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元-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洛点点头,“那就从分到田地和牧场的松潘百姓中,再招募一万骑兵。招兵之事,还是由州牧衙门来做。”

    松潘曾经是吐蕃帝国领土,有吐蕃人,羌人,汉人。这几族相互影响,风俗变得汉不汉,蛮不蛮。但多有骑兵苗子。

    如此一来,新招募的四万骑兵,一半来自松潘。可李洛不担心他们会反叛。因为这些新兵都是之前受土司压榨的牧人和贫农,对李洛都是有感激之心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被土司横征暴敛的吐蕃农奴和羌人牧奴,就因为李洛是汉人,就背叛让自己翻身的唐王,再为土司贵族当牛做马?

    那该有多傻。

    黄泽见到牟应龙的建议被采纳,也立刻说道:“大王,如今都江堰年久失修,淤塞严重,不利于益州大治。还请大王尽快修复。”

    “善哉。”李洛点头,“此事寡人已经在琢磨。只是都江堰工程复杂浩大,寡人身边,并无精通水利之臣,是以一时没有下令动工。”

    都江堰这样重大的水利工程,建的不容易,修起来同样不容易。远没有别人想的那么简单。要是一个外行来主持,会耗费更多人力物力,也耽误很多时间,甚至会在汛期引发洪水。

    李冰修建都江堰后,四川变成天府之国。李冰留下治理都江堰的六字遗言:“深掏滩,低作堰。”历代都牢记这六字真言,一直没有出事。

    可蒙元占领四川后,却乱修一气,采用铁人铁马加固加高河岸,不但徒劳无功,浪费民力财力,还使得蜀中开始洪水泛滥,让都江堰残破不堪。

    蜀中是盆地,自古就常为岷江所患,容易变成“千里泽国”,所以水利事关重大。

    “大王放心。”文天祥笑道,“善于水利者,临安就有一位,之前的江浙行省都水少监任仁发。”

    任仁发?

    李洛知道这个任仁发,乃是松江水利世家出身,主持过不少工程,也算是个历史名人了。

    乔布也说道:“大王放心,这个任仁发虽然做过元廷的官,但并无劣迹,还是可用的。”

    “好。那就任用此人为工部都水司使,调到蜀中主持修复都江堰。”李洛当机立断的做了决定,只争朝夕。

    要是今年蜀中洪水泛滥,那就麻烦了。他必须紧迫起来。

    远在江南的任仁发,万万想不到自己闷在家里发愁前程,千里之外就一个四品官位到手。

    张达善建言道:“大王,蜀锦天下重,本是重要财源。武侯以此为北伐之资,历代皆重。可蒙元南侵益州沦落以来,民生凋敝,百业衰败。这蜀锦也是如此。恳请大王兴复蜀锦,以为富蜀之策。”

    四川古称“蚕从之国”,蜀字,就来源于此。可见蜀地自古丝绸工艺极其发达。而蜀锦更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蜀锦由于工艺繁复,染色特殊,向来很是贵重,有寸锦寸金之说。所以历代都在成都设立专门机构,管理蜀锦,这也是成都被称为锦城的由来。

    四川蜀锦与金陵云锦,姑苏宋锦,广西壮锦合称为“四大名锦”,而尤以蜀锦为贵。

    可从元朝开始,蜀锦开始没落了。很多传承千古的技法失传。到了明朝就更加式微,从名锦之首,沦为二流。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四川不再富裕。

    李洛听了很是重视,“汉明,你回衙后即刻发出告示,招募幸存的蜀锦织工,设立蜀锦局。挑选心灵手巧的女工来教授传承织锦技法,钱粮上不要小气,此事要快办。”

    接着,邓光先又建言“官牲借民”之策。因为虽然均田令已经实施完毕,农夫都分到了田地,可民间耕牛奇缺,严重影响了耕种。

    “官牲借民”之策,是让朝廷把暂时不用的驿站牛马,军中骡马,甚至暂时闲置的战马,借给农夫耕种,渡过至关紧要的春耕难关。

    这可是个好办法啊。马耕田虽然不如牛,却比人要强多了。

    李洛立刻毫不犹豫的答应。

    “大王真是从谏如流,深有太宗遗风啊!”众人都是心中高兴,口上称颂李洛从谏如流。

    一时好一派君臣相得的温馨画面。李洛觉得他们的谏言言之有物,一语中的,都是可用之才,所以心中高兴。而牟巘等人则是认为得逢明主,才有所展,大快平生。

    李洛忽然对黄泽说道:“黄卿,寡人听闻你在新编一出戏,叫《唐王入蜀》?”

    黄泽脸一红,“好教大王知道,这编戏本是小技,臣不为也。只是事关大王,臣为了宣扬大王仁德功业,这才偶然为之。”

    李洛大笑,指着黄泽:“你呀你呀,这编戏可不算小技,而是教化民心的大略!,用得好,就是教化之道,更甚于圣贤书,不可轻视啊。”

    众人听了,都是心有所感。越想越觉得李洛的话有道理。

    君臣一行人下山回到成都,已经是第二日了。

    李洛处理了半天公务,侍卫阿山就来禀报:“大王,有几个猎物,要献一对瑞兽给大王,说是什么食铁兽,有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娇态可掬……”

    我去!

    李洛立刻来了精神。什么食铁兽,那是国宝大熊猫啊!

    这男人马上放下笔,来到州衙之外,果然一眼就看见那熟悉的黑白相间的家伙。

    两只熊猫都在大竹笼子里,可怜巴巴的看着围观的众人。李洛看到,立刻笑了起来。

    熊猫啊。

    “大王到!”

    随着一声唱喝,所有人包括几个猎户一起忙不迭的跪下,“大王…”

    献兽的几个猎物头都不敢抬,只是声音颤抖的说道:“大王万福哦,草民等人发现了一对司铁叟,献给大王……”

    “好,有赏!”李洛说道,“阿山,吩咐赏赐他们每人两石粮食!”

    “诺!”

    几个猎户赶紧说道:“者是草民孝敬大王滴,哪果敢要大王赏赐哦……”

    李洛摆摆手,“赏赐你们收下,但寡人还有吩咐。”他指指两只熊猫,“此物乃瑞兽。福兽,天地所钟。不可再私自捕捉,更不可私自猎杀。否则,便有灾祸。”

    几个猎户一听,顿时脸色惨白。他们是感恩大王,好不容易捉到一对食铁兽,怎么要招来灾祸啊!

    李洛温言道:“你们不要害怕。此兽献给寡人,自然无妨。但从今以后没有寡人和朝廷之命,万不可再捉。让它们逍遥山林,才是正理。”

    “思思思!草民晓得喽…”几个猎户这才松了口气,连连叩头。

    紧着李洛吩咐将一对熊猫带进州衙后园,这才好好的摸了摸它们。发现野外生长的大熊猫更凶,甚至还露出猛兽的神态。

    “哈哈!”李洛忍不住笑起来,吩咐在后园做一个木头围栏,将两只熊猫放养在里面,又叫人采摘新鲜的竹笋竹叶喂食。

    杨汉明和文天祥等人啧啧称奇,不知道这食铁兽竟然吃竹叶。可竹叶一到,它们竟然真的大快朵颐,吃的很是香甜。

    大王渊博啊,之前从未入蜀,竟知此物习性。

    就是牟巘等川蜀土著,也不知食铁兽会吃竹子。

    “此兽似熊,倒是神态可怜!”文天祥抚须笑道,“真乃瑞兽也。”

    “可怜!”

    “可怜啊可怜!”

    可怜,在古代就是可爱的意思,用的比可爱更普遍。

    众人顿时喜爱上了两只大熊猫。实在是因为大熊猫不但稀少难见,而且那黑白相间的皮毛,和独一无二的黑眼圈,以及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众人难以抵挡。

    李洛笑道:“食铁兽之美不美。此物似熊又似猫,就赐名熊猫吧。”

    熊猫?

    众人一听,当真觉得这新名字贴切无比,似乎此兽天生就应该叫熊猫。

    妙哉,熊猫!

    李洛忽然脸色一沉,“传令,熊猫为大唐瑞兽,严禁私自捕捉猎杀!有捕捉者,罚劳役五年,猎杀者,罚劳役十年。凡贩卖熊猫,以及买卖皮毛者,重则为官奴,轻则服劳役!以此获利者,轻则十倍罚之,重则抄没家产!”

    众人神色一凛,如此严厉的律令,就是为了熊猫,当真罕见呐。

    杨汉明不敢怠慢,立刻以益州州牧衙门的名义,发文各地。

    而李洛还是不放心,又…………专门以唐国朝廷的名义,下令保护熊猫。

    “大王,娘娘的信。”阿山送来崔秀宁的信,交给正在阅览各地奏报的李洛。

    李洛打开看了看,放下信,“请文先生来。”

    “大王。”文天祥来到李洛的公房,“可是东边来了消息?”

    李洛点点头,“王后已经促成了梁国和大理和亲结盟了。王后的意思,是梁国和大理结盟,对大唐有利。”

    文天祥也点头,“这倒是一个好主意。如此一来,到时灭大理就容易的多。”

    君臣两人不知一次商议过灭大理的事。可是发现,唐朝难奈南诏也好,赵匡胤‘宋挥玉斧’也好,都是有苦衷的。

    大理是在高原上,而且山川险峻,无论是从益州南下,还是从湖广西进,或者从安南北攻,都很困难。

    自古以来打云南,都要耗费大量兵力财力,还要花费很长时间。

    比如明朝那么强势,也是趁着元朝梁王和段氏争斗,花了好几年才平定云南。跑到云南的南明那么滥,还让满清花了十几年才灭掉,吴三桂造反,康麻子也是花了好几年才占领云南。

    而进攻云南的最好位置,却是海拔更高的吐蕃高原。

    唐军虽然强悍,也完全能攻灭大理国,可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不光是兵力损失,就是时间也耗不起。如此复杂的地形,光后勤就很麻烦。

    如此一来,对唐国来说,灭大理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大理军队引出云南,在四川歼灭大理军队主力。

    而让大理国主动攻打四川,就是一个办法。倘若大理和萧梁结盟,就更容易策划他们铤而走险。

    灭敌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