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怜喜常大人大难不死,心中恨死了布下陷阱将蛤蟆杯送到他手中之人,但却没敢憎恨梁山的那些个好汉们。
恶人这东西,只要恶到了极致,懦弱之人竟是连恨都不敢恨,还真是够讽刺的。
那只正嘴蛤蟆杯之所以会送到常怜喜手中,这一切自然是田十一搞的鬼。如今蛤蟆杯已经送到梁山之上,“众矢之的”的计策也算是成功了一半了。剩下的一半,还需要圣旨的配合,再通过一系列手段将附近的官军都拉到自己这条船上。十一哥的计策,还真是挺复杂的。
平道仁给十一哥送来的正嘴蛤蟆杯本就是一对,如今梁山得去一只,另一只自然还在十一哥的手中。
田十一在选择冤大头的时候很是费了一番脑筋,按理说最合适的是曾头市那些个异族人。可一来曾头市战力较强,布局之中难免会损伤天赐军的士卒。二来曾长者明显是个老奸巨猾的,他若是得到蛤蟆杯立即凭借强悍的武力送到汴梁去,那便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最后常怜喜这个倒霉蛋就成了冤大头,谁让他身为知军不好好训练士卒呢?若是像曾头市那样战力强悍的话,他又怎么会有今日之惊、今日之辱。在其位谋其政,连分内的事情都没能做好,他又怪得谁来?
得了至宝蛤蟆杯,梁山上自然要大排宴宴庆祝一番。期间也有人提出留这东西会被人觊觎,但宋江却高举酒杯叫道:“有众位兄弟在,哪个狗贼敢觊觎我梁山?”
话声一落,立即响起一片叫好声。梁山的好汉们向来顺风顺水,这大宋的天下还真没什么人能让他们害怕。
鲁智深同样畅快地大笑起来,但不知为何却猛地打了个激灵,连忙向公孙胜望了过去。此时入云龙公孙胜也正望向花和尚,两人明显是想到一起去了。那个叫贺不凡的狗官,手下还真的有一些让梁山忌惮的士卒。如若不是那些士卒太少的话,梁山怕是便不会如此太平了。
王定六王大官人算是立下一功,受到宋江哥哥、吴用哥哥等人的夸赞,庆功宴上难免多喝了几杯。
次日一早,在宋江哥哥的要求下,王定六踏上回家之路。
关于贺狗官有一票精锐护卫的事,宋江自是听花和尚与入云龙提起过。而且至宝蛤蟆杯最初也是从贺狗官手里出现的,宋江总觉得这贺姓狗官有些问题,若是没个人盯着,这心里面总感觉没底。
到也想过派些兄弟过去杀了贺狗官灭口,但面对那些个精锐护卫时,一定会有不少的损伤。再说了,梁山除了那个扈三娘之外,至今与贺狗官没什么矛盾,没必要非得搞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梁山怎么了?好汉怎么了?柿子总是要挑软的捏,梁山好汉们也不能例外。若不是晁盖挑错了柿子,又怎么会落得个不明不白身死的下场。
王定六志得意满回到城中,顾不得一身劳累便去了三层小楼,很想知道贺知县是否还在骂人。
趴在窗子缝上看了老半天,却发现知县宅子里一个人都没有。心中疑惑之下,王定六匆匆换了件袍子便跑到隔壁知县小老爷家去敲门,理由便是想要请小老爷过府饮宴。
敲了老半天也没人应答,王定六的心里慌乱起来。遣了仆役自无人处翻到知县宅子之内,得到的回报是整个宅子都空了,一个人都没有。
王定六有些不信,又自己翻进去找了一番,果然半个鬼影子都没见到,这下子王大官人彻底慌了。
宋江哥哥让自己回来盯人,结果人却丢了,这还了得?
第三百二十六章 西门刀客东门商
匆匆忙忙跑出府门,王定六就想去县衙看看,也许知县大人搬到后衙居住也未可知。
还没等跑出巷子,迎面却遇到了慌慌张张的县尉刘青。两人本就是老相识,两句话便说到了一处去,刘青竟也发现知县小老爷不见了。
牛皮巷的宅子里确实是没有人,县衙里面刘县尉也看过了,同样没人。六神无主的两个人开始猜测起贺知县的去处了。不可能是被人掳走的,只可能是他自己走的,这一点两人达成了共识。
这时刘青突然醒悟过来,说是他只查看了正堂和二堂,却没有去后衙看过,因为后衙一直是空着的,惯性思维之下竟是忽略过去了。
两人一路跑到县衙,来到后衙之内,同样没有人,但却发现后衙书房的房梁上绑了根绳子,绳子上吊着装有知县官印的盒子。
辞官挂印的故事古已有之,两人对视一眼,心里同时浮现“完蛋了”三个字。
知县挂印而走,王定六再难寻到其踪迹,而刘青的麻烦却更大。
知县小老爷胆大妄为,牢里面关着一大堆没法处理的人物。知县走了,这个锅除了三把手县尉,还有别人来背吗?一时间刘县尉差点晕死过去。
王定六根本就没理会刘青,跳到桌子上便把装官印的盒子摘了下来。打开盒子,发现里面没有官印,只有一封信。
这就奇了怪了,刘青连忙振作精神把信抢了过来。因为信上写了收信人名字的,正是他刘青。
信是以知县小老爷的口吻写的,大概的意思是:本官偶遇一女子,对其爱慕不已,所以要随那女子去她家里提亲。女子家距此并不太远,只是怕她家相公不同意,所以要过些时日才能回来。
刘青和王定六对视一眼,都觉得是自己看错了。“怕她家相公不同意?”那同意得了吗?
连忙继续向下看去,贺知县嘱咐刘青要看好门、管好人,两旬之内本官必定返回,若是生出不该有的念头来,别怪本官无情。
刘青脑袋上冒汗,把柄握在人家手里,又怎能不害怕。
信上最后一句话,直接把王定六王大官人也吓冒汗了。
“王定六,告诉宋黑子,蛤蟆杯暂存于他手,等我携得美人归来,再去找他讨要。”
王定六的汗刷刷地往下淌,勾结贼寇是死罪啊,没成想贺狗官早便看穿了自己的身份。只是他又为何放任自己去梁山报信呢?难道是因为常怜喜抢了他的蛤蟆杯,所以怀恨在心,借梁山之手报复吗?
无论如何,还是祈祷那女子的相公砍死姓贺的,如此一来大家便皆大欢喜了。
刘青看了最后一句话竟毫无反应,可见他早便知道王定六与梁山有瓜葛,甚至他自己也不太干净。
这时刘县尉突然想起,装官印的盒子在这里,那官印岂不是被知县大人带走了?没了官印连个公告都发不了,自己还怎么看好门、管好人?
说到看好门、管好人,刘青立即想起大牢里关着的那些人来,连忙与王定六一起向大牢而去。牢里关着的那些人一个比一个麻烦,骤然没了知县这顶锅侠,刘县尉实不知该如何是好。
两人来到大牢,却发现牢里面干净得能跑老鼠了,连犯人到牢子一个都不见。贺知县竟是不知何时便将关着的那些人都弄走了。
二人一同叹了口气,不知该如何是好。
刘青想了想自己那份画了押的供词,还有知县大人最近做的那些事,决定还是老实听话管好全县事物才好。一来有把柄,二来很需要知县小老爷这么个顶锅侠啊。
王定六起身便离开了,他必须再去梁山一趟,将这里的事情禀报给宋江哥哥。事情虽然诡异,但只要有人拿主意便不用自己伤神了。
经过茶楼之时,王定六突然停了下来,转身进了茶楼,皱眉听那小白脸的说书人说的故事。
说书人讲得绘声绘色,正是梁山强取至宝蛤蟆杯的故事。只是在这故事里,从知州常怜喜到梁山匪首宋江,都成了被贺知县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反面角色。
最后说书人揭晓,梁山抢走的蛤蟆杯,竟是一个赝品,真品依旧在贺青天的手中。此时贺青天已经启程去汴梁了,要亲手献给皇帝大老爷。
王定六呆呆傻傻坐了好半天,这才回过神来。他跳过去一把抓住小白脸的说书人,问他为何敢如此说、为何要如此说。
说书人吓了一跳,只说这是人尽皆知之事,整个京东路的说书人近两日都会说这个故事,还说这事是知县小老爷交代下来的,他不敢不这么说。
放了说书人,王定六匆匆忙忙向梁山而去。那蛤蟆杯若真是赝品的话,众好汉就算是丢了大脸了,也不知宋江哥哥与好汉们会恼火成什么样子,自己又会被大家迁怒成什么样子。
此时田十一正随着王牌军假扮的商队一路向大名府而去。
本想偷个懒,通过捉走李固改变卢俊义的“绿命”,以达到促使梁山不再攻打大名府的目的。哪成想卢员外的“绿命”太硬,竟是弄走了李固仍是没能改变。
最终的计划自然是要让梁山与曾头市拼个两败俱伤,但田十一却不能容忍梁山攻破大明府后屠杀十余万良民百姓。无奈之下,也只好借力打力加入到梁山二打大名府的战局之中了。
此时天气渐冷,北行司已筹备好一应物资,天赐军其余队伍也在潜行向大名府的途中。
范县以南临范水而得名,还不知蹲在哪个旮旯里画圈圈的郑板桥,便曾在此任县令五年。
王牌军假扮的商队自范县东城而入,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十几名骑了高头大马的彪悍刀客也进了范县的西门。
假商队与真刀客都在新奇的欣赏着此县的风物,随后各自寻到了今夜安歇之地。
假商队人太多,北行司提前在此租下了一个废弃的大宅院。而西面来的刀客们,却住进了一间颇为冷清的客栈。
第三百二十七章 给脸不要脸
凡是庞大的商队,必然会拥有着相应的武力,可即便如此,大宋朝的商队依旧是一群最低调的过客。
商人求的是财,而不是绿林人的脸面,能用钱解决的麻烦,他们绝不会用刀。尤其是在范县这种地方,若是动了刀,即便解决了眼前的麻烦,立即便会面临更多更大的麻烦。外乡人,永远都是公门之人眼中最肥的肥羊。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