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点点头,一副侧耳倾听的模样,其他人亦是如此。
李笠便将一段往“往事”娓娓道来:
“其人鹤发童颜,说有一秘法,可让死者复生,问微臣,愿不愿试一试,让亡父起死回生。”
“微臣当时年少,思念亡父,当然愿意,于是按照道人的要求,去准备一些物品,定于某日做法。”
“让死者复生,条件有二,其一是招魂,其二,是复其肉身,如此,魂魄方能附体,人,活过来。”
“然而,道人之法,并非使亡者白骨生肉,而是以五行之物,直接炼成亡者肉身。”
“即画出符箓图案,将五行之物,按照特定方式置于其中,然后做法,便可如同炼铁一般,将五行之物,炼成人体。”
“此符箓图案十分复杂,宛若阵图,故而称为‘人体炼成阵’。”
“那道人怕微臣不信,特地布阵、施法,将若干树枝、芦苇,炼成一个木人,活蹦乱跳,只是不能说话。”
李笠将那画着图案的纸举起,扬了扬:“微臣大概记得,那人体炼成阵的图案,和这图案类似。”
这一下,在场之人都瞠目结舌:这、这事情也太诡异了!
“然后呢?”萧大款问,急切想知道结果。
李笠回答:“道人说,行此法术,炼成木人、石人,仅需五行之物,可要炼成人体,须得活人为引。”
这下,听众们只觉得后背发凉:以活人为引,这果然是邪术啊!
太后有些紧张:“然后呢?”
李笠回答:“那道人说,须得九名幼童为引,让我把村里小孩带来,便可施法,施法之后,为引之人不会有事。”
“微臣当时思念亡父,没有多想,便回村中,想将几名伙伴带过来。”
“但很快便想明白了:这是人拐子,要拐孩童,其人必有同伙,待得微臣带伙伴过来,就要一并拐了去。”
“于是找到里司,里司带青壮随微臣去捉那道人,但那道人已经不知去向,之后再未现身。”
太后听到这里,和其他人一样,松了口气:原来如此!
李笠将手中的纸放好,发表看法:
“微臣以为,世间多有妖人,会一些匪夷所思的妖术,微臣当年所见,或许,不是人拐子,而是邪道。”
“他或许会妖法,能炼成人体,但是,并非其人所说,能让死者复生,而是”
李笠拍了拍卷宗:“而是,以活人炼成某种妖怪,行鬼魅之事。”
这么一说,愈发让巫蛊案显得渗人,太后想起官员禀报的那个半身着甲骷髅,只觉身上有些冷。
又想到一些往事。
大同初年,江州鄱阳有妖道鲜于琛作乱,攻破县城,杀害官员。
后来,又有江州安成刘敬躬作乱,同样是以妖术迷惑人心,乱兵一度席卷大半江州地界,兵围南昌。
这两个妖人及其信徒虽然旋即被官军剿灭,但难免有余党苟且偷生,那么,彭城公少时碰到妖道,不足为奇。
太后心中感慨:彭城公的经历,说明世间确实有妖术啊!
果然是有妖道作祟!要以妖法,害我儿性命!
而萧大款心惊之余,不由得瞥了一眼李笠,心中冒出一个念头:
莫非,你是幕后主谋?
这不是不可能,但正是因为如此,才不可能。
他想了想,认为李笠没必要自己跳出来,编个故事扰乱人心,因为根本没必要,所以
所以逆贼果真会妖术,这、这谁能挡得住?
李笠看着眼前众人神色各异,自己则不动声色。
他所以亲自冒险行事,就是要把即将澄清的水再次搅浑。
毫无疑问,他特地说起“往事”,会让人怀疑动机,进而怀疑他是巫蛊案的幕后主谋。
但怀疑之怀疑,就是“负负得正”。
且不说藩王,其他能做到宰辅一级的官员,个个都是人精,人精的特点就是容易过度联想,所以,“君子可欺之以方”。
而只有他亲自“现身说法”,才能把太后吓得心惊胆战,才能把水搅得更浑。
因为这个时代,神鬼之说深入人心,闻所未闻的“人体炼成阵”,足以挑动人们的好奇心。
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人一旦害怕,就容易应对失措。
第一百二十七章 见多识广
翌日,太后召见李笠,问有何良策,可防妖物潜入宫城作祟。
昨日,她听李笠说起遇到妖道的往事,被那个“人体炼成阵”惊到了,一晚都没睡好。
李笠的回答是:不用防,因为宫城之外、台城内许多官署里,已经有妖物作祟了。
太后听了,脑袋仿佛嗡的一下炸开:怎么到处都是妖怪啊!
李笠一脸平静的说:“自晋以来,尚书省官僚,均携家属居住省内,各官署、住处,廊庑年代久远,多有鬼怪出没。”
“每当夜幕降临之际,有的房间里会出现奇怪的光亮和动静,但房里并没有人。”
“或者,有人影出没,须臾消失;或门窗无故开合。”
“各官署,夜幕降临之际,或多或少有奇怪事情发生,吏员们都已见怪不怪。”
“并把某些容易闹怪事的房间、院落,称为‘怪宅’,常让那些受排挤的小吏去住,以作戏弄。”
“住在怪宅里的吏员,常在住处供奉佛像,亦或是请和尚、道士做法,保平安。”
太后哪里知道这种事,之前可从没听人说过“尚书省里闹鬼怪”,现在听李笠说了,只觉难以置信。
尚书省官署闹闹鬼怪,日子怎么过啊?
“微臣以为,所谓妖物作祟之说,十中有九,都是编出来吓人的。”李笠话锋一转,向太后进行“科普”。
免得太后被人撺掇,让大臣调百万斤铜去铸佛像,以求佛祖保佑。
“微臣当年,为鄱阳郡廨小吏,和不少同伴?被老吏以鬼怪故事?诈过钱财。”
忽悠人是李笠的拿手本事,用底层百姓的生活经历?忽悠起太后这种根本没有底层生活经历的大家闺秀?不要太轻松。
他根据自己所知公廨、军营里的一些陋习和所谓规矩,讲了几种情况。
其一?在公廨服吏役的小吏们,经常被年长的吏员骗钱?骗钱的手段之一?就是说公廨某房间或者小院是凶宅,夜里在那里值守或过夜,很容易碰到不干净的东西。
想要保命?可以,花钱?我想办法帮你调到别处。
或者骗那些“守果园吏”、“库吏”?说值守地某处夜里经常有不干净的东西出没,想要保住小命,花钱调位置。
或者,纯粹是想作弄人。
其二,军营?老卒经常用鬼怪故事,恐吓新兵?比如说军营某个位置常有怪事发生,值夜的兵?经常失踪,下落不明。
为什么别人没听说?因为“上头”将事情压下?不声张?所以外人不懂。
现在?你我有缘,才把这隐情告诉你,你今晚去的地方,真是凶险呐!
什么,你不想去?行,我有一护身符,保我多年平安,你拿去,不过,意思意思,总是要给的吧?
其三,无论是公廨还是军营,总免不了有人夜里潜行,偷窃财务,行踪被人察觉,被误认为有鬼怪出没,再正常不过。
甚至有人故意招摇传谣,说公廨、军营某处(一般是库房)晚上不太平,把值夜的人吓得不敢靠近,他们才好行不轨之事。
其四,有人意图行凶,为逃避官府事后追查,掩盖死者遇害真相,便故弄玄虚,试图将凶杀案,变成“鬼怪害人”。
所以,许多所谓的鬼怪故事,都是居心叵测之人编出来的。
李笠说了一通,再把“尚书省内各官署夜里常有怪事发生”的可能原因,简要介绍了一下。
原因之一,许多房屋年久失修,加上老鼠出没,所以夜里有怪声很正常。
原因之二,有内贼夜里行窃,为了遮掩行迹,故意装神弄鬼,或者散布谣言。
原因之三,以凶宅为由头,编造各种借口以骗取不明真相者钱财,是许多奸滑吏员挣钱的手段。
原因之四,定期给各官署某些房屋、院落作法,已经成了不成文的规矩,由此,让某些寺庙有了稳定的“业务”。
所以,尚书省内各官署,“必须”夜里常有怪事发生。
于是,鬼怪出没之说,就一直流传下来。
太后听到这里,只觉大开眼界,也没那么担心了:彭城公见多识广,想来定有办法护得宫城周全,让魑魅魍魉无法祸害皇帝。
李笠见火候差不多了,转入正题:“微臣以为,即便有妖道意图不轨,企图以妖术危害陛下性命,也无法得逞。”
“邪物,最怕阳气和杀气,护卫宫城的将士,阳气重、杀气足,哪里有邪物作祟的机会?”
“比起鬼怪,更可怕的是人,微臣认为,无需对宫禁制度进行调整,以免让人有机可乘。”
“若宫中有怪事发生,毫无疑问,定是有人故弄玄虚,以达到其不可告人之意图,就如阴兵借道那样。”
“阴兵借道?”太后刚定下的心,一下子就被李笠所说四个字勾了起来。
“所谓阴兵借道,不过是一种骗人的把戏”李笠又开始忽悠。
这正是李笠的意图:用说鬼怪故事的方式,对太后施加心理影响,潜移默化之下,很容易接受他的一些观点。
他以民间传闻,结合一些地方官府破获的案件,讲解何为“阴兵借道”。
所谓“阴兵借道”,是民间流传的一种灵异故事,是指在夜晚的山林或者田野中,看到有神秘军队行进。
但实际上,是一些山贼、水寇在作怪。
这些人行动时为了遮掩行踪,避免引起官府注意,故意编造、散布鬼怪故事。
让人们以为,在附近地区出没的一支队伍,并非由凡间之人构成,而是一群“阴兵”,如此一来,便没人敢接近。
或者,在这“阴兵”经过的地区,有人遇害,或者有人失踪,也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