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朝自立国起,就一直困扰于骑兵力量不足,难以对抗北方的优势骑兵。但其实从硬件来说,中原并不缺乏养好马的条件,所谓缺马,只是自己把马政给玩废了。不过在分封了京东路三个藩国之后,朝廷可以从他们那里购置马匹,虽然数量仍然不多,但组建一支不大的骑兵是足够了。尤其是这两年京东路闹旱,宋军更是趁机购入了不少马匹,所以现在新军的骑兵,至少看上去是有模有样了。
而在骑兵践踏过之后,步兵们紧接着大喊一声“杀!”,然后端着上了刺刀的火枪就冲了上去,对着残余的草靶不断地戳着,演示清剿残敌的场景。
贾似道看着他们,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毕竟是带过兵的,自然能看出来这个白虎将的虚实。虽说他们表演的有些浮夸,但是令行禁止、行动如一,确实有强军的底子,只是欠点战场的考验但考验的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狄柳荫一边奉承着皇帝,一边也注意着这些新军的表现。以他的眼光来看,他们虽然仍不能与东海军相比,但也算是一支有力的军队了。要是二十个新编禁军将都能有这种水平,那别说教训安南了,收复东京都不是不可能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看来连大宋朝也不例外啊,还真不能小视了!
这么一来,大会的整体战略也需要重新全盘考虑了,安南
第630章 铁血强宋 三 马政(加更)
1270年,11月23日,广南东路,吉阳军。
“这马真是不错,吉阳军居然有如此好马?”
吉阳军城西的牧场上,张世杰看到栏中几匹神骏的大马,不禁惊叹了出来。
他现在出现在大宋领土最南端的吉阳军,自然说明讨伐安南的行动正式展开了。
事情的进展之快超出了所有势力的预料。
当初,虽然贾似道有迫使各藩国都出兵随征的意思,但是搞了一次阅兵,东海国表现出了“恭顺”的态度,他意气风发之下反而改了主意我皇宋新军如此强大,打个小小安南岂不是手到擒来,若再让别国参战,不是反而让他们分润了战功吗?
所以,他没再让东海国出兵,只让他们进贡了二十八艘大海船以供运输军旅辎重之用。当然,大宋天朝上国好面子,没有白征,是给了赏赐的,这让东海商社趁机处理了不少旧船。此外,他又点了东海、齐、滕、蔡、巴、高丽诸藩国,让每国出百人随征,倒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去瞻仰皇宋军威的。
折腾完了这一切,贾似道便忽悠赵禥祭了太庙,然后指派张世杰领六将新军出征,陈宜中监军,又命水师将领刘师勇统领六艘新造大战船、四十八艘运输船及小型战船哨船无数。他们就这么乘北风泛海南下,于一月之内抵达了广南东路,行动之迅捷,以大宋的标准可谓神速了。
这支远征军能行动这么快,一方面是因为贾似道大权独揽,只要决心一下,就没人敢拖后腿了,所以各项工作都筹备得很快。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并没有多少人真的南下了,派去的六个将里只有张世杰亲领的白虎将是满编的,其余五个都是只有六百多人的架子将,总共加起来也才六千人,而且没有几个辅兵,都轻装简从,也难怪这么快了。
贾似道虽然是奸相,可不是傻相,自然不会就这么让六千新军直接去讨伐安南。他们到了广南之后,会先整训广南两路的地方部队,把能用的壮士编入五个架子将中,不能用的老弱淘汰,剩下的则编成辅兵充当杂役。如此一来,张世杰手底下就会有一万五千的战兵和数倍的辅兵可用,按以前的规矩,号称十万都没问题了。不但兵力充足,贾似道还能藉此清洗一遍广南两路的地方势力,甚至还能趁机推行公田法,在政治上也是一次大胜,真不愧是奸相啊。
显然,这背负着政军双重使命的任务,不是单靠武人能完成的。所以派来监军的陈宜中现在反而成了主角,指挥五个架子将进驻广南各州府,整编新兵、清理官场,闹得一片鸡飞狗跳,可也不亦乐乎,看来还得整上一段时间。
而名义上的主帅张世杰也没有闲着,带着白虎将渡海来到了琼州岛南端的吉阳军。
吉阳军也就是后世的三亚,不过现在几乎没有开发,几乎没有什么居民,也不临近安南,战略地位不重要。但是,这里却有朝廷设立的一个马场,而马匹对于新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骑兵无马不行不说,拉大炮要用的马数量也少不了。所以,张世杰在广州呆了一段时间,稍稍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后,就带人来了这个吉阳军取马。
在来之前,他的期望值其实是很低的。毕竟吉阳地处天涯海角,整个大宋都没有第二处地方比它更有资格说天高皇帝远了,当地官吏和官军怎么会用心打理马政?能有几百匹劣马就不错了!但马匹海运不易,能有一点是一点吧。
然而到了之后,当地的情况却大大超乎了他的预料。马场中种植了大片的牧草,马匹数量足有千数,而且不是南方常见的矮小的滇马,大部分都是中上品质的草原马,甚至还有一部分令人眼前一亮的骏马,甚至比江南能寻到的一般战马都要强上不少实在是太惊喜啦!
张世杰脸上堆满了笑,用力拍了拍陪他阅马的吉阳军官员:“好啊,你叫孙达生是吧?干得不错,等我凯旋归来,必定奏明贾相和官家,为你请功!那么,这几匹马我便领了!”
不过,孙达生却尴尬地说道:“呃,将军,呃,呃,这不是军马,而是民间寄养的私马,不,不能领走”
“啥?”张世杰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这是私马?怎么会有人把私马寄存在你这里?”
而且民间私马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品质?
孙达生的黑脸都泛紫了:“好,好几拨呢。有东海国前首辅张公的,有龙牙府朱公的,还有东海国海军的他们海船从吉阳过,经常就把马匹寄养在这里,偶尔来取一批。这些都是大人物,小底可得罪不起啊!”
呃,这也不是什么隐秘,吉阳军地理位置好,正处在航线上,又是自己人的地盘,东海商社自然会好好利用起来。实际上此地开发潜力是很大的,不过既然有现成的马场,所以首先利用起来的也就是养马的相关领域。他们把从本土带来的好马和从大食带回来的劣马寄养在这里,后来又自我繁殖出了一批,广南工作组和龙牙都护府共享资源,谁需要打仗就来领用。当然,也要付给吉阳军一笔寄养费,而东海商社财大气粗,只要稍微给一点,对于在这个穷地方困守的官军来说就是天降横财了,因此对这些马照料得尽心尽力。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现在吉阳军可以说是整个南洋加上广南两路最大最好的马场了然而,不给钱的朝廷军队就没份了。
张世杰听了,先是惊讶,然后苦笑了起来。怪不得之前在城里见了那么多东海风格的小楼呢,原来东海人真的常来这里啊!
“呵,这东海国还真是神通广大,到了吉阳军也躲不掉啊”
这下可好了,若是普通富户寄养的,他还能先拿了再说,可既然是东海军的马,那就只能三思而后行了。
他看了看,又指向北方一批普通的蒙古马,问道:“那边那些总是你们的了吧?”
这些蒙古马确实是吉阳军原有的,是当年从北方迁移过来的。由于当地地形封闭,并未与矮小的山地马种杂交,所以血统保持得很好,以岭南的标准也算好马了。它们借了东海马的光,也养得膘肥体健,毕竟东海人自己的马不一定够用,有时候也会租马场的马用,而这又是一笔额外收入,当然要同等用心了。
现在张世杰要领这些马,孙达生当然没有阻拦的理由,只能心里流着血同意了。唉,这些马要是租给东海财神,得换多少银元回来?现在就只能白送了,败家啊!
第631章 铁血强宋 四 进攻态势
1271年,1月2日,广南西路,钦州。
“幺二幺,幺二幺”
钦州城南,钦江沿岸的一处空旷河滩上,在军官的号子声中,新编禁军右军第二将的士兵们一边喊着号子,一边歪歪扭扭走着队列。
这些新军兵并未穿着与效用兵相同的绯色军服,而是仍穿着各自的旧衣,只在上身缠了块红布以示身份,显得寒碜了许多。而且他们连双鞋都没有,就赤着脚在遍布砂石的河滩上走着,走错了还要被抽鞭子。这个季节是地处岭南的钦州一年中最凉爽的日子,不过一活动起来,他们黝黑的皮肤上还是不免布满了汗水,看上去真是辛苦。
不过这些新兵们却没什么怨言,一是因为比这更糟的工作条件他们都习惯了,二也是因为编入新军之后待遇也提升了不少,至少糙米饭是能敞开吃了。
实际上,按照新编禁军仿自东海军的供应标准,不光得保证米饭,还得定期补充鱼肉蛋之类的蛋白质才行,不过这些新征兵当然是没有的。军官和监军官们好不容易来到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何必给泥腿子吃那么好呢,省下钱来弟兄们买点酒吃不好么?
突然一阵锣声响起,训练戛然而止,原来是主将张世杰带着一帮人来视察了。
他随意看了一会儿,便挥手道:“好,今天加餐!”
说完,后面的夫子们便把一缸缸的鱼酱和木薯饭抬了过来。钦州地处北部湾,渔业条件相当不错,这种用小鱼和鱼杂腌成的鱼酱价格并不贵,用来给士兵加菜还是挺合算的。虽然要多花一点钱,但陈宜中带着新军在两广搜刮了那么多地皮,也该分润点了吧?
新兵们欢欣鼓舞地打起了饭,老兵们则拿着鞭子在旁边盯着,谁敢在队列中乱动就招呼过去。在这种鞭子加“美食”的调教之下,这些刚入训一个月的新兵们倒也能站住了。
张世杰看了一会儿,又亲自打了一碗鱼酱饭尝了两口,便走到一边,与他的部下、第二将的将官阎顺讨论起了训练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