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楼梦》原著中柳湘莲的结局,好像是因为尤三姐自杀而勘破了人世,最后出家去了,现在这个结局李桂认为比原来的要好的多。
因此李桂赞道:“好男儿自当如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取身前身后名,湘莲兄请放心,明早我就派家人把嫂嫂她们接过来。”
说吧,转头对晴雯说道:“你去拿二百两银子,与湘莲兄作路资。”
“这人好大方,怪不得柳郎时常提起他。”闻言尤三姐一双泼辣的凤眼瞧着李桂,心里默默想到。
而柳湘莲只是郑重的抱了抱拳。
……
送走柳湘莲之后,想着柳湘莲与尤三姐变好可能还有他的功劳,再想想以后可能的麻烦,恍惚之间,李桂突然心中有感,世上的麻烦有时只是在不意之间,有时也是自找的……
行走间,看李桂低头不语,好像有什么心事,晴雯不由的问道:“怎么了这是?”
“麻烦啊。”李桂随口说道。
“哦,什么麻烦?”
“那尤二姐好像被琏二哥包养了。”李桂直接说道。
不直接也没法子,毕竟尤三姐一家子过来,贾琏必然闻风而来。
而女子天生对这种事情敏感,晴雯又是个伶俐的,李桂话刚说完,她就想到了王熙凤,想到了王熙凤知道这事后的反应,大概会认为李桂帮着贾琏在外养小。
“这个……这该怎么办?”
晴雯眼睛眨了眨,不知为何,眼前却浮现出李桂被王熙凤骂的狗血喷头的场面。
“不知道,明天你把那屋子收拾收拾,在派人去胭脂胡同把她们一家结果过来吧,把那边的门钥匙也给她们,哦,这事就先不要给三小姐说了。”李桂回道。
说话间他有些中气不足——可以这么说活了两辈子他都没处理过这样的事情。
至于不让晴雯告诉探春,则是纯粹不想让她为难而已——以她的身份,知道了按正理应当告诉王熙凤,但告诉了王熙凤,就会显的他和贾琏挺难看的,所以不如不知道。
“这事弄的!”
……
一夜无话……
第二天将近中午的时候,晴雯和卜世光将尤三姐一家接了过来。
而后尤夫人带着尤二娘和尤三姐求见了李桂,李桂当时正在书房习文,当晴雯带她们三个进来时,就在后宅接见了他们,这时他才看到尤二娘,长的杏面桃腮,乌发婵娟,身材婀娜,总而言之看上去像是一个风流温婉的女子。
而尤夫人则是老版的尤二娘,从外貌上看,性子也应该是温婉的。
随后李桂说了些暂且住在这里,有需直接招呼,不必见外之类的礼节性的客套话。然后三人便被晴雯带着去了东院的后宅。
……
到了下午的时候,薇薇安却又来了,李桂也不好退却,也没什么事情,于是就陪着薇薇安聊了一聊,而实际上薇薇安已经被李桂广博的知识,以及新颖的观点吸引了——李桂的主要学识主要来自于后世,虽然有意隐瞒,但即使是他觉得无碍的、纯粹的学术性的观点在薇薇安眼里也是及其新颖的!
当然闲谈中也谈及了一些闲事,比如卫若兰、冯紫英、甄宝玉等人的拜访,以及卫若兰送给她的琉璃珠。
看薇薇安眉飞色舞的样子,李桂可以猜测卫若兰等人的尴尬,以及他们心中的期盼,大抵是要他以后好看。
但李桂清楚以后事情的发展肯定是让他们失望了,当中会有一次起伏,但终究是失望。
而在此时,晴雯却正和尤三姐说着闲话,她俩的脾气有些相似,都有着爽利的一面,又都很空闲……
……
如此又是一日匆匆而过,但是皮尔记的生意却不见任何起色。傍晚的时候,乘凉之际,晴雯在李桂身边念叨着怎么没人来之类的话。
李桂明白晴雯为什么会这么说,大抵是泰宁帝给贾政升了官,态度这么明显了,这些人应当不再附和忠仁王的内令才是。
但李桂明白这些人不是傻子,相反都是老谋深算、眼光长远之辈,泰宁帝给贾政升官,也让这些人看出了泰宁帝与忠仁王父子之间裂痕的加深,在这种情况下他这里就成了危地,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而且这些人也都有着长远的目光,此时忠仁王一派大抵都认为泰宁帝与忠仁王之间只是嫌隙,还不会影响忠仁王身登大宝,所以不回来,其余的观望,也不回来。
总而言之,李桂认为皮尔记生意要想气色,只有等忠仁王完全下台了。
“你也不用急,该好的时候自然会好。”
当晴雯再一次唠叨的时候,躺在卜固修亲自做的躺椅上,李桂悠哉悠哉的劝道。
“你说的轻巧,这一大家子,只出不进的,这又来了三个……”白了李桂一眼,晴雯说道。
而就在这时山童跑了过来,施了一礼,对李桂说道:“老爷,有人求见,说他叫贾琏。”
“这么快就找来了。”晴雯脱口而出。
说话之间李桂已经站了起来——不论如何,大舅哥莅临,得热情。
“兄弟,叨扰了。”
当李桂进入前院的时候,贾琏抱拳笑道。他的神色里有些郑重。回来后听说李桂居然扳倒了赖大,让他感觉很是不可思议。
“二哥客气了,屋里请。”李桂含笑道。
……
这样的关系说话其实极为无聊,顾忌太多,既不能胡吹海侃,又不能风花雪月,因此简单几句话之后,贾琏便请李桂去东院一起饮酒,说已让店家送来了酒菜。
李桂当然力辞,请他自便,真正的自便。对于这事李桂的为难之处,贾琏也很明白,抛了句兄弟你掩饰一二,然后去了东院。
……
如此时间平淡而过,到了五月二十二号的时候,薇薇安上门辞行,临行前送给李桂一把短铳,说是以兹留念,李桂不好拒绝,收下,然后亲手写了木兰花送给了薇薇安。
薇薇安临行之际说她还会回来的,晴雯听了,脸都绿了……
而在二十二号的晚上,伴鹤再次到来,贾政相召,酒过三巡之后,贾政告诉李桂,王子腾不同意改弦易辙,说泰宁帝此举,犹如严父训斥顽子,却非是把顽子赶出家门,还说他小女已经和忠仁王六子定婚。
王子腾的迟迟没回信,他的态度李桂已经有所感,而且他也看出了贾政的动摇。
第二二七章 七夕
他不能否认,在由姻亲造成的关系上,王子腾与贾政的关系要比他与假证的关系近一些。原因很明显,女婿可以选择,但是儿女的舅舅在女儿诞生的那一刻就固定了。
而在心里的分量上,李桂清楚自己也不如王子腾,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话的分量往往和说话人的年龄、身份有关,在这方面李桂自然比不了王子腾。
而现在贾政对忠仁王的态度实际上依然是有模糊的一面,李桂自然不想贾政再转过头去,不过诋毁王子腾的话既不能说,说了也没用,好在可以用泰宁帝说话,因此李桂只能劝说贾政要顾忌上意,现在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新升了官,这句话贾政倒是听进去了,不过李桂心里依然不踏实,因为他清楚贾政是面糊子耳朵,说不定王子腾给些压力就变了……
而后李桂自问现在对于荣国府的救赎也只能做到这儿,至于能不能救的了,李桂清楚剩下的事情已经不是他能掌控的了。又考虑到面对以后的是事情自身强硬才是硬道理,因此和贾政喝完这次酒以后,李桂小楼一闭成一统,潜心读书习文去了。
当然因为皮尔记的情况并没改变,再加上不能确定李桂这对忠仁王倔强的对错,随着时间的流逝,晴雯、山子野、卜固修甚至是探春心里的那点与薇薇安等人做成生意的宽松感逐渐消失殆尽,重新又变得焦躁起来。
……
时间一晃眼,转眼就到了七月初六,七夕的风俗是点香烛、拜七姐、讨巧、求姻缘。而晴雯虽然对姻缘不在苛求什么,已打算在李桂身边当一辈子丫鬟,但还是却买了香烛、针线……
不过李桂依然读书习文。
李桂虽然平静如常,但此时的忠义王府却颇不平静,下午时分忠义王的密室里,忠义王一边踱着步,一边匆匆的问向跪着的一个小黄门:“你探清楚了?”
“回王爷,是小的亲眼所见太子和郑贵人在后花园鼓楼私会。”
“好,下去领赏吧!”
说着忠义王挥了挥手袖子,兴奋地已是两眼冒光——可以这么说泰宁帝除太子忠仁王外,其余五子,顺、义、礼、智、信,其中忠义王对太子之位最为迫切,因为在他看来,他距离太子之位太近了,除了忠仁王就轮到他了!
忠顺王不能算,因为忠顺王虽然是长子,但是却不是嫡子。
小黄门走后,忠义王又兴奋的转了几个圈子,然后望了下窗外阴霾的天空,又转了几步,皱了下眉头,然后提取了笔,唰唰几下写完之后,从案下拿出一个朱漆黄铜锁的长方形小盒子。
他也有专折密奏之权。他还算冷静,知道这种事当着泰宁帝的面说不好。
……
七夕的时候正是汛期,南方有蕉下乞巧的习俗,北方虽然没有芭蕉,但却时常有雨。
这个七夕也是如此,说是巧也不是巧,一整天淅淅沥沥的下着毛毛雨,御书房中,毛毛细雨声里,泰宁帝猛的抬起了龙首,如果这时有人观察会看到泰宁帝龙目里震惊与怒火混合着,一闪而逝。
但是谁也不敢这样观察泰宁帝,特别是宫里的太监,站在泰宁帝龙案的西侧,裘世安更是苟着身子,微弯着腰,犹如母鸡一般。不过他的内心却不是母鸡,相反他的内心活泛的很——他站的这个位置以前专属于裘世安。
他知道自己这步棋走对了,至于以后,他现在终于清楚人有时也不能目光长远,因为脚下的路并不是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