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礼后,探春便帮着李桂脱下了官服,同时说道:“还没吃吧!饿了吧?”
探春并没有询问雍元帝这么晚诏李桂干什么,这是因为大家闺秀的教养,女子不问外事,同样的其他人也没问,不过晴雯却不顾这些,倒水之际就匆匆问道:老爷,这么晚皇上找你干什么?”
要去金陵之事,即使晴雯不问,李桂也会说的,因此换着便衣之际,李桂便说道:“我要去金陵去了,明天会有圣旨。可能明天就要离开。”
对于探春、晴雯与王熙凤来讲,李桂去金陵意味着离别,毕竟她们三个都有小孩儿要照顾。
而她们三个自从与李桂在一起后,还没有分离过,而且还走的那么急!
所以闻言她们心里一下子变的空落落的,探春本来给李桂束着腰的,闻言手一下子停了……
而晴雯跟随李桂的时间最长,心里更是舍不得,而她又是直爽的性子,因此闻言,拿着毛巾的手也一下子僵了,单随机就说道:“这怎么就让你去金陵了呢?”
“国库紧张,皇上让我去南方搞银子,你们也别紧张,回头我在那里安顿好了,就把你们接过去,咱们一起游一游江南的山水。”
说着,李桂到了转身到了床前,看愁儿和苦儿兄弟两各正在酣睡,肥嘟嘟的小脸,李桂禁不住亲了两下,然后才嚷嚷道:“饿死了、饿死了,吃饭。”
……
李桂这等说法倒是让探春、晴雯、王熙凤心里稍宽,但李桂离京对于她们来说毕竟手大事,给李桂上完酒菜之后,探春就向李桂问道:“你去金陵从府里带谁过去,带几个?”
探春清楚她和晴雯、王熙凤是不方便跟过去的,李桂虽说安顿好后就接她们过去,但总要等王熙凤产后,愁儿、苦儿大些,能经得住车马劳顿。
这其间她们其实是去不得的,而且听李桂的话音,这趟差事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而这期间李桂身边总要有人服侍,使唤。不然简直不成个样子。
而听到这话,鸳鸯和玉钗一下子身子不由的一紧……
不过此时李桂正饥肠滚滚,对探春的话并没有多思,昂脖一盅酒之后,说道:“邓会、詹先生、卜先生叔侄跟我过去……”
说到这里,李桂才明白探春话里的意思,而鸳鸯和玉钗要是不带一个也是不成的,堂堂大老爷身边要是没个人侍候,在这个时代,那简直就是惹人笑话,更会让探春落下个善嫉的恶名!
因此微微想了下,说道:“其余的你来安排。”
李桂说完,想到一下子带走这么多人,府里好像没多少人!恍然之间他突然明白为什么这个时代高官显贵奴仆如云的原因了!
……
吃过饭之后,虽然时间已经晚了,但是探春、晴雯、王熙凤却依然没睡,小声的商议着给李桂带哪些衣物,又想着再带谁过去,偶尔交代鸳鸯和玉钏一声。
第三三五章 金陵
探春最终还是决定让鸳鸯和玉钏都跟过去,原因还是上述原因,是这个时代决定的。
而吃过饭之后,李桂则去了前宅,找了山子野。
对于仿制短铳中出现的两个问题,李桂一直想着解决,只是最近一段时间太忙,而现在又要去金陵,所以他只能把提高火温的方法给山子野说一下。
提高火温的法子其实在后世很简单,那就是把煤炭变成焦炭,把煤炭变成焦炭的法子李桂听说也很简单,就是把煤块碾成粉,然后压成块,下面用火烤,把里面的焦油烤出来也就成了炭。
而之所以说是听说,是因为前世李桂不是学生,就是老师,社会实践也不回去那等地方,因此并没亲眼见过焦炭的炼制过程,只是从网上以及亲朋的交谈中道听途说了一些烤制焦炭的土方法。
不过李桂认为这也够了,只要有方法就有路可循,就一定能炼制出焦炭,更何况炼制焦炭并不需要多么精密!
与山子野讲完制作焦炭的方法,也不能说是方法,只能说是思路后,李桂又安排山子野,让他转告单聘仁,改进火药的配方,所需资金不论多少,一律找探春支取。
其实从心理上讲,此事重大,李桂很想把两人带走的,只是考虑到人口稠密,又缺少煤炭,李桂才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
而对于李桂的话,山子野当然是重视的……
……
与山子野谈完,再次回到内宅时,大屋里依然灯火通明,李桂进屋后,立刻让王熙凤去睡觉……
是夜李桂就留在了探春的屋里,嘱咐探春单聘仁若来取银,不要问缘由,尽管给他;又嘱咐她注意安全之类的。
说完这些又觉得自己要去南方了,而王熙凤却马上要生了,自己不再她身边,有必要去安慰一下……
而安慰完王熙凤之后,李桂又想到了晴雯……
如此折折腾腾,李桂只是在探春身边睡了一小会,三更天时李桂便又爬了起来,直奔贾府后宅——他总要向贾政道别一下。
对于李桂要去金陵,这在贾政眼里就是朝廷重拥李桂,所以才派他去历练,为以后拜相为宰坐准备,因此闻之此事后极为高兴,狠狠交代了李桂一番,只是因为还要早朝,限于时间,只能长话短说。
……
与贾政告辞后,李桂又睡了个回头觉。而鸳鸯侮辱早早的起了,与探春说了一声之后,就直奔贾母的两间小屋——此去不知多久,她也要向贾母告别一下。
贾母闻言后却来了精神,要鸳鸯请李桂过来一趟……
贾母请李桂过来是要李桂寻访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按照她的说法,贾宝玉不是能耐的住冷清的性子,一定会在繁华之地。
对于贾母这个请求,不论从哪方李桂都不能拒绝。
……
而到了辰时初刻,李府外就响起了马蹄声,随后贾义就匆匆的跑了过来,到了屋外就喊道:“老爷,宫里又来人了。”
李桂早有准备,闻声站了起来……
而因为此事不适高调,所以来传旨的只是两个小太监,圣旨的内容也很简单,李桂官升一级,任金陵知府,赐御剑一枚,便宜行事,即日启程。
而世上的事情往往是这样,内容越少,内涵越大,送走小太监之后。琢磨着圣旨的内容李桂淡淡的笑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李桂想到了前世,前世的官员因为天花板都存在,在级别与职务上往往会这样,职务副局长,括弧正科级。
而现在的情况却恰恰相反,雍元帝给他升了一级,他也不过是六品的官员,而金陵就是应天府,和顺天府一样,因为是两京重地,知府都是正三品的官员。
李桂估计这也是雍元帝赐予他御剑以及给予他专折密奏权利的缘故。
……
因为圣旨已经明言,即刻起身,所以李桂也不敢耽搁,和探春、晴雯、王熙凤告别后,带了鸳鸯、玉钏,詹光、卜固修、邓会、牛大、贾义几人,乘马沿着驿路直奔金陵。
离别只是探春、晴雯、王熙凤一脸不舍……而才出了城门,一个小沙弥匆匆干了上来,说是了空的弟子,了空有一封书信请李桂捎给金陵小无相寺主持慧明。
区区小事,李桂自然应允。
……
因为事急,李桂不能在路上观山赏水,甚至用形色匆匆来形容都不为过……而李桂起身的同时,朝廷的六百里加急,早已到达了应天府……
而在这期间李桂建议开海禁的事情也在朝廷里议论开了……
……
大虞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县属,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查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
知府下府堂、经历司、照磨司、司狱司、六房、阴阳官、医官、教授、僧录司、道纪司、库大、仓大使、课税司大使等机构。
这其中府堂相当于后世的办公室。
经过月余,李桂到达金陵城时,金陵知府吴谦已派人探得了消息,因此当李桂一行人到达金陵府时,吴谦已经率领着以上官员,浩浩荡荡的前来迎接。
这其中其实也有李桂诗名的缘故,毕竟南方人文鼎盛,只是见到李桂如此年轻,这些属官不仅有些诧异,也有些轻视之心,当然作为官场的老油条们,他们不会表现出来。
而且这些人中有几个还与李桂有着八竿子才能抡的着的亲戚,这些亲戚主要来自贾府,贾、史、王、薛,金陵四大家族,这里是这四大家的故里。
而后吴谦摆宴庆云楼,欢迎李桂。酒宴后吴谦与李桂做了交接,给了李桂官印。这期间早已有属官引领着鸳鸯、晴雯等人到了应天府官邸后宅……
交接完钱粮簿子、官印已经是傍晚时分了,随后李桂在衙役的引领下,李桂带着卜固修、詹光围着府衙绕了一圈之后,去了后宅官邸。
听到李桂过来,玉钏迎了上来,接过鸳鸯递来的茶,呷了一口之后,李桂沉思了起来……
第三三六章 名目
他认为这事应该专事专办,按照前世当副校长时的管理经验,这事做好成立一个工作小组……
但是这事还要低调!还要想着往遮羞布上绣花!
不过如何绣花一路之上李桂已经深思熟虑过了,他清楚他绣花并不是给平常百姓看的,这收烟花银子又收不到平民百姓头上,小民心态之下,平常百姓谁会想这么多!
所以李桂清楚他绣花是给生员士子们看的,扩而大之是绣给与青楼生意有关联的人看的。因此绣花应绣在他们的主意点上。
而这些人中,李桂清楚士林又是重点。
也因此李桂最初的想法是对外宣称收青楼都银子是应该建设学监的,这样就差不多把着些人的嘴巴堵上了。
但随即就想到既然对外宣传了,那学监就得建,而要是建的差了,那就更麻烦了,毕竟舆论权掌握在士林手里,李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