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时代森林可以说到处都是,于是就到处都是船。
有个问题就是锯木材用的手锯沈兵还是工师时就一直想把这玩意换掉。
秦军的手锯清一色的是单人用的短锯,握把在锯片的正上方,锯木十分不便且耗时耗力。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工具不好使就会在很大程度延长部队制船时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沈兵画了张草图给苍,交待道:
“去把这物事制出来。”
苍二话不说转身就去办。
这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东西,就是现代的锯子,苍不到一个时辰就按图制好了。
他拿着锯子在沈兵面前一亮,邀功道:
“师兄,此物倒还有点麻烦。”
“因为这锯刃须得两支手锯拼在一起才有这长度。”
“为这我还去寻了刃师工师托了人情,是他将这手锯熔在一起的。”
沈兵“嗯”了一声,接过锯子打量了一下,与现代锯子的区别只在锯刃厚了些。
这是正常的。
因为锯子这东西说简单也不简单,锯木时若是速度过快就会“摩擦生热”,接着锯刃就容易折断。
现代的锯片用的是韧性更好的钢制锯片,此时则用的青铜,当然制得更厚。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app, app 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苍接着说道:
“师兄,那刃师工师说是也愿跟随你左右,你看”
沈兵想也没想就回答道:
“你去回他,同是学会骑马!”
刃师是维护弓、剑等兵器装备的,水军当然需要这方面人才,破格录用并无不可。
苍高兴的应了声,转身就要去回话,却“咦”了一声。
原来沈兵已握着锯子在一段木材上试用了下,却见“悉簌悉簌”一阵有节奏的拉锯声,一段大腿粗的木材不一会儿就被锯成了两断。
这要是用手锯非得花上一刻钟不可。
苍是个木匠,他可以无视沈兵的其它发明但眼前这锯子对他来说却无异于剑客手中的宝剑。
于是他当即收住脚回过身来,望着那锯子艰难的咽了下口水:
“师兄,这只这么一改就有了这好处?”
“便能如此快速的锯断木材?”
沈兵将锯子扬了扬,解释道:
“简单,将锯片改到这长度恰好够单手开合。”
“两侧加上握把便可侧握,于是就有了这好处。”
苍愣愣的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道:
“我这便去让刃师再制上一把”
说着一溜烟的就没了影。
沈兵当然不在乎苍去仿制。
事实上,他还要让刃师再制出几百把来,这样才够水军使用。
沈兵偷空去找了下杨端和。
沈兵那是去诉苦卖惨的:
“将军,组建水军一事,属下只怕有心无力!”
“将军还是另请高明吧!”
杨端和奇道:
“为何?”
沈兵回答:
“那一众兵士尽是魏国降兵不说。”
“全军上下没有一副盔甲没有一张弩一枝箭。”
“将军,水军可全赖弓弩制胜啊,若只有腰中一把剑又如何能克敌制胜?”
杨端和“哦”了一声,然后回答道:
“弓弩不久便会发往水军。”
“至于盔甲那还需有了军功之后!”
这也正常,无爵者在战场上原本就是作为弓弩手使用,但盔甲却是要到二级爵也就是上造才会配发。
沈兵却不甘于此:
“将军,可如今我等却没有立功晋爵的机会。”
“若是有,只怕也是将来与楚国水军对阵。”
“到时”
接下来的话就不需要沈兵多说了。
形势也的确像沈兵说的此时已基本无仗可打。
燕国?
早就被秦军给吓得缩在城里不敢出头,而且还被秦军搜刮了粮食闹得天怒人怨,自己国内的问题能解决就不错了。
齐国?
依旧被使节给忽悠得晕头转向的,根本就没有出战的想法。
那么就只有楚国。
那是不是说一上来就是地狱级难度让沈兵一行人不着盔甲就去面对楚国水军?
杨端和似乎也是直到此时才想到这个问题,不由皱了皱眉点头道:
“此言有理。”
“如此一来,水军只怕还没到二级爵配上盔甲便已死伤无数了。”
沈兵见杨端和如此通情达理不由高兴的拱手说道:
“将军所言甚是。”
“是以属下以为应该法外开恩,先拔给水军一批盔甲。”
“至少军官得有盔甲”
不想杨端和却举手打断了沈兵的话:
“此事也好办。”
说着杨端和就取出一张地图摊在沈兵面前:
“校尉且看此图。”
“魏国若是纳入我大秦版图,那大梁及以北部水网便与楚国交界。”
“此时楚军大败且大水还未退去,楚国水军或无力生事。”
“但若是明年开春”
“楚国水军必会以曹州为基地借水网四处骚扰。”
“到时你等立功机会就到了!”
沈兵不由瞠目结舌。
特么的我是来要装备的,可不是来请战的。
而且明年开春,那不是只有几个月时间吗?
这意思是只训练几个月就上战场?
不过,沈兵却无法反驳。
因为曹州一带的楚国水军可不是主力,它们的主力在淮河、长江一带!
这些水军大多是楚国派出来骚扰的“游击队”,比如过河烧粮、偷袭之类。
那不正好给沈兵一行人练兵?
“可是将军!”沈兵说:“即便如此,军官也要几套”
杨端和重重点了下头,说道:
“有理,稍倾老夫便派人给左校尉送去一套盔甲!”
沈兵:
一套?
费了这么多口水就一套?
要不要这么小器?!
第一百六十二章 藤甲
杨端和坚持不给水军配发盔甲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这应该说是秦法不健全,它没有规定降兵自成一军后应视情况酌情配发盔甲。
既然秦法没这规定,杨端和私自配发就是违法,而且给水军三千人配发还是大规模的违法。
这并不是因为秦国没有盔甲。
事实上便是从魏兵那缴获的盔甲就有数十万套,这还没计大梁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崭新的盔甲。
这些盔甲虽是与秦甲制式不同的魏甲,但只需稍加改动便能制成秦甲。
用这些盔甲配发给水军三千将士那是绰绰有余。
问题在于若是给水军这些无爵位的魏军俘虏配甲便会衍生一系列问题:
若水军可以配甲,那是不是说其它魏军俘虏也可以配甲?
若无军功的魏军俘虏可以配甲,那是不是说秦军无爵者及一级爵公士也可配甲?
若秦军无爵者及一级爵依旧不能配甲,那是不是代表他们的身份和地位还不如魏军俘虏?
这就不只是影响士气的问题,更是可能撼动秦国二十军功制的问题。
要知这二十军功制是秦国强大的基础,所以即便是嬴政也不敢轻易违反。
于是杨端和只能考虑给水军更多实战机会让他们在实战中晋爵配甲。
但沈兵却知道这几乎不可能。
公士还比较容易,只需要获敌甲首一颗。
问题在于想配甲的话就需要二级爵上造。
也就是说至少要拿六颗人头,且这其间还不能犯错被罚。
这要打多少场仗才能达到?
水军这要是每人能拿到六颗人头而且还是“甲首”,那楚国水军就差不多被团灭了吧!
到时水军这三千人还活着吗?
就怕是一拔拔老兵牺牲一拔拔新兵补充进来,却永远都没能拿到二级爵。
因为战场便不是打一场仗拿一颗人头再打一场仗再拿一颗人头那么简单
要是下一仗是你的人头被敌人拿了呢?
要是下一仗处于劣势被敌人围歼了呢?
只怕盔甲没拿到命已经没了吧!
沈兵有些沮丧。
如果是步兵、骑兵也就罢了,没有盔甲还可以想想奇袭之类的。
但水军作战大多用弩箭,有盔甲与没盔甲的差别太大了。
原因是水军几乎是近距离与敌人对射,这就可能出现我方射敌人几箭敌人还能继续作战,敌人射我一箭就完蛋的局面。
这样一来这仗还怎么打?
只怕是连楚国水军的游击队都打不过吧!
这时魏呴就进帐来报:
“校尉,水军战船已制好,请校尉检阅!”
车轮战船的制作并不复杂,苍等工匠要一天,水军兵士边学边做三天也就够了。
但烦燥的沈兵此时根本没心思管制船方面的事,一抬头就说道:
“让他们试行一日,发现问题后再制。”
“直到一日之内能制出满足要求的战船为止!”
魏呴应了声便退了下去。
沈兵这要求似乎有些苛刻,因为“一日能制出”都达到工匠的速度了。
但实则却不然,因为这其中有“熟能生巧”的问题。
且每次造好船试驾后发现有什么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改正、改进,那才能算是真正会制船。
沈兵接着又将思绪拉回到盔甲、盔甲
难道真要等到明年开春时去刷小怪升级才能拿到盔甲?
到时又能拿到几套盔甲?
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这时沈兵脑海里灵光一闪:
水战多是用弩箭对射不是?也就是说对防护力要求不高,因为面对敌人剑砍、枪刺的情况很少。
另一方面,水军穿盔甲还十分危险,因为青铜甲动不动就有几十斤重,在水里想浮都浮不起来全游泳也得淹死。
这也是水军一般都是装备皮甲的原因
之前沈兵找杨端和卖惨也是希望得到皮甲。
这一点骑兵的要求也有一样。
比如:若是穿更重的青铜甲,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