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元-第7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蒙古骑兵,本就是在苦寒之地成长,他们不怕冷,也习惯了雪季作战。

    很明显,忽必烈已经准备了大军,在以逸待劳的等着着唐军仓促北伐。

    他会拉长战线,利用机动优势,用最精锐的骑兵重兵集团,在风雪的帮助下,狠狠给运输艰难、骑兵不足、移动缓慢的唐军一个教训。

    唐军倘若大败,元军就可以挟大胜乘机渡过冰封的黄河南下,再次夺回河南江北。

    加上甘凉那边也得手,再夺回陕西,呵呵…

    好算计啊。当真一环套一环,步步杀机,步步为营,毫无破绽。

    “所以,你知道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意思了么?忽必烈大叔,就是一个贼。”李洛冷笑。

    虽说两人私下总是称呼忽必烈为大叔,但那是毫无敬意的。

    “上朝去吧。大臣们快到了。”崔秀宁给帮李洛穿好龙袍,自己也赶紧换了朝服。

    等到两人来到大殿,发现太上皇和小太子都到了。

    这对祖孙,可是很少上朝的。今夜上朝,显然也知道事情重大。

    颜铎坐在龙案的左后侧,看到李洛到来,立刻颤巍巍的问道:“皇帝,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李洛将事情说了一边,颜铎的脸色也沉了下去。

    “忽必烈当真不择手段,卑鄙无耻。”颜铎皱眉叹息,“这是一箭四雕的阳谋啊,稍有不慎,我大唐就栽了。”

    崔秀宁道:“以父亲看,还有其他好的法子么?”

    颜铎思索一会儿,无力的摇摇头:“没有了。除了想办法接受安置南渡百姓,没有其他好的法子了。这一招,大唐必须要接,不接也得接。要怪,只能怪大唐是穿鞋人。”

    ps:今天就到了。忽必烈大叔暗藏的杀招,终于浮出水面了。大家如果是主角,怎么破解这一计呢?有兴趣的可以说说。另外,看盗版的朋友,希望也能来订阅支持下啊,唉。蟹蟹大家的支持,继续求票票。晚安!

 第893、894节 天下有此君父何其幸也

    没错,起码在东方,大唐就是穿鞋的,而“大元”就是一个没鞋的光棍,可以肆无忌惮的破坏。

    可大唐却有千般顾虑。蒙元本来就是入侵汉地的异族王朝,他们不会心疼汉人的家园,瓶瓶罐罐全打烂了也再所不惜,大不了骑上马就走,到西方在白人面前继续作威作福。

    一个是主人,一个是强盗,行事当然不同。

    这让大唐很被动。

    李洛知道,元军的奴隶运送计划完成的差不多了,迁都西方的准备工作也差不多了。

    此时的元廷,几乎是轻装的。他们只要一声令下,就能带着汉军和汉官以及其家属西迁。

    根据情报,蒙元会带走河东河北辽东三地所有的牲口,运力高达五百万匹骡马牛驼,能够进行完全畜力化的大迁移。

    还留在中原的几十万蒙古“国族”,下到七八岁的孩童,上到六七十的老者,无论男女人人都会骑马,跨上马背就能长途跋涉。

    而被蒙元笼络、已经半胡化、死心塌地跟随蒙元西迁的二十万汉奸军队克尔钦军,也人人都会骑马行军。

    不会骑马的,也即是汉奸军和汉官们的家属了。可是忽必烈“贴心”的为他们准备了牛车马车。

    唐军就是想阻止,想追击,都不容易。

    大唐的马匹相对蒙元还是太少了,怎么追击?机动力不行啊。

    李洛越想越觉得郁闷。

    哼,一定要拿下漠南漠北,彻底改变中原王朝马匹不足的问题。我的大唐,要成为第一个真正控制草原的汉家王朝。

    很快,赶来朝议的大臣们,就带着雪花进入大殿,山呼舞蹈。

    “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平身吧。”李洛扫了一眼满殿的五品以上京,看到不少人都冻得哆嗦。

    “来人,在殿中燃起银霜炭。几座炉子都点上。”崔秀宁下令。

    如此寒冷的雪夜,一路喝风的赶到空荡荡的大殿参加朝议,的确是有些不好受。

    唐廷大臣,多是南人,没有北人耐寒。虽然皇帝都赏赐过狐裘或水獭皮御寒,可毕竟不是公服和朝服,总不能上朝穿皮裘吧?那不符合舆服礼制。

    几座炉子熊熊燃烧起来,大臣们才觉得暖和了不少。

    这个冬天,可真是有些冷啊。陛下皇后,当真是体恤臣子。

    李洛觉得,是应该推出一套专门的冬装朝服了。不然,大臣们寒冬上朝会受冻。

    但,这根本不是当务之急。

    等到李洛说出当务之急,所有人都惊住了。

    如果消息属实,那是就几百万流民南下啊。

    几百万!

    那是什么概念?

    还是在这冰天雪地的寒冬腊月。

    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

    首先就是防务!

    “陛下,臣请立刻北伐,赶在流民南下之前,过河攻打元军!”

    礼部尚书吴镇楼奏道。

    “只有如此,我大唐才能占据先机,不为蒙元所趁。”

    财部尚书也立刻赞同马上出兵北伐。财部当然不愿意国库因为赈济几百万流民变得空虚。

    “不可!”军师府太尉江钧立刻反对,“不是涨鞑子志气灭自己威风,此刻北伐,以眼下能调动之兵力,大唐胜算太小,一旦败了,那就是不可收拾之局!”

    “陛下,臣以为,不但不能仓促主动北伐,还要严守防线,谨防鞑子利用流民南下。还有雍州,尤其是河套和陇右,也要牢牢守住才是。”

    果然是太尉,一下子就从军事上发现了问题所在。

    “启禀陛下。”鸿胪寺卿、一等伯李签出列,“这么多流民南下,大唐哪里能赈济的过来?又安知元军奸细不会混在流民之中?此其一。”

    “其二。这些河北河东甘凉之名,甘做元廷顺民多年,奴性不改,不识好歹。可是眼下却在被逼无奈之下投奔大唐,哪里有这么好的事?以臣所见,干脆阻挡他们过河。”

    “可在南岸设置火器,流民一到,就轰杀之。流民见南下不可为,就只能回去,北方立刻大乱,我大唐就可鼓动他们反元,协助大军北伐。”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其他大臣侧目。

    够狠啊。

    果然这高丽降人,完全不把北方汉人当人啊。

    或者说,在这些士族门阀出身的人眼中,草民百姓的生死,根本不值当朝廷付出这么大代价。

    李签的法子,当然是个可行的法子。起码从功利性的角度,的确如此。

    问题是,大唐不能这么干,陛下不能这么干。

    用武力阻止北方百姓南下投奔大唐,对他们举起刀枪,的确能把他们吓回去,可大义何在?天道何在?

    为了节省钱粮,就视数百万北方汉人为仇寇么?

    那不但是大唐永远洗不清的污点,也是陛下永远洗不清的污点。

    “荒谬至极!”御史大夫龚侃忍无可忍的喝道,“大鸿胪,那是汉家百姓,不是夷狄,更不是草芥!难道为了省事省钱,就不管他们死活么?你未必太过无情了罢!”

    李签夷然不惧的说道:“下官也觉得他们可怜。可那又如何?紧急关头,需要壮士断腕,不要怕什么民心非议,那是没办法的事。”

    “下官敢问宪台相公,你可知赈济这数百万百姓,需要多少钱粮么?下官来帮相公算算。”

    李签是做过高丽宰相的人,是混迹宦海数十年的老政客,论起政治才能,当然要比不到三十的龚侃老道。

    “首先,河南江北刚收复不久,明年肯定是没有多少余粮的,那就只能从江南几州运粮。”

    “眼下是隆冬腊月,离明年夏麦收割,还有半年。这半年时日,就算喝粥,赈济五百万人,加上消耗,起码要七八百万石粮食!这还是最少的消耗。”

    “而且,帐还不能这么算。这么算数目最少,其实还是错的。“李签肃然道。

    这么算有什么不对么?龚侃眉头一皱,他认为七八百万石粮赈济应该够了。虽然这数目也很巨大,可大唐还是能勉强拿出来的。

    李签继续侃侃而谈:

    “明年北伐收复河朔,这几百万流民还是要回去的,不然,北方的土地谁来种?北方总不能千里无人烟吧?都成了空地,大唐又如何设置官府,恢复治理?他们要是不回去,难道还要分河南百姓的地么?河南百姓如何肯答应?”

    “既然明年他们还要回去,那宪台相公算算,他们还能赶得上开春的农时么?赶不上了。既然开春农时赶不上,明年就没有粮食收割!”

    “所以,他们只能指望后年夏天的麦子。到后年夏天啊,朝廷赈济他们不是半年,最少应该是一年半才对!”

    “那么,既然指望他们回家乡恢复生产,就不能再让他们只喝粥,这样的话他们没力气,生产无法尽快恢复,后年的麦子都不够他们自己吃了,那就可能要赈济到洪武七年!要是这么算,就是两三年!”

    “这还不算。既然一定要把他们送回北方种地,那么赈济粮就要运到北方,运输距离大增,这路途遥远,路上的消耗就会加大,一前一后,又要多出好几百万石赈济粮食,最少!”

    李签说到这里,很多大臣都反应过来。

    可不是这样么?

    大多数人都想简单了啊。

    原本以为,最多赈济一年半载,可听李签这么一分析,竟然是一年半最少,甚至要两三年!路上的消耗,也远比预想的多的多。因为到时还要运到北方去。

    这么一算,竟然需要几千万石粮食赈济!

    这个代价,实在太大太大了。

    太吓人了。

    就是李洛,之前也没有算明白这笔账。

    李签的话还没完,“人喝粥可以,可是盐不能少。五百万人,两年要消耗多少盐呢?将近两百万石!虽然大唐盐政清明,盐务官营,盐价远比宋元便宜,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