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一步一步的降低了士族对朝廷的影响。
重视农业、商业和渔牧等行业的发展,让国力得到大大提升。
制造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工匠们制造出来的大船,甚至穿越海洋,到访了万里之外的国家……
此外,杨云还创造了一个奇迹,成为了一个不纳妃的皇帝,他对皇后池丽的专一,成为了一段流传多年的佳话。
可惜,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老天爷总会留给世人一些遗憾。
杨云登基为帝的第八年,皇后池丽不顾御医阻止,执意要为杨云再诞子嗣,为皇族开枝散叶。在生产时,旧伤崩裂,虽然成功生出一对龙凤胎,她却因为失血过多而亡。
池丽的离世给杨云沉重的打击,这位伟大的君主仿佛一下子老了好几岁,笑容几乎从此与他无缘,还时时坐在宫中发呆。
杨云登上皇位的第十年,这位正值壮年的皇帝,做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他下诏退位,让刚满十六岁的大皇子杨健登基为帝。
当朝中大臣都认为,这位不到四十岁的太上皇,会在幕后实际掌管权利,继续成为国家的主人的时候。他们却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这位带着大涪走向繁荣的明君,却彻底消失在众人视线之中。
和杨云一起消失的,还有池丽所产未满两岁的龙凤胎孩子,儿子名叫司马池,女儿名叫杨忆丽。
秋天的凄江大峡谷景色格外美丽,溪水潺潺,鸟鸣声声,果树上挂着黄澄澄红彤彤的果子,山间的红叶让远处的山林好似一丛丛火焰。
一人骑马、一人步行,后面还有一辆马车,一个奇怪的组合缓缓出现在山道上。他们走走停停,显然不急于赶路,而是想欣赏一下峡谷的美景。
“木头,你堂堂的大将军不做,非跟我跑到这山里来作樵夫渔者,到时候可别后悔啊!”骑在马上的中年人对旁边一个壮硕汉子说的。
“唉,殿下,我赤木儿就是一个粗人,官场上那一套实在让人难受,还不如做一个山间的农夫来的自由。”
壮硕汉子摸摸自己的脑袋,呵呵的笑着,马上中年人虽然已经当了十年的皇帝,可这壮硕汉子还是习惯称之为殿下。
“父皇,哦,父亲,我们还有多长时间才能看到姚念姐姐啊!”马车帘子掀开一条缝,一个可爱的小脑袋伸了出来。
“弟弟,父亲说了多少次,现在不能称父皇了,你总是记不住。”又一个粉妆玉琢的小女孩面容出现在帘缝处。
“海妮姨住的地方已经很近了,这一次我们会常住在这里,到时候有你们玩的。”一个妇人的声音从马车中响起,听得出这妇人非常逆爱这两个孩子。
想来大家都已经猜到,这一行人正是离开西京城的杨云和赤木儿两家人。
杨云的两个孩子从小没有母亲,从小便是赤木儿的妻子乔雨薇带着他们,没有让两个孩子感受到失去母爱的不快乐。
“到啦,到啦!”赤木儿一声大喊,众人随着他所指方向看去,一栋木屋出现在众人眼前。
一个女子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站在小院门口,正在向他们所在的方向张望。
“海妮姨”,“念姐姐!”司文池和杨忆丽看到这两人,立刻从马车上下来,屁颠屁颠地朝两人的方向奔去。
站在院门口这女子正是刘海妮,那小女孩便是姚霞和刘海妮的儿子姚念。几月前,刘海妮带着姚念来西京看望杨云,此时杨云才知道,原来十年前,刘海妮便带着姚侠的灵柩去了凄江峡谷。
正是因为这件事情,让一直想放弃皇位,隐居山林的杨云下定了决心。正好此时国家已经走上正常轨道,十六岁的杨健已经能够处理国事,还有朝中许多能吏的辅佐,杨云便可以放心的离开。
赤木儿也是一个不喜欢循规蹈矩的人,朝廷上的各种规定早已让他心生去意,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所以便出现在这凄江大峡谷。
“走吧!我们先到姚大哥墓前去看看。姚大哥在这里已经十年了,我一直没有来看他,我要去告诉他,兄弟这一次不走了,留在这里,我们以后天天喝酒聊天。”杨云缓缓地说道。
“还有我老赤,我们都来了,姚大哥就不孤独了。”一向大大咧咧的赤木儿眼眶居然有些红润。
“还有一个老朋友,他和我们一起过去。”刘海妮轻轻地说道,转头向门内看去。
刘海妮的话音刚落,一个娉婷婀娜的身影从院内走了出来,看到这个身影,杨云不由得呆住了。
走出来的女子居然是端木霁月,这么多年过去,岁月居然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太多印记,还是一副二十多岁姑娘的样子。
“你怎么会在这里,你不是要留在照顾丈夫吗?”杨云奇怪的问道。
“他当年受了惊吓,身体一直不好,疯傻了这么多年,年前的时候已经病入膏肓,去了那么多太医也没能够将他救回来。”端木霁月轻轻地说道,脸上没有太多悲凉的神情。
“父亲走了好几年了,他走了之后,我便不想再呆在于月,便到了这里和海妮姐姐作伴。”端木霁月又说道。
“还走吗?”
“不走了,你呢?”
“我也不走了。”
全书完
完本感言
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看小说,从父亲给我买的《杨家将》、《岳飞传》、《三国演义》等开始,让我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跟随这种乐趣,从小到现在我至少读了上千本小说,让我得到很大的收益。
在这以前,我喜欢写一些小短文,但从来没想到过要写一些长一点的东西。偶然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自己来写一部小说,让主人公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步的发展。想法开始之后,我便实施起来,第一部《乱卷风云》反响不高,让我受到一些打击。但轻易放弃不是我的个性,我专门在网上。看了那些点击率比较高的小说,认真找了找差距,就开始着手写第二部《十三皇子》,虽然中途有些断断续续,但是总算坚持完成了。
写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
首先,在纵横的写作小贴子上学了很多东西,让文章有了一些味道。接下来,就是通过网络搜索学习一些东西。有时候专进行一些场景,或者景物外貌描写的时候,我就去看一看别人写的东西,从中学到不少。
另外就是一些纯知识类的东西,比如借鉴古代诗词,再比如古代一些经典的战例,做战时的阵法,使用的一些器械。再比如说我在写流夷的时候,各部落的名称,其实都是出自十二生肖,只不过是用的他们古时候的名称。
另一种收获,便是从读者的书评中获取。最初的时候,对书友们的各种建议和批评很不适应。但是慢慢的,我发现很多书友的评价是一针见血的,他们很直接的指出我书中的一些问题。要想写好小说,光靠闭门造车肯定是不行的,这些批评和建议就像苦口良药一般,让我明白了,应该努力的方向。
写网文是一件需要意志力的事情,我在写《十三皇子》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花两到三个小时,看看前面写的章节,然后更新新的内容。每天都做着同样的事情,有时便会觉得枯燥无味。这个时候才能深刻的理解,为什么许多网文作者,作品写着写着就停更了。
我也曾经想过放弃,在书友们的一直支持,还有纵横许多作者的精神鼓励下。我终于坚持下来,继续每天的码字工作,渐渐的体会到这种写作的乐趣。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更新,终于完成了这部小说。
回过头去看看这部小说,对比一下纵横十分火大神的作品,看看书友对我的评价。我发觉了自己的差距,也明白了,下一步应该努力的方向。
既然写小说,就要写读者们爱看的小说。这一段时间,我读了不少大神的小说,也看了不少的书评。在心里慢慢有了一个思路,接下来我准备写一本新书,名字初定为《十月鹰出笼》。
按我的计划,这应该是一本武侠历史小说。以主人公查寻父亲的冤案,为父亲沉冤昭雪,并为父亲复仇为线索。
这一部小说的主人公设定,和十三皇子中杨云的个性有比较大的区别,属于那种快意恩仇遇强更强的风格。
感谢纵横朋友对我长期的支持,新作可能在构思完成后写一些存货,初步定在二二年元旦前后开始上传。到时候希望朋友们,继续给二锅头支持,因为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