分钟,他们可能就花30分钟。
类似于换驾驶证的时候,本来可以在便民中心搞,结果还跑去了城外的车管所。
好在吃一堑长一智,也算是好事。
而且只要方向是正确的,多跑几圈无非就是时间多一点,多花点钱什么的,换句话说速度慢了点,但是道路是正确的。
这都没问题,青叶文化要培养自己的人才,这些东西肯定都是必须前期投入的。
一回生,二回熟。
再顺便说句,公司也关注着《我们的歌》的播出——之前叶青短暂回国,就是录了《我们的歌》最后两期,决赛还凭借《囚鸟》拿了第一。
而节目的播出,也慢慢步入正轨。
经历了第六期b组决赛的低潮,第七期三四名混战收视率更低,然后一起录制后,收视率终于恢复正常上升。
这么比较着一看,叶青本人对收视率的拉动毋庸置疑。
证明这点是很重要的。
就好比一个有很多大热电视剧,但是没能特别证明抗剧能力的演员,很多时候没那么被看重,比如说江疏影就是其中典型;而证明了这一点,叶青很多影视方面的筹码也会进一步上升。
毕竟以前他参加的,要么是节目火,要么是其他明星也多,或者就干脆是网综没有收视率。
但是回到《我们的歌》这个赛制,简直就是贴切地证明了叶青的能力,也戳破了一些流量的假象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这段时间大量招人,人员变多,租下了附近的屋子也依旧工位是不够,但整个屋子里已经相当拥挤了,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部分公司人员已经开始居家办公。
目前来看,状况还不错。
进而公司决定年底的时候开始装修一番,重新规划下工位,然后估计一个多月的工期。刚好这一两个月大家基本上都在外面跑,所以差不多时间了,也就给了半天用作收拾。
叶青回到公司的时候,就是一堆人热火朝天地收拾东西。
一个个的,抱着东西进进出出。
活像是公司垮了,准备提筒跑路的架势。
“呀,老板好!我这边还没”
“没事,你先忙着,我就过来整理一下东西,看看公司现在整体活儿做到哪了。”
门口,刚入职的小头头白文俊抱着箱子跟自家老板打了个招呼。闻言,赶紧点头,忙着先把东西给继续收拾完毕。
说实话,他其实最近心里还有点犯嘀咕的。
因为最近公司业务增长,基本上都出现一个停滞的状况:就是公司接的业务变少了,少了太多。而多数都是被老板亲自否的,所以肉眼可见的年后没有太多活干。
然后现在又要装修,大家开始居家办公。
这就有些不对劲
国内很少有这种情况,一般有这样做的,无非就是省钱。公司所在的地方也确实是寸土寸金,不过青叶文化的状况看起来非常好。
但这个行业吧,有时候就不仅是表面那么简单。加上最后就是公司最近给《李焕英》保底的事情,不是个秘密。
以至于大家最近心里都有点惶恐。
他们很多都是因为看好青叶文化才过来的,甚至有不少都是辞了上一家还不错的工作来奔这里的前程,结果搞这出
真有点要跑路的感觉。
“要不要这么急?大家好像情绪都不是很安定,或者你等两个月再装修。”
而另一边,花姐也正在问这个问题。
按理来说,她知道办公室里确实拥挤,但是气氛很好。而这会搞这种不利于公司稳定的事情,总会让新入职的员工有些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