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元-第4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拜大王,见礼!”礼官有点激动的大喝。

    “拜见大王,恭贺大王!”文天祥,林必举等文武大臣一起下拜,直接跪下黄土之上。

    至此,祭天仪式才完全结束。这时,李洛才可以真正成为唐王。

    上午巳时,李洛又在临时搭建的唐庙祭告祖宗。仪式也很简单。

    首先是点神主。李洛在始祖李渊,高祖李时珍,曾祖李贽,祖父李定国,父亲李秀成的牌位上点上神主,再献上祭品,念了祭告词,就算完事。

    当然,用的还是诸侯的七鼎。

    九鼎,是天子之礼,他是不能用的。

    到了中午,饥肠辘辘的李洛再次回到归德殿,携崔秀宁正式在归德殿御门升座,接受群臣朝贺。

    首先是读表。

    归德殿外的广场两边,仪仗队,侍卫,狮虎大象犀牛白鹤大龟整齐排列,旌旗招展,很是庄严。

    太乐署的黄钟大吕也适时奏响,一片典雅祥和,堂皇正大的气象。

    “贺大王—拜!”礼官再次唱喝。

    “拜见大王!恭贺大王!大吉大利!天佑大唐!”千百人一起下拜,声音惊天动地。

    “捧表官!上表!”礼官唱喝。

    一个官员捧着一圈文书,缓缓上前。

    “接表官,接表!”

    一个官员接过文书,来到李洛王座之侧。

    “展表官!展表!”

    两个官员再次上前,恭敬的打开转轴,展开文书。

    “宣表官!宣表!”

    最后,作为宣表官的马致远,出现这众人之前。这些表官之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最后的宣表官了。

    马致远对李洛和崔秀宁恭敬行礼,然后走到两个展表官中间,开始宣读。

    ps:今晚就到了了,晚安!蟹蟹支持。节日快乐!

 第548、549节 封官授爵定国是诏

    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千百人瞩目之下,宣表官马致远,字正腔圆的宣读封授诏书。

    “……以唐高祖皇帝为不祧之祖,尊为始祖。追尊高祖讳时珍为宣王,曾祖讳贽为景王,祖父讳定国为敬王,父讳秀成为明王……”

    “尊太公讳铎为太上王;封崔氏秀宁为唐王后;封王长子李征为王世子,遥领雍州牧;封王次子李律为陇西郡王,遥领冀州牧;封王妹李沅为洛宁郡主;封王长女李微为长安郡主;”

    “设七等爵位十二等。分为国公,郡公,县侯,乡侯,一等伯,二等伯,一等子,二等子,一等男,二等男,龙禁尉,骁骑尉。爵号带开国者,世袭罔替。”

    “公候伯子男为贵爵。公爵一品,侯爵二品,伯爵三品,子爵四品,男爵五品。龙禁尉六品,骁骑尉七品,俱为勋爵。”

    “国公正一品,食邑万户,年俸银一万两;郡公从一品,食邑八千户,年俸禄八千两;县侯正二品,食邑六千户,年俸银六千两;乡侯从二品,食邑四千户,年俸银四千两。”

    “一等伯正三品,食邑两千五百户,年俸两千五百两;二等伯从三品,食邑两千户,年俸两千两;一等子正四品,食邑一千二百户,年俸一千二百两;二等子从四品,食邑一千户,年俸一千两。”

    “一等男正五品,食邑八百户,年俸八百两;二等男食邑六百户,年俸六百两;龙禁尉正六品,年俸六百两;骁骑尉正七品,年俸五百两。”

    “封文天祥为庐陵县侯;封陈淑桢为清水乡侯;封林必举为蔚山乡侯;封崔牧为墨源乡侯,郑思肖为云驿乡侯。”

    “封都烈,乌图,江钧,杨青雀,郑和,罗昱,査尹南,尚铸,张会,龚侃十人为一等伯。”

    “封杨序,朱颔,虎古,张敛,萧北,武岩,光夏,瞿世,刘卫泰,申花生,韩韶,李雍,李扬,李益,宗昼,陈让……二十人为二等伯。”

    “封颜隼,刘大刀,颜仝,阿山,陈羽,乔布,顾铠……二十八人为一等子;封杨栝,石珊瑚,李织,李绵……三十二人为二等子……”

    随着马致远念出一个个名字,很多人都激动无比。

    自己封爵了!

    很多人祖宗八辈都是种田的农夫,何曾做过一官半职?可是跟了李洛几年,就封了爵位!

    什么是光宗耀祖?

    这就是了。

    公侯伯子男五等贵爵,总共封了一百十五个;而作为勋爵的骁骑尉和龙禁尉,也封了一百多个。

    加起来近三百人。

    江华乡勇时代最早跟随李洛的元从,哪怕当年是个普通乡勇,大多数也捞了一个骁骑尉的世爵。

    别看最低的骁骑尉只是七品,可难的是的是“开国骁骑尉”,世袭罔替,和大唐国祚相始终啊。

    李洛这次一共拿出了二十万户的赋税封授爵位,接近唐国辖下户口的百分之三。

    在李洛和崔秀宁的设定中,将来所有开国爵位的食邑,不能超过国家总户口的百分之三,加上宗室的食邑,不能超过百分之五。而且包括宗室在内都要缴纳赋税。

    只有一种人可以免税二十年,那就是为国捐躯的烈士家属,还必须是配偶和直系家属。

    这样,国家养勋贵宗室的负担,就能控制在一个很低的范围。不会犯明朝的错误。

    近三百个获封爵位的人,绝大多数来自军中,其次就是特察局,再其次才是文官和工匠。

    皆大欢喜!

    就是文天祥这样对个人利禄不太热衷的人,听到自己封了自己家乡的县侯,也很激动。

    要不是礼仪规定不能喧哗,很多人肯定已经欢呼起来了。

    但这还没完,被封了二等男爵的马致远继续宣读道:

    “……以爵授田。国公授予爵田一万两千亩,每降一等,递减一千亩。故,骁骑尉授田一千亩……”

    李洛计划拿出了百分之一的土地,用来封授勋贵和宗室。但勋贵的田亩同样需要交纳赋税,一视同仁。

    除此之外,李洛还打算将对外征战获得的奴隶,按照功劳大小分给勋贵。

    他又不是救世主,怎么可能给予华夏之外的外族国民待遇?奴隶在全球范围内还要存在好几百年,他也无意改变这点。

    接下来,就是《定国是诏》,这是关系唐国体制的大事,所以文天祥郑思肖等人格外留意。

    这些大事,李洛并没有和群臣商议,而是和崔秀宁琢磨后就“乾纲独断”了。

    政府一词来自宋代。以中书省为核心,三省合称政事堂,枢密院和中书省又并称二府,政事堂和二府就合称“政府”。

    但是,实际上唐宋的三省是徒有其名,大权全部在政事堂手中。三省的长官,都在政事堂办公,以堂阁之臣的身份参与政事。三省实际就是政事堂的办事机构。

    “……敕曰,废除三省,朝廷以政事堂,军师阁为中枢,统筹军政大权。政事堂设置左,中,右三相为长,军师阁设置东南西北四阁太尉,俱称宰执……”

    “政事堂,军师阁之外,另设御史台,总督监察之权,与堂阁并称三府。御史台设置御史大夫,位同宰执。”

    李洛将武官之首提到和文官之首一样的高度。政事大臣和军师大臣都是宰相,典型的群相制度。文武七个宰相,都对他负责。

    同时又效仿秦汉,将御史大夫恢复到与宰相太尉同等的位置,方便行使监察大权。

    这既像明朝的内阁,又像清朝的军机处。两者结合,既方便他掌握大权,又能做到充分放权。

    “堂阁之下,增设三部,共九部。九部者,吏部、户部、刑部、工部、礼部、财部、兵部、商部、警部。兵部与警部,归属军师阁掌管。”

    六部变成了九部,一下子增加了财部,商部,警部。

    因为户部的权力太大,所以李洛就将户部的财权剥夺出来,专门由财部负责度支和审计大权。而户部只管户口,田亩,农税,民政,农桑。

    商部,当然是主管工商,征收商税,掌管官营产业以及盐铁专卖。

    警部专管治安,侦缉,审讯,以及辅助军队作战,所以也划归军师阁掌管。

    以上就是唐国的“三府九部”。而三府九部的长官,统称三公九卿。

    三府九部之外,还有专司公诉的检察寺,以及专司审判的大理寺。掌管遍布地方的检堂和法堂。

    李洛又规定工部只管理工程建筑,将工匠和制造之权剥离出来,由新成立的匠造司掌管,并规定匠造司的官员,全部由技术工匠担任。

    不光如此,唐国匠造司的品级远超唐宋,只比九部低一品。

    李洛还设置了专管海洋产业的海务司,负责海洋渔业,海盐,海航等事。还有专管矿产的矿业司。

    冗长的诏书中还说,国家的盐,铁,矿,茶,全部由朝廷专卖,任何私人不得插手。

    至于特察局,李洛始终没有把这个机构摆在明面上。不但元廷不知道特察局的存在,就是唐国官员,也有很多人不知道。

    特察局迟早要光明正大的出现,但不是现在。情报机构这玩意儿,无论是对外对内,都不易过早让人知道。

    其他诸如太常寺,翰林院,鸿胪寺,钦天监,市舶司等机构,一如唐宋。李洛暂时并没做出改变。

    总的来说,李洛的机构改制,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还是封建社会那一套。

    至于后世的很多机构,他根本不打算设置,太不现实。

    今天的改制只是初步的,慢慢来,不要急。

    接着,又重新强调了国旗,国徽,国花等象征,要求全体唐民一体知晓。

    此时,马致远念的口干舌燥,但还要继续念下去:

    “……改省道为州。分江浙行省为浙州,扬州。改江西行省为赣州,改福建行省为闽州。州设州牧,州丞,州史。州之下设郡,郡设郡守,郡丞,司马。郡下设县,县下设乡,乡下设村,俱设乡村公所……”

    这就是地方官制了。增加了乡村两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