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栋梁-第5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赛马会的博彩十分刺激,一匹平日里表现很好、胜率很高的赛马,在比赛时是“热门”,却很可能会因为一些意外,导致落败。

    而那些事前不被看好的“冷门”赛马,却有可能因为临场发挥出色(包括骑手),获得优胜。

    然后因为赔率的原因,这种冷门赛马一旦获胜,投了注的“彩民”,收益会很大,一百文赚几千文,这样的事自开赛以来,已经发生很多次了。

    正是因为这种以小博大的事情经常发生,所以赛马场的生意十分火爆,每到“赛会日”,赛马场都是人满为患。

    与此同时,许多地下赌档,也以赛马场的每次比赛结果来下注:每次一比赛结果,赛马场都会立刻张榜公布。

    所以,进一步带动了赛马的人气。

    因为赛马的“血统”、身体素质、训练赛成绩、胜率,以及骑手的胜率都被赛马会做成资料对外公布,所以很快便有“赛马经”出现。

    无数“彩民”根据赛马会提供的赛马资料,加上自己的“经验”,不断总结着自己的“赛马经”,试图增加自己博彩获胜的胜率。

    黄垣自己就根据赛道地面状况,总结出了心得:如果连续下雨,赛道湿润,那么复合赛的时候,擅长跑弯的赛马,最终获胜的几率会增加。

    他和同伴分享了这一心得,几个年轻人激动不已,摩拳擦掌,要在下一次“赛会日”有所作为。

    “咳咳咳咳!!”

    忽然响起的几声咳嗽,让几个蹲在地上研究赛马的年轻侍卫一个激灵,赶紧站了起来。

    黄垣定睛一看,却见不远处,另一个姑父驻足而立,看着他,脸上似笑非笑。

    “讨论赛马?怎么,昨日输了多少?”彭均问,黄垣有些尴尬的摸摸头:“输了十贯。”

    “输了十贯?”彭均想了想,又问:“你们买的,莫非是卷毛虎?”

    “哎哟,就是‘卷毛虎’啊,没曾想直道跑不过‘一丈虫’”黄垣嬉皮笑脸的凑上去,彭均和左右对视,然后看着黄?笑起来:

    “这几日雨水足,泥地赛道湿,自然是擅长跑圈的赛马,容易在复合赛跑出好成绩,你们呐,还是不懂马!”

    “谁说不是呢,日后还得姑父多指点指点”黄垣要拉近乎,彭均摆摆手:“行了行了,令尊就很懂马,你在执勤,就不闲聊了”

    彭均和随从往远处田边走去,那几个和黄垣研究赛马的侍卫,见黄垣和有名的“大鲶彭”如此熟稔,真是羡慕。

    没办法,谁让黄垣的姑父是天子,另一个姑父“大鲶彭”是封疆大吏呢?

    黄垣之父黄?,如今接任徐州刺史,也是封疆大吏。

    但最关键的一点,黄垣的表弟是皇太子。

    这样的皇亲国戚,他们只有仰望的份。

    黄垣经提醒,没敢再和同伴蹲下来,不过,依旧琢磨着“赛马经”。

    彭均来到田边,见一身常服的李笠,和梁森等几个文武官员,正在琢磨“耕马用轮犁”。

    用马耕地,需要专门的耕犁,譬如,眼前这“轮犁”。

    淮北、河南地区,已经开始尝试用马来耕地(旱地),以增加耕地效率,所以彭均对马耕、轮犁很熟悉。

    耕马借助轮犁,相对耕牛,可以快速犁开大量平地(旱地),这是优点。

    河南、淮北地区是大平原,大量田地种植的都是麦子而不是水稻,所以都是旱田,开展马耕,收益不错。

    但要开展马耕,却不容易,因为要解决不少问题。

    蹲在轮犁面前的李笠,见彭均来了,站起身,说:“马耕的优缺点都很突出啊。”

    “是,诚如陛下所言”彭均接过话茬,讲述自己对马耕的看法。

    马耕,古来有之,但千百年来,未见大规模普及,各地用于耕地的牲畜都是牛。

    原因有几个,彭均仔细调查过。

    一,水田不适合马耕,所以,只有种植粟、麦的旱地,有用马耕的可能。

    二,用马来耕地,马蹄极易磨损,所以必须钉铁马掌,并需要定期更换磨损的铁马掌,相对牛耕来说,比较麻烦,而且打马掌、钉马掌要花钱。

    三,养马的开支比养牛贵,前汉时有名的《盐铁论》,对于马耕和牛耕的优劣,就有过论述

    养马一匹,当中家六口之食,亡丁男一人之事。

    意思是养一匹马,消耗的粮食,顶得上中等人家六口的口粮,还得一个劳动力来伺候。

    四,马比牛较贵,一旦照顾不好,容易生病甚至死亡。

    五,这是一个百姓不会明说的理由:民间养马,一旦遇到战事,民马必然被征发,有去无回。

    即便官府征马时说会有赔偿,但这种赔偿,按照官府的‘传统’,基本上是不用指望的。

    饲养成本、使用成本较高,导致百姓养马耕地的积极性不高,担心自己养耕马却被官府事实上的无偿征用,则是另一个主要原因。

    李笠听彭均这么一说,觉得有些尴尬:没错,我打算在河南、淮北旱田区域推广马耕,就是想增加民间养马量,必要时,可以征用民间马匹

    但我征用民马是给钱的,没想过白嫖啊

    “没道理让百姓来体谅朝廷的难处。”李笠拍了拍手,将手上的泥土排掉,“马耕的推广,不能让小家小户的百姓承担风险。”

    “马耕再好,对于百姓来说,耕马和轮犁,也养不起,造不了。”

    “正所谓‘养不如买’,‘买不如租’,应该组织“马耕队”,以合理的价钱,在农耕时,对各地百姓提供马耕服务”

    “用集体的力量,在大平原地区,实现旱田的大规模马耕作业。”

 第二十八章 吏

    教室里,新一届行政班学员正在听课,一个个坐姿很正,看上去精神抖擞。

    李笠如同后世无数学校班级的班主任那样,在后门处偷窥,看着教室里的学员,有没有开小差的。

    然而并没有,这些曾经的厮杀汉,现在就像战线第二、第三排的兵卒,全神贯注,仿佛即将与敌人交战。

    李笠从后门走进教室,对着讲台后的讲师摆摆手,示意对方继续讲课,自己静静站着。

    如同普通学员那样,认真的听着。

    这堂课,讲的是公文写作,李笠听着听着,仿佛回到后世,成为一个参加公务员考试培训班的学员,学习如何备考。

    公务员,是近现代的一个词,在古代并没有这种说法。

    如果要找一个相似的角色,那就是吏。

    不是吏役的吏,是有编制(有俸禄)的吏。

    有一句话,叫做“治国先治吏”,这里面的“吏”,可以理解为官、吏合称。

    最初,官吏合称,后来慢慢的官和吏就分开了,不过常见的一个词“吏治”,指的依旧是官吏。

    在这个时代,照办后世公务员制度不现实,但李笠认为,要“治吏”并加强吏的管理和职能,倒是可以参考后世制度的一些做法。

    所以,李笠建立新朝之后,开始组建截然不同的“吏员队伍”,要慢慢替代士族、地方豪族把持的中层、基层政府机构。

    强化中枢对地方基层的控制,摆脱士族、豪族对整个政府机构的渗透和影响。

    提刑司和转运司的设立,就是措施之一,但增设的这些机构,需要大量有“工作经验”的基层吏员来维持运转,这些人从哪里来?

    两个来源:其一,从军队中选拔;其二,从现有基层吏员里选拔。

    李笠带出来的军队,有一个特点,就是日常训练中,教授将士们读书写字,所以,徐州军的将士,都具备基本的文化水平,会基础的算数。

    然后,徐州多年的地方施政,抽调不少军中人才担任吏员,所以,这些“军转吏员”,成了李笠宝贵的“行政人才”。

    无论是屯田、组织厢兵,还是组建、扩建总税司,加上后来的组建提刑司、转运司,实施检寺,李笠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们,都挑起了重任。

    但还不够,所以培训班一直在办,将军中选调上来的人、从各地基层选调上来吏员,以及寒族子弟作为学员,通过培训,变成合格的行政人员——吏。

    然后作为生力军,投入到新朝的行政队伍之中。

    所以,李笠可以在三吴地区大规模实行检籍、检地,不怕当地官府出问题,因为他派出的人马,随时可以接管州、县公廨。

    维持公廨运转的同时,扛起检籍、检地的重任。

    那么,当李笠手中可用的“行政人力资源”越来越充裕的时候,士族们深度影响官府运转的时代,就可以结束了。

    没有士族子弟当官,新王朝一样能够通过不断培训吏员,来确保各级官府的运转。

    淮阴的培训班,不断选拔、培训出合格的吏员,补充到各个官署中去。

    然后,这些吏,为了自己的前途,不得不依附于主官,成为其“故吏”。

    因为想要出头,就得有人提携、给机会,高高在上的皇帝,哪里会记得无数期培训班中,某一期的某个学员?

    这些人来到新的“战场”,若无依无靠,就只能另找靠山。

    所以,若干年后,他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吏员队伍,会被官场腐蚀、同化,一切照旧。

    什么是一切照旧?

    那就是吏的地位很低,除非贵人相助,否则升迁无望,很可能十几二十年时间,都是原地踏步的一个基层小吏。

    而地方官府的一个现象依旧不变:流水的主官,铁打不动的吏员。

    譬如一个县公廨,县令及主要佐官每几年一换,但中下层吏员,基本上十几二十年,都是老面孔。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历代王朝,对于“吏”这个群体是歧视的,自汉以后,想要以吏的身份转为官,那是越来越难。

    甚至专门有吏籍,如同贱籍。

    所以,升迁无望的吏们,自然就一门心思专营、捞钱,名声愈发恶臭,愈发被人鄙夷。

    但各级官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