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知道自己这步棋走对了,至于以后,他现在终于清楚人有时也不能目光长远,因为脚下的路并不是笔直的,只看远方,必然磕碰,所以最好的选择是机变。
“裘世安,朕老了吗?”俄而泰宁帝的声音突兀的响了起来。
而这个问题同样的突兀,即使裘世安在宫里见惯了风雨,已经基本达到了处惊不变的境界,但是听到泰宁帝这句话,裘世安处惊不变的心还是不由的跳了一下,因为,他清楚所有的皇帝比寻常人还要怕老、怕死!
随后他已经耷拉的眼皮狠狠的眨了两下,然后躬着身子,带着自然的媚笑,说道:“皇上没老,皇上千秋万载。”
实际上这句话倒真是裘世安的心里话,他倒是真希望泰宁帝能够千秋万载,要老也要老在他之后。
而泰宁帝闻言却是久久的无语,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裘世安的心正绷的快要到极致之时,泰宁帝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现在几时了?”
闻言,裘世安快速的扭头,看了看墙角的西洋钟,然后又快速的回道:“回皇上现在是戌时三刻。”
“跟我去后花园走走。”说着泰宁帝站了起来。
秉烛夜游,这种事自从进宫那天起裘世安就不曾听说泰宁帝有过这样的事,而且现在还下着毛毛细雨……
裘世安不仅愣了一下,再联想到刚才泰宁帝没头没脑的问话,他本能的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寻常,他一边恭恭敬敬的应了声是,一边向守在门口的侍卫使了个眼色。
撑着雨伞,打着灯笼,毛毛细雨中,泰宁帝直奔后花园的鼓楼处……
此时鼓楼上方的房间里,漆黑的夜色,潮湿的空气,掩不住一片春色,地面上是散乱的裙裾,雪白在黑色里更显的雪白,潮湿在呼吸间更加潮湿。忠仁王将郑贵人抵在鼓楼的墙角边,两人抵死缠绵着……
七夕的夜,含情的夜……俄而郑贵人的嗓子里发出了欲抑难抑的声响。
而就在这时侧首间角门出一团亮光蓦然出现在郑贵人的眼里,郑贵人心里一紧,然后瞩目一望,赫然看到的是泰宁帝昂起的脸……
……
汛期的雨往往就是这样,丝丝缕缕、不紧不慢的下着,让人看不到边,也沉静了世界,特别是在午夜的时候,不过亥时三科左右,宰辅赵文重、副宰李易山,五城兵马司都督左良栋、锦衣卫副指挥使赵全等官员的门几乎同时响了。
废黜太子并不是一件小事!
……
寅时三刻,毛毛细雨,依然安静的下着,而紫禁城外众官员依然在外面等着,不过今日贾政有些不习惯,不习惯是因为他没看到赵文重,没法蹭灯。
这黑漆漆的雨夜天,万一滑进小清河……
“老头怎么还没来?会不会……呜呼哀哉了?”
升官愉快,又想到赵文重那一大把年纪,贾政的心思也活泛了起来。
而就在这时紫禁城的大门“轰隆隆”的开了,众官员刚要抬腿,那小黄门却说道:“皇上口谕,今日不朝。”
泰宁帝向来勤勉,只是有疾、或者重大事项时才不早朝,而且混到这个地步的,多少都有些政治敏感性,因此小黄门话音刚落,众官员就“嗡嗡嘤嘤”的议论起来。
第二二八章 浮沉
毛毛细雨一直下着,雨声往往让人留恋床第,滴滴答答的屋檐的落水声,让卫若兰懒懒的不想起身。
而近期卫若兰的心情也不错,前一阵子褒奖了他,说他有君子之风。卫若兰清楚忠仁王这么褒奖他是因为他在士子里给赢得了名声。而他也更愿意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等着忠仁王登基后封王,或者循时而动……
总儿言之,最近他的心情不错,除了李桂让他感觉糟心,不过对于李桂他认为他可以躺赢,时间会让李桂后悔。
“那史家小姐真是漂亮啊!也不知父王何时与我完婚?”
想着今年春日郊游时所见,卫若兰心里突然一片柔情……随后他一边在丫鬟的侍候下穿衣,一边想着:“昨夜七夕,不知她会不会想到我?”
而不知为何,想到这里,他又想到了李桂和探春的婚事,想到好像他和李桂有了八竿子能打着的亲戚关系,顿时感觉一阵糟心。
而就在这时“咚咚咚”的脚步声响起……
“怎么回事?”
东宫一项肃静,卫若兰还没在这里听到过这么大的动静,他不由的愣了愣。
而就在这时“咚咚”“咣!”听声音卫若兰感觉他的小月门像是很粗暴的被踹开了。
“这是怎么回事?”
卫若兰眉头一皱,再次自问了一声,刚想出去,而就在这时“咣”他的屋门被踹开了,一个锦衣卫走了进来。
那锦衣卫可能认识卫若兰,瞧了卫若兰一眼,按着刀把冷冷的说道:“太子不孝,已被皇上捉拿,在下奉旨查抄,所有人到院中听候发落,小王爷请吧。”
“啊……”
于此同时同样的一幕发生在东宫东南侧,太子养士之地,“竖子不足与谋。”当听到锦衣卫同样的话后,胡明心里长长的哀叹了一声。
他已经大致猜出了所谓的不孝是什么事情,毕竟除了私事,忠仁王什么事情都会和他商议。
……
于此同时一对锦衣卫也进入了神武将军冯唐的府邸。神武将军冯唐乃是五军营都督,又是忠仁王死党,又在京师近郊,这个时候泰宁帝当然要控制。
当然泰宁帝要对付的也不会只是冯唐一人!也不可能只是冯唐一人。
……
锦衣卫的动静太大,而太子又是一国之储君,而群臣又有心,因此这样的动静简直就像是一枚巨大的炸开的炸弹,冲击波瞬间就冲击到了京师的千万户达官贵人……
作为花间的老手,筵席的常客,贾琏和薛蟠中午就知道了太子的事情,原因很直接,太白楼关门了,然后在四海楼就听到了太子被拿的消息。
想到王熙凤前几日与他所说的李桂在贾政与忠仁王之间的挑拨离间,再想到贾政的升值与今日太子的倒台,中午回去后,丰儿侍候洗脸之际,贾琏禁不住对王熙凤叹道:“李桂这小子,真是个机灵鬼儿。”
王熙凤正和平儿说着往西城侯府送礼事儿,她现在又掌家了,原因一是她身体好了;第二是贾琏回来了,再交给她,府里内外的事情好协调。
“怎么回事儿?”王熙凤随口问了句。其实她现在对于李桂有些反感,毕竟李桂绊倒了赖大,给她添了些麻烦。
“太子出事了,听说被关了,其他几家子,慌慌着呢,多亏这小子,机灵!”
贾琏感慨着,脸上却不由得露出了庆幸的神色。
而王熙凤闻言却是一下子愣了,原因无它,前一阵子王子腾刚刚把她的小堂妹许配给了忠仁王六子……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个道理,王熙凤虽然没读过书,但还是懂得的。而在古代的婚姻关系中,娘家向来是已嫁女的底气和靠山,现在底气要瘪,靠山要塌……
“我得去王府……我先去夫人那里,你见到王仁了吗?”说着王熙凤唰的一下站了起来。
“没有。”贾琏回了一声。
王熙凤闻言不敢耽搁,抬步往王夫人的三间大房而去。
……
太子出事,这样的事情绝对是个大瓜,如此通过平儿、丰儿、银钏等之口,忠仁王的事情像风一样,瞬间传遍了荣国府的角角落落……
……
此时秋爽宅里探春和薛宝钗正在闲聊——闺中的少女本来就没有多少事情,更何况是炎热的雨后。
“这两天二姐姐好像心情不太好。”薛宝钗说道。
“嗯,我看她偷偷哭过……唉,谁有那种夫婿谁都高兴不起来。”探春叹了口气说道。
薛宝钗闻言也叹了口气,俄而才说道:“要说姐妹们,你的命倒是最好……”
薛宝钗话还没说完,环佩响处,莺儿慌着双丫蹦蹦哒哒的跑了进来,随后便一边向薛宝钗、探春行礼,一边说道:“小姐、三小姐,你们知道吗,太子出事了,被皇上抓起来了。”
即使女子不问外事,但这样的事情还是让探春和薛宝钗吃了一惊,不由得互相对视了一眼。
而此时探春是一直把李桂挂在心上的,当然这也是深闺的缘故,不挂在心上也没什么事做,而对于李桂和忠仁王对立,是否正确,即使泰宁帝给贾政升了官,探春的心依然忐忑,原因还是那就话,风物长宜放眼量,泰宁帝毕竟老了,只要忠仁王还在台上,那么江山还会是他的!
而现在忠仁王被抓了,这对李桂意味着什么,探春当然清楚,但是因为关心,探春反而有些不相信,螓首一探,匆匆说道:“你听谁说的?可别乱说。”
“三小姐,我可没乱说,我听雪雁说的,雪雁说是听银钏姐说的。现在府里都传遍了。”莺二匆匆回道。
而这时探春也理性回归,知道这事就不是乱说的事!一时间心头忐忑尽去,眼角唇边不由自主的露出了笑意。
而薛宝钗也不由得而说到:“后庭真是机灵的!妹妹真是好福气!”
这话探春不好回答,抿嘴一笑之后,才谦虚的回道:“他不过是误打误撞。”
话虽这么说,而在她心里却不由得对李桂更加有信心了。而同时一个精致的府邸不由自主的出现在她眼前。
因为晴雯,她早已知道了李桂从海外客商赚了些银子的事情,只是前一阵子,因为太子的内令,她觉得不宜有所动作,但现在太子的内令已经不攻自破了!
“该不该去告诉他呢?一定有人告诉他了,晴雯这丫头最近怎么没来,哼,卿卿我我的把我忘了吧,明儿再不来,让侍书去喊她……”
……
但是探春却想错了,忠仁王被捕的消息虽然在京师疯传,但因为皮儿记所处偏僻,李桂又小楼一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