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派人把老刘头他们活着的所有人,都接到长安来。一路上要有马车接送,好生伺候。”
“诺!”
又是十几天过后。天气也越来越热了。现在这口缸晚上也不用抬到房间里面去了,让它自然生长吧。
荀彧等人来找刘苟。
刘苟笑道:“文若啊,高产的种子活了一株。再过几年,我大汉就不缺粮食了。”
第608章 独苗
荀彧道:“臣听杨松说这粮食可亩产20石。臣是有些不信的。”
刘苟笑道:“老实讲,朕也不太清楚到底能结多少果。但是比咱们现在的粮食多三倍产量绝对是有的。这是绝对可以保证的。”
荀彧道:“要是能多三倍的产量那都不得了了。只需几年,百姓就都能吃饱肚子。”
刘苟点头道:“是啊,咱们很多百姓大多数都只能吃个半饱,有了这种粮食,起码可以填饱肚子。肚子饱了才有心思去干别的嘛!”
“陛下,这粮食叫什么名字?”
刘苟想了一会,道:就叫“番薯”吧!毕竟是在海外番邦弄过来的。”
荀彧却摇头道。:“不妥,臣以为叫“汉薯”更好,虽是番邦传过来的。但是也是我大汉将士们的心血换来的。起名“汉薯”更有纪念意义。”
刘苟没想到荀彧刘家伙也学韩国棒子。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连名字都要改过来。
道:“好吧!那就叫“汉薯”,朕也得更好。”
“哦,你找朕还有什么事吗?”
“陛下,徐荣老将军西去了。臣想问陛下怎么安置?”
刘苟惊道:“徐老将军走了?哎!国失是一柱啊!”
“传诏,厚葬徐荣,封徐荣为安平亭候,让他儿子继承爵位。”
“诺!”
荀彧明白,陛下终于开始赐爵了。虽然是亭候,但也是候爵啊,有一亭的封地。
“陛下,那谁来接替徐荣驻守凉州?”
刘苟想了下,道:“如今还没有拿下江南,众将士都分不开。你传诏给钟繇,让他举荐一个吧。让吏部发任命书。”
“诺!臣一会便去找周洪。”
“文若,今年秋收之后,派人运粮去合肥,朕实话告诉你,荆州出兵是假,直取秣陵才是真。先拿下江东,然后再两面夹击曹操。”
荀彧道,:“先打孙权?再对曹操?”
刘苟笑道:“这是朕与孔明先讲好的。在江夏虚晃一招,吸引周瑜的注意力。实则突然渡江直取秣陵。等到出兵的时候,朕亲自去一趟荆州,吸引注意力。孔明偷偷去庐江。”
荀彧道:“如此也好!声东击西,出其不意,定能一举拿下江东。”
“是啊!争取今年冬季出兵。”
“陛下,臣告退!”
“嗯,忙去吧!”
一个多月后,红薯可以移栽了,刘苟挖开缸中的红薯。查看究竟,十来斤红薯就活了半棵,而且只发育了两根薯藤。其余的全部死掉了。
刘苟在御花园,找了个地势较高,阳光充足的地方。挖了一块小空地,把土晒几天。又放了一些马粪做肥料。用剪刀把两根薯藤,剪断成六根小苗,然后斜着插栽进去,再浇点水。
唯一存活的一棵红薯发了两株芽,现在两株芽又变成六颗小苗了。虽然不多,但只要这六颗小苗都能存活。到了秋后,应该能收获几斤红薯。全部留着育种,那明年起码能种一两百株。不需几年,便能呈几何型的增长。五年之后便能传遍大汉。
第609章“故事”
“李全,找些木棍,插到泥土里,做一个篱笆,把它围起来。”
“诺!”
“另外,安排十几名忠心可靠的内侍12个时辰轮流守在这里,不许任何人破坏这六根苗。尤其是防范老鼠与鸟,别让它给破坏了。这可是大汉的希望!”
“诺!陛下放心,奴婢明白!”
红薯很容易栽活的,这东西,喜肥,耐旱,喜温。
回到长秋宫。“子民,你都在忙什么呢?怎么搞的身上还一身泥?”
刘苟笑道:“朕上次不是跟你说了嘛。那种子找回来了,刚种下。等到秋天就知道产量了。”
“哎!就是少了点。才种下六株苗,所以特别珍贵。现在可以说是无价之宝。朕让人日夜守着呢。”
孙灵道:“晋儿就番的事,怎么说?相国找到了吗?”
“还没呢,也不急,等秋后科举之后再说吧!”
“老实讲,让晋儿走,朕又有些舍不得。可儿子长大了,不分家又不行。秋后再走吧!”
“哦,周洪女儿怎么样?”
“长得很水灵,十五岁了,年龄也合适,知书达理,我很喜欢。我看这门亲事可以。”孙灵道。
“善,那就这么定了,周洪那朕去说。让他们完婚再去就番。”
第二天刘苟又来看自己种的这六株苗。
只见几名小太监围着小篱笆边坐在那守。旁边的树下,还拴了一只猫。
“奴婢见陛下。”
刘苟道:“很好,你们就轮流守在这。放条猫这主意很不错,旁边有条猫,就不会有老鼠偷吃。不过这猫不许放出来,免得他把苗毁坏了。”
“诺!”
“你们几个,以后就专门守这个。从现在开始,你们每人升一级。等秋天收获了,朕还有赏。”
“谢陛下!”
“嗯,切记,不要让任何人弄它,也不用你们施肥浇水,看着就行。”
“诺!”
几天后六株苗都活了,长出新芽了。刘苟高兴坏了。看来再等几个月便有收获了。
“陛下,老刘头他们来长安了,现在驿馆,您什么时候见?”李全道。
刘苟道:“明日早朝后,在宣室殿见,让他们几个都来。”
“诺!”
第二天,刘苟在宣室殿接见了老头一行。只剩七个人。
“拜见陛下!”
刘苟亲自扶起老刘头。道:“爱卿请起,你们受苦了,朕感谢你们。”
“谢陛下。”众答道。
刘苟道:“爱卿,你们跟朕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怎么才你们几个人回来呢?”
老刘头道:“陛下,我们开始还好,过了东嬴(日本)到也还顺利。再往东北走了大概一个多月。天气越来越冷。”
“一天晚上,突然刮起大风,我们只能收帆躲在船舱里。等第二天风停了,有八条船不见了。其中有一条撞冰船碎了,兄弟们全死了。”
“茫茫大海,我们根本就没法找。在原地等了一天,也没见的人出现。正准备再起航。可有几条船不愿意走了。都要返回。”
“蒋将军去到他们船上命令他们起航。他们居然叛乱,杀害了大将军。然后带着三条船又返航了。”
“臣不敢再火拼了,只能带着剩下七条船继续航行。这中间遇到几个小岛屿。岛上都是冰天雪地,除了能拿冰块融化做淡水,别的什么也没有。”
“大概两月多月后,我们到达了美洲大陆,可上岸后也是什么也没有。再沿着海岸线找了一个多月,也没发现种子。”
“这时天气越来越热,船上又发生瘟疫。兄弟们都想回家。七条船有三条船上的人都得了瘟疫。没办法,臣只好抛弃他们。带着四条船继续南下。这时候我们剩下的,只有一百多人了。”
“也不知在什么地方上了岸,发现有红毛野人。我们跟踪野人。发现他们居然也有茅草屋。地里还有庄稼。也就是您说的这个红薯。可是我拿了跟您画的红薯一比,觉得这个红薯还没有熟。所以就打算留下来等几个月。”
“可是没多久,野人就对我们发动了攻击。他们人很多,但是他们没有铁器。我们用弓弩,射杀了他们不少人。自身没什么损失。可是一个月后又得病了。那个地方天气好湿热,我们根本受不了。
“陆陆续续又病死了好几十个。大家内心都崩溃了。挖几个红薯,觉得个头够大的我们就偷偷挖一些带回来。”
“然后我们又南下去找别的种子,可是什么也没找到。”
“我们把四条船上的补给,搬到两条船上。开着两条船返回。”
“可能是我们走错了方向,应该还要往北走,我们向西有点早了。这一路连个小岛都没有。”
可后来遇到一个大岛。岛上有果汁,我们在岛住了一段时间,休养一体。然后再往西走。一切都还蛮顺利的。
可就在咱们快到大汉不远了,突然刮起巨大的风,两条船都翻了,兄弟们死伤无数,种子也泡了水。臣关闭甲板舱。还好船没有沉,臣等只能任凭风吹浪打,四处飘着。等风停了,另一条船也不见了。就剩下九个人。几天后我们在朐县上了岸,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一打听才知道回到大汉了。
“可惜上岸后,又有俩名兄弟没挺过来。朐县令,见臣有蒋干大将军印,便相信了臣等。”
“陛下,那一筐种子,都是海水中泡过了,也不知还能不能活。本来有两三百斤,可惜就剩这么一点了。”
刘苟听完,内心震惊了。还好当初让老刘头一起去。否则都完了。蒋干是个文弱书生,压不住那些粗汉子。老刘头,内心坚硬执着,否则不可能成功。海上航行久了,内心压抑。见到有人死去,更加会内心崩溃。一旦发生瘟疫,内心与恐惧。自相残杀也就发生了。
“老刘头,朕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种子有一株活了下来。你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按你刚才这么说,可能还有些船飘远了,船员并未死掉。但是不管怎么样,那些叛逆朕也不再追究责任了。”
第610章 收获
“对于杀害蒋干将军的那些叛逆朕也就当没有发生过。出海这么久有些人意志不坚定,朕也能理解。这件事,你们几个人也不要再说出去,就当没发生。”
老刘头道:“臣明白,这件事就算再追究责任,也不知是谁起的头。过去的就过去吧!臣与这几位兄弟也想回老家了。还请陛下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