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栋梁-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百骑兵有备马,说多不说,说少也不少了。

    自保绰绰有余,至于出征,得看对手是谁,若是对上缺马的敌人,五百骑兵,若是对上北边的军队

    “梁军如此窝囊,万一哪天郎主被调去救火,和魏军打起来,怎么办?”

    “怎么办?看着办嘛,只要阙南的队伍不过来,我们担心什么?”

    “那碰到阙南的队伍?”

    “到时再说嘛。”

    时局纷乱,身处梁国江州鄱阳郡的这些高手,已经离开阙南家乡六七年。

    虽然已经在此安家落户、生儿育女,又分了田地,却依旧忘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以及亲朋好友。

    如今,梁国和魏国交锋,仗一直在打,虽然梁军收复了安陆,但是,占据襄州、荆州的梁国藩王,已经和朝廷决裂。

    这两个藩王,只能依仗魏国撑腰,那么,随着战事旷日持久,屡立战功的李笠,迟早要被梁帝调往前线,参与平定藩王叛乱。

    那就可能与魏军作战,于是,或许有可能和结拜兄长李义孙交手。

    张轱辘、韩熙等二十四人,当年是奉了李义孙之命,随着李笠返回梁国,如今,李笠已然成为梁国军中后起之秀,那么随着魏、梁二国的交锋,也许可能会和李义孙对上。

    到时候该怎么办?

    这是张轱辘等人要考虑的问题。

    他们对于魏国朝廷,并没有什么感情,同理,对于梁国朝廷,也没有什么感情,阙南李家,对他们及亲朋好,所以感激涕零。

    鄱阳李笠对他们也不错,所以他们愿意为李笠赴汤蹈火。

    问题是一旦阙南李义孙碰到了鄱阳李笠,这下就麻烦了。

    “想什么呢,阙南诸军防的是东贼,如何需要李郎南下,防梁军?”

    郑原笑道,看着同伴,“郎主活捉侯逆一事,阙南那边应该已经知道了,李郎不知高兴成什么样,真要和郎主碰上,怎么打得起来。”

    他们交谈说的是阙南方言,所以不怕被别人听了去,所以有些不方便当众说的话,现在也说出来。

    李笠舍得花钱养部曲,而且训练方式很特别,用各种器械来辅助部曲们针对性的练习腰力、臂力,脚力。

    不仅要求人人会射箭,还得人人会游泳,且坚持游泳。

    无论是在白石村东面河边作场,还是在这里,都有水塘或者河流,让部曲们练习游泳,并规定每日要游多少个来回。

    长年累月这么练,许多人的体格都强健许多,加上鱼肉管饱,饮食跟得上,所以,个个身材魁梧,无论是力气还是耐力,都很强。

    又会射箭、兵击,按照高手们的看法,这样的部曲,一个个都是精兵的料子。

    唯二不足,其一是没怎么打过硬仗。

    其二,没有可靠的斥候队伍。

    没打过硬仗的军队,成色未曾可知;没有可靠斥候的军队,到了平原,一旦碰到骑兵众多的对手,很容易被歼灭。

    若把军队比做人,那么只有打过硬仗,才能把胆气磨练出来,否则就可能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大块头,光有力气没胆气,一样会被人欺负。

    而斥候就如同人的耳目,一旦眼瞎了、耳聋了,一个瘦弱少年都能弄死这壮汉。

    以高手们的看法,郎主李笠把部曲练得不错,但欠缺可靠的斥候队伍,在江南这种丘陵、河流密集的地方作战,倒不要紧。

    一旦进入平原地区,对上骑兵众多的东贼或者魏军西魏,己方很容易变成瞎子、聋子,稍不留神,就是被一战歼灭的下场。

    简而言之,就是缺马,五百骑兵看起来多,碰上北面两国的主力军队,五百骑兵可能就是几支斥候队伍的数量而已。

    骑马的斥候,移动范围很大,动辄数十里,己方骑兵不行,意味着无法驱逐敌军斥候抵近窥探、袭扰。

    也无法接近敌军主力活动区域、刺探军情,搞不清楚敌军主力具体情况。

    行军时,若没有斥候在十余里范围外随行警戒,极易被敌军骑兵突袭,而己方将士来不及收缩防御。

    因为长途行军时,大多数人不可能着甲,若无充足时间准备,等敌人冲到眼前,再反应就已经晚了。

    说着说着,韩熙拿出一个千里镜:“你们觉得,有这玩意,会不会好些?”

    千里镜,是一个可伸缩的铜管,其两端装着“玻璃”,能够看到很远的地方。

    若在开阔地区,站在某个高地,凭借千里镜,可以将周围数里动静看得清清楚楚。

    “有比没有好,不过我看悬。”郑原接过千里镜,望向远处,颇为好奇:“这玩意,到底怎么做出来的,还真是厉害啊!”

 第一百零八章 新产品

    郡斋,李笠正在琢磨一片玻璃透镜,这玻璃透镜有鸡蛋大小,侧面看去,呈现淡黄色。

    “黄色的?不是绿色的?”

    李笠发问,赵孟娘觉得奇怪:“烧出来的玻璃,都是这颜色,妾没见过绿色玻璃。”

    “是么?”

    李笠看着玻璃透镜,即便这玻璃透镜里有不少小气泡,但依旧爱不释手。

    玻璃器,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又称“玻黎”,为“轻奢品”,流行于富贵之家,不过大多是舶来品。

    他当然不会把这玩意当做无价之宝,但在这个时代,自己终于能制作出玻璃,还是值得庆贺的。

    “真不容易啊,都过了六七年。”李笠放下玻璃透镜,感慨起来。

    烧沙子就能烧出玻璃,说起来简单,但李笠就是烧不出来。

    问题出在哪里?

    李笠觉得应该是缺少助熔剂,单纯烧沙子,火焰温度达不到沙子的熔点,于是烧不出玻璃。

    有了助熔剂,就能降低沙子的熔点,这是关键。

    那么,助熔剂会是什么呢?

    李笠不知道,只能让人不停的试验。

    这一试就是六七年,终于得了结果:助熔剂是生石灰,当然,烧玻璃的窑以及火候也不是随便凑合就行的。

    生石灰是常见物质,但李笠花了六七年才知道答案,当然感慨不已。

    但问题接踵而至:他想要的是透明度较高的透明玻璃,而不是浑浊的不透明、彩色玻璃。

    这就涉及“杂质”,若原料里的杂质较少,烧出来的玻璃相对来说就会透明。

    而且,玻璃烧制过程中会形成气泡,若气泡过多,会影响成色以及透光度。

    减少杂质,可以通过不断筛选;要让玻璃的颜色变浅,可以在筛选原料的前提下,在原料里加入厕所墙角刮下的“霜”,以及一些草木灰。

    至于玻璃里带着气泡,目前工艺暂时无法做到完全除泡。

    即便如此,依旧是了不起的进步,至少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

    有了廉价的玻璃,就能低成本制作“千里镜”望远镜,给自己的斥候配上,让自己在行军打仗时,眼睛更加明亮。

    黄姈在建康,赵孟娘在鄱阳守着产业,一前一后,摸索玻璃的烧制工艺,现在在赵孟娘手中出了成果,李笠问:“玻璃窑何时可以投入使用?”

    “大概还得过一两个月,如今临近年底,恐怕得过完年了,而且”

    赵孟娘看着手中资料,回答:“研磨透镜很麻烦,耗时耗力,那个人力研磨机的废品率很高。”

    李笠依旧很高兴:“不要紧,慢慢来,先把队伍锻炼起来,等到技艺娴熟了,产量和良品率自然会提升。”

    “但是,要做好保密,辛辛苦苦琢磨出来的工艺配方,可不能被别人轻易拿了去。”

    “三郎,不是已经把千里镜的制作工艺,献给陛下了么?为何”

    “那是两码事,千里镜的镜片,之前都是用水晶研磨,一旦磨坏了,那块水晶就废了,成本很高,又费时。”

    “我们如今能烧出玻璃,成本低,产量高,制作千里镜,能有效降低成本,让更多的斥候用上。”

    “三郎,斥候有了这千里镜,是不是如虎添翼?”

    “对,有了千里镜,可以隔着数里远,观察敌军情况,不需要冒险接近。”

    李笠喝了一杯茶,介绍起千里镜的好处来。

    从阙南跟着他来鄱阳的高手们,提出一个意见,那就是他的部曲中,缺少可靠地斥候。

    这一点看起来不起眼,但关键时刻,会决定战斗的胜败。

    斥候,就是后世所称侦察兵,如同军队的眼睛和耳朵,将领做军事决策,需要可靠地情报,而情报源自斥候实地侦查。

    与此同时,若能拦截敌军斥候,就如同刺瞎敌人的眼睛,让对方失去战场感知能力,这样的任务,一般也由己方斥候担任。

    也就是说,合格的斥候,要能克服困难、刺探敌情,并及时将情报传递回来。

    因为是小股队伍行动,一旦遭偶敌人,孤立无援,所以小队作战能力要强。

    遭遇敌人,要么能全身而退,要么能将对方歼灭兵力差距不能太过悬殊,尤其是碰到了敌军斥候,还要驱赶乃至歼灭对方。

    具备如此能力的斥候,基本上都是精兵,单兵作战能力强,心思缜密,小队协同作战时配合要好。

    行军、扎营时,还要散布四周,承担警戒任务,这样的兵员素质,大概和后世特种兵差不多。

    很可惜,李笠目前没有这样的队伍,只能靠练。

    把表现出众的部曲,单独编成一个个小队,然后参与剿灭山贼、水寇,不断在实战中磨练侦查和小队作战技术。

    对付山贼、水寇,难度不算大,将来在平原地区,和敌军骑马斥候交锋,那才是刀头舔血的难度。

    南军缺马,骑兵不多,遑论让大量斥候骑马活动,所以李笠决定利用技术优势,稍微缩短己方斥候与北边强军斥候的水平差距。

    所谓的技术优势,就是望远镜。

    有了望远镜,斥候在开阔地区侦查,只要天气好,一支小队就能观察方圆数里范围地区情况,不需要骑马到处跑。

    警戒范围也能扩大。

    有了望远镜,斥候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