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刺、披、撩、挂、点……这日午后没有阳光,天气十分凉爽,杨云在院中努力练习着各种招式,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这时,手腕一甩,却没有把剑握住,长剑脱手而出,向一侧疾飞而去。
“啊!”只听得一声尖叫,把杨云吓了一大跳,他连忙抬头看去,却见一紫一绿两个少女正站在院中凉亭里。
自己脱手飞出的长剑正射在离绿衣少女不到半米的木柱子上,这绿衣少女被吓了一大跳,刚才的尖叫就是她发出来的。
这两个少女都十四五岁左右,那紫衣女孩杨云认识,她叫杨莺,公主中排名第九,和五皇子胜王杨明一样,都是淑妃曹莹所生。
“九姐姐,今日怎有空到小弟舍下来啊!”杨云和宫中皇子和公玉接触很少,这宁玉宫除了胜王杨明,就没有其他皇子和公主来过,杨莺的突然到来,让杨云觉得奇怪。
“十三弟,听你的意思,好像不欢迎我来,那我马上就走。”九公主杨莺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哈哈,怎么会呢?九姐姐能来这里,我当然是求之不得。”杨云连忙笑着说道,招呼夏荷和小景子等人摆好水果糕点,邀二女在凉亭中落坐。
“这位是?”杨云指着旁边的绿衣少女说道,这绿衣少女刚刚可能被吓坏了,始终呆在那里没有说话。
“你看你,把丽妹妹吓坏了吧!”杨莺这才想想旁边的绿衣少女,忙将她拉过来给杨云介绍。
这绿衣少女叫池丽,是朝中吏部尚书池尚文的小女儿,和九公主杨莺是手帕之交。
今日,池丽受九公主之邀来宫中玩耍。淡话中,池丽说起了以一首《莲花》得到京城中许多人赞赏的杨云。
涪国不仅男子喜好诗词,连许多女子也好咏诗作赋。许多贵族家庭专门请有先生,为宅中女子传授这方面的知识。
而九公主和池丽能够成为好友,和她们对诗词的共同爱也密不可分。池丽谈起了杨云,杨莺便作主,两人一起来到宁玉宫找杨云。
宁玉宫口,众侍卫和太监宫女可不敢阻挡九公主,所以两便来到宫中,远远看着杨云练剑,便有了刚才的一幕。
两个女孩对古诗词颇有研究,拉着杨云一起大谈古今诗词。幸好杨云当初大学时为了追一位系女生,对古诗词还算下了一番功夫,所以还算应付得当。特别是窃用一些大家对古诗词的一些评价,让两个女孩佩服不已。
“老十三,你刚才把池妹妹吓了个半死,你怎么也得赔偿一下啊!”杨莺是一个直爽的女孩,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这好说,池姐姐你看看,我这里的东西,你看得起什么,你就拿去就是,就当我给你赔偿好啦!”
“切,你这宁玉宫可是宫中最穷的院子了吧!你这些东西,池妹妹可看不起,我可知道池妹妹想要什么,池妹妹你就自己说吧!”
“那,殿下,能不能写首诗送给我啊?”池丽犹豫一下,终于说道。
“啊!给你写首诗?”杨云十分惊异。
“如果……如果太为难的话那就算了。”池丽声音很小,脸有些红红的。
“让我想想!”杨云不忍心拒绝小姑娘的要求,反正抄一次也是抄,抄两次也是抄,于是在脑中苦苦搜索起来。
不一会儿,杨云把大脚一拍,大声道:“有了,我说你写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西京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杨云念完,看看石桌旁的池丽,手中拿着毛笔,呆立在那里,却一个字都没有写。
“老十三,你可不够意思,你把丽妹妹夸得像花似的,让我这当姐姐的着实嫉妒啊!”杨莺愤愤不平地嚷着。
“怎么会呢?九姐姐,我可是说的你们姐妹俩啊!”杨云可不愿意得罪这杨莺,连忙笑着说道。
“切,你以为我那么好骗,算了,只要丽妹妹开心,我就不和你计辆了。哎!丽妹妹,你怎么还没有写下来啊!”杨莺才发现池丽仍然在发着呆。
“哦,我马上写。”池丽马上提起笔,在小景子早就准备好的纸张上写了起来,池丽的字气韵流畅、风格秀媚,看来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杨云的这一首《赠丽娘》,迅速得到西京城内许多大家闺秀争相捧读,无数怀春少女都想亲眼看看这位文采绝伦的皇子。这次杨云愧疚感降低了许多,抄着抄着就习惯了。
第七章 中秋家宴(一)
读书、练剑、骑射,这样的日子,很快过去了几个月。这几月里,杨云的剑术和射术都进步不小。在勤于锻炼以及药物滋补双管齐下的作用下,他长高不少,身体也开始强壮起来。
再过几日,就是中秋。按照惯例,中秋夜时,涪皇会安排一次家宴,所有皇室子弟和一些重臣及子女都会参加。而这次家宴后的两个月,杨云就会满十四岁。在涪国,十四岁就算成年,届时,杨云就会离开皇宫,去宫外立府了。
马上就十四岁,杨云的压力很皇。现在涪皇快满六十,身体倒还硬朗,但世事难料。如果有一天,涪皇撒手人寰,那么,皇子们能否和睦相处,是个大问题。
如果真的发生什么变故,自己该如何自保。想想现在,涪皇尚在,目前都是危机四伏。真到那时候,那就只有任人宰割了。
八月十五夜,皇宫中灯火通明,偌大的皇宫花园中坐满了人。涪皇今日心情十分高兴,特地多喝了几杯,脸有些红,把旁边的高公公急得连连劝阻。
酒宴已经举行很久,涪皇挥手叫退了助兴的歌舞。旁边的高公公心领神会,马上站起来大声道:“诸位,我大涪国尚武,对这些莺歌燕舞的东西不感兴趣,陛下的意思,我们还是来看看我大涪这些青年才俊,这一年来武艺增长如何吧!”
在场众人听了高公公的话,并不觉得意外,因为这已经是惯例了,众人对此早有准备。
“就让我先来抛砖引玉吧!”一个约莫十六七岁的结实少年站起来大声说道。众人转头看去,原来是晋王司马权的长子司马照。司马权本是大晋王朝最后一任幼帝,三十二年前将皇位禅让于大涪太祖皇帝杨远,被封为晋王。这晋王本是杨云舅舅,但这人做事总是小心翼翼,终日喜好念经诵佛。为了避免涪皇触怒自己,所以很少和杨云母子接触。
司马照手持一把大刀,在手中舞得呼呼生风。他身材魁梧,刀法走的刚猛霸气路线,一套刀法极具观赏性,不一会便博得了一阵掌声。身材有些臃肿的晋王司马权饮了一口茶,静静地看着远方,好像儿子的表演与自己无关。
“看着好看,不实用,战场上应以取敌性命和保护自己为主。”听见杨云询问自己,一直站在他身后的戚威说道。
接着上场的是两个年纪二十许的青年,这两人杨云认识,一个是太师纪相然的孙子纪刚,另一个是国舅、怀化大将军李悦的儿子李泓历。这两人看来是老对手了,一人一把长剑,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大涪帝国尚武,所以男子大多习武,而今日这场面,涪皇和好些朝中大员都在场,这些贵族子弟们怎么会放过展示自己的机会呢?所以,大多数人都拿出自己最拿手的招式,或对战,或单独表演,整个花园中,不时有喝彩声传来。
“十三弟,听说你这段时间也在勤练武技,你也给大家展示展示,让我们大开眼界吧!”
杨云抬头一看,原来是九皇子杨勇,他和二皇子杨献一样,为皇后李婉所生。今年二十五岁,一年前因处置泉州水患有功,被封为齐王,是封王皇子最年轻的一个。这杨勇,平日里最瞧不起杨云,经常对他冷嘲热讽。
杨勇这话一出,把许多人的目光聚集在杨云身上,有人还露出幸灾乐祸的笑容。大家都知道,十三皇子自幼体弱,几乎不会什么武技,以前从来不敢下场打斗。
“老九,你知别为难十三皇了,你看他那风都能吹倒的样子,都是自家兄弟,难道你忍心见到他自己将自己伤到。”说话的是三皇子誉王杨光,他这话表面好像是帮杨云说话,实则让杨云更为难堪。
“既然几位皇兄要看,那愚弟就上去献个丑!”听到两位皇子的话,杨云没有表示丝不满,从位置上站起来,慢吞吞地向场中走去。这一下,反而让在场众人大吃一惊,没想到从来弱不禁风的十三皇子,居然真敢往场上走。
“呵呵,听说十三弟这些日子苦练武技,一定长进不小吧!一个人舞着也没意思,不如愚兄来陪你玩玩吧!”杨云身边不远处,一个声音突兀地传来。
大家转头一看,只见说话的是十二皇子杨延,此子是齐国公主萱妃赵芝所生,只比杨云大十几天。杨延从小好强,杨云从小到大没有少受他的欺辱。
看着杨延站了出来,有些对杨云同情的人暗暗摇了摇头,觉得这杨延肚量太小,每年一次的中秋家宴,都不愿意放过杨云。而坐在最上首方的涪皇,脸色也沉了一下,但随即恢复了笑容。
“老十三,你身子本来就单薄,前不久还受了重伤,我看你就不要上场了,到时旧伤复发了可如何是好!”说话的是一个年约三十五六的美妇人,也是皇宫中,对杨云最为关心的人,成妃陆婵。
说来,这成妃也是一个可怜之人,她本是一平民之女,偶然被涪皇看中,纳为妃子,却被宫中这些家世显赫的皇妃们看不起,时常受到各种责难。好不容易为涪皇生了一个皇子,本以为可以母凭子贵,在这皇宫中过得容易一点,却不想,孩子却不幸夭折,还被人暗地指责,连个孩子都照顾不好。
也许是同病相怜,成妃便把对儿子的爱转移到和自己境遇差不多的杨云身上,对他颇多关爱。
“成妃姐姐你就放心吧!只是切磋而已,延儿出手会有分寸,不会伤到老十三的。”这次说话的是杨延的生母,齐国公主萱妃赵芝。
“没事的,我大涪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