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老爷他谋的就是你们这份心神失守!”其实念西哪里不知道,此后若干年,她在深山中最卖力苦修的就是医典和药典。
念西丧夫守孝之时,柳姨娘和继母内院斗法斗不过,恨毒了老爷和那位续弦,派人将此事首尾尽皆告知于她,想利用她毁了秦家。可那时,她内心一丝生志不起,如活死人般在庄子上苟延残喘,什么也做不了。
后来去了山里,才慢慢恢复过来,才想着去印证柳姨娘的话,探寻母亲当年死因,遍寻医药典籍,找到一剂滇地隐秘之毒:秋霜白。这毒对正常人效用不大,却对心神失守之人必杀,而且死后三十六个时辰即看不出任何痕迹,只是过了时候,眉毛会变白。
柳姨娘是犯官之后,娘家是滇地大族,作为官奴发配西北,发配途中,被在任上的老爷买下。
满屋子静悄悄,几个人惊魂不定,赵嬷嬷语声涩涩地问:“如果这是真的,老爷这究竟为的是什么?”
“不过欺我母亲是商户出身,他如今想飞黄腾达,想借力又舍不得外翁的家财。”秦念西一句怨语说怒了一屋人。
赵嬷嬷气愤道:“他吃老太爷喝老太爷的长大,用老太爷的银子,读书赴考做官,如今狼子野心,也不知道是谁给的?”
杜嬷嬷凄然说道:“太太生前就说,人心最易生变,自从他纳了这房妾以后,太太借老太爷的手断了他的一些用度,怕是这里生出了变故。”
杜嬷嬷欲言又止,沉香却疑声道:“所以姑娘不让老太爷赴京,您是担心老太爷也会被他算计……”
秦念西摇头:“我不知道,但我不能让外翁置于险境。”前世,外翁就是在赴京途中遭遇雷雨,山石塌方,重伤不治身亡。直到许多年后,秦念西才从万寿观太虚真人处得知,外翁下山前,太虚真人曾为他卜过一卦,卦象大凶,为了她,外翁以必死之心下山,秦幼衡有无后手,却不得而知。
沉香大惊失色:“可太太去世的消息,黄大掌柜肯定会向老太爷发急件禀报的,老太爷只怕已经在路上了!”
“前阵子,阿娘说老太爷随太虚真人去山里闭关了,应该还没有出关,山路难行,这样算下时间,他应该才刚刚下山。”
前世时,太虚真人就曾阻过外祖七日。
第三章 活久见
秦念西转移话题又道:“杜嬷嬷,照你看,公主姨母知道这些会如何?”
“公主虽自幼多病,性格却最是爽利,赤子之心,见不得腌臜。眼前老太爷和舅爷都相隔太远鞭长莫及,咱们只能借一借公主的势了!”杜嬷嬷摇头叹息。
“可姑娘,为何此时要太爷过继?”赵嬷嬷有些担心。
秦念西从赵嬷嬷怀里抬起头,正好看见烛火中木香明亮的目光,欲言又止,点了木香:“你说说看!”
“只要老太爷安然,别的都不足惧!”木香肯定地说。
“聪明丫头!”秦念西嘴角微弯。
满屋人看着赵嬷嬷怀里的小人儿,说着大人的话,虽气氛总有些抑制不住的悲凉,但有忍不住竟有些失笑。
念西却内心黯然,她已经不记得了,她是什么时候才看明白人心,看明白青舅舅那一颗真心。为她呕心沥血,她却恨他数年,到真的懂得的时候,他却已是杳然无踪……
“姑娘,老爷这么,这样,你为何还要给他谋官?”木香的问话惊醒了陷在前世里的秦念西。
“如果奴婢没有猜错的话,姑娘是想要把老爷调开,让舅爷来时正好可以带姑娘扶棺回江南西路。”杜嬷嬷答道。
“可之后怎么办呢?姑娘不可能永远不回老爷身边,毕竟他是父亲,对姑娘来说,老太爷和舅爷怎么也越不过他去!”赵嬷嬷担忧道。
沉香嘴角微弯:“姑娘给他谋的是个顾不了家的官,可,可这世上哪有顾不了家的官?”
秦念西正待说话,母亲身边的大丫鬟紫藤在门外请见。
紫藤进屋见到刚刚醒过来的秦念西,疾步走上前扑到床沿就哭了起来:“姑娘,奴婢听说你醒了,奴婢在太太灵前烧了好多纸,太太知道了,好歹也能安心去了……”
紫藤额头上一团青紫,必是在灵前磕的,秦念西用手指轻触那伤:“紫藤姐姐,让沉香给你上点药吧,母亲肯定希望我们大家都好好儿的!”
一时间,满无人都抑制不住想起温婉可亲的张太太,暗自抹泪,紫藤语不成声:“是,姑娘,往后,我们就都指着姑娘活了,姑娘,你要好起来!”
秦念西默了默,从赵嬷嬷怀里坐起身,郑重地看着所有人施礼:“好,我会尽快好起来!”
众人大惊,齐齐跪在床前,不肯受她的礼。她们哪里知道,秦念西拜的不是今生,而是前世,前世她们因为她,因为她的愚蠢,因为她的不管不顾而不得善终。
赵嬷嬷抱着秦念西躺回床上,众人擦干眼泪,紫藤才对杜嬷嬷说:“刚刚平安总管说安北王妃已经出了宫,算时辰,您这会儿过去,估计刚刚好,平安总管说他在花园左边的角门等您,老爷和姨娘院子里的灯已经息了。”
杜嬷嬷临走还要怒一次:“姑娘病着,太太没了,老爷一次也不来看,连派个人来问问都不来,哪有这样当爹的!”
“嬷嬷,现在这样,他不闻不问不是更好?我不过是他得到外翁家财的工具罢了!”秦念西沉声说道。其实在她心里,她没有父亲,从来没有父亲。
父亲高中二甲三十一名之后和母亲完婚,考上庶吉士在六部观政,之后外放广灵县令时,母亲刚刚诊出身孕,父亲只身赴任。
赴任七个月后,母亲接到派去伺候的婆子送了信回来,称父亲买了犯官之女柳姨娘为妾,母亲动了胎气,早产生出秦念西。
母亲为她取名念西,想念故乡,想念父亲,想念江南西路的点点滴滴。而父亲对她叫什么名字完全不在意,甚至都没有正经喊过一回她的名字。
后来若干年,秦念西才明白,母亲的这些想念里,也许还有很多悔恨的成分吧。当年母亲不听外翁的话,执意借陪公主回京的借口,实际上是为了陪着心上人秦幼衡上京赴考。
直到六岁,秦念西才见到父亲。
父亲回来后,母亲脸上的笑容再也不见了。
不知道母亲最后的那晚,是如何度过的?是明知有诈却内心悲凉绝望,还是真的一无所知被瞒天过海呢?
其实,秦念西更希望是后面一种,毕竟绝望赴死的滋味她尝过,简直如同万蛆跗骨,还不若难得糊涂,一杯酒,悠悠睡去,倒是种解脱。
那些细节在后来漫长的三十年时光中,早已经模糊得面目全非,再醒来就是如今这个样子。
秦念西望着帐顶,一片白色,长夜漫漫,脑袋昏昏沉沉,却了无睡意,窗外蛙鸣声,雨声清晰地传入耳中,直到清晨的鸟鸣声叫响了宅院,杜嬷嬷进来时。
安北王妃过府吊唁时,才卯时,摆的是公主銮驾。
灵堂里守夜的婆子还在清扫屋舍,随行的两位尚宫和一位公公直接让管事带着进了芳菲苑,秦幼衡和柳姨娘正在厅堂中郎情妻意吃着一碗燕窝粥。
只穿了一身银红色中衣的柳姨娘尖叫着要逃回房中,却被两位尚宫立时按住不得动弹。
秦幼衡面庞黑如锅底,却认得眼前来的是中贵人,只得笑里藏刀:“不知中贵人何意?”
李公公眼皮都不眨一下:“秦大人,长公主听闻张氏仙去,痛不欲生,通宵流泪不止,天刚亮就过府吊唁,秦大人不该速速前去接驾吗?”
两位尚宫揪着柳姨娘就走,中贵人跟在身后,秦幼衡边走边喊:“我这贱妾尚未梳妆,怕惊扰了公主……”
李公公头也不回,只话锋如刀:“咱家也活了三十几年,尚未见过主母新丧,这样打扮的贱妾,有什么话,秦大人上长公主跟前分说吧!”
灵堂里棺木黑沉,摆在正中,长公主扑在棺上喃喃细语:“彤娘,我的彤娘,咱们说好了,你要等我回来看你,看咱们的希姐儿,你骗了我。这八年,我有好多话想对你说,你却早早就走了,我……”声音竟越来越低,只剩下凄然低回的哭声。
杜嬷嬷跪在棺侧,眼睛早就哭得又红又肿,嘴里细细念道:“太太,长公主来看你了,你放心,咱们姑娘定会好好儿的……”
第四章 追忆
两位尚宫半推半扭着挣扎不休的柳姨娘到得灵堂时,满屋悲声。
李公公和两位尚宫俱是当年陪伴长公主远赴江南西路的随侍,对秦家太太张若彤自是也很熟悉,此时也忍不住红了眼眶,两位尚宫更是把柳姨娘往灵前一按,让她跪了个结实。
两位尚宫把长公主从棺上扶起来,一边轻声劝慰,一边用帕子细细给长公主整理了仪容,李公公上前将内院所见轻声禀报给了长公主,长公主脸上神色逐渐由哀转怒。
秦幼衡上前见礼,长公主眼风都没有扫他,只看着灵前的柳姨娘,长公主脸色开始发青,沉声道:“叫灵堂的管事婆子过来回话。”音虽低,威势却十足。
一个婆子从旁边跪着移到公主近前,低低回到:“回长公主殿下,奴婢在。”
长公主看向身边的荣尚宫:“嬷嬷,你问她。”荣尚宫轻声低头领命。
“现在灵前跪的这个,是你们府上的吗?”
“正是我们府上柳姨娘!”
“你管着灵堂,竟能允许这样的打扮来给你们太太哭灵?”
“长公主明鉴,柳姨娘她从不曾来为太太哭灵。”
秦幼衡面沉如水,大声呵斥:“你这婆子,胡言乱语,给我拉下去重责二十大板!”
长公主眼风扫过李公公,李公公立即冷冷对秦幼衡说道:“长公主正在问话,秦大人稍安勿躁!”
柳姨娘开始还强作镇定,此时已经是趴跪在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