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末世录-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官从兵士手中接过那盛着金锭的盘子准备交给王二愣子,后者用颤抖的手就要去接。

    此时却发生了件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事,那将官突然将整盘的金锭连盘抛洒出去。砰的一声,几块金锭和木盘砸在附近一人的脑袋上,与此同时,一支暗箭从王二愣子的脑袋旁擦边而过。

    被砸的那人正是百济细作,他见事情败露,立刻丢掉暗藏在袖中的手弩,拔腿就跑。五六名梁军兵士眼疾手快,早已拔腿追了上去,同时放出了手中的撵山犬。那细作还没跑出十仗远,就被那只撵山犬死死的咬住了小腿肚,而后被几名梁兵牢牢地按在地面上。

    现场先是鸦雀无声了几息,接着王二愣子蹲在地上,抱头嚎叫道:“金子俺不要了,不要杀俺!”其余人也突然像是炸了般,疯狂的哄抢起散落一地的金锭。

    梁军将官眉头一挑,正要喝令兵士们上前,围住这些哄抢金锭的人群,并从他们手中收缴回失落的金锭时,却被人按住了肩膀。将官扭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刺史荀彧。荀彧摇摇头表示他不要再出声。

    此时,现场已尘埃落定,散落一地的金锭早就无影无踪,进了某些人口袋。但是闻讯赶来的大批梁军也将这群人团团围住。

    荀彧此时清了清嗓子,对众人高声道:“老夫便是刚刚到任的东青州刺史荀彧。此徙木封赏之事,老夫绝不食言。既然现在金锭已失,老夫就再拿出一百金锭给这位乡民。至于那已经丢失的一百金锭,因为是我军兵将主动抛洒在地,所以也不会再追究。”

    荀彧边说边挥了挥手,围着这群人的梁军见到手势,也轰然散开。荀彧话锋一转,指着那名被捕的细作道:“此人从中作梗破坏,居心不良,待我大梁官府查明缘由后,会将其当街腰斩示众,以儆效尤!”说话间,又有病史端了新的一盘金锭,由荀彧亲自交到王二愣子手中。

 第718章 齐聚慰礼城

    徙木立信中意外的插曲反而为梁军取得了更好的效果,这件事很快被杂居于列口城的汉人,诸胡,韩夷所知晓。又通过那些行商游贩迅速传遍了带方郡,并且还在向南向北传播着。

    这个事也传入到位于带水之滨的慰礼城中。带水便是后世的汉江,慰礼城是扶余人南下所占据的第一座大型城堡,也是他们建立百济后的设立的第一座都城。

    此时,胳膊上还扎着绷带的仇首王真认真听着细作和斥候们的情报汇总。当他听到大梁设立东青州以及荀彧徙木立信的事后,不以为然的向地上吐了口痰道:“什么东青州,西青州的。这韩地以后都是我们百济扶余人的。还来这套老把戏立威立信,看本王怎么对付你们!”

    他眼珠转了转吩咐身边的侍卫令兵道:“传我军令,速速召集军中所有千夫长,以及各个担鲁的王侯前来叙事!”

    百济的政体是马韩的部落城邦联盟的一种延续,还是奉行的分封体制。仇首王虽为百济国之主,但他实际上只有百济京畿之内的三个城池,合计上万的兵马可供直接调遣。其余的城邑坞堡划分为大大小小数十担鲁。大的担鲁会有一个中心城池附带一些坞堡。最小的担鲁则仅仅有一个坞堡。每个担鲁之主或称王或称侯,对所统辖的担鲁有完全独立的军政大权。

    半日后,这些担鲁城主和仇首王麾下的十来个千夫长便汇集在慰礼城的王宫大殿之中。仇首王直接对他们表明了态度,说道:“海对面有改朝换代了,这次换了个什么大梁。他们派人接收了此前本属于魏国的乐浪,带方两郡,而且还设立了东青州,看样子还试图将我们百济乃至三韩之地都变为他们的郡县。我们扶余子孙岂能为他人所奴役驱,所以本王找你们来,是要商议个对付梁国的办法。”

    仇首王说完,发现几名担鲁城主脸上露出迟疑之色,立刻接着说道:“我们百济已与他们结下了梁子,打了两仗。现在是想打也得打,不想打也得打。否则他们迟早会吞并了我们百济京畿和各个担鲁。”

    一名老态龙钟的担鲁城主,张开他那干瘪的嘴巴道:“可是大王,小王我听说这梁军十分悍勇善战,他们能以不多的人口和兵力就席卷了数万里疆域,短短两年就统一了大海西边的中原。连号称拥兵百万的大魏也被他们打的丢盔弃甲,带着万人不到的残兵流落到我们这了。如今这大梁的大军又跨海而来,而且看上去他们的水师也很强悍。我们百济所有担鲁以及京畿中的兵马合起来也不过两万余众。如何能抵御的了他们?”

    仇首王斜瞥了一眼这老者,说道:“琉璃王叔,你老了,否则何至于丧了我扶余人的胆气,倒长了他人志气。”

    那被唤作琉璃王的老者两手一摊,不以为然道:“小王七旬有余,确实是老了。大王有何对付梁军的高见,请告知我等,若真能可行,将那大梁势力驱赶回中原,助我百济在此成就霸业。小王愿意倾其所有奉大王之命行事。小王心想,其余担鲁之主也和小王所想一样。”

    琉璃王话说到这,其余七八名担鲁城主齐齐起身附和的道:“只要大王之计略可行,我等愿尽忠职守,奉令行事。”

    仇首王一拍大腿说了个“好”字,而后慢悠悠的说道:“这梁军是强悍不假,本王也是见识过的。但他们也有短板,那就是此处距离他们的中原路途遥远,从辽东过来要走陆路数千里,从海上跨海来,也要行船两天一夜才能到达。而且这乐浪海风急浪高,并非日日都是适合航海的日子,直接漂洋过海,行船到此处风险极大。所以他们的军伍规模大了,无论是粮草还是兵源补充都困难重重,只要时间一持久,他们就难以为继。所以我们只要从中作梗,联合盘踞在带方乐浪一带的诸胡势力,与他们合兵一起共同抗梁。要梁军寸步不得前,攻占不了新的城池,无法以战养战,便能让他们不攻自破。除此,我们还应该派出部队,不断在列口,南新城附近的乡野中袭击梁军所占据的坞堡村落,建立我们自己的据点,要让当下梁军所占据的两座城池彻底成为孤城。”

    仇首王说到这停顿住,抬眼向众人看去,仔细的观察着大家的表情。大家也都表情变的不自然起来,因为谁都知道接下来,仇首王要讲最重要的事了………分配谁出多少兵,谁出多少粮。

    就在此时,一名仇首王的亲卫令兵急匆匆的闯入王宫大殿,喊叫道:“启禀大王,大事不好,城外五十里外的地方出现了一支梁军,正在不断的向慰礼城靠近。只是他们似乎道路不熟,不是走最短的路径直接向慰礼城扑来,而是在曲折前进。”

    在座的前夫长,大小担鲁之主听到此话,惊的从地板席子上跳了起来。仇首王自己自然也大吃一惊,暗道梁军为何来的如此之快。但是他还是故作镇静的安慰众人道:“诸位莫惊,本王倒要看看他们是如何攻入我慰礼城这座坚城之中!”

    接着他便向那亲卫令兵问起详情:“来的梁军有多少兵马,步骑各为多少?”

    “启禀大王,据前方斥候所报,来的梁军有三千余人马。其中大约步卒两千,战骑千骑。”

    仇首王听了这话,立刻转惊为喜,哈哈大笑道:“这梁军来的正好,本王正要打个大胜仗来提振全军士气。他们区区三千人也敢来攻打慰礼城,真是可气可笑。当年,公孙度的燕国鼎盛时,仅带方郡就聚兵五万,也拿我们百济无可奈何。如今这梁国的三千兵马面对的可不仅仅是我们万余兵马这么简单,还要面对来途上的险山恶水。甚至他们能找到慰礼城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接着他就要对他的十来名千夫长布置军令,此时那琉璃王却站起身来向仇首王告辞道:“启禀大王,小王这就回担鲁抽调兵力来勤王。”

    其余担首城主也纷纷起身,说了和琉璃王同样的话,仇首王却自信满满的将手一挥道:“大家都不用走,这点梁军京畿之中的兵马就足以应付,本王要大家留在此处看场好戏,看本王如何攻杀这几千不知死活的家伙!”

 第719章 反伏击

    丘陵山谷之中,徐荣望了一眼已经西斜的太阳,语气带着些许焦虑向前方的斥候问道:“这回路途找对了吗?”

    斥候立刻回道:“回将军,这回应该错不了了,看前方那两个丘陵之间的浅谷。这个小的印象特别深,不会记错,穿过之后便是慰礼城所在的那个半环形盆地。”

    徐荣点了下头道:“传某军令,加速前进。”

    几天之前,梁军就派出斥候,在重金收买的一个马韩向导指引下,找到了慰礼城所在。只是这个路径全程都是在山区中穿行,没有明显的标志物,而且其中一段路程是在夜间穿行而过。这让经验丰富的梁军山地斥候也难免在第二次行来时迷糊起来,还好最终他们还是没有迷路,在几经走差道折返后,终是找到了正确的路径,并且此时已经距离慰礼城很近了。

    但是当徐荣快要进那丘陵口子时,心里打个梗。这丘陵虽然只有三四十仗高,坡面也缓,但植被茂密,徐荣一眼便看出是个伏兵的好去处。他立刻勒住马匹,高声喝道:“全军停止前进!”

    军令立刻被一声接着一声接力传遍了整个行军队列。逶迤绵延过里长的队伍陆续停住了脚步。徐荣用矛枪指着两面山丘道:“速速派斥候向这两座山丘进行查探,看林木之中是否藏有敌兵。”

    随即,十几名梁军山地斥候,架鹰牵犬要向山丘奔去。却又徐荣叫住,嘱咐道:“若发现真有敌军在此设伏,也要尽量装作没有发现他们的样子。”

    为首的斥候头目向徐荣抱拳道:“将军放心,对此我等有所经验,若那山林之中真有敌军伏兵,我们也尽量让对方不发现我们。即使他们察觉我们,我们也不会让他们知晓我们已经发现他们。”

    那斥候随即对手下令道:“给犬只上口罩,免得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