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湘兰之后,花魁当属柳如是,其人风华绝代,又知书善律,分题步韵、倾刻立就,才名远盖,入了尚书府为侧室……”
“次年则是寇白门艳惊四座,一摘魁冠便入了保国公府……”
“这些皆是已从良的,至于如今群芳花竞秀,奴家与香君都只是略有薄名。奴家年岁渐添,香君已从了良人。真出彩的,有卞玉京、卞赛妹这一对姐妹,精通琴棋书画;又有董小宛清冷卓绝;李十娘高挑冷艳;郑妥娘韶丽惊人;王氏三姝各有千秋……”
“董小宛?”
王笑忽然想到一桩小事。
记得前世大姨看过一个什么剧来着,说是,董小宛后来没有死,被设计假死送入宫中,后与顺治相爱,便有了顺治因汉人女子出家一说……
那时我还小,信以为真。如今看来这剧一定是假的了,大姨误我啊。
董鄂氏……也不知乌云珠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恍然间竟有些记挂起那小女孩了。
……
“国公?”
顾横波最会察颜观色,顷刻间便将王笑这微微的走神尽收眼底,轻笑着唤了一声。
“唔,你接着说。”
王笑掐指一算,刚才她说的远远不止八人了,不必自己担心人家凑不够秦淮八艳。
顾横波刚才说‘年岁渐添’却是自谦之语,她不过二十来岁,风华正茂。
至于说李香君从了良人……王笑目光看去,见李香君虽美,确已洗尽铅华,未带一丝风尘气。
唔,看来她们不是徐州大户们买来送我的……
顾横波又莞尔道:“说起小宛,奴家在京中时,常扮作小生与她合演《西楼记》,若有机会,敢请国公一观,如何?”
“唔,如此甚好。”
“那便一言为定。”顾横波不像别人,她丝毫不怕王笑,又道:“那且让奴家为继续为国公引路,游览此间。”
……
“戏马台并非只是西楚霸王筑于取乐之所,亦是出于战略考虑。”李香君抬纤手一指北面徐州城,道:“若逢用武之世,屯千人于此,以与城相表里,虽用十万人不易取也。”
王笑本只是神色淡淡的,与她们还有些疏离之态,此时闻言才有些讶然。
“李姑娘也懂兵法?”
顾横波抿嘴浅笑,眼中波光流露,戏语道:“往日皆听人称她‘李大家’,也就是国公称她作李姑娘。”
李香君行了一礼,道:“奴家并不懂兵法,不过是引用苏知州之宏论,聊作闲谈。”
王笑点了点头,便听秦小竺附耳悄声道:“我竟不知这徐州还有一个姓苏的知州,好有见地,你要不要大用啊?”
王笑附在秦小竺耳边悄声道:“人家说的是苏东坡啊。”
“哦,东坡就东坡,非要说是苏知州,娘希匹。”
顾横波眼波一转,瞥见二人接头交耳的样子,心中微微有些好奇憧憬,也不点破。
“国公可知我们九月九吃的重阳糕,也与这戏马台有关?”
“哦?”
连秦小竺也颇感兴趣,目光又转向顾横波。
“相传在南北朝时,宋武帝刘裕正是于九月初九登戏马台,骑马射箭、检阅军伍,后定下每年这一日演军。而重阳糕便是从当年发给三军士卒的干粮演化而来。”
李香君补充道:“唐人有诗赞曰‘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指得便是刘裕演军之事。”
秦小竺心想,宋朝皇帝不是姓赵吗?哪又出一个姓刘的‘宋武帝’?唐朝不在宋朝前面吗?唐人怎么还能写诗称赞?
她这般想着,一头雾水。
王笑见秦小竺眼神迷茫,十分可爱,正想给她解释。
擅长察颜观色的顾横波不等王笑说,便先开了口,把‘刘宋代晋’的典故说得七七八八。
“这南朝宋却不是赵宋。刘裕是晋末人,少时贫苦,寄养在别人家中,故小名‘寄奴’……最后他代晋自立,成了一代定乱代兴之君。”
末了,顾横波忽然向苏明轩笑问道:“不知苏兄怎么看宋武帝刘裕?今日既是微服出游,奴家称一声‘苏兄’不碍事吧?”
苏明轩被她美目一望,有些失神,中规中矩道:“刘寄奴成美大之业,智勇仁义使然也。”
这是史书上的评价,苏明轩答得工工整整,他一惯做事仔细不逾矩。
顾横波又瞥了一眼王笑,心笑自己给了苏明轩一个表忠心的机会,惜对方不懂得把握。
没想到李香君微微犹豫,却是开口道:“奴家认为,刘裕徒步仗剑,荡残除凶。沉毅才略,一时之雄。魏晋以后,惟刘裕之取位或无愧,盖晋于桓玄篡后已亡。”
苏明轩脸上笑意一敛,心中激赏。
——好一句‘取位无愧’,风尘女子竟有如此胆气。
顾横波微觉有些不安。
她是名妓,迎来逢往见惯了达官贵人,语言间轻描淡写地营造机会给人表露忠心,这种事做得十分顺手。
没想到今日苏明轩不接,李香君竟是自己接了。
“呵,痴女子。”顾横波心中摇头,又去观王笑的反应。
王笑恍若未闻,还在与秦小竺交头接耳。
他早将李香君偷眼观察自己反应的那惊鸿一瞥看在眼里。
——这女子确实聪慧,可惜城府不够深,怕要给人当了枪使。这方面她就比我家芊儿、眉儿差了许多。
秦小竺听不懂这些,还蛮开心的,她最喜欢听刘寄奴这种打打杀杀的故事,低声道:“怪不得,出来玩还是该请两个名妓陪同才是好玩。就这一个破山,一个破殿,她们来了之后,景色才像是活过来一般……”
“这就是导游的好处。”
秦小竺想了想,带着些娇憨的口吻道:“名妓果然好玩,再听她们唱个曲吧?江南这些人可真懂享受,怎么说来着……如沐春风!”
“呵,那些人就希望我玩得开心,把他们都忘了。”
“这些老货要把她们送给你?”秦小竺警惕起来。
王笑已看明白了,淡淡道:“他们送不起。”
说送不起,倒不是徐州商绅的银子不够,要送姿色不逊于她们的美人当然能做到,事实上他们也送了好几个了。
但要给王笑送李香君、顾横波这样的,他们名望、才气不够。
到了她们这个层次,艳冠秦淮、才绝江南,不是一般人想买就能买的。
这是文人划地自盟的圈子。
简单点说,读书人们捧出几个才艳双绝的名妓,使之名冠江南,然后大家比才华、比相貌、比前程,看谁能打动她们的芳心,摘得名花。
从某种程度而言,她们有一定的选择权,可以自己选择委身于什么人。
但选择权只局限于文人雅士权贵,若是遇到一个寻常的走卒贩夫,哪怕你们再真心相爱,也只有被双双溺毙的下场。
她们是读书人的奖品,这奖品包括她们本身,更丰厚的却还是随之而来的巨大名气。
江南读书人要的是‘佳话’,要的是一朝成了入幕之宾,天下知名!
司马寿若想赎买李香君,江南文人大概要奋起大骂。
——肥头大耳的无才无德之辈,竟妄图唐突佳人,何不以溺自照?视我秦淮无人乎?!
当然,要强抢也不是不行,但人家也是有后台的……
就算抢到了,读书人整天写文章写诗骂你,还要流传后世,一般人也吃不消。
但,王笑自认为还是有实力硬抢的……
谈完刘裕,顾横波又吟了一句词。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说到刘寄奴,不由便想到稼轩此句。”
她看向王笑,微微笑道:“国公词才盖世,亦是豪迈慷慨,不知今日是否也赋诗一首?”
一句话,苏明轩也看向王笑,有些期待。
他自己不擅长诗词,却和王珍一样是顶喜欢参加诗会的。
——山东风气简朴,遥想当年觥筹交错的盛景,恍如隔世啊。
王笑不语,心道顾横波是研究过自己的词风……不对,她研究过自己的抄袭习惯。
他摆了摆手,道:“没有灵感。”
顾横波微微一笑,道:“不如我吹笛一曲,香君歌之,为国公抛砖引玉可好?香君可是不轻易与人歌唱的。”
“好啊!”秦小竺抚掌应喝。
顾横波自转身让随从将自己的笛子取来。
她有‘南曲第一’的名号,南曲泛指卖艺不卖身的江南名妓,她能称第一,技艺自是极精通的,轻抚长笛,声音呜咽,婉转清扬。
李香君低头听了一会,拈着手指清唱起来,歌声入耳,其韵悠长。
“千古几兴亡,乾坤终不老,拔山盖世安在哉?台上浮云台下草……”
苏明轩听得呆住,直到一曲歌罢,良久方才喃喃道:“这竟是现作的曲,现作的歌。”
“雕虫小技,国公见笑了,现在砖抛了,该把国公的玉引出来了吧?”顾横波收了笛子,向王笑说道,神情仿佛老友。
王笑转头一看,见那边自己的几名随从已押了一人上山。
他淡淡点了点头,负手道:“李姑娘这诗应景,奈何我只得一句残句,倒可以与诸君共赏。”
目光在徐州商绅脸上一扫,王笑方才开口。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戏马台上,众人还沉溺在对西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威的追思当中,这一句残诗硬生生把这一切压下来。
徐州一众大户皆惊,面露惶恐之色。
李香君、顾横波为其气势所慑,一时说不出话。
至于别的情绪与猜想,大概还要慢慢酝酿……
~~
王笑换上笑容,摆了摆手,道:“我还有些公务,稍待。”
嘱咐秦小竺自己看风景,他转身走开。
“国公,查清楚了。”一名心腹属下拱手说道,“这两个妓女在我们攻打徐州之前就到了,是和几个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