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名军尉给吕武的交代就是,进城之后直接去城东军营,等候安排给某个谁,划归到他那一“卒”的建制。
吕武来到营区,里面早就进驻了人。
营地里的人看到又有新的部队到来,离营门近的都放下手头的事务,好奇地进行观看。
“武子!”
一声大喊让吕武转头看过去,看到了接触过一次的梁挈,抬手挥了挥进行招呼。
应该是吕武的穿着相较这个时代甲胄过于特殊的关系?
梁挈边上的几名贵族立刻问吕武是什么来头。
其实,这个营地也是小贵族的集中区域。
他们受到征召过来,可是带来的兵力都不多,一般是要增补到某个大贵族的直接指挥体系下。
“挈子。”吕武进了营地,不熟络也要装得熟络,与梁挈热情呼应,又说道:“久也,念也。”
好久不见啊,我都有点想你了。
梁挈说了差不多同样的话,再转了个话题,看着吕武身上的甲胄,惊叹地说:“此物,华也。与武子所赠,大有不同。”
这已经不是第一个人称赞吕武的甲胄华丽,甚至都忘记嘲讽是铁制作的。
吕武能告诉梁挈上次送的是样子货吗?
肯定不能啊!
他一再被称赞甲胄华丽,又看到其余贵族羡慕嫉妒的眼神,纳闷自己是不是太装逼了。
“要不”吕武闷闷地想道:“平时还是朴素点?”
第36章:与众不同的老吕家
选择了营区驻扎位置,吕武忙里忙外地忙了一圈,夜幕也准时地降临了。
夜色之下的霍城,城墙段上布置了火把,城墙外的五十米处也都布置了篝火,尤其以城门口外围点的篝火数量最多。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被突袭。
城内,却有司马派出执法队进行同时,严格规定哪些地方能起篝火,哪些位置则是要放置火盆,有些地方则不是有一丝火光。
吕武所在的营地是小贵族集中地。
他自然要趁着这个机会多认识几个人,找到机会扩展人脉。
有梁挈这么一个看似交游广阔的润滑剂在,吕武与其他小贵族很快就渡过了刚认识时的拘束。
他们天南地北地聊了一阵,大多是在吹牛逼。
比如,某贵族讲自己去过哪些地方,认识的人特指贵族有多少,他们多么的看重自己,什么的之类。
还有贵族炫耀自己参加了多少次战争,表现是多么的优异等等,觉得自己在这一次之后,肯定会让上司看到自己的优秀,获得好职位,又或是增加多少封领的面积。
轮到梁挈吹牛逼,他吹的是自己时不时去欺负北边的胡人,每次能抓多少奴隶。
当然了,他还不了吹嘘自己领地的富足,点了吕武、霍角、间原等几个小贵族的名字,说都在进行贸易,还主要是他卖东西给他们。
包括吕武在内被点到名字的小贵族,很给面子地回应,说是有那么一回事。
一个叫原密的小贵族有点看不过去,嘀咕了几声,说梁挈不就是欺负了胡人嘛,好像其余贵族欺负不了似得,充分表示出了自己的不屑。
而这个叫原密的小贵族并不是在无的放矢的进行嘲讽。看他的氏是原,排除祖先一再迁徙的可能,绝对是原地的贵族。
原地在赵地以北,是一个布满了沼泽的区域。不是宗周的那个原,是邯郸以北,后来改为甲氏
那里归于赵氏的时候就没经过多少开发,甚至被狄人进行了渗透。
简单的说,原地那边华夏贵族的数量很少,狄人的部落却是非常多。
能在原地立足的贵族,绝对是有两把刷子的。
梁挈没直接呛原密,甚至没有回击,改了话题引到了吕武身上,谈起了前一次吕武送他的甲胄,又提到了吕武在批发陶器的事情。
关于吕武的甲胄,他们之前都已经亲眼见识过,只是不知道彼甲跟此甲完全是两个样。
原密或许觉得吕武跟梁挈是一伙的,对吕武启动了嘲讽模式。
先评价铁甲的坏处,少不了讲生锈带来的恶果之类。
又提到老吕家贩陶,小打小闹也就罢了,大肆宣扬是要跟范氏正面互刚吗?
提到了范氏,不少小贵族都是脸色一变。
吕武挺纳闷原密怎么逮谁喷谁,却不得不解释清楚。
挑战范氏这个贩陶业霸主,哪怕真的要挑战,找死了才大张旗鼓。
“此人位于原地。”梁挈偷偷跟吕武讲:“原地多狄人,必是深受其害。”
别跟这倒霉蛋一般见识,他这个苦逼的封地在“原”,平时压根就没好日子过,还不知道啥时候家破族灭。
吕武问道:“因何纳赋?”
梁挈一脸神秘地摇了摇头。
这是什么意思?
是知道了,不想说。
还是压根就不知道?
赵氏主宗已经覆灭,赵氏成了祁奚封地之一。
原地和屏地原属于赵氏主宗的封地。
等赵氏主宗一灭,赵地倒是有了新的封建领主。
另外的原地和屏地则被看成了鸡肋,压根就没有大贵族愿意接盘,小贵族则没那个资格去接盘。
上面没有一个大贵族作为靠山,像原密这种封地在原地和屏地的小贵族就彻底苦逼了。
包括但不限制于没有个大靠山顶在前面,平时的纳赋也出现了问题。
不想被削减封领,必须完成纳赋行为。
原密肯定是找到了路子。
这就是原密为什么明明是原地的贵族,跟霍城这里距离那么远,却跑过来纳赋的原因所在。
只是原密绝对满腹的牢骚与委屈,以至于成了人形喷子。
吕武归纳了信息。
别人怎么想的不知道,他却是觉得原密既然能在狄人遍布的原地站稳脚跟,还找到路子纳赋,显得很不简单。
首先证明原密的家族武士不差,还有贵族愿意罩着,或许是个不错的临时队友。
有原密这么个人形喷子,小贵族饭前的社交有那么点不欢而散的各自离去。
要是原密只喷吕武,他绝对是要回击。
关键是原密逮谁喷谁,吕武才不愿意当那个出头的椽字。
同时,他发现原密得罪的人着实有些多,打消了找原密当临时队友的心思。
他们虽然是在营地,霍城却是不会管吃管喝。
也就是说,他们需要自己去寻找水源,也要自己生火造饭。
营地里却是有专门的灶台,由于绝大多数得到征召的贵族还没有到齐,灶台的数量十分充足。
吕武来到春秋吃了将近一个月的猪食,说什么也不乐意再委屈自己。
哪怕是出门在外,他都带上了自己的炊具。
没有那个条件去搞足够的食材,灶台摆上陶罐,先生火将稻米煮成了饭,好了之后进行冷却;再去将肉糜、葱、腊肠先爆炒一下;随后烧一罐沸水;一切程序完毕,米饭再混着其余的食材一块煮一小会,煲仔粥也就算是成了。
在吕武进行烹饪时,周边其余贵族的臣属都傻眼了。
他们哪里闻过那种爆炒的香味,觉得仅仅是香味都能用来当做配菜。
宋彬在打下手,他在老吕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吕武关于吃的讲究,一再吃下来的感悟是跟着自家领主有美食吃。
吕武也就弄了两罐煲仔粥,一罐他自己享用,另一罐则是给宋彬。
老吕家其余的武士和属民。
担任辅兵角色的属民负责伙食,武士等着吃就好了。
武士习惯了每顿食用肉,他们带来出的不是肉脯就是肉糜,很不讲究地水都没开就先洒些油,混合着植物类食材一块煮,差不多好了就弄些盐巴,晚餐也算是成了。
属民自带的都是植物类的粮食,煮一些这种豆、那种豆,一顿就那么应付过去了。
吕武和宋彬当然是回到自己的帐篷吃。
老吕家的武士则会待在外面,他们有意无意会靠向其他家族的武士,吃的那个叫“啧啧”有声。
其他家族的武士,他们闻到了肉味,再看看自己陶罐里面一点油花都没有的糊糊,表情瞬间有些郁郁了。
第37章:这是碰上不要脸的了?
吕武率队到霍城报到的前六天,除了一开始军尉的安排之外,后面压根就没有出现上级军官。
他与一些小贵族厮混在一起,请吃了几顿饭,互相之间也就熟络了。
从一些交往中,他得知一样是小贵族,可是也存在了区别。
比较富裕的小贵族,背后一定有着不小的靠山。
因为有人支持,他们想要发展什么也才能不被打扰。
要不然的话,有发展的心思,也找到了办法,出现大贵族要来抢夺成果,小贵族压根就没有抵抗的实力,不是被侵占了发展成果,就是干脆在某个黑夜被灭了满门。
这真的不是在开玩笑!
从晋灵公之后,晋国的国君普遍弱势。
晋国的大部分权利被众卿瓜分得差不多。
而这些“卿”争斗起来十足的血淋淋,导致贵族阶层之间的争斗也充满了各种血腥。
一旦利益足够大,大鱼吃小鱼的吃相非常难看,小鱼与小鱼之间的优劣淘汰也讲究不起来。
其中以郤氏最为嚣张跋扈,他们已经不止一次侵吞比自己弱的贵族利益,偏偏其余的卿又无法团结。
除了郤氏之外的各卿,只要郤氏不去侵犯他们的利益,真不乐意招惹郤氏,结果就是郤氏越来越嚣张,连时任的元帅士燮都不放在眼里。
当然,大贵族即便是干了什么,他们的实力就摆在那里,不顾名声也不要脸,仅仅也是坏了名声,谁还能真的拿他们怎么样?
小贵族本来就弱,再搞出坏名声出来,随时都要小心有大贵族出来主持正义了。收割
在这六天,前前后后有贵族前来报到。
吕武的这一边营区渐渐变得拥挤起来,其它区域本来空着的营地也变得充实。
在第七天,吕武得到了通知,他直接被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