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事的,我大涪男儿连比斗都不敢,以后怎敢上战场。”杨云转头给成妃一个感激的微笑,然后淡淡地说道。成妃见杨云坚持要上场,叹了一口气,就没有再说什么。
皇子间比斗,当然不能用真剑,两个太监连忙上前,捧上两把木剑。杨延将木剑拿在手中,轻轻地掂了掂,笑着说道:“十三皇弟,你就先出手吧!”
杨云也不客气,手中剑一挥,一招直朝杨延胸前刺去,杨延也不闪避,手中剑向下一斩,直接击打在杨云剑身之上。两人虽年纪悬殊不大,但杨延身体素质显然要好许多,只这一剑,就让杨云手臂发麻,差点连剑都握不稳。
杨延得势不饶人,手中剑上下翻飞,向着杨云步步紧逼。杨云力量比不过杨延,只能选择躲闪或者借力格挡。这段时间,跟着戚威和皇上身边的贴身侍卫两位剑术高手学习,杨云的剑术大为长进,所以他虽然被被逼得节节败退,但却在杨延手下坚持了十多招。
“十二叔,你今天怎么啦!写文章比不过十三叔,怎么连你最擅长的武技也打不过十三叔了啊?”说话的是太子的二儿子杨泽,他和场上二人辈份低一倍,但年龄都相差不大。杨泽和杨延向来不对付,所以现在不肯放过打击他的机会。
第八章 中秋家宴(二)
听了杨泽的话,杨延觉得脸上挂不住,他冷哼一声,手中木剑刺向杨云胸前,杨云立即举剑隔挡,不想这一剑竟是虚招,杨延的木剑突然一滑,向着杨云的左臂而来。这时候,杨云要抽身后退已经来不及了,最好的办法是以右足为轴,半转身闪开攻击,但这样自己的侧后方就会面对杨延。如果这样的话,本已处于下风的他境况就会更堪忧。
“剑手有时须得像商人,计算利弊果断出手!”电光火石间,杨云想起了刘姓侍卫在传授他剑术时说过的一句话。
眼见杨延的一剑就要刺中自己的左臂,杨云不退反进,不顾即将要刺中自己的木剑。右手腕一翻,朝杨延扫去。下一刻,杨延的木剑斩在杨云右臂之上,但杨云的木剑却架在杨延的脖子上。
现场观看的人群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场中不乏剑术高手,他们均能看出,如果双方都使用真剑,杨云故然难逃断臂之厄,但杨延却会难保性命,所以这场比斗,胜方当属杨云。
“我不服!”杨延呆呆地看着手中的长剑,本来按实力,他若稳扎稳打,杨云迟早会落败。但在杨泽一激之下,他选择冒险出攻,没想到杨云居然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心有不甘的杨延一举手中长剑,企图再次发动攻击,忽觉场面此时变得异常安静,余光一扫,看见了高台上那张黑着的脸,一下子清醒过来,拱手向杨云行了个礼,转身向台上走去。
“恭喜皇上,两位殿下都是剑术高手,真是虎父无犬子啊!”坐在涪皇下首的太师纪相然大声说道,立即得到旁边一阵应和声。
众人的一番话,让涪皇脸色终于缓和,将目光再次放到场中,各少年们再次施展出自己最拿手的功夫。要么表演绝妙刀剑之术,要么将长枪舞得呼呼生风,或者表演百步穿杨的绝技。
大涪尚武,这些贵族子弟又不缺少名师指点,他们大多有一两手拿手好活,所以在他们的表演过程中,不断有喝彩声传来,看得涪皇脸上又慢慢地绽开了笑容。
演武表演在明王的一套精妙绝伦的枪法中结束了。明王乃是大涪少有的几个高手之一,长年战场的历练使他的枪法既好看又实用。本来不用他上场展示,但涪皇为了避免众人自满,依然让他上了场。
演武结束,涪皇心情大好,他站起来大声说道:“我大涪儿郎,既要有上马杀敌的本领,也应有治国安邦的才华,现在有一件大事,我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听涪皇说完,其他皇族子弟道还没觉得什么,但几位对皇位还有想法的皇子马上紧张起来。这治国方略的考查,如果回答得当,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可以增加不少啊!
高公公手中拿着一份奏章,走上前来,向众人大声宣读里面的内容。这份奏折是泉州太守刘成送上来的,其主要内容是说流夷人屡犯泉州,泉州军民苦不堪言,希望朝廷派兵,剿灭流夷。
流夷是一个的游牧民族,夏季,草原水草丰茂,他们便四处放牧。而到了秋冬季,他们就越过涪国边境,到与他们比邻的泉州四处抢掠,使得泉州民众怨声载道。朝庭多次派兵剿杀,可是大军一到,他们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等大军刚撤,他们又出来抢掠,使得多次行动失败。
“这流夷现在不断壮大,给我大涪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这里希望大家能献出一策,保泉州安宁。”涪皇一句话,让在场众人陷入沉思之中。
“流夷人都是贪婪之辈,且凶狠残暴。以儿臣之见,我们就应该以暴制暴,组织大军,带足补给物品,深入流夷所属天古草原深处,把这些蛮人打痛,打惨,甚至灭族,看他还敢劫掠我大涪!”太子杨越站起来,声音铿锵地说道。
杨越的话,立即得到一片赞同之声,特别是一些作战骁勇的武将,十分支持他的观点。
“大哥的意见,我不敢苟同!”相王杨献喝了一口茶,慢慢地说道。
“我大涪乃泱泱大国,应以德使天才臣服,如果任何事情都靠武力手段去征服?恐怕会引起更强烈地反抗。所以,儿臣认为,我们可以采取怀柔的策略。可以采取和亲,邀他们来看看我大涪繁华,并帮助他们发展农业,与他们通商等方式,多管齐下,实现双方和睦相处。”
相王的话,说到了一些文臣的心坎上,他们也纷纷发言,表示赞成相王的意见。
“太子殿下和相王虽然意见相左,但儿臣觉得他们都说得十分在理。”胜王杨明站起来,大声说道。
“胜王殿下,太子和相王可是意见相左啊!”一个有些干瘦的老者忽然发声,众人抬头一看,原来是司空程信。这程信和涪皇一起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是涪皇的铁杆心腹,在群臣中有极高威望。
见发话的是程信,杨明微微一笑,朝程信一拱手,然后说道“:我是这样想的,太子和信王虽然意见不同,但我们可以同时采用二人策略,一方面,给予他们强力手段,将他们打怕。然后,再展示我大涪仁德之心,向他们宣传我们对他们的态度,感受我们的善意,使其和我们和睦相处。”
听了杨明的话,捋了捋胡须,沉思片刻,轻轻地点了点头。胜王杨明在群臣及这些皇族子弟中威信很高,他的这番话又很有道理,立即得到了很多赞同之声。
接下来,又有一些成年皇子以及一些大臣发表自己的观点。主要是对三位皇子其中的观点表示支持或者补充。
“老十三,你诗文作得好,这处理政务,你可有建议?”见众人已经说完,涪皇突然发话,没想到是问向尚未成年的十三皇子杨云。
听到涪皇的话,杨云心中一阵苦笑,他虽然有一些想法,但并不准备表达出来,自己可不敢对皇位有觊觎之心,若在政务上表现出色,引起那几个对皇位有想法的皇子注意,那可不是一件的事。
可是既然涪皇问起,他又不能不回答。同时,他也不愿意乱说一气,让人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皇子,于是,他站起来,朝众人施了一礼,缓缓地说道。
“回父皇,儿臣觉得众位皇兄和大臣说的都有自己的道理。儿臣心中比较赞同五皇兄的想法,在这基础上,儿臣以为,以前我大军多次进入流夷所在的天古草原,也包围过一些部落,杀了一些人,夺回一些东西,却放过大多老幼妇孺,没有起到根本作用。”
“你的意思是将这些老幼妇孺全部杀掉,未免太过残忍了吧!”十二皇子杨延对于输给杨云一直心有不甘,抓住机会立即反驳到。
“当然不是这样,我认为,我们可以将这些人和我们抓到的俘虏全部带回我大涪境内,将他们分化开,给他们土地耕种,让他们和我民众通婚,让他们眷恋我大涪舍不得离开,再让那些在大涪境内有家室,且和我大涪百姓相处极好的流夷百姓,回天古草原去宣传我大涪的仁德,减少流夷对我大涪的仇怨。诸位看此法可好?”
杨云说完,又向众人施了一礼,缓缓坐下。
第九章 玉妃
“此法有意思,可以一试。”经过一阵短暂的寂静,程信说道,身旁也有一些大臣点头表示赞同。
“好,今日中秋家宴就准备结束了,根据每年惯例,朕准备奖励本年中进步明显的皇家子弟,太子、相王、胜王……上前领赏。”涪皇的心情显然很好,坐在台上大声宣布。
被奖励的皇族子弟有十余人,这些人大多在众人预料之中,但里面居然有涪皇以往一直爱理不理的十三皇子杨云,这使得许多大臣大感意外,纷纷把目光集中在杨云身上。
十余皇族子弟来到涪皇所坐高台之下,跪谢涪皇赏赐,没想到,到十三皇子杨云的时候,却出现了状况。
“父皇,儿臣能否换一个奖赏!”杨云的一句话,让许多人大吃一惊。要知道,这皇上的奖赏,可是恩赐,怎能随意更换呢?
“唉!这孩子,怎么这时候犯糊涂呢?”成妃是最关心杨云的,杨云突如其来的举动使她非常担心。
“大胆!老十三,皇上赏赐你还敢挑三拣四,来人,将杨云拿下。今天非治你一个大不敬之罪不可。”涪皇左侧的皇后本来就对杨云有所不满,现在杨云的行为让她勃然大怒。
几个侍卫立即应喏一声,走上前来,准备将杨云擒下。
“慢着!”坐在涪皇右侧的一个身着绿衫的贵妇人突然喊了一句。众侍卫立即站在原地,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因为这一个贵妇人不是别人,正是涪皇最宠爱的妃子,胜王杨明的生母,淑妃曹莹。
这淑妃和皇后李婉一向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