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扫把星-第16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媚的脚动了一下。

    “既然他做不到许敬宗那等忠心,可能做酷吏?他在百骑时数次让唐旭为难,就是因为心不够硬。”

    “最后就是功绩和资历,他和李勣这等老帅差的太远,至少还得磋磨二十年。”

    “陛下舍得让平安在朝堂之外浪荡二十年吗?”

    皇帝认真想了想,“舍不得,但他得让朕看到他自己的坚持。”

    坚持!

    “朝中谁有坚持?”武媚平静的道:“也就是许敬宗,他一门心思就想做宰相。许敬宗和上官仪压根就没有自己的坚持”

    “可贾平安是你的阿弟。”皇帝的声音有些冷漠,“他若是没有自己的坚持,朕如何敢重用他?”

    王忠良听的胆战心惊的,想到的是后宫风云没有节操的赵国公鼓动皇后谋逆,随即皇帝退位,太子继位,权臣当道。

    可怖!

    武媚苦笑,“我能照拂他,却也能带累他。”

    “他能帮助你,可也能带累你。”

    李治突然有些羡慕这样的姐弟关系,“他当年为你在皇城外杀人,随后被朕赶出了长安城”

    武媚的眸色柔和了许多,“是啊!这便是他的坚持。”

    “我特么的不想干了!”

    贾平安看着案几上堆积的书想原地爆炸。

    “那个吴侍郎嗯?交给他办。”

    陈进法去了,晚些回来,“吴侍郎问他都干了,国公你干什么?”

    “我干大事。”

    大事找我,小事别烦我!

    兵部还差一个侍郎,赶紧配齐啊!

    贾平安真的是望眼欲穿。

    陈进法小心翼翼的道:“国公,若是陛下大怒”

    陛下若是把你贬官了,兵部有几个侍郎重要吗?

    贾平安一想也是。

    丢就丢吧!

    他想的很清楚。

    第二日,弹劾依旧。

    第三日,弹劾的规模大的吓人,杨德利的身边已经没人敢待着了。

    第四日,杨德利寻到贾平安,说自己不怕,但被人盯着有些发烧。

    还好不是发骚。

    第五日

    贾平安觉得就像是风浪中的浮萍。

    “国公,低个头吧。”

    吴奎每日一歌。

    “国公,低个头吧。”

    陈进法也加入了劝说的队伍。

    崔建也来了。

    “名臣你大概做不了,你的节操不好。”崔建很果断的道:“低个头,过了这一关再说。”

    连李敬业都来了,“兄长,低个头。”

    贾平安纳闷,“你竟然也劝我低头?”

    李敬业说道:“我知晓此刻低头都晚了,不过低头至少能换个地方。原先兄长你会去交趾的,低个头说不定就能去安西。”

    “胡女?”

    贾平安问道。

    李敬业欢喜的道:“是啊!到时候我把李义府捶个半死,跟着兄长一起去。”

    贾平安心中温暖,“滚蛋!”

    王忠良来了。

    “陛下召见。”

    决定性的时刻来了。

    贾平安起身看了一眼值房,对陈进法说道:“把我私人的东西收拾一下,弄个筐子,等我回来收走。”

    陈进法点头,哽咽的道:“国公平安。”

    老子姓贾!

    到了宫中,帝后都在。

    皇帝一直在盯着他。

    莫非皇帝想让我明媒正娶了高阳,从此成为驸马?

    贾平安有些胡思乱想。

    “你不担心自己被贬官?”

    皇帝的问题很直接。

    贾平安点头,“担心。”

    “为何不低头?”

    贾平安想了许久,各种理由在脑海里闪过。

    帝后也不催促,饶有兴致的等着。

    良久,贾平安抬头,“饿怕了。”

 第1003章 我的道

    对于帝后而言,饥饿这个词有些遥远,又有些触手可及。

    从小到大帝后都没挨过饿,但当他们执掌天下后,却又知晓了饥饿对于这个庞大帝国的危险。

    百姓吃不饱就要闹事。

    军队吃不饱就要闹事。

    所以得出一个结论,民以食为天。

    李治想过贾平安反对封禅的无数理由,譬如说靡费钱粮,譬如说劳师动众等等,但他从未想过竟然是饿怕了。

    他看了一眼皇后,皇后的眼中多了些黯然,显然是想到了贾平安小时候的经历。

    饿怕了。

    他想到了杨德利。

    但凡知晓哪里有浪费,那么哪里就会有杨德利。

    一句饿怕了,比什么封禅靡费都来得更直接和猛烈。

    有那钱粮为何不拿去救助百姓?

    李治温声道:“你还记得当年之事?”

    他见过许多官员,大部分都出身不凡。极少数出身贫寒的官员到了一定境界后就忘却了自己的出身。他们会骄奢淫逸,比那些出身不凡的官员更加贪婪。他们会俯瞰曾经的乡邻,厌恶那些贫寒的百姓

    贾平安抬头,“记得。”

    他怎么会不记得穿着脚指头露在外面的解放鞋,袜子是没有的,身上的衣裳都是有许多补丁的,冬天会冷的耳朵和手脚生冻疮

    那些时日他从未忘记过。

    武媚轻叹一声。

    皇帝知晓这声叹息的意思,“若是因此和同僚交恶你也愿意?”

    贾平安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有我的道,我走我的道。

    你若是愿意加入这个道,或是赞同这个道,那咱们就是朋友。你不赞同没关系,但别在路上设障碍。

    就那么简单。

    “若是举目皆敌呢?”

    “求同存异。”

    政治从来都是妥协的艺术,一味强硬不会有好结果。

    王安石强硬的像是一块石头,结果新政崩了。

    我的道在那里,不远不近,触手可及。我愿意为了我的道去争取更多的朋友。

    就那么简单。

    李治眯眼看着他,想到了许多。

    朝堂之中目前是一个稳固的构架,四个宰相中有三个是他的心腹,一个李勣也是半个心腹。

    他微微颔首,“你且去。”

    没有贬官?

    贾平安有些愕然,旋即告退。

    王忠良把他送出去,出了殿门后低声道:“赵国公好险。”

    啥意思?

    贾平安不解,“可是陛下震怒了?”

    陛下没震怒!

    王忠良莫测高深的道:“道啊!”

    你特娘的能不能说人话?

    道!

    道可道。

    非常道。

    贾平安皱眉不解。

    王忠良这话什么意思?

    所谓道,在政治上指的就是你的立场,你的政治宣言。

    贾平安觉得眼前就像是闪过一道光般的豁然开朗。

    皇帝要看看我的道。

    朝中目前有四个宰相,李勣更像是守门的,没事儿也不发表意见;剩下的三个许敬宗算是半个有自己的道的人;李义府和上官仪都是棒槌。

    也就是说,皇帝清理了宰相后,霍然发现自己的身边全是心腹。

    当你的身边全是心腹时,你的事业就危险了。

    你必须要倾听不同的声音,可你的心腹不会说这些。

    皇帝这是想试试我的道,看看我的坚守

    他需要一个能信任,且能坚守自己道的重臣,而非是一个唯唯诺诺的唯唯诺诺的臣子太多了,目前朝中的三个宰相都是。

    这是一次测试。

    若非如此,阿姐定然会想办法来提醒我。

    是了!

    阿姐一直没动。

    我的道!

    贾平安看着左边。

    左边是东方。

    太阳从东方升起,煌煌而不可直视。

    太阳普照万物,水利万物,于是浩浩荡荡,不可阻挡。

    贾平安想到了一句话。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帝后在宫中缓缓而行。

    “成为帝王之后,生杀予夺只是一面,定人荣辱才是帝王最犀利的兵器。多年来,无数人或是谄笑着,或是一脸正气在朕这里献媚。他们小心翼翼的说话,或是慷慨激昂的说话目的都是为了朕的看重。”

    李治的眉微微挑动了一下,“有人效忠丑态百出,有人装君子让人作呕,朕只想知晓臣子的心思,知晓他的道。但遇到许多人,从未有自己的道。”

    武媚说道:“所谓道,定然是对家国天下有了自己的认知,为此想去改变这些才生出的想法。”

    “有想法的臣子很多。”李治目光幽幽,“许多臣子都会有些想法,可却不能坚守。世间诱惑太多,酒色财气,如何能挡?于是便滑入深渊,忘却了自己的道。”

    他突然握住了武媚的手,目光炯炯的道:“若非朕知晓你并未给贾平安通气,朕今日定然以为他的这番话便是出自你。”

    武媚微微蹙眉,“兹事体大,臣妾更希望平安能平安,在此之上才能言及朝堂。”

    皇帝赞许的看了她一眼,“这几日朕一直在看着他,还不时给些暗示,于是弹劾越发的凶狠了。朕见过许多官员,李义府当年也曾有过抱负,可为了高官厚禄还是走了酷吏这条路。诱惑面前有几人能当?贾平安却不为所动。”

    武媚想到了许多,“记得第一次见到平安,他穿着百骑的衣裳,腰间挎着刀,一脸稚气”

    那时候的贾平安看着更像是一个邻家弟弟。

    武媚回忆道:“那时候他目不斜视,压根就不看那些女人。”

    这便是纯真。

    “这些年他面临的诱惑不少,若是愿意,他就能打着皇后阿弟的名头在外面作威作福,可他何曾如此?”

    武媚的声音渐渐铿锵有力,“我的阿弟自然不是那等见利忘义之辈,哪怕是面对刀山火海亦能一往无前。他有他的道,为了他的道,他敢在皇城外斩杀官员;为了他的道,他敢带着五万倭女回到长安!”

    武媚看着皇帝,眉间多了凛然,“平安从不是李义府那等佞臣!”

    宫中来人了。

    来人径直去了兵部。

    “这是陛下的赏赐。”

    一块玉佩。

    玉高洁且坚硬。

    外面的猜测一下就崩碎了。

    “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