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宋天下-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一旦这些围绕在太子身边的人,形成气候之后,想再出手只会让自己付出更大的代价。

    想及于此,贾似道在心里不禁生出对官家的一股怨气。

    虽然他摆明旗帜支持自己在军中、在朝中的各项改革措施,却又总是在明里暗里给自己设置种种障碍。

    走了一个吴潜,却来了一个更难对付的叶梦鼎!

    忽必烈一旦平定中原、扫清东北,势必会染指江南。

    自己,还能有多少时间?

    三年、五年?

    还有,官家精神日渐不济,他还能给自己多少时间的支持?

    或者,与权国结盟?

    给他们一些支持,联合益都一起,攻伐中原,让中原彻底陷入战乱,自己再取渔翁之利?

    贾似道摇了摇头。

    别说那赵权愿不愿意,一旦自己流露出这样的意图,必然会被朝中以叶梦鼎为首的理学人士,抓住把柄而发起攻讦。

    “嘉禾岛那边,情况如何?”

    “并无异状。”廖莹中头也未抬,顺口答道。

    “有人,在关注吗?”

    廖莹中放下手中之笔,轻轻揉着额头,答道:“对于子矜母子的身份,倒是没有太多人质疑。不过,已经有人开始反对以封地的名义赏赐嘉禾屿。好在这岛直到现在,依然没太多人入住,也确实没多少价值,暂时来说,还没引出过多的恶评。当然,这一切,本是源于官家的授意,本非咱们私下所为。”

    贾似道微微颌首。

    官家对于故济王赵竑,情感是相当复杂的。

    统嗣之争,你死我活,无论是谁都不可能留有余地。但是许多年来,官家隐隐之间对济王有许多的内疚。

    这是一个总是纠结在个人情感之中的帝王。包括对自己姐姐的感情,对他同胞弟弟荣王的感情,乃至于对如今的这个太子。

    情感牵挂太多的帝王,会是一个好帝王吗?

    贾似道不敢做过多的评价,但无论如何来说,自己能有如今的地位,最早的基础还是离不开官家对自己姐姐的宠爱。

    自姐姐离世之后,虽然这层关系的影响已逐渐消失,但是自己怎么可能去劝他切断与同胞兄弟的情感牵连?

    更何况,自己也做不到!

    起码现在不行。

    可是,若等官家百年之后,太子登基,荣王便是太上皇般的存在,自己还有能力对付他吗?

    想及于此,贾似道突然有些烦躁。

    “叶梦鼎,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表面上,叶梦鼎是如今朝野上下,理学人士的代表。其实他最大的倚仗,还是荣王。所以,属下以为,叶梦鼎如今也要不了更多,无非是想要贾相的一个承诺。”

    “什么承诺?”

    “支持太子,继承大统。”

    “我从来就没有反对过这个太子啊!”

    赵禥,荣王赵与芮之子,虽然幼时智力不全,但被官家立为皇子之后,贾似道便默认了这一决定,从未在这个事情上多说过一句话。

    既然自己的姐姐没能诞出皇子,那么其他任何人继承皇位,对自己来说,都没有任何的区别。

    如今这个太子,年方十八,行事有些荒唐,其实并非贾似道心目中理想的太子人选。但既然是官家亲定,他绝不会出言反对。

    吴潜就是因为反对立赵禥为太子而遭罢相。同时,官家还怀疑吴潜预立自己的外甥魏洪,导致魏洪被迫自杀身死。

    一向待人温婉的官家,在立储之事上,却显示出如护犊之兽的坚决。

    “是啊,贾相无意于介入太子之争,你我明白,他们却不一定明白。贾相的态度,对于官家多少还是有一些影响力的。”

    当年,官家还只是一介普通皇裔时,被史弥远扶持,经历各种曲折反复,在最后的时刻竟然将赵竑拉下马而成功登顶。

    如今自己的权利与地位,堪比当时的史弥远。若是强行插手,如史弥远一样,另外扶持其他太子,会有不同的后果吗?

    谁都不知道。

    权宋天下

 第九百七十七章 元国

    贾似道沉吟良久,说道:“本相,绝不会支持另立太子。你可以跟他们谈,让叶梦鼎不要过于嚣张。”

    廖莹中的眼神,掠过一丝失望,但神色之间,也明显地放松了许多。

    “属下倒是与叶尚书门客闲聊时,他们透露过一些口风。只要贾相不插手太子之事,他们会做出一些让步。”

    “什么样的让步?”

    “有限度的支持贾相即将推出的公田法。”

    有限度?

    贾似道皱了皱眉头。

    “他们,可以支持在一府或一州之,先试行数年,以观成效。”

    公田法势在必行,叶梦鼎大概也觉得硬扛不是一个好办法,因此有所松口。在一府一州试行,看似稳妥,却必然使公田法的推行陷入永无止境的扯皮状态。

    而且,一府一州之地,又能收得了多少公田?

    “一府不够,最少得一路!”

    “贾相,欲速则不达啊……”

    贾似道摇了摇头,“咱们,真的没有太多时间了。”

    “那贾相觉得,哪一路为好?”

    “浙西吧——”

    熙宁年间,朝廷分两浙路为东西路。两浙西路辖临安、平江、镇江、安吉、常州、建德、嘉兴七府与江阴一军。

    两浙西路虽然不是宋国物产最为丰腴所在,却是土地兼并最为严重的一个区域。包括荣王,以及贾家最主要的地产,大多集中于此。

    廖莹中憋了一眼贾似道,相爷这是要先啃硬骨头吗?

    贾似道看出了他心中所想,坚定地点了点头,“贾家,会先拿出一万亩地,以作官田。”

    廖莹中龇了龇牙,一万亩啊,大手笔!如此,倒是可以堵住他人之嘴了。免得反对者以贪利为由攻讦相爷。

    “那,如何回买公田?”

    贾似道站起身,背着踱步,缓缓说道:“首先,得成立官田所,日后凡涉及官田的事务,都归此衙门处理。”

    廖莹中提笔开始记录。

    “以租额高低确定回买公田的价格,租额一石以上,每亩暂定二百贯;九斗一百八十贯。以此下推。”

    这个价格不算低,而且还比市场行情略高一些。但是哪怕回买公田只有十万亩,也得耗钱二千万贯。国库,还有钱吗?

    廖莹中疑惑地看着贾似道。

    “别看我!钱,确实没了。

    可以给银半成,官告五成,度牒二成,其他的就用会子吧。”

    廖莹中暗自咂舌。

    宋国的货币体系,比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复杂。市场上真正为大众接受的,只有铜钱,但是最缺的货币也是铜钱。

    除此之外,会子是最易贬值的一种货币。银子,只能用于大宗采买。

    度牒是出家人的凭证,以此可以免除捐税,甚至躲避刑责。因此自宋立国以来,度牒都是可以交易的一种凭证。如今一道度牒的交易价格,已过千贯。

    官告包括官府发放的交引与公据,这些钞券的价格或高或低,就不太好估算了。

    如此,倒是免了国库空虚无法以现钱回购公田的尴尬。但是,势必埋下了诸多隐患。尤其是以会子支付,就必须继续加大会子的发行,直接的后果就是加速市面上会子的贬值。

    只是,想尽快的推动公田法的实施,减缓财政的压力,大概只能采取这种办法了。

    宋国,如一艘外表豪奢,内部却又千疮百孔的巨大花船,在贾似道的推动之下,在浅滩中艰难转身,试图挪向远处的海湾。

    在贾似道眼中,成功的彼岸并不太遥远,但是阻碍他前行的,却不仅仅是巨浪,而是脚下无处不在的泥淖、不远处张牙以待的巨鲨,以及在空中盘旋观望、随时准备俯冲而下的恶枭。

    改革,是艰难的。

    尤其是对于宋国这样一个奉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度。谁敢觊觎士大夫的利益,等若与整个国家为敌。

    一如当时的范仲淹与王安石。

    甚至下场更惨!

    而同样在改变自己朝政的忽必烈,却如一柄出鞘的长剑,剑锋所过之处,挡者披靡。

    忽必烈凭借的,是贾似道无可比拟的优势,他虽然只是蒙古国名义上的大汗,却是中原事实上的主人。中原之地,他足以傲视群雄,当汉人儒士与势力最强的汉军拜服在其身前之后,其他人便只能诺诺而从。

    这是忽必烈的优势,也是任何一个新兴王朝的优势。

    正如新兴的大权国。

    只是,三者之中,大权国底子还是太薄了。加上一向谨慎的赵权,始终不敢把步子放得太快。

    在他看来,稳定,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内部一旦失控,比外敌带来的损害更加可怕。

    暗流涌动的冬天转眼即逝。

    华夏十四年,公元1259年,忽必烈中统三年、宋景定三年。

    春三月。

    忽必烈发布建国诏书,向天下宣告建立大元国。

    “……我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四震天声……既成于大业,宜早定于鸿名……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

    蒙古国从成吉思汗到窝阔台、贵由直至蒙哥,都未曾使用过年号。忽必烈甫一称汗,便仿汉制,从儒家《春秋》、《易经》中,选定“中统”一词作为自己的年号。

    所谓中统,就是“中华开统”,忽必烈以此自视为华夏中央王朝的正统。

    “元也者,大也。”大不足以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至也。

    “大元”不仅寓指自成吉思汗到忽必烈的历古所无之“大业”,还源于儒家“至公”之论,以此试图将大元朝厕身于夏、商、周、秦、汉、隋、唐的大一统王朝序列。

    忽必烈之雄心,令天下震惊。

    最兴奋的,自然是依然留在忽必烈身边的文武官员。

    大元国的建立,不仅意味着这些人,已经成为了“从龙”之臣。而且无论是国号还是年号,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