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阁首辅?其实,只要首辅配合朕做出一些大事,那么侯爵之位,也不是不能考虑!
第四十章 割韭菜
看着陷入沉思之中的崇祯,孔子接着书写道:“王诩道友认为,以大明朝的制度,只要陛下和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乃至于巡抚、督抚们团结一致,上下一心,那么足以压制全天下的士绅、读书人、地方土豪。”
看到这里,崇祯肯定的点了点头。
自从中央集权制度诞生以来,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就没有停止过。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中央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中央团结一心,即使某项政策非常不人道,非常不和谐,对地方非常不利,但只要中央铁了心的去做,地方也只有干瞪眼的份儿,除非地方直接造反!
这个道理崇祯也是明白的。
至于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对六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们有没有诱惑,有没有吸引力,这是毫无疑问的!
往昔之时,想要把家里的财富一代一代的传下去,非常困难,必须代代都有进士才行。可只要成了爵爷,躺着不动也没人敢动你的家产。
那么这道圣旨,这份遗诏,能否得到广大文官们的支持认可呢?
那几乎是必然的!
即使他们看穿了遗诏颁发天下之后的影响,也没有哪个文官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站出来阻拦此事!
因为到了那个时候,他所要面对的敌人,就不是天子一人,而是全天下的高级文官!
想了想,崇祯有些不好意思的写到:这个法子好是好,但会不会让武人不满?原本爵位是非大功不可得,戚继光南平倭寇,北镇草原,威震天下,也终生没有得到爵位。李成梁震慑北方数十年时光,斩首数以万计,也只是小小伯爵。可如今……
写到这里,崇祯没有继续书写下去,但孔子却明白了崇祯的担心。他担心此举会让武人对朝廷彻底失望,可是孔子对此却有不同看法。
大明朝武人的脊梁骨早就被文官打断了,哪里还有丝毫骨气可言?即使是一省总兵官,也不会得到二甲进士的尊重。
即使到了戚继光的地步,也得主动当张居正写信当门下走狗,还总是给张居正送壮阳补肾的海狗和银子。
而更让人血冷的是,戚继光给张居正送银子送海狗,不是为了多贪点银子,只是为了多给大明朝多练点兵而已。
可就是如此忠心耿耿的戚继光,死后一手训练出来的初代戚家军直接被北方军头们给屠了,事后报了个南兵谋逆,朝廷也认了。
所以,这一刻孔子直接摇了摇头,痛心疾首的在白纸上书写道:“陛下以为,我大明朝难道还有军心不成?”
“戚继光死后,南兵被屠!”
“李成梁为了不被朝廷卸磨杀驴,便一直养寇自重,以至于东虏做大。”
“九边将领更是贪婪无度,形成了近乎世袭的将门。”
看到这里,崇祯瞪大了自己的眼睛,他很愤怒!既愤怒于残酷的现实,也愤怒于孔子竟然敢实话实说,揭了他的短。不过当他看到孔子那比自己还要强壮的身体之后,立刻就冷静下来了。
孔子似乎没有感受到崇祯的变化,接着写道:“大明的卫所制度,早已崩溃,卫所兵不能战。至于九边的边军,如今更是只认银子不认朝廷,这也是朝廷的祸患之一。辽东更是因为辽饷的缘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藩镇!”
“陛下竟然以为,如今天下武人的心中还有朝廷?”
叹息了一声,崇祯终于冷静下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等到朕登基之后,定会改变这一切。”
……
有了孔子这个沟通大使之后,剑拔弩张的局面得到了改善。再加上夫人联盟从中沟通,使得双方进行了真诚的意见交换。
而后,不怎么的,先帝遗诏的内容就流传了出去。文官群体立刻就炸开了锅,像钱谦益这样的,立刻找上门来,开出条件。要求给他们东林党的创始人东林先生顾宪成一个爵位。
并且为了能够让顾宪成获取一个最高等级的国公,钱谦益甚至不顾危险,亲自前往京城,与王诩会面。
外人并不知道钱谦益和东林党到底付出了何等代价,他们只知道,当先帝遗诏颁发之时,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东林先生顾宪成,直接获取了徐国公的称号。
只知道王诩看到钱谦益的时候就笑的很开心,当钱谦益离开之时,王诩笑的就更开心了。而钱谦益则是一不小心被台阶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
有了钱谦益的例子之后,王阳明的徒子徒孙们,通过夫人联盟的路子,见到了南子,通过南子的路子,见到了王诩,而后经过了一番不可见光的交易,王阳明的爵位从绍兴郡公,升级到了越国公。
得到消息后,浙党、楚党纷纷大显神通。
除了这些文官党派之外,还有大量的地方士绅,也纷纷过来送钱,我的爷爷在致仕之前,乃是朝廷的兵部尚书,你们能不能把他的爵位往上提一提?
我的老师虽然已经故去,但曾经是朝廷的内阁大学士,能不能把他的爵位提升到伯爷?
一下子,文官们就被人为的划分成了两个大派系。
勋贵派,这一排包括公侯伯子男等新晋受到敕封的文官、文官后人,以及文官们的弟子门人。
非勋贵派!
当大量的地方土豪带着诚意来到京城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十八天。距离王诩当初所说的离开时间,只剩下二十二天了。
这一天,王诩公开接见了已经等待了许久的地方士绅代表,他们有江南盐商,有安徽徽商,有江南海商,有江南大族,总之,王诩看向他们的目光非常的满意,就跟勤劳的农人看待即将成熟的韭菜一样,双目中充满了希望。
在寒暄了一阵之后,王诩宣布:“诸君,此次遗诏,最多只能有六位公爵,其中四位已经给了顾宪成、张居正、王阳明、于谦;最多只能有十二位侯爷,有八位已经定下来了;最多只能有二十四位伯爷,有十六位已经定下来了;最多……”
“所以为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分配剩余的名额,老夫将于十日后,举行一场爵位拍卖会,你们还有十日的时间去准备!”
临走之前,王诩忽然拍了拍脑袋:“对了,忘了提醒诸位,进入拍卖现场是有资格要求的,为了防止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打扰我们的拍卖,我觉得对每一位入场者额外征收一万两银子或等价的资源。”
第四十一章 光宗耀祖
十日后
这一天,大明朝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金银、资源最多的拍卖会,终于开始了!
为了表示对这场拍卖会的重视,王诩直接将拍卖地点定在了皇宫之内的乾清宫,这里是天启日常生活的地方。
南子带着夫人联盟们过来了,今天的夫人们,都是过来看戏的,所以她们没有刻意遮掩面貌,仅仅只是带了面纱。
东林党、浙党、齐党、楚党;北方文官、南方文官;过来想要给自己祖宗买一个爵位,然后让自己变身爵爷的普通文官们,也来了不少。不过他们多少还要点脸,起码脸上都带了面具。
这么多人,光是门票价,就直接让王诩收钱收的手软。
“诸君,此次拍卖,名额有限。其中,伯子男三级爵位,起步价十万两银子或价值十万两白银的粮食、布匹、瓷器,实在不行,给匠人、医者也可。其中,普通工匠一百两一位,业内精英一千两一位,大匠一万两一位。”
“此外,大家也不要想着暂时糊弄我甚至是欺骗我,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反而会招致老夫的强烈报复。”
“此次拍卖,你们需要在拍卖会结束十日之内,将你们允诺的金银财宝或者其他资源,送到北京城或者夷洲岛。十日后,仍旧无法筹集足够财富的,将收回爵位,重新拍卖。”
说完了相关规定之后,王诩看向底下的有钱人们,心情就越发的开心,这都是肥羊,真正的大肥羊!
大明朝有钱吗?
朝廷是真穷,但是民间是真有钱!
这一刻王诩的脑海中,则是回想起了熊岩撰写的大明财富一览表中有关耕地的那一项。
“根据明神宗实录记录,万历三十年的时候,天下间共有耕地一千一百万余顷,其中,一顷地等于一百亩地。换算之后,就是十一亿亩耕地。”熊岩。
(虽然对于这个数据的真假,后世多有争议,有的觉得夸大了,有的觉得少了,他们认为地主们肯定瞒报了。
姑且当做是真的,亩产即使按照最低的亩产一石计算,大明朝每年也能收入十一亿石粮食,即使按照最便宜的一石粮食一两银子计算,也价值十一亿两银子!)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王诩这一次在京城抢的钱多吗?
真的不多,连大明朝一年gdp都比不上!
那么多的粮食,不会凭空消失,大量的粮食被存在地窖之内,大量的粮食被换成银子,然后铸造成好几百斤重的没奈何。
每年至少十一亿石粮食,海外起码流入数百万两白银,去掉老百姓吃掉的粮食,剩下的肯定也是以亿石为单位。可朝廷的岁入却只有四百万两,其他的钱呢?
不在朝廷手里,就只能在统治阶级手里了!
也就是皇帝、太监、文官、勋贵、宗室的手里。不用说也知道,文官肯定是占大头的。
故此,自从看了熊岩撰写的大明财富一览表之后,王诩就忽然有一种自己是穷光蛋的感觉。
“诸君,有了爵位之后,你们便拥有了世袭罔替的富贵!从此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万一家里的子孙后代没有考中进士该怎么办了!”
“此前,你们保留财富的手段,不外乎是代代考进士。但进士,真的不是那么容易考的!整个大明朝的九成精英,走的都是这条路,每三年朝廷也只取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