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元-第8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的皮肤比较白,瞳孔颜色也很浅,当然是高种姓了,也就是雅利安人的后裔。

    “雅达瓦国使臣,巴耶寞迪,拜见大皇帝陛下,完税,完税,完完税!”

    一个天竺使臣操着生硬无比的汉话,跪拜下去。

    其他五国使臣,也都用明显是现学的蹩脚汉话,向大唐皇帝跪拜问安。

    “卡卡提亚国使臣,特郎拜灯,拜见大皇帝,完税,完税,完完税!”

    “朱罗王使臣,坚义苇索,拜见大皇帝…”

    “索兰基国使臣,约汉逊沙,拜见大皇帝…”

    满殿唐廷大臣,眼见这些色目人,不由都面露不屑。

    这些人的长相,实在有些怪异。

    …

    卫王赵显,以及宋、梁、理这三国使臣也一起跪拜,大声道:“臣宋国(梁国理国)使节…拜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洛笑道:“诸卿平身。”

    “谢陛下!”卫王和三国使臣一起平身,天竺六国使者却面面相觑,只能跟着站起来。

    宋国使臣是李洛的老熟人罗谡,所以李洛先和他说话。

    “宋王和太王可好啊?”李洛象征性的问道。

    罗谡回答:“殿下和太王殿下甚好,陛下勿念。只是,殿下很思念中原,决定明年亲自入朝觐见陛下,也回乡祭祖,请陛下恩准。”

    李洛欣然点头:“准了。罗卿,朕和你也是多年不见了,罗卿并不老,想不到如今满头银发了。”

    罗谡叹息道:“臣年仅四十,可久在海岛,思念中原,哪能不早生华发呢?可喜的是,陛下仍然风采如昔,实乃大唐之福,华夏之福啊。”

    李洛感叹的说:“罗卿也算朕之故人,还要善自珍重。这次回中原,可多住一段日子。朕赐你一些辽东老山参,给你调理调理身子。这南洋宋藩之事,还需要你这样的汉家老臣操心劳肺。”

    罗谡眼圈发红,很是感念的拱手道:“谢陛下恩典!臣犬马之躯,蒙陛下不弃,感激涕零!”

    李洛又看向梁国使臣,“梁王可好?”

    梁国使臣立刻回禀:“回陛下话,梁王殿下甚好,陛下勿忧。梁王殿下就是思念中原,也想亲自入朝拜见陛下。”

    李洛微笑抚须,“回去后告诉梁王,既然思念中原,可回来看看。朕在长安等他来。”

    “谢陛下!”梁国使者谢恩。

    李洛也没忘记理国使臣,“你家王太后可好?”

    理国使臣回禀道:“回禀陛下,王太后甚好。只是,王太后同梁王一般,也很是思念中原。另,理国地处恒河之西,离蒙元太近,国家难安。”

    李洛道:“只要她想回来看看,朕就没有不允之理。至于这蒙元…转过年,大唐就要对波斯用兵,夺了蒙元的阿姆河省。你们,不用再害怕了。”

    “谢陛下!”理国使者立刻下拜。

    天竺六国的使臣,根本听不懂大唐君臣在说什么,只是戳在那里,呆头呆脑,忐忑不安。

    很快,就轮到天竺六国的使臣了。

    “你们,带了什么好消息给朕么?”大唐皇帝似笑非笑的问道。

    充当翻译的岭南海商,立刻将皇帝的话翻译给六国使臣。

    六国使臣听完,又叽里咕噜的说了一番话。

    岭南商人恭敬万分的行礼道:“陛下,他们说,愿意尊大唐为宗主国,年年纳贡,岁岁入朝。”

    李洛的笑容真实了两分,看了礼部尚书一眼。

    礼部尚书吴镇楼立刻问道:“他们敬献大唐多少牛,说出来让陛下知道。”

    没错,唐廷大臣们都知道,眼下陛下最关心的就是牛,还是母牛。

    ps:哎,这几天一直抽不出时间加更,但始终不敢忘记。蟹蟹大家这么支持我,感激涕零,不知所言。还望陛下…晚安!

 第957、958节 《洛阳和议》…财务收支

    李洛正坐在龙案上,身穿黑底龙纹衮服,头戴十二旈冠冕,胸前挂龙凤呈祥玉符,腰间配剑名“龙牙”,乃是大朝时的服饰。

    威严,肃重,高贵,大气。

    而今日其实只是常朝。

    这当然是因为十国使节入京觐见,才改公服为衮服,彰显汉家天子威仪,展示华夏礼服之堂皇。

    这一身装束,令大唐皇帝的威严更加厚重。天竺六国使臣见到威严如湿婆神的大唐皇帝,都是谨小慎微,惴惴不安,大冷天的浑身冒汗,唯恐惹来唐皇之怒。

    六国在耕牛战争中惨败后,立刻开始了解东方的大唐。这不了解还好,一了解真就吓了一跳。

    原来,唐王李洛是曾经的大唐后裔,李世民的后代。李世民和大唐,天竺贵族们还是知道的。当年,那个大唐就曾打败过天竺。

    想不到,李洛在大唐灭亡数百年后,又重新复国了。不但复国,还打败了天下无敌的蒙古人,将元廷赶出了东方。

    这几年,唐军四出征伐,开疆拓土,连灭多国,不但雄踞东方,还占了天竺之北,称霸南洋,虎视天下。

    不久前,还平了吐蕃,进军大漠。

    如此兵威,蒙古大军亦不可挡,更何况他们六国?

    唐廷有精兵百万,不但霸道强横,火器犀利,还有梁、卫、宋三国在天竺为爪牙,谁敢不服?

    这次北上一路走来,看见大唐地大物博,国泰民安,天下富庶,连乞丐流民都难以见到,到处都是一派井井有条的勃勃气象,可以想象大唐的强大。

    倘若拒绝唐主,他们的国还能保得住么?得罪大唐的后果会是什么?

    李洛暂时放过六国使臣,漠然问道:“礼部,天竺六国来朝,为何锡兰国和曼索拉国却没有来?难道是不服大唐么?”

    同样穿戴礼服梁冠的吴镇楼出列奏道:“启禀陛下,锡兰和曼索拉有意怠慢,心存不恭,不知天朝之威,是以抗拒不朝,罪莫大焉。”

    岭南商人立刻将君臣之间的对话翻译给天竺六国使臣。

    六国使臣听了,一边暗笑锡兰国和曼索拉国托大,一边想看看唐廷怎么做。

    这两国不来的原因,他们都是知道的。锡兰(斯里兰卡)虽只是百万人口的小国,却孤悬海外,以为大海相隔,是以有恃无恐。

    而曼索拉国多信某某教,民风彪悍,又有波斯的元军撑腰,所以才抗拒不来。

    “都灭了吧。”唐主语气平淡的说道,如同在说一件日常小事。

    “郑和拟旨,令南洋水师都督罗昱为伏波大将军,率领水师一万,陆战队一万,灭锡兰国,绝其社稷,擒其君长于朕前。”

    “遵旨!”郑和神色振奋的说道,水师终于有大仗打了。

    李洛继续道:“军师府再拟旨,令都督天竺诸军事、太尉陈淑桢为讨逆大将军,以梁王萧焱为副帅,抽调恒北驻军两万、梁军一万、理军一万,卫军一万,征讨曼索拉国,灭之。”

    “遵旨!”

    一言而灭人国!

    天竺六国使臣听到翻译后,无不胆战心惊。

    竟然是…说灭国就灭国?

    怎么就像喝凉水一样?

    如此霸道,真的是可怕啊。

    更可怕的是,大唐似乎根本没出什么力气,听上去只是小打小闹而已。满朝文武都没当回事,全部一副理所当然,风轻云淡的神色。

    李洛这才看向六国使臣,露出一丝令人心悸的微笑,不疾不徐的说道:

    “你们,尊大唐为宗主,那就是大唐之藩属。尔之国王,非大唐册封不得登位。尔之外交和战,非大唐允许,不得自专。尔等世世代代奉大唐皇帝为君,以为人间神灵,自居为臣仆。尔等,可能做到么?”

    等到岭南商人翻译过来,六国使臣哪敢说个不字?听完一起行礼道:“下国愿意,愿意…”

    实力最强的雅达瓦国使臣大着胆子说道:“大皇帝陛下,我们尊大唐为宗主上国,要是我们被敌国攻击,或出现内乱,大唐可以帮助我们吗?”

    李洛听完翻译后微微点头:

    “大唐藩国,分为亲藩,内藩,外藩三等。尔等六国,不算诸夏之国,只是外藩。尔等国有内乱,大唐可管可不管。不过,若有敌国相攻,大唐是必管的。大唐藩属,不容他国攻打。”

    意思就是,你们国内打生打死,大唐不想管但不是一定不能管。只有你们遭受他国攻打,大唐才管。

    按照《大唐律典》,大唐藩国分为近藩,内藩,外藩三等,待遇和义务都不相同。

    亲藩,是李氏皇族分封在海外的诸侯国,不但外交要听从中央,就连国内重要的军政大事,也要报请中央朝廷同意,必须和中央朝廷保持高度一致。

    按照规定,后世哪个亲藩诸侯悖离中央,行分裂之举,其兄弟子侄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取而代之。

    当然,要是中央朝廷的皇室绝嗣,血缘最近的亲藩诸侯就有资格入继大统。中原要是发生叛乱或者权臣篡位,亲藩诸侯也有义务拨乱反正,恢复李氏天下。

    当然,李洛的儿子还小,孙子也还没有,亲藩诸侯还早的很。

    除了亲藩,就是内藩了。

    内藩属于异姓诸侯,也是同属华夏联盟的诸夏之国,如今的宋卫梁理四国,就是内藩。

    内藩的外交和战之权在大唐中央,年号和度量衡、文字、风俗、礼仪都要和中央保持一致。但,其国内军政大事和制度,朝廷不管,许其国君完全裁决。

    内藩虽然是高度自治,但法理上仍然属于大唐的一部分。

    最后才是外藩。外藩不是诸夏,不属于华夏联盟,更不是大唐的一部分,只是属国而已。除了外交和战之权,大唐一概不管,只要履行称臣纳贡,岁岁来朝的义务就够了。

    内藩可以和皇室通婚,但不许和亲藩、外藩通婚。外藩不可和皇室通婚,也不可和内藩、亲藩通婚。

    这就是大唐后世津津乐道的说的“三藩制度”。

    六国使臣听到大唐皇帝的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