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打经济战搞垮敌国,不是不可取。可偏偏唐国不能用。因为唐国是志在天下一统的,敌国的百姓,早被李洛看成大唐将来的子民。
北方百姓不能多死,梁国宋国百姓同样不能多死。就算大理百姓,也不能多死。
那是他李洛的!
天师府大天师郑思肖出列奏道:“大王,上古失传典籍古文字,已经全部译写完毕,我华夏信史,已提前八百年亦!而且更加详实,请旨是否刊行天下?”
李洛心情激动的说道:“刊行天下!要让天下人知我华夏文明之久远!传旨,设立华夏藏书殿,收藏古今天下典籍!各地州郡县,设立藏书馆,收藏图书。刊印成书的上古典籍,各地都要有!”
后世的中华信史,被承认的只到商朝。但李洛发现了几十种失传的上古典籍,竟然能将华夏信史上溯八百年。
这是莫大功业啊!
谁敢说天命不在李洛?
“大王!”文天祥出列,“大部分失传典籍,的确可以发行天下,可少数典籍,事关华夏机密,还是等到天下一统再发行为妥。”
“准!”
李洛觉得有道理。
“郑卿,《华夏神史》编写的如何了?”李洛又问郑思肖。
郑思肖回答:“臣之前主要是编写《大道论》,组织金石大家译写上古典籍。这《华夏神史》用的精力太少,只写到女娲造人。”
李洛的华夏文明溯源工程野心很大。他要系统性的编写《华夏神史》,《华夏古史》,《华夏信史》。
《华夏神史》包括了所有华夏神话,将这些神话系统的串联起来,成为一个体系。
比如,昊天上帝是宇宙之主,天道意志所在。而太上老君等三清就是昊天大帝的显像化身。
盘古是开天辟地之神。女娲是创世之神,众生之母。伏羲是教化之神,众生之父。
盘古,女娲和伏羲,都是在昊天上帝化身的三清启示下,来开天辟地,创世教化的。
这是大逻辑和大框架。像什么夸父,共工,刑天等都是道家大神,都是在这个体系中,相互都有关联。
这个时期,记载在《华夏神史》。
那么黄帝炎帝呢?
黄帝和炎帝既是最后的道家大神,也是最早的人皇。乃华夏民族始祖。
从炎黄开始,众神的历史结束,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华夏进入传说史阶段,也就是《华夏古史》。黄帝纪年开始。
黄帝成为部落首领那年,被定为华夏元年。
华夏古史记载的时期,被李洛命名为“华夏联盟时代”。
黄帝封自己众位儿孙,去东南西北做首领。他们的后代,分别成为夏商周,以及古楚国,古蜀国,古吐蕃国,以及北狄,东夷的首领。
而黄帝的嫡脉,一直延续到尧舜禹和夏朝。也就是说,尧舜禹都是黄帝的嫡脉后裔。他们的禅让,其实属于内部禅让。
这数百年,就是华夏联盟时代。
夏启建立夏朝,华夏联盟时代结束,进入华夏王朝时代。
华夏王朝时代,就记载在《华夏信史》。历代史书,都包含在《华夏信史》。
等到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华夏王朝的政权才转移到黄帝的庶脉。周朝,是黄帝的另一支庶脉。
如此一来,从神史到古史到信史,从众神时代到华夏联盟时代,再到华夏王朝时代,就一脉相承的下来了。
非常完整,体系严密。
李洛并没有生搬硬造,只是做了系统性描述,让原本关联少逻辑少的华夏神话,变得圆满起来。
再就是增加了一些定义,进行了形式化处理,比如“华夏联盟时代”,华夏元年等。
《华夏神史》和《华夏古史》,都以天道为贯穿思想。因为本身并不浩繁,而且趣味性强,李洛准备用作学堂的辅修教材。
“郑卿不用着急,此事慢慢来。”李洛说道,文化工程不是当务之急,不用太操切。
“传令,七月七日中元节,寡人要率文武百官,大祭阵亡将士。礼部先准备吧。这次大祭,必要隆重堂皇,不可有丝毫马虎。今后,每年中元节,都要大祭英灵。”
“遵旨!”礼部尚书领命。
…………
六天后,一支巨大的舰队气势汹汹的来到耽罗(济州岛)。
岛上的少量元军和大量牧奴,顿时一片惊慌。
郑和一声令下,远洋舰队就封锁了耽罗。接着整整一个旅的唐军陆师,就登陆了。
耽罗岛是元廷十四道官牧场之一,也是最小的官牧道,可放养的战马仍然超过三万匹。
岛上元军只有两千汉军,以及上千高丽军,如何能抵挡唐军的进攻?
不到半个时辰,三千汉军和高丽军就之唐军火炮的轰击下崩溃。
唐军轻而易举的占领了耽罗。
其实,忽必烈早就想放弃耽罗,将岛上的战马运回来。可是因为缺船,一直无法实现。
现在好了,全部落在唐军手里。
三天后才得到消息的高丽王,闻讯大惊失色,大呼道:“李洛贼子!合该千刀万剐!”
王后忽都迷失也尖叫道:“李洛!你这个狼羔子!我要杀了你杀了你!”
李洛曾经的“好安达”印候,劝解道:“公主息怒,李洛是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这种毒蛇,不能气坏了公主金贵的身子啊!”
忽都迷失气的一鞭子抽过去,“滚!他不是你的安达么!”
印候顿时抱头鼠窜。
高丽王后兀自不解恨,喝道:“来人啊,派人去杀了李签一家!”
高丽王吓了一跳,赶紧说道:“王后,李签早就上书过,揭发了李洛,仁州李氏也是被李洛害了啊,不关李签的事…”
“放屁!”忽都迷失怒道,一点面子也不给高丽王。
“要不是李签,本宫认识李洛是谁!更不会带他去大都,他还有机会做大元的官!李签把一头豺狼当成羊羔,把一条毒蛇当成鳝鱼献给主人,难道就没有罪孽么!”
高丽王都不敢擦拭脸上那愤怒的唾沫星子,他也承认王后说的有道理。要不是仁州李氏,李洛绝无可能做元廷封疆大吏,也就没有实力叛乱。
可李氏毕竟也是受害者啊,李签连宰相官职和公爵之位也丢了,应该够了吧?难道还要灭族么?
要知道,李氏不但是高丽顶级门阀,还是当年的外戚世家,多少代高丽王都有李氏血脉啊。
受到李洛欺骗的人实在太多,又不止李签一人。
“王后,不要气坏了贵体,给李氏一个惩戒处罚他们就是了。”高丽王说道。
“不行!”王后固执的就像一头牛,“你不下令,那本宫就下令!印候!”
“在!”印候硬着头皮靠过来。
“去,传本宫的命令,去蒙古军营调兵,灭了李氏!”王后脸色阴沉的说道。
她绝对不是在开玩笑。自从李洛造反,她就觉得受到莫大的羞辱和欺骗,那时就想杀掉李签泄愤了。
现在李洛竟然敢占领耽罗岛,抢了几万战马,她干脆老账新账一起算,灭了李氏出口气。李氏在高丽是很强横,可在她大元公主眼中,又算得了什么?
“喳!”印候不敢啰嗦,只好出去调兵。
元廷在高丽有驻军。开京附近有三千骑兵,只有高丽王后能调动。
高丽王大惊,只能装作出恭,火速派出一个心腹宦官,通知在京的兵部判书李若愚。
那中官得到王命,拼命的赶往李若愚在京的府邸,冲进去喊道:“判书郎君!判书郎君!”
“什么事!”李若愚扫兴的推开一个姬妾,出门喝道,对这个突然冲进来的宦官很不满。
“大事不好!”宦官根本顾不上李若愚不高兴,“王后大人因为李洛迁怒贵家,要调蒙军诛杀贵家全族了!事急矣!大王无法劝阻,只能通知郎君快逃!”
什么!
李若愚根本没有再问一句话,再说一个字,就冲上马厩。
“来人!回仁州!”李若愚大喝道。
仅仅几个呼吸的时间,李若愚就带着几个私兵,骑马直出开京。
就连他的一群姬妾,都顾不上了。
李若愚离开不到两个时辰,大队蒙古骑兵就开出营地,不快不慢的南下。
他们还不知道李若愚已经逃走了。
李若愚一路上心急如焚,拼命纵马狂奔。好在他是世族子弟,骑术不错。加上都是一人双马,所以速度很快。
大半天后,李若愚就满头大汗的冲进李氏家城、
“出大事了!”家城中的人看到李若愚如此情势,哪里还不知道出了大事?
李若愚冲进李签所在的萧思堂,努力压抑者心中的惊怒,行礼道:“见过父君,见过叔父,李氏大难临头。”
李签眉头狠狠一抽搐,苦涩万分道:“可是诛杀李氏的兵马要来了?”
李若愚点点头,“王后下的令,我比鞑子最多快半天,请父君按计划来吧。”
作为顶级门阀,李氏当然没那么简单。李签是个老练的政客,岂能没有准备?
他很清楚,李洛要是失败,那李氏也就安全了。可随着李洛越来越强大,李氏也越来越危险。
倒不是大皇帝要做什么。以李签对忽必烈的了解,忽必烈不会继续迁怒李氏。
最危险的恰恰是王后。
王后的报复,才是最要命的,也不会有太多理智。
为了未雨绸缪,以防被王后迁怒灭族,李签和李简早就做好了准备。
李简叹息道:“唉,兄长,可惜啊!小弟回来不过一年多,就又要逃回去了。”
李签看着华丽的萧思堂,忍不住泪流满面,“仁州李氏数百年底蕴,一朝尽丧。一朝尽丧啊!”
“传令,所有三代内子弟家眷集合!”李简代替李签下令道。已经没有时间了。
很快,一大群人就集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