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255再铸鼎-第6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似道跟他相处时间长了,也知道如何调教这位官家,当即就笑着说道:“官家,现在只是打不会动的靶子,有什么意思?不若放去战场上,真刀真枪地拼杀,大炮齐鸣,贼寇纷纷落水,展我皇宋神威,岂不更为爽利?”

    赵禥还没反应,旁边的狄柳荫倒是先愣了。什么,我没听错吧,你们大怂居然要主动去战场上拼杀?等等今天这阅舰式,本来以为只是哄皇帝开心,结果你们是胆子大了想打仗了?

    还没等他思考周全,赵禥就拍手笑了出来:“好哇,说是要打安南是吧,安南是在哪来着?不管了,太师要打,那就打吧,让朕的大船们好好出出风头!”

    什么,要打安南?狄柳荫一下子倒吸一口冷气,这胆子也太大了吧?

    “臣遵旨。”贾似道先对赵禥行了一礼,然后转向狄柳荫,笑呵呵地说道:“狄东家,安南本为天朝臣子,却不服王化、不敬天子,官家早有讨伐之心,如今正逢其时。东海国作为皇宋藩属,如今天子出征,也该出点力气吧?”

    狄柳荫背后瞬间开始出汗了,这是闹得哪一出,你们自己找麻烦也就算了,可怎么还要拉我们下水?南洋那边正和安南合作搞占城呢,现在要我们背刺安南,这不是故意惹事吗?但要是贸然拒绝,贾似道在江南给下点绊子,可也不好受啊。

    他急中生智,推脱道:“哈哈,朝廷出征,我们自当相助,不过东海周遭强敌环伺,实在是抽不出兵力。而且今天我国遭了大旱,国内粮仓空空,也不是能出征的时候啊。”

    贾似道冷笑了一下:“抽不出兵力对付安南,却能远征占城?罢了,这也不强求你们,出兵就罢了,但东海商社那么多海船,调来十几二十艘,帮助王师运兵,总是份内之事吧?”

    狄柳荫又吓了一跳:“朝廷,这是要走海路去安南?”

    贾似道呵呵一笑,手朝西南一挥,道:“当然,不然呢?谁不知道去安南的陆路重峦叠嶂又有暑瘴,还是走海路为上。”

    实际上南宋并不是没有过跨海远征的经验,当年金宋之间战事胶着之时,双方屡屡自海上发动攻势,打了个有来有回。也是因此南宋才注重建设水师,一度曾发动大规模船队进攻胶州,只是最后失败了。如今有了大战船和众多的先进海船以及航海技术,重启海战也未尝不可。

    狄柳荫笑道:“是,丞相谋划的是。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我还是要报回国内请示了才行。”

    “那便快吧。”贾似道不再看他,而是转向了赵禥,“官家,今日检阅了水师,明日我们再去看看新军的精气神,那也是大宋的一大依仗啊”

 第629章 铁血强宋 二 新军

    1270年,9月27日,临安,京东商城。

    还是京东商城七楼的不胜寒中,官家赵禥饶有趣味地看着楼下广场上新军的演练。

    “新军”在宋朝并非是个新词。北宋时,朝廷依靠的主要军队是著名的禁军,由殿前司、侍卫亲军司等一套复杂的“两司三衙”军政系统管理。然后众所周知,这些禁军朽坏不堪,在金军打来时不堪一击。后来赵构南渡,南宋军制反复变化,先是以中兴诸将的部属重新编制成了“屯驻大军”,后又重建三衙,将军队改变为朝廷直属的“御营军”和地方控制的“行营护军”。然而这套体制多年之后也走上了朽坏的不归路,于是宁宗时名将孟珙又重新编了“新军”,吸纳北地逃亡来的壮士编成军。这些新军在孟珙死后就成了他的旧部夏贵、高达等人的部属,在后来瓜分金朝、抗拒蒙古时展露出了不弱的战斗力。

    当然,历史还是不可避免地再次重演,当年的新军现在也不堪用了。在近几十年里,南宋很难说有什么成体系的军制,朝廷掌握了一批直属兵力,各地制置司各有地方军队,各军头手里也有实力不等的私兵。这些军队编制不一、统属关系不一、实力也不一,非常混乱,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必须再次整军才行。

    而如今赵宋朝廷新的倚靠,便是李庭芝这些年来效仿东海法度编练的“新编禁军”了。

    新编禁军沿用武锐军的编制结构,五百人一部,五部一将;每将之中应有三部步兵、一部骑兵、一部炮兵;在将之上还有军,五将一军。现在已经编成了四军二十将这理论上应该有五万新军了,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是不满编的,尤其骑兵严重缺编,所以实际上只有两万多人。不过,这倒不是因为吃空饷,而是在某种意义上很先进的动员兵制。

    宋军本来就有效用、军兵双重兵役结构,其中“效用”是待遇和素质较高的雇佣兵,而“军兵”是待遇差的征召兵,往往临时抓壮丁甚至由囚犯充任,很多时候还要在脸上刻字防止他们逃跑。这就和志愿役义务役的后世兵制很像了,平时以效用搭起架子,战时填充进军兵强化战斗力,实现了性价比的最大化。当然,理论上如此,但以大宋的执行力,能落实到多少就不好说了。现在他们编练新军,同样延用了这套双重兵制。

    现在在广场上给官家和朝臣们进行表演的,是二十将之一的“白虎将”,隶属于新编禁军四军中的中军,满员满装备,是当初由李庭芝亲自调教起来的标杆队伍。不过今年北方不靖,李庭芝加了两淮制置大使的衔,去淮、徐一带镇守,以防滕国玩脱了之后元军趁机打过来,所以现在这中军就由他的心腹部下张世杰带领了。

    张世杰不但是李庭芝的心腹,当年还曾经在鄂州护卫过贾似道。其中有一次,贾似道从鄂州前往黄州,途中遭遇蒙军袭击,正是张世杰和他的上级孙虎臣拼死护卫,才使得贾似道逃出生天。后来贾似道自然不会忘了他们,孙虎臣平步青云不说,张世杰也多次被提携,又被安排到李庭芝帐下听用。同时受当朝两位大佬器重,也难怪新编禁军这么重要的力量能交给他来统领了。

    在张世杰的旗号指挥下,身着绯色战服的白虎将五部先是排成人字,后是排成一字。士兵们脚步急转,龙飞凤舞,顷刻之间队形就变换完成,在高处看来甚是好看。

    “好啊,漂亮!”赵禥看着看着,喝起彩来,“再来一个,对,就是刚才那个蛇形!”

    好嘛,他这是当看戏了。

    贾似道咳嗽了一声,上前道:“官家,马上就要展示射击了,不等放完枪再看吗?”

    “哦,要放枪了?”赵禥一愣,随即露出期待的表情,“好,快放快放!”

    正说着,下面的三部步兵已经排成了一字横阵,后面的军鼓也敲了起来。在鼓声中,横阵慢慢走到了广场一侧的草靶堆前,取下背后的火枪开始射击起来。

    白虎将是作为标杆的第一将,但也正是因此,他们的装备基本都是“国产化”的。身上的胸板甲和头盔都是进口东海钢板自己找工匠敲出来的,而火枪自不必说也是采购的东海零件然后组装起来的。说起来,由于东海国对火枪的出口控制得相对严格,而南宋民间又有不少购枪需求,所以私营的制枪业也有发展起来的苗头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枪匠们制造出来的产品虽然规格不太统一,性能也落后,但至少质量是过得去的,甚至不亚于官营工坊的产品。如今新军采购的火枪中,就混进了一些这样的民间产品。

    新军士兵们早已练熟了打枪,到位之后不二话,解下火枪就娴熟地装填起来。他们齐刷刷咬开药包,往药池中倒入一点引药,然后把剩下的火药倒入枪膛中,又塞入铅弹和废纸,再用通条捣实真是令人怀念的流程啊。然后,前排抬枪、射击,转身退回第三排开始装填,第二排上前继续射击,然后是第三排前后流转,枪声连绵不绝,硝烟笼罩了队列,前方的草靶被打得草屑纷飞。好不热闹!

    “好啊,好啊,真够热闹!”硝烟味甚至飘到了七楼的不胜寒阁中,不过赵禥非但不以为忤,反而高兴地拍起手来,“这可真够劲啊,比年节的爆竹可热闹多了,好,放赏!”

    房间里众人对他这做派早就习惯了,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苦笑着应承起来。

    狄柳荫趁机拍马屁道:“回官家,在下已经命后厨备好了数千大肉包,待演习结束后,便可犒赏将士们。”

    赵禥尚未认清他的奸臣本色,反而因为这个东海人时常供奉些新鲜玩意而对他观感不错,听了之后就点头道:“很好,他们保朕的江山,就该有肉包吃嘛!哦,说起这个,朕肚子也有些饿了,给朕也端两个上来吧,哦,炸薯片和果汁也来些,要冰的。”

    这大肉包是东海食堂的特色产品,内含丰富的肥油,热量爆棚,自从十多年前推出之后便深受劳动人民的欢迎。后来屡次革新,又推出了搭配炸土豆片和加了大量糖分的果汁的套餐,已经成了一份招牌菜。不过,这套餐一般是中下层人民才喜欢吃的,对于官家来说实在是有些粗俗了,但谁让他老人家喜欢呢?

    不久后,步兵们打了一阵子,就停了下来透透气。然后炮兵们又把大炮推了上来,准备开始他们的表演。

    今天他们所用的是六门八百斤的大炮。这又是军器监自产的佳品,由上百名资深铸匠精心调教而成,青铜铸造,发射三斤半炮弹,在使用东海进口火药的情况下,威力堪比著名的龙吟炮。

    现在这个五百人的炮兵部就利用此炮轻便的优势,奋力将它推到前线,直接在不到百步的距离上对着草靶打出一片霰弹。本来就被火枪打了个一片狼藉的草靶群现在更是像被镰刀割了一样一片片地铺倒,威力令人惊叹。

    “好”赵禥刚要喝彩,就见下面号声大作,之前一直在外围游走的骑兵部突然动了起来,朝前线直冲过去,直接从卧倒的草堆上践踏而过,声势惊天动地,让他一下子看呆了,然后更奋力地鼓起掌来,“这个更好!”

    宋朝自立国起,就一直困扰于骑兵力量不足,难以对抗北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