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个原因在于他与李桂的关系,如果他要是反对这项政策,那最起码就将李桂孤立了,而雍元帝下一步还想着让李桂去推行,打头阵呢!
而沈正阳的心思和余姚差不多,但是他比余姚更具有家国的情怀,另外,他还要顾虑着与李桂的关系。
以上两点,特别是第一点就让他不能不同意这项政策,因此闻言沈正阳一拱手,说道:“回皇上,老臣也以为此策利国利民,可以施行。”
有余姚与沈正阳两人这句话,实际上此事已经定鼎,“哈哈哈,难得你我君臣如此齐心,来人赐酒。”心情舒畅之下,雍元帝居然破例大笑了起来。
随后小黄门拖着托盘走了进来……众人饮完之后,丁贯九眼睛眨了眨,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皇族、士绅的土地收不收费。
乡绅一体化纳粮这个规定其实是隐藏在“摊丁入亩”这个政策之中的,此时众人倒是隐约的感觉到了,但是还没有提出来。
而丁贯九毕竟掌管天下赋税,也是技术性官员,对这个问题很敏感,所以这个问题在他脑海里比其他人要清晰些。
想到之后,他立刻就想说出来,但随即就感到这个才是“摊丁入亩”的核心,他要是提出来,似乎有成为众矢之的危险,并且提出来也像是赘述,毕竟“摊丁入亩”里已经隐藏了这些。
因此想到这里丁贯九到嘴的话又被他强行咽了下去。不过他的这番动作还是落入了雍元帝的眼里,雍元帝随即说道:“丁爱情你有何话要说?”
雍元帝这么一说,丁贯九就不得不答了,起身回道:“回皇上,微臣在想该向谁的土地收税。”
还是那就话,“摊丁入亩”里已经隐藏着士绅一体化纳粮,这点众人心里都有,因此闻言雍元帝一挥龙袖,说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凡有土地者,一律收税。”
雍元帝这句话一点也没让众人奇怪!但是这句话由他口中说出来还是在众人心里引发了万丈波澜!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古往今来,官宦士绅都是不交税的!这一条下来实际上是把这一阶层最大的福利待遇给没收了!而且这一基层还是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的基础!
同时没收了这一阶层的这个特权,让他们与平民等同,更会重创他们优越的心里!
因此在坐所有人都感觉到了这后面的惊风骇浪,即使李桂也不例外,他甚至比余姚、沈正阳他们感觉的还要深刻,因为他明白雍元帝让他回来绝对不会只是让他提一提摊丁入亩的事!
剩下的事情几乎是兔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
然而一切按照胸中腹案进行,雍元帝心里却很高兴,他又是兴急之人,随即满含笑意的说道:“这事该如何推行还需要弄个章程出来,最起码天下田亩总数要有一个数目,每亩收取的赋税也要确定,嗯,这南方和北方还不尽相同……余爱卿、沈爱卿、丁爱卿、李爱卿回头你们可以商议一下,递个折子我看看,还有明天庭议此事,还望诸位爱卿讲明此事之重大……”
雍元帝越说越兴奋,本来冷峻的脸上都似乎有红光冒出,而众人却听得愁眉苦脸。
不过雍元帝的话还是让水静、郑淳、许寿心里又多了一层暗惊——雍元帝居然让李桂与余姚、沈正阳、丁贯九一起共事了——这几个可都是国之栋梁!
第四一六章 兵权
说完之后,夜色已经上来了,心情大畅之下,雍元帝留宴。而或许是心里太高兴的缘故,一项冷峻的雍元帝居然召来了歌舞……
歌舞宴罢,雍元帝才把众人放了回去,此时明月已经高悬在中空了,而或许是因为事情的沉重,出紫禁城的路上,余姚、沈正阳、水溶、郑淳、许寿等默默不言。
李桂也是默不作声……他自我感觉有些话想对沈正阳说,但不知为何,又感觉没有……
而出了紫禁城众人拱手道别之后,沈正阳却对着李桂召了召手,说道:“我估计明天皇上将招你上朝议政,倒时你尽量少言。”
沈正阳的这个交代其实是拳拳维护之意,毕竟这事不仅谁说谁倒霉,而且谁说的多谁也倒霉!
闻言李桂心里不由得一热……而这时他也把心中可说可不说的话说了出来:“学生省的。不过学生还是以为先生可以托疾,先生以为如何?”
李桂现在是真的不想沈正阳再参与此事了,这老了老了,再被人唾骂、疏远,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
而沈正阳闻言轻轻一叹道:“为天下谋太平,士之愿也。我学儒多年,若因此事退缩,岂不更是自毁名声。”
李桂闻言心中黯然……
……
而李桂、沈正阳等人虽去,但赵虎臣却没有走,被雍元帝留了下来——此时赵虎臣依然是雍元帝的谋士,只不过多了一个太子太保的虚衔。
“你以为水溶他们对此事如何?”烛光之下,雍元帝阴沉着脸说道。
水溶、郑淳、许寿那一刻的游移让他不放心。而作为经过激烈争斗才上位的帝王,雍元帝对“兵”的重要性有着极深的理解。
当然这是让他不放心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帝王的猜忌之心,高处不胜寒,历代帝王的猜忌之心都比常人要重,而雍元帝的猜忌之心又可以称的上是历代帝王中的佼佼者!
而赵虎臣可以说是最了解帝王之心的一个人,最起码对雍元帝是这样!同样的对于这件事,赵虎臣也认为雍元帝的猜忌是对的。
因此微微一思索,赵虎臣说道:“回皇上,几位郡王都是福禄之人,府里广有田产,此策一出,令彼伤筋动骨,所以这几人有可能口是心非。”
雍元帝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朕也有此忧,故觉兵事不可以尽揽于这几人之手,你以为该如何行事?”
雍元帝说这话之前,赵虎臣就察觉到了雍元帝的意图,为使“摊丁入亩”政策不出意外,她要剥脱这几位郡王的兵权。
但赵虎臣认为这样做太匆忙,这样猛然给他们一棒子,可能会引起他们过激的反应。
因此赵虎臣微微沉吟了一下,说道:“回皇上,老臣以为不如徐徐图之,先可以分散几位郡王的兵权,京营节度使与山西大营掌管京畿门户,不可让北静王尽管,臣以为可以擢升裘内相之侄裘良为京营节度使,而金陵十二卫也不可尽附与南安王,可以起复原太子太保王子腾,此人在军中素有威望,足以制衡南安郡王,他又是李大人之亲戚,以后对李大人也必然鼎力支持;至于西边,战事虽平,但人心未附,不宜换将,但未附之人心也正可以缚住西宁王之手脚,至于东平王,原破虏将军之子……”
赵虎臣深知雍元帝的心里,知无不言。而之所以提出裘良、王子腾,原破虏将军之子潘猛,则是从水溶等人的身份去考虑的,寻常身份的人是不太好掣肘这几位王爷、郡王的!
而裘世安站立在一侧,则是呆了,欢喜的呆了……
……
而雍元帝和赵虎臣深夜长谈的时候,水溶、郑淳、许寿也是一路走,一路交谈着,三人利益相同,又已是名副其实的同盟,因此三人独处时倒是彼此吐露了心迹,那就是骑毛驴看唱本——走着瞧。
实际上这一招见风使舵的本领也是四王荣华百年,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之一。
……
进入后宅时,隔着花墙,远远的李桂就看到王熙凤的房间里灯火通明。
“她们两个还没睡……”
心中想着,李桂烦乱的心里突然涌出了一股暖意。
而进入院子里,还没走几步,王熙凤与玉钏就迎了出来,玉钏的怀里还抱着兴儿,一双眼睛在月光下亮着童真无邪的光芒。
”还没睡?!”李桂破口而出,而这时兴儿已经在玉钏怀里挣扎着双臂。
王熙凤倒是知道李桂这句话绝对不是对她与玉钏说的,一边礼节性的、随意的对着李桂曲了下膝,一边抱怨道:“这孩子今天不知怎么了,就是不睡,或许是等你,你看见你欢喜的。”
王熙凤说话之间,李桂已经报过了兴儿……亲昵了一阵子,兴儿的小肥脸上沾满了李桂的口水之后,玉钏提了砂壶走了进来,一边倒水,一边说道:“快洗洗吧,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玉钏并不是想问李桂的外事,这样问话也只是随口一说,李桂却想到明天可能还要早起,于是再次在兴儿脸上亲了一口,然后点了点头,含糊的说道:“来事了,以后要忙了。”
王熙凤闻言接过兴儿,一边拍着,一边说道:”什么事?”
“赋税的事儿。嗯,明天皇上可能回让我早朝。”
“哦……那赶紧休息。”
……
而和沈正阳与李桂所猜测的一样,才是三更天,哒哒的马蹄声便踏破了街道的宁静……
传旨这么早,按照所知的雍元帝的性子,李桂猜测雍元帝一定很激动,甚至可能一宿没睡。
而在李桂和秦无器一起离开的那一刻,紫禁城外余姚和沈正阳也一前一后的走了过来,这两位作为百官之首,所到之处,百官自然纷纷行礼。
而或许是长期在官场培养的敏锐,习惯的察言观色,今天给余姚行礼的官员隐隐感到余姚和以往有所不同,似乎有些无精打采,有些有气无力。
”老头儿怎么了?难道昨晚用功了,这么大年纪了,行不行的?!”
众官心里纷纷猜测。
第四一七章 庭议
正当众人心里各种幻想之时,一声轻轻的咳嗽声响起,忠信王走了过来……
忠信王到西南办差刚回来没几天……雍元帝当然不可能让他参与讨论“摊丁入亩”之事,只是这事雍元帝也没有特意防范他,这一是因为这事本来就是要挣个对错,却得共识,然后才好实施,因此在雍元帝想来与其让忠信王等背后捣鬼,不如放之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