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个人想了十几个名字,似乎都缺那么点意思,要么有些土,要么没啥特殊意义。
肖一若一直在思考,许多古古怪怪的名字在脑海里闪过。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他开口了。
“要不叫三虎?数字三,老虎的虎。”
“嗯?有什么特殊含义么?”
“古语有言,三人成虎,咱们九人可谓三虎,做主持人,想要的肯定是节目与个人的影响力,虽然三人成虎是贬义,但从古至今,依然存在此现象。
取三虎的含义,一来,是警醒,不能人言而言,负起责任,二来,也是希望大家和猛虎一般有气势,战无不胜,靠努力获得成虎的效果。”
有人点头:“不错诶。”
“我同意。”
“蛮有个性的。”
“那举手表决吧,同意三虎作为队名的清举手。”朱伟明行使着队长权利。
呼啦,只有一位觉得不妥,少数服从多数,队名通过。
“李牧,你不是画画不错么,负责设计个队旗吧,虽然不知道有没有加分,但全套做好没坏处。”
“好的队长。”
“秦小璐,你不是会设计美术体么,和李牧配合一下。”
“收到。”
既然是团队战,九个人便是个集体,一个人优异没啥用,必须带领团队获得胜利,否则,全部淘汰。
“五天做个节目,我觉得,就别想弄的太好,时间这么紧迫,只要有头有尾就行,而且,综艺方面我不太赞同。
那个必须要有艺人参与效果才好,而且,发展到现在,各种游戏环节都已经玩透了,很难找出新意,也不太适合作为比赛用。”
朱伟明还是有水平的,很快先排除了一个种类。
“另外,我们公平一些,谁的提议最后被采用,谁就是主持人,这点没意见吧?”
“同意!”
头脑风暴,肖一若在电台的时候参加过两次,说白了就是闲聊,想到什么说什么,然后找寻闪光点,寻求突破。
九人也是一样。
刚开始有些僵硬,当有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后,话匣子渐渐打开,各种分析,思想碰撞,也提出了些看法。
只是,事关重大,时间虽然紧急,但不能贸然决定。
这可是关系到是否打道回府的重要关头。
一个多小时过去,主意出的不少,可没有一个是能让所有人点头。
“小肖,有什么想法一起分享下呗。”
朱伟明看着肖一若没咋说话,笑着说道。
“各位老师,我还真有个意见,不过要不你们先听听,要是觉得行,再说后边的。”
此时,大伙都有些焦急,肖一若年轻没错,但想法,有时候只需要灵光一闪。
“全世界大概七十亿人口,各位知道今天多少人生日么。”
有反应快的摁了几下手机:“差不多两千万。”
“对,大概就是人口除以365天,”肖一若解密:“每天两千万人生日,规模可想而知,此时此刻,我相信必然有许多人正对着生日蛋糕,许愿唱歌。
但是,我要说的是那些将生日一笑而过的人们,比如工地上的工人,蓝朋友,清洁工
这些群体,要么是生活所迫,要么是工作原因,甚至有可能忘记了自己的生日。
那我们能不能本着不管是关怀,还是其他什么理由,来为他们过个生日呢?”
“这主意好啊,出发点非常不错,而且也是正能量。”立刻有人说道。
“没错,国家也一直在关心一些个弱势或者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的团体,咱们也算尽点力。”
“嗯,节目可以做成惊喜类型,找到根本不知情的当事人,给他过个生日,播出效果同样有,我同意。”
“一万元的经费也完全够用,我支持。”
都是主持人,肖一若没有聊太多细节,但大伙都能理解,脑袋里还有了画面,后边要如何如何做比较合适。
选手们不知道,在楼上的房间里,几位评委加上节目组的编剧导演全都坐在监控器面前,查看着选手的实时动态。
他们也挺好奇,就这么点时间,选手们能给出什么样的表现。
头一个小时,很糟糕。
64人分成了五个小组,多数人的前期的行动都差不多,取名,选队长,接着讨论。
看着像模像样,可实际上没有太多有用的内容,于是,五位评委不再盯着,而是在一旁泡茶闲聊,让工作人员看着。
正当有些打瞌睡的时候,有人喊来了陈传东。
没能听全肖一若的介绍,但从其他人嘴里,众人明白了个大概。
吴天伟拍手笑道:“这个创意不错啊,拍摄起来不难,而且考虑到了节目的意义和效果。”
“陈老师,刚才肖一若说的时候,好像还有隐情。”工作人员提醒道。
“什么意思?”
正好,朱伟明也提了众人心中的疑惑:“小肖,你刚才话没说全,别告诉我是你电视台的策划。”
肖一若点头又摇头:“策划是我的,之前就想到的,这点不知道算不算犯规。
另外,我和张瑞清导演说过这事,不过,后续怎么样还不知道,要不我先打个电话?”
“打打打。”朱伟明催促着,他也相当看好这个策划。
嘟嘟嘟
“小肖啊,你不是在比赛么,怎么有空打电话?”
“张导,”肖一若抬头看了眼队员们,一个个伸长着脑袋:“有件事想问问你,你还记得我和你说过的给普通人过生日造惊喜的策划么。”
“记得啊,怎么了?”
“是这样的”肖一若花了几分钟,把比赛一说:“现在有个问题,您那有没有和台里说这个计划呢?”
“有说,不过还没正式讨论,台里的意思是,是你的创意,等你比赛结束了,有空的时候说,《走近科学》才刚开始,你的新节目正在筹备中,领导说不用着急,一个个来。”
“行我明白了,那啥导演您先忙着。”
“好的。”
队员们互相看了看:“这算犯规么,毕竟不是才想出的创意。”
“我觉得没问题啊,只要是自己的创意,前后有什么关系,咱们现在掌握的知识,不也是以前学校里,和工作中学习累积的么,又不是把台里其他人的创意拿来用。”
“没错,我也这么认为。”
“要不,还是找陈老师问问。”
队员们都很谨慎,认可创意没用,得保证不犯规,万一评委不认,那就完了。
但大伙决定打电话的时候,陈传东主动过来了。
巨星从走近科学开始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五斤安全感
“陈老师。”众人打着招呼。
“都坐都坐!”陈传东压着手:“我已经知道什么情况了,肖一若,来具体谈谈你的想法。”
摄像机在边上,评委知情挺正常,三虎队并不意外。
“我的预想里每期一位嘉宾,”肖一若计划的不多:“刚开始,可以对嘉宾的工作环境以及身边的同事进行采访,是否煽情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嘉宾的不同,制定各种惊喜计划,或是满足心愿,或是喊来许久不见的亲人,或是其他,总之,突出两个字,惊喜。”
“就这么多么?”陈传东笑了笑。
“不好意思陈老师,”肖一若老实地点头:“当初就是个想法,也没有讨论过。”
“嗯,明白了。”陈传东看着其他人:“你们听了有什么建议么?”
“一位嘉宾时长估计够呛,现在节目讲究个快节奏,惊喜环节五到八分钟差不多了,前头铺垫相当于要四十分钟左右,难度颇大。”
“咱们只需要做一期节目,可以想点办法。”
“我觉得可以拍个街访片头,拿着摄影机访问路人,问问他们记不记得父母或者其他亲人的生日。”
“这个好,我感觉许多人应该是不知道的,可以引出后边的内容。”
“节目最好找有些代表性的,如果父母过生日,是否能联系到孩子过来,或者挺长时间没见面这样。”
“我是燕京人,可以找找看。”有人说道。
队员们一个个发表着各自的办法,终于队长问出了关键问题:“陈老师,肖一若的创意我们能用么?”
“当然可以!”陈传东的话让众人安下心来:“规则里要求的是选手的创意,不允许抄袭,没说啥时候,况且,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你们之前也提出不少,但没有一致通过。
不过,肖一若愿意诚实地说出来,值得表扬,放心大胆地去做,没问题的。
另外给你们个意见。
选择的嘉宾,最好是经常能够看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普通人。
因为绝大多数的观众都是普通人,容易产生共鸣和负罪感,这样一来,效果会更好。”
老师的肯定让三虎队员吃下了定心丸,立刻开始分工合作。
都是主持人,许多工作得矮个子里挑高个,你就算只会一点,工作便落在你手上,因为其他人完全不懂。
很快,九人分工完毕。
队长发话:“咱们现在主要分两步,第一,找到合适的嘉宾人选,第二根据嘉宾制定拍摄计划,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有了明确策划方向,大伙便能给出更多的意见,也简单许多。
燕京作为首都的存在,外来人口不要太多,众人陷入幸福的烦恼,最后决定让在燕京长大的郑先泰和队长两人先去了解下具体情况,再派出三人将街访先给拍完咯。
今天内争取把嘉宾确定,花一天时间准备,两天时间拍摄,剪辑再花一天时间。
其他人则是由肖一若带领,梳理下流程。
“老陈,你这组速度是最快的,都出门了。”
节目组所在的房间里,吴天伟抱着手臂说道。
“嗯,明确了思路,做起来就不难了,我挺看好他们的,类型不复杂,只要把想法表现出来,肯定不会差。”陈传东也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