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流沉吟着没说话,项目不好、成本太高、风险太大这些他当然知道。
用一个简单粗暴的估算公式来计算,房价至少得是楼面价的25倍才能收回成本。
什么是楼面价?
就是单位建筑面积分摊到的土地价格,即:拿地价格÷最大建筑面积。
现在拿地价格是3200万,总建筑面积是:38万平的宗地面积x18的容积率=684万平。
所以这块地的楼面价就是:3200÷684=468。
再乘以25,得出1170。
也就是说,这块地光想收回成本,房价就至少要卖到1170。
可这块地在郊区,房价最高才一千一二,基本跟成本价持平。
结果显而易见,整个项目搭了时间,赔了人工,最大效益却仅是勉强收回成本,整个一白赚吆喝,一个弄不好,还很有可能赔钱。
如果想赚钱,只能提高房价。
可偏偏位置是在郊区,本来卖房子就难,再提高了房价,那就更难卖了。
简直就是个悖论。
可问题是……
“如果不接这个项目,我们还有其它项目可接吗?”
王志新和杨凯同时脸色一僵。
“出来乍到,我们在市里既没根基,也没人脉,地现在又抢手,就算还有其它好项目,可轮得到我们来接吗?”
王志新和杨凯同时心里一沉。
“刚才开口跟曹国华要项目,他现在也给了,我们要是不接,他会不会觉的我们是在耍他?市里的地可都归他管,要是把他给得罪了,那我们以后还能在市里混吗?”
王志新和杨凯脸色一拉,彻底垮了。
王流自顾自说完,仰头闷了口酒,放下酒杯,眼神已经逐渐坚毅,沉声道:“所以,即便这个项目再不好,但对我们来说,那也是最好的立足之本了。”
顿了下,又道:“而且,凡事有利有弊,这个项目也一样,有坏处,自然也有好处。”
杨凯顿时眼睛一亮:“这话怎么讲?”
王志新跟着道:“什么好处?”
王流平淡道:“第一,让我们有个项目能先干着,公司初建,正好借这个项目,先锤炼一下团队。”
两人点点头,说的也有道理,现在分公司就他们三个人,如果能借这个项目把团队拉起来,倒也不算亏。
王流继续道:“第二,能借这个项目,跟市里打好关系。
纺织厂没效益,污染严重,影响市容,市里一直想拆迁,但为什么就是没拆迁掉?
很显然,市里的同行都不傻,核算一下成本心里都清楚,这个项目没钱可赚,甚至还得赔本赚吆喝,没人肯接手。
所以拖到了现在,简直成了个烂摊子。
我们要是能出手帮市里解决了这个烂摊子,市里多少得念我们一点好吧?
现在我们跟市里是没关系,但是等这个项目做完就不一样了,有这点情分在,以后还愁没项目?”
“说的是啊。”王志新当即就兴奋了:“要是借这个项目卖市里一个人情,以后再有什么好项目,那还不由着我们挑?”
杨凯也一副喜上眉梢的表情:“这么算下来,就算不赚钱,做这个项目也不亏了。”
王流看了眼两人兴奋不已的表情,忍了忍,没有说出第三来。
这个项目理论上看确实无利可图,但理论跟现实往往是有差距的,如果操盘得当,也不一定没钱可赚……
曹国华回来了。
王流直接道:“曹科长,我已经考虑过了,你说的这个项目,我们接了。”
“你说真的?王总可别跟我开玩笑。”曹国华心头一喜。
对市里来说,这个项目确实是个烂摊子,如果他能找人接手处理了,对他来说,这也是一笔政绩。
“曹科长放心,我是很认真的。”王流正色道,然后话音一转:“不过我有两个条件,希望市里能够同意。”
我就知道,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曹国华心里顿时产生了一种跟王流刚才一样的情绪,不动声色道:“什么条件,你说。”
王流沉声道:“第一,这个项目,我希望市里能适当提高一下容积率。”
既然是帮市里收拾烂摊子,那该争取的利益自然得尽量多争取,好歹多少赚点钱。
地在郊区,位置改不了,房价没办法提高,那就只能提高容积率,增加建筑面积,以此来扩大开发收益。
曹国华暗自沉思,倒也没有多为难,一来18的容积率本来就是暂定的,刚才也说可以再商量,王流的要求不过分。
二来,他在土地利用规划科,规划容积率,正好归他管。
“可以,不过具体提高多少,还得等我回局里开会研究之后才能决定。”
“没问题。”王流一口应下,能提高容积率,就算只加一个点,那也是白赚。
“第二,这个项目拿地成本太高,对我们公司来说,资金压力有点大,我希望市里能批准我们公司发行一笔公司债,以此来缓解资金压力。”
没办法,虽说王流已经小发了一笔,可满打满算还不到六百万,又被他豪掷120万买了辆车。
现在公司账户只剩四百来万,而拿地成本就得3200万,说资金压力有点大都是他谦虚了,准确点说,那是大了去了。
想运作项目,首先就得融资,但是项目风险太大,从银行贷款难度估计有点大,发公司债券倒是可以搞一波。
一个是精的像鬼一样的银行,一个是几乎不懂金融的普通民众,忽悠起来的难易程度天差地别,只要利息给到位,不愁没人买。
事实上,发公司债也确实是很多公司解决资金问题的渠道之一,尤其前几年,发债更是泛滥,老王同志不也曾说,当年为了一笔贷款,堵了银行行长50多次,愣是没把钱贷下来,结果发了笔公司债,刚推出就被一抢而光,资金问题得以解决。
不过像老王这么有能力的人显然不多,许多公司发了债结果还不上,最后成了烂债,兑付危机频发,最终引来国家出手,提高了发债门槛,收紧了发行渠道,这几年发债势头已经大幅减弱。
但也给地方政府留了一定的自行决定额度,王流虽然还没到发债的门槛,但他是给市里解决烂摊子,申请一笔额度,想来应该不难。
曹国华沉吟道:“发债不归我管,不过我可以把你的要求报上去,至于能不能成,我可就不能保证了。”
“没关系,曹科长能帮忙传句话就行。”王流笑着道。
他就不信了,一直没人肯接的烂摊子,现在他主动接盘,市里还能不答应。
第五十章 看破不说破朋友继续做(求推荐)
“来,曹科长,我再敬您一杯。”
正事说完,剩下的就是吃喝玩乐了。
王流、王志新、杨凯,三人频频劝酒,几圈下来曹国华就已喝的醉意醺然。
又请他洗了澡,唱了歌,一圈玩下来,时间已经过了十点。
该喝的喝了,该玩的也玩了,曹科长累了,提出告辞,王流顺势把他送出了门。
“小姐呢,再来两瓶酒。”
“来了。”
楼道里,突然响起一个大嗓门,本身就是娱乐场所,喝高了有人大呼小叫几句很正常,王流没当回事,可下一句回应却听的他陡然皱了皱眉,清清冷冷的声音,他总感觉在哪听过,下意识回身看了眼……
砰!
好巧不巧,恰好和人撞了个满怀。
“对不起对不起,我……”
“辛蕊?”
王流眨了眨眼,借着楼道里有些昏暗的光线,隐约看清了人脸,和他撞怀、正忙不迭向他道歉的,可不就是之前见过两次的辛蕊?
陡然被人认出,还被叫出了名字,辛蕊一惊,抬头看了眼,一眼便认出了王流,上次在校门口仗义出手,替她解围的身影,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
心里惊诧的同时,眼里也没来由的闪过一丝慌乱,匆忙低头道:“对不起,你认错人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看破不说破,朋友继续做。
王流很肯定他没认错人,虽然她带了假发,一头黄毛,再加上脸上化的浓妆,活像个陪酒小妹,但声音和眼神是骗不了人的,她绝对是辛蕊。
但她既然不想承认,王流也没继续戳破,在这种场合撞到,确实有点尴尬。
“可能是吧,抱歉撞到你了。”
“没关系。”辛蕊丢下句话,说完低着头,逃也似的走了。
“王哥,怎么了?”杨凯搀着曹国华走在前,听到动静扭头问了句。
“没事,走吧。”王流随意一句,抬脚走上前。
心里却泛起沉思,辛蕊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是在做兼职吗?
高冷的性格,却来干这种兼职,怎么想怎么感觉违和。
思来想去,王流倒是陡然想起,上次开学报道时好像听她说过,她没爸,也没妈,之前还以为是在随口敷衍,现在再一想,很可能是真的了。
没有父母,只能自己赚钱养自己,再加上她还在上大学,每年少说也要六七千的学费,普通兼职可赚不来。
这么一想,她来这里做兼职似乎也就可以理解了。
都是生活所迫啊……王流暗暗感慨,又有些恍然,难怪上次见她喝酒如饮水,豪气干云,这是练出来了啊。
……
国土局的回应,来的比王流预料中要快些,昨晚刚托曹国华传话,第二天上午,他就接到了曹国华的电话。
“王总,你的话我都带到了,李局很感兴趣,约你下午有时间,来局里一趟,他亲自跟你谈。”
王流心头一喜,一把手召唤,事情八成是成了啊。
“有的,我随时都有时间,曹科长,您看我几点去合适?”
“三点吧。”
“没问题,我一定准时到。”
约了三点,王流自然不可能掐着点到,但也没提前太久,态度表示出来就行,稍稍提前五分钟,两点五十五,王流等在了李科办公室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