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蒙恬、李信等人都不曾拥有过的荣誉,如今只属于他一个人。
“前段时间,朕听闻民间流传了一句话,叫做国有疑难问齐王。这番话,朕一直深深记在心中。你不仅是朕的亲弟弟,也是大秦的齐王,朕能有你这么一位臣子,感到高兴。”
嬴政语重心长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而他则是再三谦逊,也没说什么出格的话来。
宴会进行时。
众人酒过三巡后,嬴政才将嬴渊叫到一旁,二人在皇宫中闲逛起来。
他们留在章台宫,那些大臣们,反而会放不开。
“你已经很多年,没有陪着朕这样走走了吧。”嬴政负手而立,缓步迈前,目光凝视远方。
嬴渊紧随其后,微微作揖回应道:“回皇兄,臣弟自从离开咸阳以后,这还是第一次再跟到皇兄身后,聆听皇兄的教诲。”
“要是喜欢咸阳,干脆就别走了。”
嬴政突然说出这么一句话。
周围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嬴渊变得沉默,低头不言。
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实则已经告诉了对方答案。
嬴政身边的赵高心里也是一咯噔。
他以为,今日只是兄弟二人的闲谈而已,没想到会上升到这种高度。
好在,嬴政的下一句话,让他松了一口气,“可是你留在咸阳,齐郡那地方,朕又该交给谁?交给谁都不放心,思来想去,还是交给你稍微好一些。”
如果嬴渊出言反击,导致他们二人之间的矛盾增加,那么被挤在中间的赵高,将会很难做。
好在,那种不好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只要皇兄对臣弟一直放心,那么臣弟就敢保证,有生之年,齐郡绝对不会出现任何乱子。”
嬴渊深深作揖道。
其实,这番话已经说得比较直白了。
在目前的帝国当中,敢当着嬴政的面,如此直白的说出这段话,只怕也就只有嬴渊了。
“不管怎么说,你都是朕的亲弟弟,朕要是不信你,又当信谁?”
嬴政来到一处凉亭中驻足站立。
嬴渊笑道:“这里要比臣弟上次来时大了许多。”
在他离开咸阳之后,整座皇宫的建筑大殿,都得到过一定的扩张。
而且,嬴政打算,在章台宫的正后方,在修筑一所史无前例的巨大宫殿。
那个宫殿的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阿房宫’。
始皇帝时期四大著名建筑: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最后一个就是阿房宫。
当嬴政向嬴渊说出了他自己的想法时,后者显得有些困惑以及疑虑。
他皱眉不止的一幕被前者看在眼中,不解道:“难道你认为,修筑阿房宫,此时不合时宜?”
嬴渊索性直言道:“陛下,如今这座天下,还有许多我们要去做的事情,北疆的祸乱平息之后,您打算利用三十万军民修建一条军道,直接打通阴山以北。
此事乃是利国利民之举,待那条道路修缮完毕之后,我大秦可随时与异族开战,不至于在陷入被动,这样的事情,臣弟是非常支持的。
但是修筑阿房宫,只会劳民伤财,于天下无益,臣想,还是等直道修缮完毕之后,再去建设阿房宫吧。”
敢这样明目张胆的相劝始皇帝的,也就只有嬴渊了。
古往今来,任何一位做出过丰功伟绩的绝代帝王或者是枭雄,到了晚年都会有些昏聩,从而做出一些劳民伤财的举动,为下一任的帝王带来了不小的严峻挑战。
嬴渊不希望这样的事情会发生。
“朕就知道你会这样说,罢了,此事暂且搁置,等今后有机会,朕在提上日程。”
嬴政莞尔一笑。
这个世上能让他妥协的存在,估计就只有嬴渊了。
“赵高,你先退下吧,朕要与自己的亲兄弟好好聊聊。”嬴政摆了摆手。
“诺。”
闻声,赵高徐徐退下。
嬴渊望着他离开的背影,笑着开口道:“我记得皇兄以前从来都不会信任这种宦官。”
嬴政摇了摇头,叹道:“有些事情,都在不知不觉当中发生了变化。”
嬴渊无言以对,静静矗立着。
过了半晌,嬴政才开口问道:“你在齐郡做得事情,朕都知道了,朕希望你能够忍一忍,目前阴阳家对朕还有大用。”
他指的是北疆战役彻底爆发之前,嬴渊在小圣贤庄大肆屠戮阴阳家弟子一事。
就连星魂也惨死于此事当中。
嬴渊愁眉不展道:“皇兄,您告诉臣弟一句话,您当真相信,这个世上,真的存在长生之道?”
他心里很清楚,嬴政现在之所以很器重阴阳家的那些方士,就是因为,他已经知道了东皇太一乃是长生者一事,他也想获得像东皇太一的那种长生的力量。
他有信心,只要自己还能在活五十年,必定会为大秦的万世根基铸下基础。
“苍龙七宿的秘密,眼看就要破解,可是能破解这个秘辛的人,唯有东皇太一,这是朕不能让你提前对他们动手的主要原因。”
嬴政在期待着,对方将苍龙七宿的秘密破开,然后获得里面的伟岸力量,助自己踏入长生之道。
然而这种神乎其神的事情,本质上是有违常理的,所以嬴渊非常反对,“您是始皇帝,自从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位皇帝,您应该是英明、睿智、神武的,怎么能相信那种无稽之谈?”
“无稽之谈?”
嬴政冷笑一声,“你现在对朕说话,可是越来越不客气了。”
嬴渊低头道:“臣弟只是实话实说,您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治理家国之上,而并非是虚无缥缈的长生之道,因为臣弟始终对那个野心勃勃的阴阳家不太放心,担心他们会影响我大秦的长治久安。”
嬴政缓缓闭上双眼,道:“这番话,也就是你说出口,一旦换做其他人来讲的话,估计此刻早已人头落地。
朕问你,你让王离向朕索要二十万大军对付农家,是不是你指示他所为?”
他慢慢转过身来,看着嬴渊的双眼。
二人双目对视,只听后者淡淡开口道:“无论臣弟做什么,都是为了这座天下,为了我们大秦能够绵延万世。”
他没有否定,也没有承认。
嬴政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此番从齐郡召你前来咸阳,主要是朕想见你了,也想在某些事情之上,听听你的意见。
至于此前发生之事,朕不清楚,也不想在过问,总而言之,你要始终记住,你,乃是朕的亲弟弟。
朕不希望,有朝一日,会因为某些事情,而影响到你我兄弟之间的感情。”
第六十四章 问计嬴渊
除了那句‘国有疑难问齐王’之外,江湖市井当中,倒是还流传着另外一句话,叫做‘内事不决问李斯、外事不决问嬴渊’。
这番话,当初乃是嬴政无意间随口一说,不成想,却在民间广为流传。
但是这也充分表达出了,嬴政对二人能力的一种认可。
嬴渊笑着回应道:“皇兄,臣弟此前就曾强调过,您一直都将是臣弟的皇兄,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不会改变这一事实。”
今日他与嬴政的对话,充满着火药味。
其实,就是比较反感他以晚辈为要挟做代价的抵抗而已。
不过,这可不能明着说出来。
“关于大泽乡的问题,朕不想再拖了,不日朕将会东巡,在此之前,朕希望你或者王离,能将大泽乡的问题搞透彻,让一切可以危害到帝国的力量都无所遁形。”
嬴政在下最后的通知。
其实,目前大泽乡的农家弟子,已经被王离牢牢监视起来了。
而反叛大秦的那些势力中得高手,也都有被锦衣卫或者罗网的刺客区别对待。
总体来说,帝国此次围剿农家的计划,占据所有的天时地利,即使张良再会折腾,也不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他要是有这个能耐,当年韩国旧贵遭遇秦国清洗之时,他就不会显得手足无措了。
“大泽乡的事情,臣弟一直在观察,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够让那些乱臣贼子自讨苦吃。”
嬴渊也算是给嬴政吃下一颗定心丸。
毕竟,这件事情,一直都是他在监视并且操办。
“你做事,朕是放心的,不然的话,也不会将偌大一个齐郡教给你来治理。你我兄弟二人,一东一西,只有如此,才能将这座天下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
要不然的话,只怕朕要每隔一年就得东巡一次,用来稳定民心。你在齐郡做得很好,朕很欣慰。”
嬴政淡淡开口道。
嬴渊抱拳道:“请皇兄放心,臣弟无论做什么,始终都会将帝国的利益放在第一,这一点,永远都不会变。”
其实他来咸阳,还有一个重大目的,那就是表明自己的忠心,想让嬴政放下心来。
当然,如果要是让他将齐郡交出去,那么,他肯定是不会干的。
因为齐郡乃是他的立命之本。
“朕听说你最近身体不太好?”嬴政关怀问道。
嬴渊苦笑道:“上了年纪,年轻时受到的伤全部积累起来一并迸发了,不碍事,臣弟还能干几年。”
“朕只有你这个亲兄弟了,你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实在不行,就学尉缭急流勇退,毕竟,身体可是自己的。”
嬴政语重心长道。
嬴渊就知道,今日这场谈话,不会那么简单。
他不假思索的开口回应道:“恩师刚刚仙去,臣弟认为,还有很多事情,都需要臣弟去做,再让臣弟为大秦鞠躬尽瘁两年吧,不然的话,要是让臣弟老死在床榻之上,那对臣弟来讲,还不如战死沙场来得壮烈。”
“渊弟,你这是何苦?现在的大秦人才济济,你们帮朕拿下天下,是时候也该想想清福了。”
嬴政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