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游县令-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那些突然出现的声音是不是心魔,但是三藏知道最后这些话他都无法反驳,因为即便佛法也无法扭曲一些事实。

    至少忠烈祠不是寺院,主人更不是佛祖或者僧人,这里的主人是那些为大唐战死的英灵,是大殿中供奉的牌位,如果这些存在不欢迎自己的到来,那便没有任何理由留在忠烈祠中。

    最后三藏失魂落魄的回到街上,他现在不仅是身体疲惫,连精神都好像溺水了一般,牵着白马他只能在街边蜷缩了一夜。

    这一夜三藏觉得特别漫长,短短一夜甚至比他从长安走到碎叶城还远,等到碎叶城的城门打开后,他第一时间离开了碎叶城,牵着白马向两界山走去。

    到了野外,三藏的白马终于吃了一些野草,而三藏也总算找到了一些野果充饥。

    看着朝阳升起,三藏不禁看向西方,眼神又渐渐的变得坚定起来。

    “此去西天取经定然困难重重,若我连这点定力都没有,又如何能走完这十万八千里?此番考验不仅不能动摇我,反而会更坚定我西天取经的决心。”到底不愧是金蝉子转世,这么快三藏便重拾心境,甚至在意志上更加坚定。

    三藏要西行,两界山是必经之地,在半日之后,他也终于来到了两界山下,远远的就看到了旌旗飘扬,雄伟险峻的两界关。

    因为突厥大军来犯,两界关早已紧闭关门,关楼上大军戒备森严,关楼东侧更有上百座大帐连绵于山间。

    如今两界山足足有超过三千人的唐军,若是有修行之人到此,甚至能看到巨大而浓烈的精气如同烽火狼烟一般从两界山直冲云霄。

    这精气狼烟便是所谓的军队气势,也是足以令妖邪退避,让神通法术威力大减的奇异力量。

    “哪里来的和尚?如今突厥大举来犯,这里已经是军事禁地,还不速速离开。”三藏还没靠近两界关,就已经被大唐士兵给拦住了。

    “贫僧乃是奉大唐皇帝陛下旨意,前往西方天竺国大雷音寺求取真经的,还请打开关门放贫僧西行。”三藏一脸笑意的解释道,他觉得这里还是大唐境内,搬出李世民的旨意,自己肯定能轻松出关的。

    然而在这里又一次让三藏大失所望了,只见那唐军士兵一板一眼的说道:“不行,如今两国交战,没有我家将军的命令,谁也不能离开。”

    “我有陛下通关文牒,难道这也不行?”三藏有些急了,连忙从怀中掏出通关文牒。

    “自然不行,若为你打开关门,突厥乘机来攻而导致两界关失收怎么办?不能因为你一人而至碎叶城乃至整个安西都护府数十万军民生死于不顾吧?”唐军士兵依旧义正言辞的说道,还一连问了三藏两句。

    三藏不禁心中长叹,他感觉自己自从到了碎叶县就没有顺过,不过努力让自己平静后,他继续对士兵问道:“不知守卫两界关的将军是何人?烦请通传,贫僧想拜见将军。”

    “你等着。”士兵犹豫了一下,一想到这和尚是皇帝派的,还是前去通传了。

    其实早在三藏来到两界关前一个时辰,就有人先他一步来到了两界山,并且将他到碎叶城后一直到离开期间发生的事情全部汇报给了沈行知。

    当三藏被士兵带上两界关时,他发现自己并没有被带到关楼上,而是出现在关楼下的一处空地上。

    在三藏的不远处,是一个身穿将军铠甲的年轻人,而在年轻将军的不远处,两界关的基石中还伸出一个毛茸茸的脑袋。

    很显然沈行知已经在等着三藏了,并且他将与三藏见面的地方选在了镇压猴子的地方。

 第43章 我的心中也有佛

    “三藏法师有礼了,本官便是碎叶县令,也是这两界关的守将,我叫沈行知。”沈行知见三藏出现,主动开口介绍起自己,他没有一点架子,也没有故意为难三藏。

    沈行知对三藏说话时,目光还瞟了猴子几眼,让沈行知有些意外的是,猴子并没有急着呼喊三藏,更没有表面身份说自己奉观音之命在等三藏,也没有说自己与三藏有师徒缘分,

    “小僧见过将军。”三藏双手合十对着沈行知行礼。

    他感觉沈行知态度还不错,至少比起碎叶县其他人好太多,于是三藏便打算提出出关西行的话。

    不过他还未出口,沈行知却先开口继续说道:“相比与法师称我将军,本官更喜欢被叫做县令。”

    三藏闻言有些疑惑,甚至连猴子都下意识的盯着沈行知。

    在三藏看来,两界关上有宁远将军的旗号,这可是正五品的将军,而一个县令只是七品官职,哪有喜欢让人叫自己低等官职而不叫高等官职的?

    “这是为何?”三藏心中不解,便直接问道。

    “因为本官也不喜欢打仗,若这天下再无战事,我多么希望安安心心的做好县令,让治下百姓都过上安稳的好日子。”沈行知一脸笑意的说道,目光之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沈行知的话让三藏不由得肃然起敬,瞬间对沈行知好感暴涨,但是猴子却对沈行知翻着白眼,好像一点都不相信沈行知的话。

    “县令大人的志向定然会实现的,贫僧此去西天求取真经,为的也是这天下再无战争,让冤魂得以超生,让世间再无苦难。”三藏双手合十同样一脸憧憬的说着,此刻他的眼中看向沈行知的目光已经完全不同,那感觉好像沈行知就是他的知己,两人有着同样的理想和追求。

    沈行知对三藏点了点头,同时一脸佩服的说道:“法师此去西天求取真经,有十万八千里之遥,路上更有千难万险,听闻再往西走,还有无数妖魔盘踞。法师为救世人,甘愿以身犯险,着实令人佩服!”

    “阿弥陀佛,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小僧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三藏无比谦虚的答道,言辞恳切不负高僧之名。

    猴子的白眼中渐渐露出疑惑之色,它实在不明白这小县令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从沈行知往日的举动来看,明明处处与佛门作对,可如今在三藏面前都快成了一个虔诚的信徒了。

    “法师真乃高僧,对了,这两界山下镇压着一只妖猴,这猴子当年闯下天大的祸,后被如来压在此地已经五百年了,我看这妖猴戾气已消,本打算将它放出来,但奈何两界山上有如来布下的六字真言咒,只有佛门高僧才能揭下,不知法师愿不愿意放出妖猴?”忽然沈行知指着猴子,一脸认真的对三藏说道。

    沈行知一番话,猴子直接愣住了,三藏也终于注意到猴子,但他的神色却明显变得不知所措。

    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奇怪,沈行知静静的看着三藏,三藏看看沈行知又看看猴子,而猴子目光也在三藏和沈行知身上来回移动。

    “这小县令搞什么鬼?他竟然主动找三藏放我出去?不对,那六字真言咒他怎么知道?这家伙到底耍的什么花样?”猴子很想直接开口问沈行知,但当着三藏的面他又觉得不妥。

    此刻最难的莫过于三藏了,自己本来是找沈行知放自己出关的,怎么冒出个妖猴来让自己选择了?

    沉默了许久之后,三藏有些为难的说道:“既是我佛如来镇压的妖猴,定然是罪恶滔天,没有如来法旨,小僧怎能私放妖猴?小僧今日前来,是想请县令大人准我出关。”

    三藏一听是佛祖镇压的妖猴,立刻一口回绝了沈行知,此时他才想起自己前来见沈行知的目的,直接道出了出关的请求。

    “法师刚到碎叶,本官也该一尽地主之谊,出关之事倒是不急,其实本官心中有些疑惑,还想请法师解惑。”沈行知见三藏直接拒绝释放猴子,也没同意三藏出关的请求,但也没说不放三藏西行。

    “不知县令大人有什么疑惑?若贫僧能解答,自当知无不言。”三藏已经渐渐感觉不妙,他能察觉到沈行知也没有放自己离开的意思,于是只能硬着头皮问道。

    沈行知依旧保持着微笑,他略带疑惑的说道:“本官听闻那大雷音寺便在天竺国,不知这天竺国与大唐相比谁强谁弱?两国百姓谁又过得更好?”

    听到沈行知的问题,三藏明显愣住了,他明白沈行知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

    三藏也没去过天竺国,他不能直接说天竺比大唐更繁荣昌盛,但也不能说大唐胜过天竺,如果是这样回答,那不是等于说佛祖脚下的国度还没大唐好,那真经又如何使大唐变得更好?

    所以三藏只能回答道:“贫僧未曾见识天竺国,也不知两个之间有何差别,若他年贫僧还能重回大唐,定为县令大人讲述天竺风土人情。”

    “啊?原来法师也不知天竺是何样?岂不是说法师也无法断定天竺胜过大唐?”沈行知故作惊讶的说道,虽然只是寻常的疑惑,但已经无形中开始质疑那真经究竟对大唐有没有用了。

    三藏一时哑口无言,但沈行知却知道,就算这里是洪荒世界,就算是灵山脚下的天竺国,也远远比不上大唐,而且根据西游路上那些国家的表现,信仰佛门的国家治理的都很一般,换句话说以佛门教义治理国家水平是真的差。

    “唉,本官镇守碎叶也有大半年,也见过西方不少国家的商人,他们不远万里前来大唐,只为求购我大唐寻常丝绸布匹,学习大唐的知识技术,他们对大唐都无比敬仰。也有大唐商人远赴西方诸国,却没有一个留恋他国之好的,法师你说这奇怪不奇怪?”沈行知一脸疑惑的继续说道,他显得很是不解,而他这一问让三藏彻底哑口无言了。

    空气再次变得安静下来,猴子双目微闭的看着沈行知,这个活了几百年的妖猴,心中对沈行知的评价又高了许多:“这小县令还真有些手段,他竟然在动摇小和尚的心境,虽然没有一句直接抨击佛门的话,可每一句都足以让小和尚佛心大乱,这比杀人诛心还狠啊!”

    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