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三皇子-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权对杨云的这种思路十分赞同,要靠消耗大量将士生命为代价,取得这场渡江战役的胜利,她是实在不愿意的。

    不过,在开战之初,司权也没有计划要用这种方式渡过楚江,因为刚刚登上皇位的杨云早已有了安排。

    杨云留下的后手就是善于水战的韩国大军,韩国是一个小国家,在大涪最强大的时候,他总是百般示好,时不时还送上礼物,或者将公主送入大涪和亲。

    可是大涪一旦出现一点麻烦,他们就开始翻脸不认人,想着趁火打劫好获取一些利益。

    现在杨云平定大涪全境,韩国又派出使臣,想要重修旧好。按照朝中好些大臣的想法,就趁现在这个时机出兵,将这个出尔反尔的国家打痛打残。

    最终杨云采纳了吴远昱的意见,同意跟韩国修好,但是要他们派出大军,协助大涪军队,打赢这一场渡江之战。

    其实双方都明白,这一次就是要凭这种手段消耗韩国实力,让他们没有再兴风作浪的能力。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被灭国的韩国国王,也只好“欣然”接受大涪朝廷的邀请,倾全国之力,派出十万韩兵,赶赴楚江作战。

    韩国大军赶赴战场,使得形势朝着对大涪有利的方向迅速发展。仅仅是几次尝试进攻,就让赵岳率领的楚兵疲于防守。

    照这样发展下去,要不了多长时间,大涪和韩国联军便会突破楚江,成功攻入楚国腹地。

    面对这样的战况,楚国领兵将领赵岳心急如焚,因为他知道,一旦大涪军队突破楚江,他所率领的楚军将会溃败,而他身后再无可以阻拦涪军的军队。

    正当赵岳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来自后方的快骑给他送来了好消息,让他的脸上又有了笑容,很快制定了一个绝地反击的妙计。

    “楚王紧急训练的十五万新军,已经在增援的路上,预计五日内便可到达前线。”当赵岳将这一消息,传达给手下众将的时候,所有人都高兴起来。

    接下来,赵岳将他的最新计划,告诉了在场的众将领,更是将大家的情绪调动到最高潮。众人纷纷表示,按照赵岳的计划,这一次一定可以反败为胜,甚至可以让大涪军队全军覆灭。

    大涪和韩国联军经过几次试探性进攻之后,终于开始了正式的渡江战役。擅长水战的十万韩国大军冲在前面,司权率领涪军,紧紧的跟在后面。

    正如大家所料,面对如此气势磅礴的进攻,楚军很快败下阵来,越来越多的大涪和韩国大军成功登上江岸,进入鹿栖渡。

    奇怪的是,对于这一场兵败,作为统帅的赵岳,脸上连一丝沮丧的神情都没有,倒是反而有一丝得意的神彩。

    “传令下去,率领大军向东北方向撤离。”赵岳脸色有些狰狞的说道。

    楚军虽然吃了败仗,但损失不算太严重,就连阵型也不算太乱。大军按照赵岳的指挥,徐徐的向东北方向退去。

    “往东几十里处,是一个绝谷,大军进去之后三面是山,没有出路,赵帅怎么让我们向那个方向撤退?”有一些对行军打仗颇有研究的低级将领,向带领他们的将军问道。

    “跟着撤吧,赵帅自由主张。”得知赵岳真正意途的高级将领们,为了避免消息泄露,都选择了缄默。

    正如赵岳预料的一样,由于楚军撤退的速度并不是特别快,给了大涪和韩国联军充足的时间,他们很快整顿队伍,朝着楚军撤退的方向追击而来。

    战场上出现了奇怪的局面,逃走的一方在前面不紧不慢地走着,追击的一方仿佛也不着急,远远的吊在后面。

    地形慢慢发生变化,不知不觉中,追逃双方便进入一个山谷,山谷两侧慢慢出现了绝壁,再往前就连前进的道路也没有了。

    赵岳率领楚国大军,在山谷最里端的一处高地停了下来,看着离自己越来越近的敌人,眼中没有一丝慌乱的神情。

    追击的两国联军也在不久后慢慢的进入山谷最里端,在楚国大军前方不远处摆好了阵型。

    联军最前方,一位英姿飒爽的漂亮女子一马当先,来到了楚军队伍前面不远处。

    这仗已经打了这么多天,楚军将士大多已经知道,领兵在前这女子就是大涪青龙军的统帅,大涪新封的晋王司权。

    “赵将军,据我所知,前面已经没有了出路,不如将军率领手下投降我大涪,不要让你手下这些儿郎白白送死。”司权朝前一拱手大声说道。

    “哈哈哈哈,我们没有出路,但你们后方若被堵住,岂不是跟我们一样,你无法撤退出去了吗?”

    赵岳站在山坡一巨石之上,看着下方的司权,大声笑道。

    原来,江岸上的兵败和撤退都是赵岳设的一个局,后方消息说十五万援军已经到达,赵岳便让人向后方领军将领传信,让他引兵埋伏在这谷外不远处。

    而赵岳自己,则率领手下楚兵作为诱饵,撤到这山谷之中。计划和援兵前后夹击,让司权率领的这一只大军全军覆没。

    赵岳认为,自己把话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司权一定会惊慌失措,从而导致她率领的士兵乱作一团,自己和埋伏在附近的援军便会里应外合,很快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

    可是他没有想到,司权此事却一点也不惊慌,仍然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难道事情有什么不对?赵岳心中闪过一丝阴影,但又很快将这个念头打消。因为他派出的信使已经和援军将领接上头,并且他们也派出人告诉自己,已经埋伏在指定位置上。

    随着司权的一声命令,双方开始了正面厮杀,楚军站在一个高地上,全力阻击者战力和人数都强于自己的敌人。

    “兄弟们,给我顶住,我们的援军已经在敌人后方了,前后夹击之下,我们很快便会取得胜利。”一些楚军将官大声叫嚷着,用这好消息激励着将士们的士气。

    听说援军已经在后方将敌人包围,这些被围在最里面的楚军将士立即来了精神,他们拼尽全力和敌人战斗着。

    战斗持续了半个时辰,双方都损失了不少将士,特别是围在最中心的楚兵,损失得尤为严重。若不是想到援军将至,他们也许便会崩溃了。

    赵岳一边指挥战斗,一边不断看着十分安静的谷口方向,心中焦急万分。

    “这些家伙在磨蹭什么啊,再不来的话,兄弟们便会顶不住了。”

    时间又一点点过去,依然没有发现援军的踪迹,靠着这一信念支持的楚国士兵,慢慢的失去了希望,他们开始焦虑起来,队伍的士气越来越低落。

    转眼间,三个时辰匆匆过去,楚兵们期盼的援军始终没有出现,到最后,赵岳率领的这一支楚兵,坚持了这几个时辰后,终于全军覆没。

    由于领兵出征之前,司权得到的命令是要将敌人全部杀死,所以这一战没有俘虏,就连楚军统军大帅赵岳也被砍成肉泥。

    赵岳在临死的那一刻也没有想清楚,之前已经联系好的援军,为什么始终没有出现?

    在距离山谷不到十里处的一片山林中,有一个楚军营帐,这里驻扎的正是赵岳一直期盼的援军。可是至始至终,他们都没有打算要去和大涪人作战。

    这次援军的领兵降将,是德阳王赵清玄的心腹,他早已和大涪青龙军统帅司权约定好,要灭了赵岳的这一只大军。

    可怜的赵岳,至死也没有明白,自己这一仗,是败在了哪里?

    这一幕不仅发生在楚江之畔,还出现在其他三个战场上。赵元让派出的四路大军,与其说是败在敌人手中,还不如说是自己灭了自己。

    四个战场都出现了大溃败,新军中纵然还有一些忠于赵元让的将领,可是现在已经没有回天之力了。

    在之后的四个月时间里,楚国的地盘,除了被团团包围的国都楚阳城,其余的地方全部沦陷。

    在楚国民众的压力下,曾经不可一世的楚王赵元让,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亲自带着降书走出城池,向城外的司权投降。

    楚国的灭亡,让大涪周边的各方势力吓破了胆,大涪各路军统帅,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便平定了周边的一些小国,至此大涪边境再无兵戈。

    赵清玄也成功当上了楚王,但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这个楚王,还没有,以前当一个德阳王威风。因为此时的楚国,已经成为大涪帝国的一部分,赵清玄所管理的地盘,还不到以前楚国领土的十分之一,并且兵权还没有在他的手上。

 第四百二十章 十年(大结局)

    周边各方势力被灭,许多小国家都送上了降表,表示向大涪称臣。作为大涪的盟友,流夷和于月也得到不少好处,国土面积比以前大了不少。

    当然,他们现在的实力,比起坐拥以前涪楚两国地盘的大涪,之间的差距犹如荧火与皓月。不过这也很正常,杨云可不愿意,亲手培养出一个像以前楚国这样的大敌。

    四方平定之后,杨云便把精力放在治理国家和肃清周边潜在危险上。

    凭着他超前的理念和知识,大涪的人口和经济都得到飞速的发展,很快追上了杨远和杨成奉两代大涪明君治下的繁荣程度,并且迅速超越了他们。

    杨云在位的第三年,司权率领的青龙军一路北进,击败了西北方毛子国的二十万大军,使得他们不敢再觊觎大涪的繁华。

    杨云在位的第五年,赵虎率领的白虎军,一直打到东北方秦国的都城寒丹,逼得秦国割地求和。

    同一年,领兵向西南进发的朱晨安,也肃清盘踞在那里的十多股土匪,让这一片被称为“罪恶栖息地”的三不管地带,恢复了应有的秩序……

    在国事方面,杨云改革了官员选拔模式,让一部分有才华的寒门子弟,也在朝中担任要职,既为朝廷招揽了一批能吏,又一步一步的降低了士族对朝廷的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