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六天,前前后后有贵族前来报到。
吕武的这一边营区渐渐变得拥挤起来,其它区域本来空着的营地也变得充实。
在第七天,吕武得到了通知,他直接被调入“下军”,要去找一个叫荀罃的“下军佐”报到。
他稍微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荀罃其实是中行氏。
中行氏的出处是一个任命事件。
晋公称霸,设三军三行,城濮之战,荀林父为晋公御,一年后,晋公作三行以备胡,以荀林父为中行将,自此荀姓产生新的支系中行氏。
其余的小贵族都在等着调配,最希望的就是调入“下军”成为主力的一员,一点都不希望继续留在杂牌混合部队。
他们这些人听说吕武直接被调入“下军”,很直接地摆出了羡慕嫉妒的态度。
吕武等人收拾好东西,走出营门时碰上了原密。
两个人遇上之后,看对方都在搬离,问清楚互相的状况,免不了一阵面面相觑。
确认过眼神,他俩都属于关系户。
事先已经清楚了“下军”是驻扎在霍城西边城外,他们也就结伴一起出了城。
一路上,原密倒是变谦虚了,扭扭捏捏地对吕武因为之前自己的不礼貌进行道歉。
吕武这几天下来已经看清楚原密是个什么样的人。
既然是队友了,原密也就苦着脸讲一讲自己的过往。
说白了,老原家真的相当倒霉,他们很早就是依附赵氏主宗的中等贵族之一。
起因是老原家响应了赵氏主宗的号召,他们从开发完善的赵地搬到原地。
老原家正要大搞家族的军事活动,也就是清除或驱离附近的狄人部落时,赵氏主宗一夜间覆灭了。
身处狄人部落众多的原地,背后的靠山一下子没了,成了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边缘家族,一再坚持的同时,一两年来得是出了死力气才没覆灭。
其余搬过去的家族,大多数不是覆灭在狄人的攻打下,就是受不了进行了搬迁,仅有极少数还在原地挣扎着。
“经年,我家不复矣。”原密脸上没有了苦逼,变得振奋了一些,继续往下说:“幸得韩氏垂怜,方有转机。”
韩氏与赵氏主宗是铁杆盟友,一直在找机会让赵氏主宗得到复立,肯定也要顾着点赵氏主宗的铁杆小弟,免得等赵氏主宗真复立没几个小弟会很难堪。
原密讲完自己的事情,问道:“武子?”
吕武就将自己愿意说的情况,简单地讲了一遍。
这一下原密有些傻眼。
他看吕武的表情很奇怪,除了羡慕就是嫉妒,同时还有了不是那么明显的讨好和巴结。
尼了个玛!
同时被魏氏和韩氏看上了吖!
这特么,一样是需要发展的贵族,差距怎么就这么大?
原密更清楚一点,能够被大贵族看上也分情况。
像他们老原家,韩氏会顾着纯粹是出于赵氏主宗的情份,老原家实际上并无法直接挂靠上韩氏。
吕武的情况不一样,是魏氏和韩氏主动在帮忙安排。
两支队伍出了城门,没走上五里路,径直来到了城外“下军”营地的一个辕门处。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
这一次吕武事先就让武士全副武装。
同时,他也自己换了一副皮甲,没再穿那身过于装逼的钢铁战衣。
通传之后,他们在辕门这边等待。
过了比较长的一会,一名穿着便衣的中老年人过来。
他看上去皮肤黝黑,有着留得比较山羊胡以及鼻下的两个翘胡子。
“吕武?原密?”荀罃先看了看带头的人,又审视两人带来的武士,只看到已经全副武装的老吕家武士,属于原密的武士则正在忙碌又紧张地着甲。他看着吕武,点了点头,说道:“率魏氏之卒?你可暂为一卒之长。此原密为你麾下两司马。”
一个“卒”拢共由四个“两”来构成,也就是四辆战车和一百名士兵。
吕武带来了两辆革车和五十名武士。
原密的队列中也有两辆战车,武士却是过百。
他们的人手其实足够了,战车也刚好,但是还需要等待两个“两司马”过来组合,才能成为一个建制“卒”的单位。
晋军从“旅”才算是打破周礼的军队建制,由二十辆战车和一千五百名士兵组成。
划归了建制,荀罃让原密该干么就干么去,却是带上了吕武回到自己的帐篷。
“武,我知尔名。”荀罃脸上带笑,笑得有那么点不怀好意?他示意局促的吕武找个地方坐下,命人给上了一碗水,复道:“魏氏、韩氏由你获良多,可有中行氏?”
小子,老夫早听过你的名字了,还知道你给魏氏和韩氏带去了不少好处。
我家也是大贵族啊,你是不是要有什么表示?
吕武表面笑眯眯,内心则买买批!
草!
这是遇上了不要脸的大贵族了?
这么红果果地讨要好处!
第38章:智氏家主
晋国的大贵族通常的时候还是要脸的。
他们哪怕要巧取横夺,也不至于这么明晃晃。
荀氏是大贵族没有错,并且远比魏氏更加的牛逼。
要知道,荀氏可是先后出任了好些个“卿”,不是荀罃有出战楚国被俘的过往,他也不至于比自己的侄子荀庚官阶低。
荀罃被俘是十五年前公元前597年的事了,他六年前公元前588年被父亲荀首用异母兄弟谷臣给换了回来。
这年头被俘了其实没什么,只要保持对本国的忠诚,不做什么丢脸的事情,于名声其实毁坏的程度并不太高。
名声无损,威严却不免是要没了。
荀罃回国之后一直都是在消沉期,未在履任什么职位,导致自己的侄子都爬到了他的头上。
去年,也就是公元前583年,晋国不但发生了赵氏主宗覆灭的大事,中行氏的智氏家主荀首也病逝了。
中行氏其实是有三支,为中行氏、荀氏和智氏。
荀罃在荀首病逝之后继任了智氏家主的职位,他必须要有所作为,可是太高的职位早就有人去占坑,鉴于中行氏的确是个大贵族,轻易获取了下军佐的这个职位。
堂堂一个军团的参谋长,逮住一个来报到的小贵族,开口就索要好处?
这
吕武一听叫荀罃,其实荀罃是谁他并不知道,却知道中行氏、荀氏和智氏同气连枝。
尼了个玛的!
这是比魏氏还牛逼的大贵族,却远比魏氏更加不要脸。
“小子自谦岁微,幸得魏氏、韩氏垂怜,方可效力。”吕武碰上了这么一个家族实力强,又是军团实际大佬之一,真的非常脑壳疼,小心翼翼地说道:“赠二氏之法,小子未敢泄漏。”
荀罃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点了点头。
他没有说什么话,意思大概是:小伙子,编,接着往下编,我听着呢。要是不给点实际的好处,给小鞋穿事小,信不信哪里会死人,派你去哪里。
“小子得天之幸,偶有所得。”吕武知道自己碰上一个贪婪又不要脸的大贵族了。他略略地将水利工程讲了一些,复道:“此法,欲献予魏氏、韩氏,或可由长者先行一观。”
你特么个不要脸的老家伙啊!
老子背后也是有人的!
有一个关于水利系统的工程,老子既然想献出去,你占一份好了。
当然,其实吕武之前并没想过要将水利工程的概念献给魏氏和韩氏,他被逼得必须拿出点什么,心不甘情不愿就拉上了魏氏和韩氏。
荀罃抿了抿嘴唇,狼一般地盯着吕武看了一小会,再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说道:“武,果为妙人!”
然后呢?
爹都拿出有价值的东西了,你个老家伙倒是来点实际的啊!
荀罃偏偏不,他只是说了一些虚话。
比如,看好吕武,让这位小伙子多多努力,不愁没有立功的机会。
实际的好处,那是一点都没有的。
吕武有些脑仁发胀地出了荀罃的军帐,抬头看了看天色,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他一度想去找韩厥,却很清楚自己根本没那个资格。
所以了,荀罃敲诈了一通,暂时捅不到韩厥那里去。
他也想过一点,就算魏氏和韩氏知道那又怎么了,除非他们本来就想跟中行氏过不去,不然什么都改变不了。
“特么的!”吕武往自己的驻区走,一边想道:“事情都这样了,我就别再做无用的愤懑。倒是该想一想,怎么让中行氏给点实际的好处。”
回到了自己的驻区。
宋彬最先迎了上来。
他汇报驻扎情况,以及被调来的另外两个“两司马”都是谁,有多少辆战车,带来了多少武士以及民伕。
现在的军队都是临时征召成军。
能带武士来报到的都是贵族。
每一名贵族,他们才不会真的只携带要求名额的武士,能负担得起就多带一些,免得战时消耗的兵源补充不上。
吕武不得不去见一见。
除了原密之外,另外两个来报到的分别叫师翰与峭品。
这年头名字的前缀很千奇百怪,那个前缀不一定就是姓氏,可能也是某位祖先的职业。
吕武能搞明白师翰的“师”是个什么意思,却搞不懂峭品的“峭”是什么个情况。
师翰,他的父亲或是哪个长辈,又或是他自己,是个掌握了某种技能,并且当过贵族老师的人。
后来,吕武搞明白了峭品的“峭”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原来是指住在山上的人,他的姓是苏。
要是追述起来,峭品其实是殷商苏国的后裔。
作为一“卒”之长,吕武必须搞明白自己麾下小贵族都有什么特色。
原密首先介绍自己的情况。
他告诉吕武,老原家很擅长打森林战,平原作战也一点都不发怵,一定要以他为彻一。
所谓彻一就是排在最前面的部队,往后会称为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