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导演组一番商议,在几个位置架好摄影机,灯光,就留下一个摄影师跟拍,编导和导演则是蹲在门口,尽量不乱动。
肖一若倒是挺习惯这样的环境,杜鹏住的就差不多,只是不用做饭,特别凌乱。
王静霞显然很激动,两手都不知道咋放。
没法子,陈建新是谁她一清二楚,自家电视台扛把子,忽然出现在家中,那是万万没想到。
肖一若更是她近期偶像。
按照小姐姐的话来说,只要是实习生,就没有不知道肖一若的,他太牛了,几个月做出了人家几年都做不出的成绩。
大大鼓舞了刚毕业的大学生们,让大伙充满了希望和干劲。
肖一若有些汗颜,他真没考虑过其他人的看法。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电饭煲,冰箱,锅,菜刀,啥都有。
闲聊中两人了解到,今天是小姐姐发工资的日子,所以特别买了一些活虾,打打牙祭。
陈建新在厨房里打开袋子,确实是一点,就十来只。
小姐姐有些窘迫:“我不知道有客人,早知道就多买一些了,冰箱里还有青菜什么的,要不,我再出去买一些。”
“不用不用。”
“你难道不知道节目的宗旨么,你做什么吃什么,泡面也可以。”陈建新哪看不出她不好意思了:“别让我们破坏规则了。”
“对啊,十几只虾,我们都能分不少呢,冬天也得多吃青菜,补充维生素,要不嘴唇容易干裂。”
“哟,你还懂医学了?”
“我乱说的。”
哈哈哈,小姐姐被逗笑了,撸起袖子准备干活。
“我能帮点什么么?”肖一若站在边上问道。
“淘米会么?”
“你太看不起我了吧。”肖一若拿起电饭锅的内胆,左右看了看:“米在哪?”
“那。”小姐姐指了个位置。
“你们要吃多少?”
“一碗。”
“两碗。”
“行。”
肖一若拿着个小杯子:“陈老师你别用不信任的目光看着我,没错,我不会做菜,但不代表我不会做饭。
从小学开始,家里蒸饭的任务都交给我了,相信我对水的把控,绝对又香又糯。”
“我记得,你母亲是护士对吧。”
阳台太小,陈建新站在了门边。
“对,王小姐,你哪个学校毕业的?”肖一若作为主持人,就算这会是嘉宾,也有些改不过来,习惯性开始采访。
“燕京广播学院。”
“噢哟,名牌大学,又是个学霸。”肖一若有些羡慕。
“谈不上,”小姐姐看来没少干家务,洗菜的手法相当熟练:“还是肖老师你比较厉害,拿了金话筒,新节目又大爆。”
“嗯,我也是这么认为。”肖一若点头坦然:“但我只是个例。”
陈建新在后头笑了笑,他知道这个学生是故意插科打诨,不是在凡尔赛。
要按照小姐姐的聊天的思路继续下去,得走煽情,他们毕竟是综艺,欢乐一些比较好。
两人年纪一般大,一个还在拿着微薄的实习补贴,一个已经拍了广告,有用自己的节目,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找存在感也不是这么做,何必呢。
准备工作在闲聊中完毕,滋啦,油锅声响起。
小姐姐手很快,不到半小时,三菜一汤端上了小桌。
油爆大虾,空心菜,煎豆腐,还有个煎蛋汤。
肖一若的米饭也没让人失望,热腾腾的,散发出诱人的光泽和香味。
他早就饿了,但吃饭之前,得让摄影师扫一遍,观众先吃。
“没什么菜,别介意。”小姐姐依然有些在意。
肖一若两人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她的担心是多余的,大口大口地扒着饭,边吃边说好香。
说珍馐佳宴夸张了,就是家常菜,味道过得去,只有夸张一些,观众才会觉得有意思。
你要露出啥扭扭捏捏的表现,这又不是美食节目,没必要。
一顿饭吃的挺开心,也聊了不少。
帮着收拾完碗筷,导演提示分量差不多了,于是进入最后一个环节。
“王小姐,作为一顿饭的回报,我代表节目组向你发起一项挑战,”肖一若正色:“如果挑战成功,将提供一万元的购物卡,请问”
“我挑战!”小姐姐直接回答。
“好的。”肖一若拿过节目组递过的卡片:“只要回答正确,将获得奖励,你准备好了么。”
小姐姐点点头:“好了。”
“请问,世界著名钢琴套曲四季作者的全”肖一若读到一半转过头:“这谁出的题,太不靠谱了,导演,能不能我出个题目,让王小姐来回答?”
导演一愣,这还是第一次有嘉宾提出,做了个稍等的手势,和编导小声地商讨。
陈建新笑而不语,题目没念完,但已经能猜到,是让说出全名,难度当然有,你要是不懂,根本说不上来。
王静霞的表情已经说明了她不懂,必然是肖一若观察到了,直接作废,否则,对方拿不到奖励。
边上商议的时间很短,对着二人点点头。
肖一若微笑着看着小姐姐:“我觉得节目组不够尊重嘉宾,所以果断换题,请你不要介意。
好了我的问题来了,
请问,肖一若在去年举行的金话筒比赛中,带货环节里,带的物品是什么!”
好嘛,问题一出,众人哑口无言。
你放水放的能不能再明显一些,刚才聊天,小姐姐已经透露了是他的忠实粉丝,全程观看了比赛,特别,还购买了一份金针菇作为支持。
尊重是拉满,可会不会太那啥了。
陈建新转过头,不露神色地对着导演眨眨眼,长期的合作,后者明白他的意思:没关系,就这么办。
王静霞显然也懵了,咦,你确定么?
“五,四,三”肖一若做戏做圈套,还弄出无用的紧张感。
“金针菇!”小姐姐大声回答。
“金针菇,究竟,王小姐的回答是否正确,”肖一若转过头看着摄影机:“我们广告之后揭晓。”
“好了!”
没人说话,他等了三秒后换了个表情,自己接自己的梗。
“欢迎回来,我们刚才说到”
“你等等!”陈建新拉住他:“我们找个环节是没有广告的。”
“诶?!”肖一若愣住,用商量的语气问道:“导演,那这一段掐掉?要不显得我好傻。”
导演果断拒绝:“我不!”
哈哈哈哈,大伙一块笑。
“回答正确。”肖一若大喊一声,鼓掌。
陈建希配合地拍手。
轮到小姐姐愣住了,看到递过来的购物卡:“真的给我?”
“不然呢?”
“不是,就”
一万购物卡,对于她来说可是一笔大钱,买菜啥的吃个大半年没啥问题,就这么轻易地给了,一时半会难以接受。
陈建新安慰了几句,让她放心收着,这才接了过去。
最后,和两位主持人合影留念,节目算是结束。
让送大伙出来的小姐姐回去之后,肖一若直接和导演说了声对不起。
“如果违背了节目组的要求,这钱可以由我来出。”
“说什么呢。”陈建新装作不满:“这么大个电视台,这么大个节目,需要你来出一万块钱。
效果达到就行,再者,王小姐也是西乡的人,照顾一下没什么,估计播出之后,网友还会说节目组人性化,你不用担心。”
“对,肖老师,你这神来一笔提醒我们了,不是什么都得一定按照规则,适当的打破,也许效果会更好。”
大伙都看得出,肖一若是因为对方过得不是特别富裕,有心想要帮一把,无可厚非,做了就做了,又不是多大事。
国外有个节目就是如此,让篮球明星参加节目,路人投篮圆梦,必不中的球他帮着补进,拿到奖品,观众的欢呼声不知道多大。
人得灵活一些,懂得变通。
第一百四十八章 代班
肖一若对于自身知名度有实际的感觉,不是来自现实里遇到的粉丝,真没几个能认出他,也不是微博,那儿水分太大。
最多的是来自商家。
《华夏鉴宝》收视率稳中有升,好评不断,其中肖一若起了不少作用。
和郑秋曼“老油条”相比,他属于年轻有为,前途无量。
而且特别划算。
肖一若目前走势肯定是上升的,现在吸金能力如果是十,到了年底也许能到五十甚至一百。
但价格上却比郑秋曼或者其他同等明星要低。
随着《华夏鉴宝》热播,他同时在主持,明星里晋升到了三线位置,同等商演的价格在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他呢,对外的报价是十五万。
金主们很开心,物美价廉,于是纷纷致电,结果失望而归。
有价无市,人家根本不接。
倒不是说肖一若搞什么饥饿营销,是真没法接。
找他的代言很少,要么也是根本没听说过的牌子,质量无法保证,要贸然拿下,后遗症估计很多。
最多的是带货。
在金话筒舞台上的优秀表现,让许多厂家看到了他身上的潜力和商机,于是纷纷伸出橄榄枝。
高仿的XO,只要九块九,
和苹果12长得一模一样的手机,998,
38一只五百克的波龙
以上这般,肖一若敢答应么,不是拿自己前途开玩笑么。
这钱,不赚也罢。
对于他的态度,台里很赞同,有些人红了之后,想的不是长久,而是尽可能的捞钱,管你什么项目,来者不拒,先把钱放到口袋,指不定啥时候无人问津了,还能存点养老钱。
年轻人,不要只想着恰烂钱。
肖一若倒是没想那么多,一方面是不敢接这些没谱的代言带货,二来,也是被安真刺激到了。
两人聊天时,他炫耀地说起最近不少厂家找自己,安真得知费用后淡淡地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