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元-第5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的楹联上,赫然是那脍炙人口的,武侯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神像前香烟袅袅,似乎香火很旺。祠堂中的游人,看到李洛气度非凡,随从众多,都是小心的退出去,不敢太过靠近。

    李洛身穿一袭月白轻衫,亲香上香,动作一丝不苟,很是肃穆。

    他后世来过武侯祠,但此事的武侯祠和后世完全不一样,就是位置都不同。

    这才是真正的武侯祠,也就是最早的武侯祠。

    李洛上完香,看着武侯的神像说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武侯未竟之业,遗憾千古,李洛亦常感同身受,引以为憾啊。”

    “古来以良相而成圣贤者,不过数人,而武侯为首,无人过之。岂独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在于爱惜百姓,视民如赤子啊。”

    文天祥等人肃然说道:“大王之言,震耳发聩,臣等深以为然。武侯之贤,不独鞠躬尽瘁,也在爱民如子。为人臣者,敢不效法。”

    正在这时,忽然外面一个声音喊道:“在下牟应龙,等候贵人多时了!”

    李洛回头一看,正是之前看碑文的几个文士。

    几人见到李洛回头,一起拱手行礼,看样子都猜出了李洛的身份。

    “诸位为何知吾必来?”李洛笑道。

    一个年近三十的士子笑道:“知君有雅意也。足下即是贵人,怎会不来武侯祠?”

    李洛一想也对。

    接着,几个文士主动通报了姓名。原来就是牟家父子,黄泽,张达善等人,都是蜀中名士。

    他们猜出了李洛的身份,但李洛既然不点破,他们也不好造次。

    “诸君可愿随我再去祭祀昭烈?”李洛邀请道。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几人面露喜色,一起欣然答应。

    等到一行人祭祀完刘备,李洛又提出去青城山,登高望远。

    直到到了青城山下的幽静之处,几个士子这才一起整衣下拜,肃然说道:“草民拜见大王,前有唐突,望大王赎罪。”

    这就是想要归唐了。也就是认主。通过两个月的观察,他们终于下定了决心。

    李洛呵呵笑道:“诸卿请起。寡人盼诸卿久矣!”

    几人一起平身。最活跃的牟应龙说道:“大王,青城山夕阳晚照甚美。此时登山,正好观看此景。”

    一大群人一边走一边聊,很快李洛就和几人聊的熟了。

    这是几个隐士啊。

    落日西斜时分,李洛终于登山了青城山最高峰:老霄顶。

    蜀中山川,所谓“青城幽,峨眉秀,剑门险,夔门雄”。这青城山,以苍翠清幽取胜,真当得“青城天下幽”之誉。

    李洛挺立老霄顶,四顾群山环侍,犹如雄城。但见苍翠欲滴,云霞如锦,幽野茫茫,风起苍穹。他似乎略作沉思,便开口吟出事先准备好的诗:

    巍巍青山幽城翠,茫茫苍野大风扬。

    必是夕阳知我到,便织云霞晚照长。

    此处既有洞天久,笑问仙踪在何方?

    应是莫闻天下事,不知人间有大唐。

    文天祥和黄泽等人听到李洛的诗,心道此诗平平无奇,失之俗白,全篇并无佳句,以文辞看,全不足观。

    可诗意雄豪高峻,霸气森然,以境界取胜,虽非扛鼎之作,却能大俗化雅,勉强也能算佳作。

    尤其是诗中隐有诘问神仙之意,调侃仙人不来迎接自己,人主之姿跃然而出。

    这是君王之诗,以气成篇。臣子诗才再高,也难以模仿,不敢模仿。

    “大王此诗,睥睨天下,旨趣豪迈,真意自然,乃英雄语也!”文天祥只能如此夸赞。他不是谄媚之臣,这点评虽然有点抬高,但并不夸张。

    牟应龙等人也纷纷说道:“文山先生之言,恰如其分。大王此诗,不同寻常。”

    李洛笑着摆摆手,“随性而作,贻笑方家。寡人于诗词一道,殊无才情,倒教诸卿为难了,不提也罢。”

    众人连说岂敢。牟应龙道:“诗词乃小道也。大王之才,乃是济世安民,经天纬地,再造乾坤,泽被苍生,此乃天授雄才,大道也。”

    李洛听了哈哈大笑,指着牟应龙道:“若非知卿正直有节,几疑谄语矣!”

    众人闻言,一起怡然而笑。

    李洛终于知道为何帝王喜欢和文人厮混了,因为他们会说话,说的话能让你很舒服啊。

    ps:今天太忙,只能这样了,蟹蟹大家,晚安!保重身体哦亲。这一章,非常难写!

 第604、605节 大王真有太宗遗风…朕女必为一国之母

    此时的青城山,夕风徐徐,云蒸霞蔚。

    众人正在流连山色之际,忽然年纪最长的牟巘说道:“大王乃道君后裔,前唐王孙,血脉贵重。大王奋起王师,驱除鞑虏,解民倒悬,于汉家江山恩同再造,功莫大焉。岂非天命也?”

    “且大王如今拥有扬州大半,益州全部,功业更甚于蜀汉,虎踞南方,四国最强,为何不顺天应命,登极位而振民心,安社稷呢?”

    这是在劝李洛称帝了。

    黄泽也道:“然也。当今天下骚乱纷扰。自朱温篡逆以来,神州分裂已近四百年矣。该当有圣人降世,一统山河,再造盛世啊。”

    “如今天下五国,蒙元武力强横,大唐百姓最众,并为双雄也。可蒙元乃塞外蛮夷,霸凌中原,不得人心,安能久据汉家。而大王前唐贵胄,祖业辉煌。更是汉家救世之主,百姓仰之如父,天命眷之如子,怎可不为帝也。”

    张达善等人也纷纷进言劝进,希望李洛立刻称帝。毕竟连萧隐之流都僭越称帝了。

    事实上,李洛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但李洛不愿意此时称帝。

    他觉得不过瘾。

    南方这么大,他只占了三分之一地盘,就要称帝?

    他又不是萧隐和赵良钤。

    不统一南方,称帝无趣。而称帝太早,臣子们封赏过高,也不利于进取心。

    但这一点,想必牟巘等人也看出来了。看出来,却仍然劝李洛称帝,也不指望李洛答应。为何要这么做?

    仅仅是一个表态罢了。

    表示他们诚心诚意归唐,效忠于他。

    这就是文史和武士的不同了。他们的真实意图,往往和表面上说的不是一回事。君主需要经过重新解读,才能发现他们的目的。

    这也是为何做皇帝难。

    所以,李洛也就是没有多此一举的解释,只是淡淡笑道:“卿等之意,寡人已知。”

    果然,牟巘等人相视一笑,一起行礼道:“大王虚怀若谷,草民唐突。”

    李洛沉吟道:“卿等无需自称草民。大唐初创,求才若渴。朝中三府九部,缺员甚多。诸位可愿随寡人回临安,案牍劳形?”

    牟巘等人大喜,“大王不拘一格,不以臣等卑鄙无能,而拔擢于乡野,臣等敢不鞠躬尽瘁也!愿随大王左右,共襄光复大业!”

    以他们的才学名望,要是没有气节,早就接受征辟做了元廷的官,也不用等到今日了。

    可这不代表他们不喜欢做官。他们只是不愿意出仕蒙元罢了。

    事实上,在萧隐称帝时,他们就考察过萧隐。但发现萧隐竟然对豪强如此优柔寡断,而且并无多少惠民之举,行事墨守成规,毫无开创之举,不由很是失望。

    后来看到萧隐亲征吕文焕,结果大败而回,困守江陵,就更加失望了。

    至于赵良钤,也不像是能成事的。

    相反,李洛不但兵强马壮,战无不胜,而且大刀阔斧推行均田令,惠民之举层出不穷,文韬武略俱为当世之雄,犹如初升之阳,隐有鲸吞天下之势。

    明君之风,彰显无疑。

    所以他们才决定归唐。在今日见到李洛,更是认为李洛见面更甚闻名,无不心悦诚服,欣然投效。

    牟应龙首先献策道:“臣闻大王在蜀中招募了不少骑兵种子,不知大王要在何处训练骑兵?”

    衡阳大战和崔秀宁的江防大战,唐国得到了十几万匹战马,所以李洛已经招募骑兵,打算建立一支十万人的铁骑。

    这次益州招募了八万新兵,就有三万人是会骑马的。其中很多还是川西川北的吐蕃人和羌人。

    平心而论,他们的确比南方汉人更擅长骑马,更适合当骑兵。

    可李洛并没有决定专门的骑兵训练场地。现在牟应龙一提,倒是提醒了他。

    对,骑兵场地不好,就会影响骑兵的训练效果和速度。这个问题他之前倒是忽略了。

    “寡人并未想好在哪里训练骑兵。莫非牟卿已有主意?”李洛问,他的地理并不太好,不如崔秀宁。

    牟应龙道:“回禀大王,这川西川北有很多草原,其中最大的在潘州,那里曾是羌人游牧之地。因为地势高,水草丰美,很适合训练骑兵。”

    四川很大,李洛后世比较熟悉的也就是成都一代,并不知道四川还有大量草原。

    文天祥皱眉,“那里离吐蕃太近,又是新兵训练,风险大了些。”

    牟应龙道:“文山先生勿忧。那里虽然离吐蕃近,可有大山阻隔,吐蕃诸部自顾不暇,也不敢出兵,应该无碍的。”

    李洛想了想,“就依牟卿之言,在那草原训练骑兵吧。文先生,回成都后你就以军师府名义下令,将骑兵新兵调入松潘郡训练。”

    潘州已经被改为松潘郡。事实上现在这里属于吐蕃宣政院的辖地,只是后世属于四川罢了。也就是说,李洛不光收复了益州,还拿了一小块吐蕃领地。

    松潘郡离吐蕃的确太近,但毕竟是高地草原,太适合训练骑兵了,利大于弊。

    杨汉明又进言道:“兄长,既然松潘郡的人擅长骑马,为何不多招募骑兵呢?”

    李洛点点头,“那就从分到田地和牧场的松潘百姓中,再招募一万骑兵。招兵之事,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