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个子,你叫什么名?”李石头笑着问道。
“老子叫丁一,第一的一。”
“现在我宣布,你们加入中国国防军了!国防军给你们补发半年的军饷!”李石头大声道,随即让人抬出一箱银子来,每人发了五两。
发完银子,李石头任命阎锡山和丁一,分别担任二团三营三连长,和三团二营一连长,当场将这五百多人,打散分到各营各连。
只是跑了几圈,出了点汗,就真金白银拿到手,这让五百多晋军喜出望外,这……简直不敢相信天上掉这样大的一个馅饼!
这五百多人,除了阎锡山的部下训练有素,是一个集体,其他都是散兵游勇,丁一只是个哨长,但素来有威信,周围人服气他,他不愿意让京师来的人看扁,鼓动身边人跟着跑。
还有人则仅仅是体力好,听话,大家跑就跟着跑呗,剩下的一部分是仰慕忠义军,想加入,所以坚持。
第254章 山陕行动(二)
各有各的原因,但没有一个人能想到,京城来的国防军,把朝廷欠的军饷给他们发了。
李石头不让这五百多人离开,分配完毕后,一旅政宣处的人来宣讲忠义军的光荣历史,军法处的人来宣讲军法,军官们简单做队列与战术训练指导。
明天,部队就要开拔到山西各处。
“……满清无道,祸国殃民!我等汉家儿郎,堂堂七尺之躯,怎可再受旗人压榨?
满清窃我神器,奴我同胞,甘做洋人走狗,放眼天下,何处不是哀鸿遍野?谁家不是妻离子散?哪个不是饥寒交迫?所以忠义军才起兵举义,推翻了清廷……”
十六师一旅二团三营,新上任的三连长阎锡山,和士兵们一起,听着三连的政治宣传员施凤阁演讲。
施凤阁先是大讲特讲忠义军抗击沙俄与日本,保家卫国的故事,讲林司令如何英明果敢,爱兵如子,东北如何分地,部队如何给官兵成家,然后讲满清如何无道等等等等。
听的三连新兵们热血沸腾,阎锡山听到分地和成家,都忍不住心里一动,如果忠义军这样搞法,那林司令的确称得上爱兵爱民如子了。
他看看施凤阁,感觉这人的口才太好了。
施凤阁也不是口才多么好,就是说顺嘴了,自从离京后,施凤阁等所有政治宣传员就开始了这个宣讲过程,他们的目标当然是北洋军士兵。
也不是这样的长篇大论,而是不断通过吃饭唠嗑,闲余时间聊天的方式灌输。
底层士兵都是农民出身,谁家里也不可能富裕,忠义军在东北给百姓分地,给士兵成家的事情,大家听了当然感兴趣,再说,忠义军抗击沙俄日本的事情,也令北洋军士兵钦佩。
当然有士兵听了后询问,以后会不会给他们也分地成家?政治宣传员们就说,林司令爱兵如子,将来极有可能啊。
一路行来,等来到山西,北洋军士兵对林司令,对忠义军已经充满了敬意、向往,“当然,现在没有忠义军了,大家都是国防军,都是兄弟一家人。”最后,政治宣传员们都如此说。
即使有北洋军军官心中疑虑,也说不出什么,这些政治宣传员讲的东北的事情都是真的,将来的事情,只是说也许。
再说,痛陈满清无道有错吗?老佛爷祸国殃民难得是假的吗?
这些政治宣传员的本职工作,是弥合忠义军北洋军的矛盾,教士兵们识字,战斗时候鼓舞士气,宣讲国防军抵御外侮的意义,这些都是必须的啊。
傍晚,三营长吴佩孚召集手下三个连长开会,部队明天开拔,目标是太原北边的忻州,“三连长,有问题没有?”吴佩孚问阎锡山道。
“营长,没问题。”
“好,我们北上忻州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剿匪,二是禁烟,土匪和烟土都是国家百姓之大害,剿匪是为了安民,禁烟也是为了安民护民。
剿匪就不用说了,禁烟时候,部队也必须做好战斗准备,甚至在禁烟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敌人可能武器更好,根据情报显示,那些大烟贩子的队伍,甚至配备了机枪。”吴佩孚道。
当晚,阎锡山躺在床上浮想联翩,一时不能入睡。他生于光绪六年(1880年),父亲是五台县河边村小地主。十七岁那年,阎锡山考上了山西武备学堂。两年后,被官费保送到日本留学,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两年前,阎锡山毕业回国,任山西陆军小学堂教官、监督,一年前,山西巡抚陆钟琦举办留日归国士官生会试。
考试过后,阎锡山被分到定武营中任管带,他是聪明有大志的人,看出了满清日暮西山,虽然久闻忠义军和北洋军大名,却没想着去投奔,希望能在山西老家做出一番事业。
可是局势摧枯拉朽,朝廷说没就没了,忠义军与北洋军合并为国防军,来到了山西,今天,他加入其中,就凭国防军补发军饷一个举动,阎锡山就很佩服。
何况他看了国防军的装备,官兵士气,确实都是精兵,以前听说忠义军击败日军,今天一见,中国国防军和日军素质差不多,只是没看到那种非常出名的战车。
阎锡山浮想联翩时候,不远处的军营内,一旅长李石头,一旅政宣处长葛飞,军法处长沙海,与国防军第一情报部驻山西情报站站长杜龙,已经开了两个多小时的会。
将一切都商议完毕后,杜龙道,“各地都有情报人员接洽,土匪窝点,种植贩运鸦片的人的名单情况,我们都摸了个大概,部队一到就可以行动。”
“好,关于土匪,以及窝点金银粮米的处理,还有鸦片贩子的土地、金银的处理,就按照司令布置的方式来,后事工作主要依赖政宣处和军法处,”
李石头看看葛飞和沙海道,“你们要迅速果断地行动,分配时候必须公平,不能让人说三道四,分配时候,也必须有北洋的人在场。”
“旅长,如果他们拦阻呢?”政宣处长葛飞问道。
“我们将土地和金银分给贫苦百姓,他们凭什么拦阻?以什么借口拦阻?”
“如果他们说,等师长命令,或者以后的省长命令呢?这毕竟是民事工作。”军法处长沙海道。
“师长在玩女人,省长嘛,还没有到任,即使到任了,全省各地难道等他一个人的命令?大家都不做事了?只要我们公平分配,让他们看见,大家都是农民出身,谁能不理解?”
李石头说完,看看几个人道,“就这么做,迅速果断地做,如果段芝贵那狗屁东西放屁,我来跟他交涉,如果个别团长营长拦阻,我来下令执行。”
第255章 山陕行动(三)
翌日早晨,十六师师长段芝贵,艰难地从小妾的肚皮上爬起来,来到了校场,对即将分赴山西各地的部队训话,大讲剿匪与禁烟的意义。
然后,一旅长李石头开始训话,“我不多说,就一个要求,我军伤亡必须降到最低,最好零伤亡。
对土匪与烟贩子,我们的胜利是毫无疑问的,那么评定胜利的标准是什么呢?是消灭他们吗?当然,但是不仅于此,消灭他们的同时,必须确保我军伤亡极小。
如果你剿灭一股土匪,搞的自己手下伤亡上百人,这不是胜利,是失败,是他娘的可耻的失败!
哪个营连长要是弄的自己部属伤亡惨重,你最好他娘的就地自杀,因为让老子知道了,老子也会崩了你!出发!”说完,李石头大手一挥道。
人群中的阎锡山比较着看师长与旅长,感觉旅长更像个军人,更值得尊敬,师长嘛,官腔打的挺溜,倒像个前朝的大老爷。
十六师的两个旅都不是满编,他们需要在山西陕西征召兵员填充,一个不满编的旅,却要在一省行动,所以,十二个营只留一个营在太原,其他十一个营要分赴各地。
吴佩孚虽然是北洋出身,但一路行军,已经很佩服旅长李石头——这个能跟士兵同甘共苦的职业军人。
他对段芝贵不屑一顾,就是攀附逢迎的小人一个,真给北洋丢脸。吴佩孚带着三营北上忻州,开始独挡一面。
同治十三年(1874年)4月22日,吴佩孚生于山东省蓬莱县,光绪五年(1879年)入私塾读书,置身喧闹中仍能静心背诵功课,格外受先生器重。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吴佩孚高中登州府丙申科第三名秀才,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秋,由于掀反鸦片台指责男女同台演戏,吴佩孚被革去秀才功名,避祸外逃,冬天到北京,以写春联、卜卦为生。
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春,吴佩孚得堂兄吴亮孚资助,投天津武卫左军聂士诚部,后进入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加入北洋军。
日俄战争期间,青木宣纯与袁世凯面商日中联合组织情报机构,和招募东北“马贼”等事宜,袁世凯从北洋军中挑选数十名精干士官,与其组成了联合侦探队,其中就有吴佩孚。
吴佩孚参加日军的谍报活动后,几次进出东北,还曾经与瘸狼的情报部人员照面,对忠义军较为了解,比较佩服。
忠义军围困日军与奉天时候,吴佩孚就在营口,然后他返回北洋军,忠义军与北洋军整编时候,他被林重点名,相见叙谈,之后破格提升为营长。
与他同一批被林重召见的还有一个叫冯玉祥的人,同样被提升为营长。袁世凯因为此事,对林重大加赞扬,认为他没有门户之见,能破格使用北洋人才。
这也是袁世凯对林重极少的、仅有的几次赞扬之一,他对林重更多时候是指责,指责他越权、跋扈、不容易合作等等等等。
吴佩孚率领三个连四百三十人,经过阳曲县,五天后到达忻州,他有样学样,通过跑圈和面试,从忻州巡防营中选拔七十人加入三营,然后部署剿匪和禁烟任务。
“这就是所有的名单?”吴佩孚看着手中的纸张,对面前的情报员红二问道。
三营到达忻州后,红二就过来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