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袁绍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精彩,明明是一个老帅哥,却硬生生变成了颜艺男神。
面皮抽搐了半响,袁绍才压下了心中的狂喜,好言宽慰了麴义。把麴义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两个人正你侬我侬的时候,护卫来报,被南匈奴於夫罗劫持的张杨将军回来了。
袁绍大喜,立刻命人请张杨进来一起赴宴。
张杨带着一身风尘踏进了酒宴,一见主座上的袁绍,便拜倒报道:“将军,壶关城内有异,并非是麴义在驻扎,乃是妖人刘玄,还望将军小心!”
说话之间,张杨猛地抬头,正巧与麴义四目相对,目光在半空中仿佛碰撞出了一串火花,寸步不让。抱拳起身向袁绍讲述了他这些天的见闻。
原来,那一日张杨跑路之后,就开始沿着刘玄去泫氏县、高都县这条路线南下,正所谓艺高人大胆。
张杨对自己的勇武很是自信,所以一路上遇见人数少的匈奴骑兵就砍死,遇见多的就绕道。
结果这样一来,不免浪费了一些时间。就被后来居上的刘玄给赶上了!
张杨躲在远处,眼看一团白雾笼罩了泫氏城外的匈奴骑兵,然后留下一地的尸体。心中惊骇之下,便在刘玄等人走后,去泫氏城下询问了情况。
城墙上的人一看张杨也是汉人,还以为朝廷派了好几支兵马来援。立刻热情招待,张杨怕横生枝节,哪里肯入城。
再得到是麴义带兵来援之后,张杨心里就打起了鼓。
他被於夫罗劫持的时候,袁绍和麴义可还没联系。在他的记忆里,麴义早就跟着韩馥回冀州去了,怎么可能会出现在这里。
这不是扯淡的吗?
再者说了,那白雾,大白天的,还随军移动。咋看都不像是正常现象。那就是妖术了!
再联想到壶关上的大胖子潘凤,张杨觉得自己的猜想是没错的,妖人刘玄就在壶关。而且刚才应该就是刘玄带军击杀了匈奴的骑兵。
这么一琢磨,张杨可就不敢跟着刘玄往高都走了,他是对自己的武艺很有信心,砍死几个匈奴骑兵不成问题。
但是那可是凶名赫赫的黄巾妖人刘玄,而且还是带着大军出来的。看行军速度还是骑兵。
至于规模虽然被白雾遮掩看不到,但光是听马蹄声,也能听出大概在一千左右。
这要是一头撞上去,铁定是死翘翘的。
心念急转之下,张杨决定绕道,避开高都县,一路挑着小道走,最后顺着丹河出上党郡。
结果走了没几天,就听说於夫罗跑了。这下还绕远路干嘛?于是张杨又屁颠屁颠的往阳阿县跑。
巧了,张杨到达阳阿县的时候,袁绍刚刚离开,已经来到长子县接受上党郡了!
得到消息的张杨是喜极而泣,自家老大终于是来了,于是马不停蹄的跑了过来。一进城就听说袁绍为麴义大摆庆功宴。
他连换成衣服都没换,就急吼吼的跑过来示警了!
穿越三国收义子
第四百五十九章 刘袁的菜鸟互嘬
结果,呵呵呵!
袁绍等张杨说完,不由心里一暖。果然是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张杨跟了自己也有一段时间了。处处为自己着想啊!
当下便亲手拉着张杨坐下,为张杨满了一爵酒。将麴义之前所说娓娓道来。
张杨这才知道自己闹了一个大乌龙,赶紧向一旁面色不善的麴义敬酒赔不是。这可是日后的军中同僚,关系要好好处。
再者说,麴义原本是冀州的别驾,地位并不比他低。所以自然也要结交一番。
麴义面色很难看,既是气恼张杨这货打小报告,也是吓得,若是刚才自己没有选择袁绍,将实情相告。
那现在是不是脑袋就搬家了?
次日一早,整个长子县便开始高速的运转了起来,袁绍派人前往长安觐见天子,上表张杨为上党郡太守。
至于董卓那边会不会答应,那是董卓的事情,管他袁绍啥事!
你丫不同意,过来咬我啊!过不来,那你就只能捏着鼻子默认!
壶关之上,刘玄遥望越来越近的袁绍大军,悠悠一叹:“麴义,你丫把路走窄了啊!你这么做,让你的那些家族私兵如何活?”
袁绍来了,亲自带着大军过来讨伐没死透的黄巾妖人刘玄了!
这一战打的是昏天灰地、天翻地覆、海枯石烂。电蛇雷鸣。基情四射。
好吧,有点夸张了!
但刘玄真心不好形容这场战争,因为他和袁绍压根没正儿八经打过。都是远程用箭雨互射一脸,袁绍这货就没派军队冲上来过。
你说一天天这么打,有意思吗?
刘玄觉得没意思,但袁绍觉得有意思极了!本来他就不想这么早回冀州。想要和上党郡太守好好对峙,消磨一下时间。
但没想到只是写了一封书信而已,上党郡太守就被人给砍了,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上党郡。
南匈奴的於夫罗也早早的就跑路了,那自己该找个啥理由才能不回去呐?
现在好了,突然冒出来一个黄巾妖人,还驻扎在自己回冀州最近的道路上。就是他了,讨伐黄巾妖人刘玄。
然后久攻不下,打消耗战!先磨蹭磨蹭再说!
刘玄很无聊,但又不得不陪着袁绍往这种无聊的游戏,趁着和袁绍打仗的功夫,刘玄都把壶关县的秋收搞完了。
之所以这么快就完事了,纯粹是刘玄觉得袁绍好像是在演戏,所以让一部分士兵去帮忙秋收了!
领兵的不是别人,正是已经被刘玄考察很久的于禁。
这些天,于禁真的是忙成狗了。他活这么大,还是头一次听说派大军帮农民秋收的。真是活久见!
他本来以为刘玄是要将壶关本来常驻的那千余士兵,放回家帮助家里秋收。毕竟那些士兵大部分都来自上党郡,家是壶关县的可不少。
结果,看着正在帮忙打谷子、军民一家亲的士兵,于禁是欲哭无泪。
去他娘的军民一家亲,这都是他于禁带着人杀出来的!
百姓对军队本来就有一种天然的畏惧感,尤其刘玄麾下的这些兵,都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凶神恶煞的,只带buff。手脚又不干净,军纪也不严明。
怎么可能军民一家亲?做梦呐?那都是他于禁一个脑袋一个脑袋砍出来的。
现在刘玄军中的军纪归他于禁管了!但刘玄给于禁的职位却不是军正,而是典农牙门将。
这个职位完全是刘玄一拍脑袋搞出来的,因为朝廷那边有典农中郎将,是专门负责掌管屯田区的生产、民政和田租,即为该区的行政长官。
刘玄这么一心思,派于禁带着大军去帮忙秋收,咱要给于禁一些支持啊,不然他压不住那些士兵咋办。
于是就给于禁整了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职位。
实际上壶关县里压根没有屯田,都是百姓和大族的土地。而且负责生产、民政和田租的是县令。当然因为县令被刘玄软禁了。所以现在是王彧做主。
于禁的作用就是让那些士兵老老实实帮助百姓秋收,不要惹是生非。争取军民一家亲。为刘玄争取民心。
没办法,谁让刘玄这个黄巾妖人的名气太臭了呐。妥妥的逆风飘百里的主。
就算刘玄此次在匈奴手中保全了壶关县,当地的百姓也没有多少人感激他。因为在那些百姓看来,就算没有刘玄,驻扎在壶关的那一千朝廷兵马也能挡住匈奴。
所以于禁在刘玄手中接过这个任务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木的。这些天东奔西走,到处跑着巡视。比刘玄这个老大还要忙上好几倍。
之前说过,壶关县整个县都在两道山脉包围的区域里面,这并非是单指壶关的关卡,或者壶关县城,而是整个壶关县!里面的村庄集镇可就多了去了。
大汉的县,管辖的区域可要比刘玄那个时代的县要大的多。所以于禁这几天跑下来,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终于在刘玄和袁绍造出箭楼、堆起土山玩箭雨互射的时候,帮着王彧把秋收、以及后面的赋税给收完了!
本来以为能休息几天,结果在前面和袁绍玩菜鸟互嘬的刘玄又发来消息了!
这次是要筹备冬衣和修建过冬的军营,附带的,还有刘玄的各种要求,以及火炕的建造图纸。
其他的都好说,但于禁盯着火炕图纸半天,愣是没太搞明白刘玄的用意,不就是建造火炕吗?说一声不就行了,何必还再画个图纸。
原来大汉这个时期,北方已经有了火炕的建造之法,只是刘玄不知道罢了。
壶关县很大,这是比照刘玄那个时代的县来说,壶关县很小,这是对现在的刘玄来说。
小小的壶关县压根供应不了他麾下这么一支大军,就算是上党郡也不可能长期供养。因为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实在太低了!
税是收上来不假,但收上来的那些粮食,最多也就够刘玄的大军嚯嚯一个月的。
现在刘玄是一直在吃老本,也就是从胡轸、李肃、吕布那里抢来的粮草。倒是可以坚持几个月。
粮食暂时不缺,但过冬的物件,他刘玄是真的很缺啊!
穿越三国收义子
第四百六十章 疯的这么严重还有救吗
他抢来的那些粮草辎重里面,没有冬衣!没有过冬的棉鞋。至于手套帽子,更是不可能有的。
眼看赋税都收完了,冬天马上就要过来了。刘玄心里很焦急,抓紧准备上过冬的物资。
刘玄深知以壶关县义一县之力,绝对不可能给他凑齐上万大军的冬衣,尤其是他吞了壶关原来的一千守军,以及麴义的两千兵马。
总兵力都快到一万五了。就算刘玄把那些狗大户给砍了也凑不齐。所以他便将过冬的希望,放在了火炕上。
嗯,军营里有了火炕,只要老子冬天不出门,严寒就会离我而去!
再尽量筹备一些冬衣,供驻守壶关的将士们使用,今年这个冬天还是可以过得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