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刚刚吐完气,可能是第六感,李桂隐隐约约感觉到东门框边有动静,扭头一看,只见一个紫衣少女正拘着身子,抬着眼睛望着他,少女的眼睛里的清光凝滞,樱桃小口微微的张开,隐约露出如雪的贝齿,一副难以言喻的诧异之色。
少女是晴雯,李桂脑中有她的印象,他也清楚晴雯为何会在这里,“卿本佳人,却为人做贼……”想到晴雯对贾宝玉的心思,以及结局,心里微微感慨,随意揖了个礼,然后转身大踏步而去。
第十章 层次
此时晴雯的心里依然有些迷乱……
虽然是金陵十二副钗之一,聪明伶俐,美丽傲娇,但绝大多数时间她生活在后宅小小的地盘里,又因为身份、年龄的缘故,没经过什么场合,既不懂的人的行为是按内心规则的,也不懂的氛围在场合中的作用。
她听着谈话,先是觉得贾政让李桂入学好像是顺理成章,但听到贾政给李桂取字时却幡然醒悟——这又是让李桂入学,又是给李桂取名起字的,也太抬举李桂了吧!
突然间她感觉刚才的顺理成章不对了。这是为什么?她又想不通,只觉的贾政像是被灌了迷魂汤,最起码不正常……
因此直到李桂举步离开时她才清醒过来,然后胡乱的半屈着身子向李桂还了一礼,这时李桂已经到了西月亮门。
而晴雯刚刚直起,扭身之际却听到‘哎哎’的声音,转头一看,却见林小红正伸着细细的手指向中堂指指戳戳。
林小红是负责把这里的消息传递去贾母那里的,晴雯是负责打探的,两人已经配合了几次,见此,晴雯摆了摆手,意思是还没贾政召唤贾宝玉。
然后晴雯消息把剔透小巧的耳朵贴在了门框的缝隙上,随后贾政和单聘仁等三人的话音传了过来:
“东翁所言极是,学业之路确实艰辛。”
“是啊,半生蹉跎,不过一白衣……”
“如有大人一半学识,我等何至于此!”
……
前日紫炉社传出卫公子一诗……”
听了半天,依然没没见贾政要对贾宝玉有什么动作,晴雯只觉得里面是满堂风声,也觉得膝盖都有些酸痛了……但是她不敢离去,好在没一会儿,门子贾喜来了,然后贾喜就急匆匆的喊道:“老爷,梅翰林求见。”
梅翰林乃贾政好友,两人诗酒相和,一合就是半天,这些晴雯是知道的,也知道贾宝玉今天算是躲过了一劫……
随后她就急匆匆的往回赶,她要把这个消息尽快的告诉贾宝玉,她已经隐约的感到贾母有把她调到贾宝玉身边的意思。
到贾宝玉身边,这可是后宅侍女的最高追求。想到贾宝玉,刚才李桂的事情瞬间被晴雯抛在脑后了。
……
此时,贾母的二间小屋里,贾母正坐在里间的炕上,贾宝玉紧挨在她的身边,王夫人则坐在黑漆弹磨锦缎靠背椅上,王熙凤紧坐其下,下面则是三春,分别坐在锦墩上,宝珠、鸳鸯等丫鬟靠着屏风。
但不论主人还是丫鬟,清一色的都是锦缎,中午的阳光透过娟纸变得柔和,照在众人身上也反射出姹紫嫣红的柔和的宝光。而屋子里的气氛也和这柔光一样,柔和也有些沉闷,只有三春偶尔交头接耳的嘀咕一下。
直到晴雯的脚步声传来……而众人对晴雯的脚步声是熟悉的,特别是贾母和贾宝玉,又是在这种情况下,贾宝玉立刻沉不住气了,下一刻就从炕上站起,同时喊道:“是晴雯吗?怎么样了?”
“没事了,没事了,二爷没事了……”
声音清越,随着珍珠帘子的‘划拉’声,晴雯面带笑容,步伐轻巧的走了进来。
“哦……”“哦……”……
闻言几乎所有人都轻轻吐了口气,或撩发、或端茶,或倒茶,屋子里顿时活了过来。
随后王夫人一边端着茶盏,一边随意的问道:“这可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平时都恨不得打死玉儿。”
说话只是王夫人嘴角禁不住露出了轻松的笑意——可以说她和贾母一样,都是最疼宝玉的。
“回夫人,这次是李贵回的好。哦,李贵这次可是得了大便宜。”闻言晴雯一边曲膝行礼,一边快人快语的回道。
此时对于众人来讲,心头担心的事情去掉,轻松之下,闺阁里又清闲,闻言心里都起了好奇、探究之心,而惜春年纪最小,刚才又压抑了一阵子,气氛轻松之下她忍不住螓首一探、一歪,问道:“李桂是怎么回答的,他得了什么好处?你细说说听听。”
众人也想一探究竟,闻言场面立刻静了下来,而晴雯再次向惜春屈膝了一下,快言道:“回小姐,奴婢到那里,只敢在门边听,到时那李贵正在给老爷行礼,然后李贵又给单聘仁他们行礼,谁后老爷就问二爷学到哪里了,李桂回答的很好,老爷很高兴,就问他是否有致于学……单聘仁三人都说老爷是仁义之人,有古君子之风,最后梅翰林求见老爷,奴婢就回来了。”
起初众人都没想到贾政会让李桂入学,还给起了名,取了字!但当说到单聘仁三人赞美贾政时,王熙凤、王夫人、贾宝玉、迎春、探春以及鸳鸯才恍然明白贾政是想博得名声。
“钓名沽誉。”贾宝玉以及王熙凤都在心里狠狠恶心了一把。
不过稍微一沉思,想到晴雯前面的叙述,李桂给这个行礼,给那个行礼什么的,贾宝玉与探春、迎春都是心有七窍之人,心里都是微微一沉:“这李桂……”
他们隐约感觉出贾政的沽名钓誉之心可能李桂有意引出的!
继而又想到以贾政的性格当时可能也只有这么做!
而此时贾宝玉清高脱俗的性子已经有所小成,只是还没发展到后来厌世的程度,但是已经开始讨厌逢迎之人,禄蠹之辈,想到这里,直觉的李桂就是这种人,心头不由得不喜,脸色顿时一暗。
而对于迎春、探春来讲,她们觉得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李桂有机心,也可能是时机凑巧,但总而言之她们感觉和她们没有什么关系,倒是对贾宝玉有好处,随即探春就向贾宝玉笑道:“恭喜二哥,找了个好牌子。”
“什么牌子?”
探春说的不清楚,贾宝玉愕然问道。
“挡箭牌!咯咯……”探春笑道。
探春这么一解释,贾宝玉立刻明白了,心里也觉得李桂确实可以当一块好的挡箭牌,最起码贾政召唤他之前心情可以好些,这可是关系到他被训斥的时间,甚至是落在身上的板子,如此一想,贾宝玉心里对李桂的不喜一下子去了一大半。
而对于这件事,贾母虽老,但历经人事,她心如明镜,她清楚这件事很大程度上是各取所需!
但是能够看出荣国府所需……不论是巧合,还是李桂有意为之,在她眼里李桂都是足够的机智。当然对各取所需的事她不会反对,事实上这件事在她眼里也不大!
老眼微微的眯了起来,贾母微笑道:“这猴崽子,倒有股机灵劲儿,以后看他的造化了。”
第十一章 人间
王熙凤最擅长在贾母面前讨巧卖乖,引贾母高兴,见贾母面带笑容,风骚的身子往贾母处一探,笑着接话道:“确实便宜了李桂那猴崽子,不过他也确实是块牌子,以后宝兄弟不用这么担惊受怕的了!今儿呀,给宝兄弟贺一贺,中午呀,咱们都在老祖宗这吃了。”
和迎春、探春一样,王熙凤对李桂之事也不怎么放在心上,毕竟这件事在她们眼里既与她们无干,也是小事一桩。
不过她的话却把贾母逗乐了,“你这辣子,怎么给你兄弟贺喜,却要在我这里。”随即贾母说道,脸上的皱褶却菊花一般层层盛开了。
“孙媳本来就想让老祖宗为宝兄弟贺一贺的,可是老祖宗一直不说,孙媳只好说了。”
“呵呵,你这辣子……”
王熙凤插科打诨,贾母笑容更盛了,整个屋子的气氛更加融洽,也更加轻松。
……
而此时李桂也走到了二门,门房里刘婆子和张嬷嬷正在闲谈,听到脚步声时,刘婆子职业性的往门框处一伸头,人影一花,却看到李桂步伐轻履的走过,一张大嘴顿时张开了……
“真奇怪……”
“怎么了?”
“李桂居然没被打!”
“咦,这倒是怪事!走,到里面问问去。”
说话之间,张嬷嬷站了起来。
其实贾府后宅里的婆子都一样,都有一颗熊熊的八卦之心,平时要么乱嚼舌头,要么搬弄是非。
……
就这样,几乎是在一晌午,贾政让李桂入学,并给李桂取字的事就传遍了整个荣国府。
而在这个时代读书识字是一条飞黄腾达成为人上人的路,是一条光宗耀主的路!
因此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荣国府的仆役除了大赞贾政宅心仁厚之外,就是各种羡慕嫉妒恨,彼此议论之间往往先‘啧啧’两声,要么说没想到李桂这小子攀上了高枝,要么说这有什么,一辈子考不上秀才的多了,要么说这要看他老李家祖坟上长没长那颗蒿,然后鼻子里冷哼一声。
当然仆役中也有暗骂贾政不长眼睛的,比如周兴。
而此事对于贾政的影响也颇大,梅佩孚梅翰林最先知晓此事,是饮酒间单聘仁无意说出的,知晓之后,梅翰林立即起身对着贾政深揖一礼……
而后由梅翰林之后传遍的朝堂,闻者表面上都大赞贾政有仁义之心,有伯乐之善,实乃谦谦君子!
当然也有人背后说贾政钓名沽誉的,只是背后的贾政听不到!
因此随后的时间里,面对如潮美誉,贾政之心宛如泡在温汤,舒适之极,更是深感许李桂入学这一举措英明无比。
这是后话。总而言之,贾政许李桂入学之事,如石子投池,涟漪层起之处,尽是人世百态。
不过李桂立刻从人生百态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